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是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的重要条件,而体育教学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促进学生创造的资源。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就如何培养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创新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就如何培养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创新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社会的前进、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靠的是高层次的、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得来的,创新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其所拥有的知识量之间并非成正比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要求从以往的“技能教育”转变到“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指导思想。创新能力不但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练习”,而且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让初中生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创造性思维。素质教育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绝不是把学生看成知识的接收器,所以说离开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之所在,更是未来社会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基础,能有效地唤起初中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必要的。学生的“学”法各有不同,有必要通过经常的讨论和交流,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而严格的课堂纪律限制了学生的交流和切磋,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要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变“统”为“放”,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改变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状况。教师要谨慎使用纪律措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创造一种和谐、愉悦和向上的宽松教学环境。
2.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具有以下现代教育理念:首先,树立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强调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未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使教育真正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其次,建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虽然幼稚、不成熟,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同时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只有树立了新的学生观,教师才会以新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最后,形成新的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是师生学校活动的核心。新的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必须明白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要加强学生体育素质和锻炼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修养,转变教师的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好基础。
3.体育老师要做“创新型”教师。
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改革。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思想和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思想、内容、方法的贯彻,最终都要通过体育教师的实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这是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当代的教育旨在培养与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树立志向的人生。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自己的领域里独立进行创造,善于吸收和创造新的知识,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要制定有效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加强自身建设,让教师了解教育思想,掌握新知识,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树立教改意识,进行教改,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利用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脑生长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和活动特点的影响。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力。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生理、心理、精神文明等方面获得提高。
5.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创新思维。
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思考、分析、体会基础上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特定的环境,发挥主导作用,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上课时,给学生一根绳子,让学生发挥,看能做一些什么练习。可采用不同的跳绳方法;也可捆成捆做投掷练习;用绳子拼图,做游戏,等等。教师在学生练习时作提示引导,这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这种练习能充分体现创新思维,展示自我的欲望。
6.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产生创新激情。
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精心设计练习场地、充分利用器材、按照健身性和娱乐性原则改造竞技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激情。如:实心球用来做重物,可以推、抛、滚、放、搬运、双向或多人连体;也可用来做标志物,以绕过、穿过、跳过等。在教体操、韵律操、武术等时,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创编成套动作的活动。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且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只要能从多方面引导,有意识地启发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一定可以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黄晓青.体育教育改革要注重创新教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1(12).
[4]王景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伍永章.浅谈体育课教学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就如何培养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创新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社会的前进、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靠的是高层次的、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得来的,创新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其所拥有的知识量之间并非成正比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要求从以往的“技能教育”转变到“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指导思想。创新能力不但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练习”,而且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让初中生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创造性思维。素质教育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绝不是把学生看成知识的接收器,所以说离开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之所在,更是未来社会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基础,能有效地唤起初中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必要的。学生的“学”法各有不同,有必要通过经常的讨论和交流,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而严格的课堂纪律限制了学生的交流和切磋,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要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变“统”为“放”,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改变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状况。教师要谨慎使用纪律措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创造一种和谐、愉悦和向上的宽松教学环境。
2.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具有以下现代教育理念:首先,树立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强调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未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使教育真正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其次,建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虽然幼稚、不成熟,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同时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只有树立了新的学生观,教师才会以新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最后,形成新的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是师生学校活动的核心。新的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必须明白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要加强学生体育素质和锻炼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修养,转变教师的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好基础。
3.体育老师要做“创新型”教师。
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改革。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思想和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思想、内容、方法的贯彻,最终都要通过体育教师的实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这是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当代的教育旨在培养与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树立志向的人生。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自己的领域里独立进行创造,善于吸收和创造新的知识,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要制定有效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加强自身建设,让教师了解教育思想,掌握新知识,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树立教改意识,进行教改,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利用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脑生长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和活动特点的影响。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力。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生理、心理、精神文明等方面获得提高。
5.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创新思维。
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思考、分析、体会基础上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特定的环境,发挥主导作用,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上课时,给学生一根绳子,让学生发挥,看能做一些什么练习。可采用不同的跳绳方法;也可捆成捆做投掷练习;用绳子拼图,做游戏,等等。教师在学生练习时作提示引导,这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这种练习能充分体现创新思维,展示自我的欲望。
6.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产生创新激情。
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精心设计练习场地、充分利用器材、按照健身性和娱乐性原则改造竞技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激情。如:实心球用来做重物,可以推、抛、滚、放、搬运、双向或多人连体;也可用来做标志物,以绕过、穿过、跳过等。在教体操、韵律操、武术等时,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创编成套动作的活动。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且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只要能从多方面引导,有意识地启发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一定可以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黄晓青.体育教育改革要注重创新教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1(12).
[4]王景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伍永章.浅谈体育课教学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