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要看结果,而且要看过程;不仅要看质量指标;而且要看效率指标;不仅要看考试成绩,而且要看学生的课业负担量。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应强化挖掘学习潜能和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变记忆式学习为理解式学习,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指导学生完整的认知过程,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主要从以上方面解析,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希望此文可以为同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作用。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在效率、负担、质量三者关系上下功夫。当前在教学中有以下三种情况:1.课堂教学高效率,课业负担轻,教学高质量。2.课堂教学低效率,课业负担重,考试分数高。3.课堂教学低效率,课业负担轻,考试分数低。上述第三种情况必须杜绝,第二种情况教学不得法,只要努力提高、加强改进就行。
有人说: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效率应看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的收效如何。学生的收效大,则效率高;反之则为低。
减负其实很难。质的损失,可以用量来弥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扭转这种惯性,得靠大家的努力。“情”字当头,“减”要坚决,“立”在其中。“情”是指情感交流,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减”什么?减时间,减作业量。 “逼” 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立”就要立在课堂上,立在教与学的活动中, 立在学生学习的第一时间里。
新课程改革需要广大教师要由“经验性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重要的途径就是投身教育科研,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但由于只重视理论探讨,而忽视了实践的运用,因此,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未减轻。频繁的考试,使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每天都是疲于奔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静下来认真思考、吃透所学内容。更严重的是厌倦学习。为此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三维互动立体课堂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目标
1、用“三维互动立体课堂”学案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要质量。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做到情景教学,精讲多练,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的思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的内容
(1) 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90%左右为标准。
挖掘学习潜能和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变记忆式学习为理解式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指导学生完整的认知过程,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发学案是使学生的预习有目标,成为学生课前自主高效学习的关键,这样学生的准备更充分,学生的展示更自信,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靠外力驱动变成了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渴望展示的内在要求。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解决简单问题,复习学过的衔接内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课下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初步解决了课上有的学生吃不消而有的学生又吃不饱的问题,缩短了学生智力上的差距。
(2)教学结合本校、本班完成三个问题: 1.解决什么问题? 2.是怎么做的? 3.有了什么变化或效果?学案的内容要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
现在以《物质的结构习题课》为例说一说应该怎样实施课题方案:
知识与技能:1、会绘制元素周期表轮廓图 2、会绘制元素周期律轮廓图
3、初步运用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位、构、性间的关系。
重点: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应用 难点: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规律及其应用
【自主活动一】复习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目的:如何运用元素周期表,联系位、构之间的关系。
1.2002年,美国披露了劳伦斯贝克莱国家实验室在1999年所宣布发现的第116号和第118号超重元素的论文有假。而2000年,俄科学家却用另外的方法获得了第116号元素,因此第118号元素被从周期表上拿下来。若第118号放回周期表中,则应在0族。那么第11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A第六周期ⅥA族 B第八周期ⅥA族 C第七周期ⅦA族 D第七周期ⅥA族
2.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A第三周期ⅤA族 B第四周期ⅢA族 C第五周期ⅢA族 D第四周期ⅤA族
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
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
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
【思考】 1、同一周期阴、阳离子的电子层数一样吗?
2、X+和Y-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那么它们的离子结构是和X还是Y原子所在周期的稀有气体相同?X和Y的相对位置如何?
【自主活动二】复习探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
(1)①Na、Mg、Al ②F- 、 Cl-、Br-、I-、
(2)① O2-、F- 、Na+、Mg2+、Al3+ ②Cl-、S2-、
(3)①Cl 、Cl-; ②Fe 、 Fe2+ 、Fe3+ 5、已知同周期的X、Y、Z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ZO4>H2YO4>H3X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按 X、Y、Z 的顺序增大 B.原子半径按 X、Y、Z 的顺序减小
C.单质的氧化性按 X、Y、Z 的顺序减弱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 X、Y、Z 的顺序减弱
【生活中的化学】:
目的:明确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板书:师生共同完成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边讲边总结。
验收题
1、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
4倍,则A为 元素。B为 元素,C为 元素。
2、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图。X元素的单质
的化学式是 ,若X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X单质
的摩尔质量是 。
3.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Ш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
A.n=m+1 B.n=m+10 C.n=m+11 D. n=m+25
4、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
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金属性:甲>丙
学生讨论时间较多,重点内容重点学习,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生在讲解时有时更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难点。说明他是真明白了。学生认识就有了提高,避免了只是为做题而做题,过去有一些学生处于老师一讲就明白,自己一作就不会,现在有了好的开始,会思考了,能问有深度的问题了,过去能明白老师的问题就不错了;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中了。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不难看出,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质量、产生高效率,
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①要使学生知道,学习的过程并非纯粹是对前人的模拟,复制和崇拜,要敢于在自己的思考中,提出见解、质疑前人、探求真知。②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假设,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也就是说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③引导学生悉心求证。就是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或者推翻假说,从而能建立能令人信服的理论,这是科学探究的核心。④教育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意外事故往往能透视出人们尚未发现的自然信息,预示着获得创新成果机遇来临。
参考文献
[1] 孙建明.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03).
[2] 张金龙.新课程理念下高考理综化学复习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6).
[3] 江合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程的构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03).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在效率、负担、质量三者关系上下功夫。当前在教学中有以下三种情况:1.课堂教学高效率,课业负担轻,教学高质量。2.课堂教学低效率,课业负担重,考试分数高。3.课堂教学低效率,课业负担轻,考试分数低。上述第三种情况必须杜绝,第二种情况教学不得法,只要努力提高、加强改进就行。
有人说: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效率应看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的收效如何。学生的收效大,则效率高;反之则为低。
减负其实很难。质的损失,可以用量来弥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扭转这种惯性,得靠大家的努力。“情”字当头,“减”要坚决,“立”在其中。“情”是指情感交流,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减”什么?减时间,减作业量。 “逼” 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立”就要立在课堂上,立在教与学的活动中, 立在学生学习的第一时间里。
新课程改革需要广大教师要由“经验性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重要的途径就是投身教育科研,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但由于只重视理论探讨,而忽视了实践的运用,因此,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未减轻。频繁的考试,使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每天都是疲于奔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静下来认真思考、吃透所学内容。更严重的是厌倦学习。为此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三维互动立体课堂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目标
1、用“三维互动立体课堂”学案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要质量。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做到情景教学,精讲多练,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的思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的内容
(1) 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90%左右为标准。
挖掘学习潜能和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变记忆式学习为理解式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指导学生完整的认知过程,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发学案是使学生的预习有目标,成为学生课前自主高效学习的关键,这样学生的准备更充分,学生的展示更自信,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靠外力驱动变成了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渴望展示的内在要求。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解决简单问题,复习学过的衔接内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课下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初步解决了课上有的学生吃不消而有的学生又吃不饱的问题,缩短了学生智力上的差距。
(2)教学结合本校、本班完成三个问题: 1.解决什么问题? 2.是怎么做的? 3.有了什么变化或效果?学案的内容要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
现在以《物质的结构习题课》为例说一说应该怎样实施课题方案:
知识与技能:1、会绘制元素周期表轮廓图 2、会绘制元素周期律轮廓图
3、初步运用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位、构、性间的关系。
重点: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应用 难点: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规律及其应用
【自主活动一】复习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目的:如何运用元素周期表,联系位、构之间的关系。
1.2002年,美国披露了劳伦斯贝克莱国家实验室在1999年所宣布发现的第116号和第118号超重元素的论文有假。而2000年,俄科学家却用另外的方法获得了第116号元素,因此第118号元素被从周期表上拿下来。若第118号放回周期表中,则应在0族。那么第11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A第六周期ⅥA族 B第八周期ⅥA族 C第七周期ⅦA族 D第七周期ⅥA族
2.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A第三周期ⅤA族 B第四周期ⅢA族 C第五周期ⅢA族 D第四周期ⅤA族
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
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
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
【思考】 1、同一周期阴、阳离子的电子层数一样吗?
2、X+和Y-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那么它们的离子结构是和X还是Y原子所在周期的稀有气体相同?X和Y的相对位置如何?
【自主活动二】复习探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
(1)①Na、Mg、Al ②F- 、 Cl-、Br-、I-、
(2)① O2-、F- 、Na+、Mg2+、Al3+ ②Cl-、S2-、
(3)①Cl 、Cl-; ②Fe 、 Fe2+ 、Fe3+ 5、已知同周期的X、Y、Z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ZO4>H2YO4>H3X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按 X、Y、Z 的顺序增大 B.原子半径按 X、Y、Z 的顺序减小
C.单质的氧化性按 X、Y、Z 的顺序减弱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 X、Y、Z 的顺序减弱
【生活中的化学】:
目的:明确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板书:师生共同完成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边讲边总结。
验收题
1、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
4倍,则A为 元素。B为 元素,C为 元素。
2、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图。X元素的单质
的化学式是 ,若X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X单质
的摩尔质量是 。
3.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Ш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
A.n=m+1 B.n=m+10 C.n=m+11 D. n=m+25
4、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
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金属性:甲>丙
学生讨论时间较多,重点内容重点学习,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生在讲解时有时更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难点。说明他是真明白了。学生认识就有了提高,避免了只是为做题而做题,过去有一些学生处于老师一讲就明白,自己一作就不会,现在有了好的开始,会思考了,能问有深度的问题了,过去能明白老师的问题就不错了;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中了。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不难看出,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质量、产生高效率,
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①要使学生知道,学习的过程并非纯粹是对前人的模拟,复制和崇拜,要敢于在自己的思考中,提出见解、质疑前人、探求真知。②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假设,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也就是说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③引导学生悉心求证。就是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或者推翻假说,从而能建立能令人信服的理论,这是科学探究的核心。④教育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意外事故往往能透视出人们尚未发现的自然信息,预示着获得创新成果机遇来临。
参考文献
[1] 孙建明.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03).
[2] 张金龙.新课程理念下高考理综化学复习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6).
[3] 江合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程的构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