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之拙见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小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探究习惯,多途径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培养 科学探究 能力 氛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讨论等,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习惯,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好问是人的天性,幼儿是提问题的专家,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会引起注意而感到好奇,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幼儿看到落叶就会问: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 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就会想:为什么汽车会叫?看到乌龟一动不动就会说:它们为什么要冬眠等。下雪了,幼儿会伸出手接住雪花想观察雪花的形状,看到路上有水坑会上前故意踩一脚,看到蚂蚁搬家会静静地观察很长时间……好奇心可以给幼儿探索新知识的动力,是将来创造的种子。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对于幼儿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我们要充满耐心和爱心加以回答,不要流露出厌烦之意和不快之情。哪怕幼儿提出的问题我们一时回答不了,也决不能匆匆敷衍了事,更不能责备孩子多嘴,以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孩子的为什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幼儿的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引导,那就会自生自灭。因此,我们应做有心人,收集大量能引起幼儿好奇心的物质材料,让幼儿不断接触新玩意。摸一摸、看一看、碰一碰,提出问题,这就是一个引导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给出答案,只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不断地对不同事物产生新奇感,这种积累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为幼儿具有科学探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幼儿科学探究习惯
  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材料,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而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基本形式,孩子们乐于参与游戏。感知游戏、排列游戏、分类游戏、实验游戏、棋类游戏等都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培养探究习惯。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内容,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发现各类不同的现象,获得全面的科学知识。我们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探究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比如教师与幼儿举行“一对多”挑战、比赛的方式跟孩子们互动,引导孩子在比赛竞争中探究奥秘。在游戏“吹泡泡”中,幼儿通过观察泡泡的飘动情况,知道空气流动的特点。在进行科学游戏“形状配对鸡蛋”中,根据一半的形状、颜色去找另一半鸡蛋,合在一起成为一只鸡蛋。玩小型益智棋游戏,享受你追我赶的同时,又努力地探索怎样能巧妙地取胜。
  在游戏中,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使幼儿愿意参与游戏,积极探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能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三、多途径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1.在科学集体教学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开展五大领域教学,科学领域无疑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也特别要注意科学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幼儿的认知水平外,应十分重视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教师则成为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如教学《溶解》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水、杯子、面粉、盐、糖、洗衣粉、洗发水、黄沙、小石子等,教师抛出问题:这些物品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之后让幼儿分组操作,孩子们通过亲自实验、观察、比较,知道了哪些物品在水中消失了,哪些物品无法在水中消失,此时教师趁机解释溶解的含义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在自主操作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关溶解的科学知识,主动地寻找其它物品进行实验,判断是否溶解,为进一步了解溶解的相关知识打下了基础。又如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教师发动幼儿、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在课堂上,教师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甚至用放大镜照一照叶脉,再组织幼儿将探究到的树叶的特点进行交流验证,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厚薄、叶脉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幼儿学习兴趣极增,想不到大自然中的树叶竟如此神奇,孩子们有了课堂上的初步探究后,课后主动地去收集、观察各种树叶,探究其中的奥秘。
  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幼儿自身的活动,给孩子思考、操作的空间,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发现、自主学习,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如吃玉米棒时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排列有什么规律。幼儿自主到保温桶前取水时提醒幼儿怎样控制水龙头不让水溅到地板上。户外活动时,带孩子赤脚在鹅卵石上、水泥路上、青石板上走一走,为什么脚底的感觉不一样。春天,带领幼儿观赏校园里的桃花,观察桃花的花瓣有什么特点,桃树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启发幼儿观察自然,研究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机性的教育,教师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如看到蚂蚁搬苍蝇,教师就和孩子一起观察。下雪了,和孩子们一起玩雪,看到饲养的小动物吃得少了,提醒幼儿为什么。教师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去关注周围的世界,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考去研究,帮助幼儿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在自然角的养殖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种植和饲养是幼儿学科学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班级阳台、走廊上安放桌子或放置分层木架,收集、养殖动植物,有秩序地布置在上面,供幼儿观察、探索和学习。
  自然角中可以放置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动物可以有:漂亮的金鱼,生命力强的乌龟,鸣叫的小鸟,昆虫盒里的蚂蚁等等;也可以放各式各样的植物:仙人掌、水仙、吊兰等盆栽,还可以在密封的培养皿里培养一些无毒无害的微生物,方便孩子们进行观察。教师每天给孩子们适当的时间段,让孩子们观察自然角里发生的变化。
  在动物方面,顾及到孩子们的年龄、能力上的限制,饲养的动物主要以小、温顺、适应力较强的动物为主。水生陆生,水陆两栖,飞行类的小动物都尽量涉及到,以便孩子们全面地进行探究学习。植物方面,幼儿在尝试中学会将同类植物放在不同环境里,观察生长状态,从而得出种植物较好的方法。
  自然角显然是一个微型的自然界,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不乏自然界中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与孩子们在自然角频繁互动,最终使孩子们产生正确共识,达到科学探究目的,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4.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科学性区角是幼儿开展科学实践探索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入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操作、摆弄教师事先投放的材料,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判断,感知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如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水果,在科学区角中投放多种实物水果,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切一切、品一品,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水果的不同形状、颜色、滋味、种子。在区角中我们还可以让幼儿进行水果拼盘,幼儿独立或合作完成,整个过程也是幼儿积极思维的过程,其间需要幼儿不断地调整拼盘,保证拼盘美观、水果合理搭配,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操作,也培养了幼儿审美和创新能力。在科探区,我们可以更多地让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如“沉浮实验”,提供水、脸盆、积木、铁钉、乒乓球、泡沫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玩耍,幼儿在一次次的实验后初步得出判断:什么样的物体沉入水中,什么样的物体浮在水面。又如教师投放电线、电池、小灯泡,让幼儿玩一玩、试一试,探索出小灯泡如何才能发亮。当然,科学小实验有很多,磁铁、镜子、传声筒等都是实验的好材料。科学区角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创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是我们的一大目标,我们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俊. 《幼儿园科学教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周川. 《科学家论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邹尚志. 《研究性学习指南》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自由选择、自发探索的自主活动,为幼儿们所喜欢。在活动中,教师则是一位引导者,应在幼儿自主学习的时候做出有效的指导,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  关键词;区域活动 有效指导 角色 交流学习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自由选择、自发探索的自主活动,为幼儿们所喜欢。活动中可以通过持续不断地实践与环境相互作用,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自我选择、自我
期刊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园正开展《基于儿童生活视野的经典艺术作品教学实践研究》,着力于从幼儿的生活视野出发,关注幼儿的立场,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让幼儿在行动中与经典艺术作品亲密互动。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将假日里人们的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情境触动幼儿对生活的体验,这也与我园的艺术化园本课程不谋而合。在《指南》的指引下,在艺术主题《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背景下,我们以“假日”为主
期刊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作为其中一支瑰丽奇异,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是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资源环境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园在近三年来开展的民间艺术活动中,充分
期刊
摘要:3~6岁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可在组织语言活动时总是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默不作声,他们不想说,不敢说,没机会说,没话可说,说得不全面。但在绘画活动时却意外地发现那些孩子显得很活跃,一边画一边说甚至放开
期刊
在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学习了关于开展对于孩子而进行的阅读活动的内容,踏入工作岗位,这一项活动是自己工作中的某一重点。前年,市教育局为我们牵线引进了有关亲子阅读的活动,虽然从开始到现在也只不过短短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但通过我们的初次尝试——积极开展——深入展开,期间的快乐、幸福及满足足以让作为指导者的我很有成就感。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我们进行的属于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指孩子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
期刊
幼儿园《细则》阐明“将环境创设视为教育过程,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儿童能在活动中自主选择,主动学习,大胆的表现与创造,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场所,班级是幼儿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班级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此,我认为要创设有效的班级环境应从幼儿的设想和愿望出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提供安全、可操作性强的材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教师要让乡土资源,走近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依山傍水,美丽富饶的小舜江源头。丰富的乡土资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觉得要彰显我园的办园特色,应该
期刊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繁、琐、碎的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要做到“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换句话说,就是要持之以恒的狠抓安全常态化管理。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对如何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常态化管理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强化领导,全员参与,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使安全
期刊
一、寝室里奏响“七彩乐章”  幼儿园中一班,寝室环境温馨静谧,大部分幼儿已慢慢进入梦乡,可是,是谁还在悄悄地奏起“七彩乐章”?  第一乐章:单人圆舞曲  石瑞嘉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没有一刻闲得住。家长对他的调皮伤透了脑筋,只有把他送到幼儿园,家长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午睡对于他就是一种煎熬,看吧,辗转反侧,那个难受劲儿,更如一只犹困笼中的猛兽,被老师目光的牢笼捆缚的难受,正伺机而动……  第二乐
期刊
我平时见到院子里的小孩子一般都不会和他们接近,因为不知道和他们有什么好聊的。去年因为工作,我成了一名整天和孩子打交道的幼儿教师。刚开始我曾想:小孩子嘛整天叽叽喳喳没趣,会很无聊的,可我上班不到一个星期就改变了当初的想法。当我蹲下身融入孩子当中,在和他们交往过程中,仔细倾听他们的声音,发现这是一个多么纯真的世界,顿感自己的心随之而年轻起来,远离了纷扰的世俗变得单纯了许多。特别是我发现孩子们稚嫩的言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