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帮助大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就业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对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简单阐述,并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 键 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58-02
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各方面都在為促进大学生就业不断努力。与此同时,各高校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中坚力量,也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在我国,由于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起步较晚,且很多高校存在对该课程重视程度欠缺、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研究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过程缺乏多样化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过程上缺乏多样化,首先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多样化。教师在授课时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常常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授课教师自身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欠缺有关。纯理论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下降,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表现在课程考核方法缺乏多样化。就业指导课的考核多以笔试和作业的方式进行,学生实际操作和运用的考察所占比重非常少,这种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运用的考核方法既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教师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学生也无法从教学过程中充分获取在未来求职和创业过程中所需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开设。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数高校将目光集中在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对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宣讲以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方面。而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更重视理论教学,而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虽然通过课堂获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却无法将其有效转化、运用在未来求职或创业的过程中,缺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的教学指导。这无疑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也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需求。
(三)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欠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观点,主动参与教学。尤其是90后大学生性格特征更为多元,在这种现实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消极应付,使课堂活跃度大幅降低。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19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由哈佛大学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德尔教授提出并引入教学环节。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在哈佛商学院的发展和推广下,逐步成为适用于各学科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以案例为载体,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以案例为本课程的关系更多体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引入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过程
为解决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性的问题,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多样的方式方法来配合教学开展。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开放的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案例讲授、案例小组讨论、案例课堂辩论等多种案例教学形式有机融合到一起,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与真实的案例相结合,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将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表现等加入到考核方法中,丰富了课程考核手段。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二)有利于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作为连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引领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真实案例,了解现实情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因此,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案例教学法搭建师生合作平台,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参与者,与教师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实践。双方共同探索,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选择案例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基础保障。教师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点。不顾教学目标,为了使用案例教学法而使用案例是违背教学方法初衷的。(2)案例的选择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案例应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地域、专业、年级、特点、兴趣等客观现实,并与学生能力水平相结合。(3)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时效性。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时事往往更有兴趣,记忆也更为深刻。(4)案例的选取应具有启发性。容易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案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5)案例的选取应具有可讨论性。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复杂程度高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复杂的故事也可以带来多元化和深层次的讨论。(6)案例的选取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在选择案例时,需要对案例所反映出的价值取向做出理性判断,使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建立并不断完善案例教材库,可以利用期刊、互联网、当地企业、毕业生和校友会等各类媒体和资源,精选典型案例,整理加工素材,充实教学资源。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专职教师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大多由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或者辅导员兼任,专职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数量严重缺乏。而且兼职教师中以年轻教师居多,往往会在教学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建设高校就业教师队伍,提升就业教师专业素养迫在眉睫。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就业课程师资培训或研讨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交流,还应该分批派遣教师前往企业、用人单位等进行实地考察,使教师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有更深入和直观的了解,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使用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而教师则是承担引导者的角色。但引导者这一角色,并不代表教师要将课堂完全交給学生处理,相反应该通过精妙的课程设计,自然地引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实现更有力的掌控。在准备过程中,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充分熟悉案例,并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设计。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在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小组讨论,再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观点的组织方式进行,并在此过程中穿插适当的引导、点评,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在点评前要充分考虑多元化的讨论结果,做好应对准备。在讨论完时及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四)拓宽案例教学思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拓宽思路,合理选用各类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授课效果。例如,可以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配合案例教学,常用的参与性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沙盘游戏法等。通过使用各类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此外,还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堂外,积极利用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翻转课堂、微课和个性化的咨询服务等,使就业教育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服务学生。
概而言之,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精选教学案例,合理设计课程,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三,王兵.案例教学:一种有价值追求的自由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5(9):77-82.
[2]张新平,冯晓敏.重思案例教学的知识观、师生观与教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64-68.
[3]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16(4):71-73.
[4]傅伟锋,唐贤清.美国研究生案例教学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5):124-128.
[5]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1.
[关 键 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58-02
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各方面都在為促进大学生就业不断努力。与此同时,各高校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中坚力量,也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在我国,由于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起步较晚,且很多高校存在对该课程重视程度欠缺、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研究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过程缺乏多样化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过程上缺乏多样化,首先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多样化。教师在授课时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常常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授课教师自身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欠缺有关。纯理论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下降,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表现在课程考核方法缺乏多样化。就业指导课的考核多以笔试和作业的方式进行,学生实际操作和运用的考察所占比重非常少,这种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运用的考核方法既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教师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学生也无法从教学过程中充分获取在未来求职和创业过程中所需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开设。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数高校将目光集中在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对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宣讲以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方面。而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更重视理论教学,而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虽然通过课堂获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却无法将其有效转化、运用在未来求职或创业的过程中,缺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的教学指导。这无疑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也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需求。
(三)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欠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观点,主动参与教学。尤其是90后大学生性格特征更为多元,在这种现实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消极应付,使课堂活跃度大幅降低。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19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由哈佛大学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德尔教授提出并引入教学环节。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在哈佛商学院的发展和推广下,逐步成为适用于各学科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以案例为载体,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以案例为本课程的关系更多体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引入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过程
为解决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性的问题,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多样的方式方法来配合教学开展。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开放的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案例讲授、案例小组讨论、案例课堂辩论等多种案例教学形式有机融合到一起,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与真实的案例相结合,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将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表现等加入到考核方法中,丰富了课程考核手段。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二)有利于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作为连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引领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真实案例,了解现实情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因此,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案例教学法搭建师生合作平台,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参与者,与教师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实践。双方共同探索,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选择案例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基础保障。教师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点。不顾教学目标,为了使用案例教学法而使用案例是违背教学方法初衷的。(2)案例的选择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案例应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地域、专业、年级、特点、兴趣等客观现实,并与学生能力水平相结合。(3)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时效性。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时事往往更有兴趣,记忆也更为深刻。(4)案例的选取应具有启发性。容易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案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5)案例的选取应具有可讨论性。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复杂程度高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复杂的故事也可以带来多元化和深层次的讨论。(6)案例的选取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在选择案例时,需要对案例所反映出的价值取向做出理性判断,使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建立并不断完善案例教材库,可以利用期刊、互联网、当地企业、毕业生和校友会等各类媒体和资源,精选典型案例,整理加工素材,充实教学资源。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专职教师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大多由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或者辅导员兼任,专职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数量严重缺乏。而且兼职教师中以年轻教师居多,往往会在教学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建设高校就业教师队伍,提升就业教师专业素养迫在眉睫。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就业课程师资培训或研讨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交流,还应该分批派遣教师前往企业、用人单位等进行实地考察,使教师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有更深入和直观的了解,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使用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而教师则是承担引导者的角色。但引导者这一角色,并不代表教师要将课堂完全交給学生处理,相反应该通过精妙的课程设计,自然地引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实现更有力的掌控。在准备过程中,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充分熟悉案例,并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设计。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在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小组讨论,再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观点的组织方式进行,并在此过程中穿插适当的引导、点评,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在点评前要充分考虑多元化的讨论结果,做好应对准备。在讨论完时及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四)拓宽案例教学思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拓宽思路,合理选用各类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授课效果。例如,可以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配合案例教学,常用的参与性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沙盘游戏法等。通过使用各类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此外,还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堂外,积极利用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翻转课堂、微课和个性化的咨询服务等,使就业教育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服务学生。
概而言之,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精选教学案例,合理设计课程,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三,王兵.案例教学:一种有价值追求的自由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5(9):77-82.
[2]张新平,冯晓敏.重思案例教学的知识观、师生观与教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64-68.
[3]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16(4):71-73.
[4]傅伟锋,唐贤清.美国研究生案例教学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5):124-128.
[5]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