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職业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教育类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管是学生观还是教学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摒弃灌输式教学,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本文根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学生的需求,探索马克思主义实践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实践法 中等职业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况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活动。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三)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况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结经验的任务,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五)调查研究是基础环节
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就需要做调查。调查研究要客观和系统,是掌握全部材料的综合。
(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作为检验的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应辩证地加以理解。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基础部分可分为为三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掌握:基本知识;系统的启动与退出;磁盘操作;文件与文件夹操作;计算机网络功能。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主要有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要有系统的认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扎实的动手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所以,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注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三、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中,教学方式多是理论灌输。一些职业学校虽然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一般也先进行理论学习,介绍原理,再进行练习。尽管学生上过很多课,但因学习时缺少真实的情境,当要求实际动手时,学生在运用知识时发生了困难,在练习过程中又需老师重复讲解。说明脱离实践的理论,学生并不能真正吸收,当实践时,学生才真正学习和运用知识。
另外,从职业学生注重学习实用性的心理,单纯讲授理论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相反理论与实践的剥离,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易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但如果在学习一开始,就在实践中教学,学生在实践做出成果,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便会喜欢学习。
四、实践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一种,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实践法,不仅满足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也能充分满足职业学生对熟练掌握技能的需要。
故将实践法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一) 设置真实情境问题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设置或模拟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思考。
(二) 发现问题
教师作为学生的助推器,通过提问和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引导出主要问题共同讨论。
(三) 讨论和搜集资料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教材、上网搜集资料等,学生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加深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
(四) 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都要获得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每一个小组解决方法的优点和弱点,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五) 验证理论
将最佳方案进行实践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知识,以此重构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
(六) 实践的总结
学生总结在学习实践的中的收获,并以书面的形式完成总结报告(包括理论和实践的总结)。
在教学的开始就应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法,并应用到教学各环节,能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的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品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实践法 中等职业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况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活动。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三)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况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结经验的任务,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五)调查研究是基础环节
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就需要做调查。调查研究要客观和系统,是掌握全部材料的综合。
(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作为检验的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应辩证地加以理解。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基础部分可分为为三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掌握:基本知识;系统的启动与退出;磁盘操作;文件与文件夹操作;计算机网络功能。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主要有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要有系统的认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扎实的动手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所以,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注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三、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中,教学方式多是理论灌输。一些职业学校虽然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一般也先进行理论学习,介绍原理,再进行练习。尽管学生上过很多课,但因学习时缺少真实的情境,当要求实际动手时,学生在运用知识时发生了困难,在练习过程中又需老师重复讲解。说明脱离实践的理论,学生并不能真正吸收,当实践时,学生才真正学习和运用知识。
另外,从职业学生注重学习实用性的心理,单纯讲授理论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相反理论与实践的剥离,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易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但如果在学习一开始,就在实践中教学,学生在实践做出成果,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便会喜欢学习。
四、实践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一种,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实践法,不仅满足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也能充分满足职业学生对熟练掌握技能的需要。
故将实践法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一) 设置真实情境问题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设置或模拟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思考。
(二) 发现问题
教师作为学生的助推器,通过提问和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引导出主要问题共同讨论。
(三) 讨论和搜集资料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教材、上网搜集资料等,学生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加深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
(四) 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都要获得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每一个小组解决方法的优点和弱点,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五) 验证理论
将最佳方案进行实践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知识,以此重构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
(六) 实践的总结
学生总结在学习实践的中的收获,并以书面的形式完成总结报告(包括理论和实践的总结)。
在教学的开始就应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法,并应用到教学各环节,能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的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品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