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麋鹿是原产于中国的珍稀物种,近十几年来,麋鹿的出血性肠炎报道较多,对其危害十分严重。但因取材困难等诸多因素,目前麋鹿小肠的组织学研究较少。本次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一只死亡麋鹿的小肠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麋鹿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构成,且其皱襞均较发达。麋鹿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而密集,而回肠的绒毛较少。麋鹿的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空肠、回肠,但三者的黏膜厚度间差异并不显著。
关键词:麋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学
1引言
麋鹿是我国独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曾在中国广泛分布,但由于自然灾害及战争等诸多因素,1900年左右麋鹿种群在中国基本灭绝,只有部分流落海外的迁地保护种群生存。直到20世纪80年代,麋鹿才回归故土。近十几年来,麋鹿出血性肠炎的报道较多,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便血,病程短,死亡率极高,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侵害反刍动物。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湖北省石首市三合垸的野生麋鹿均爆发过出血性肠炎[1-2],对麋鹿种群的扩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小肠是动物机体特殊的功能性器官,不仅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还具有肠黏膜屏障的功能,能阻止肠腔内有害物质侵入体内。但因麋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動物,取材受限,故对其相关的组织学研究较少。本文将开展麋鹿小肠的组织学研究,从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为更好地治疗出血性肠炎提供理论基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北京麋鹿苑一头死亡的麋鹿,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4%甲醛固定,制作5μm厚石蜡切片。
2.2 HE染色
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Zeiss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取2张切片,每个切片上3个断面,每个断面间隔5μm,每个断面上取5个视野,采用Image-Plus 6.0测量其最厚的黏膜厚度及肌层厚度。
2.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所得数据用SPSS 22软件做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为差异显著。
3结果
麋鹿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见图1、图2、图3和图4。由图可见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壁由内向外均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由图1、图2和图4可见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突起的肠绒毛,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而密集,呈叶片状或指状,而回肠绒毛低矮,数量少。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特有十二指肠腺。由图可见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肌肉均分为内环肌和外纵肌。
经统计发现,麋鹿的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P<0.05),而三者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1)。
4. 讨论
麋鹿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构成,与牦牛、黄牛、羊驼、肉鸡相同[3-5],且其皱襞均较发达。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内表面环形皱襞上的肠绒毛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可见肠绒毛的数量、长度和形态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消化道消化吸收的功能。通过观察,麋鹿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而密集,而回肠绒毛较少,与羊驼相同[4]。肠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决定了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健全程度[6],而本研究发现麋鹿小肠存在轻微的黏膜脱落,说明该麋鹿的小肠黏膜受损,肠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因此其机械屏障功能不如正常麋鹿健全,容易感染疾病。
正常的黏膜厚度能保证营养物质顺利吸收 [7],而小肠的肌层厚度能够反映出食糜在肠腔内的移动速度和消化吸收速度。本研究发现,麋鹿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而三者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该结果与牦牛和黄牛的研究不同[3]。牦牛空肠的黏膜厚度显著大于回肠、十二指肠,而其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 [3]。黄牛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而三者的肌层厚度间差异也不显著[3]。这种差异可能由于:(1)物种因素 ,(2)环境因素:麋鹿喜爱温暖湿润,栖息在平原沼泽环境中 [8],而牦牛则生活在海拔35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等,黄牛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3],(3)该麋鹿的小肠存在病理变化,与正常动物不同。
5. 结论
麋鹿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构成,且其皱襞均较发达。麋鹿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而密集,而回肠绒毛较少。麋鹿的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而三者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钟震宇,张林源,唐宝田.2000—2009年北京南海子麋鹿出血性肠炎发生特点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3;45(4):56-58.
[2]张林源,温华军,钟震宇,等.湖北石首野生麋鹿大量死亡原因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1;43(4):89-91.
[3]薛乾.大通牦牛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发育学研究[D].青海:青海大学,2011.
[4]马梦.羊驼胃肠道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特征及抗氧化功能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5]王子旭,佘锐萍,陈越,等.日粮锌硒水平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技,2003;33(7):18-21.
[6]Maqnotti L J, Deitch E A. Burn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gut barrier
function, and failure [J]. J Burn Care Rehabil, 2005;26(5):383-391.
[7]王子旭.锌硒互作对肉鸡肠黏膜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8]赵小雷,凌云,张光富,等.大丰麋鹿保护区不同生境梯度下滩涂湿地植被的群落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0;29(2):244-249.
关键词:麋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学
1引言
麋鹿是我国独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曾在中国广泛分布,但由于自然灾害及战争等诸多因素,1900年左右麋鹿种群在中国基本灭绝,只有部分流落海外的迁地保护种群生存。直到20世纪80年代,麋鹿才回归故土。近十几年来,麋鹿出血性肠炎的报道较多,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便血,病程短,死亡率极高,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侵害反刍动物。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湖北省石首市三合垸的野生麋鹿均爆发过出血性肠炎[1-2],对麋鹿种群的扩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小肠是动物机体特殊的功能性器官,不仅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还具有肠黏膜屏障的功能,能阻止肠腔内有害物质侵入体内。但因麋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動物,取材受限,故对其相关的组织学研究较少。本文将开展麋鹿小肠的组织学研究,从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为更好地治疗出血性肠炎提供理论基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北京麋鹿苑一头死亡的麋鹿,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4%甲醛固定,制作5μm厚石蜡切片。
2.2 HE染色
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Zeiss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取2张切片,每个切片上3个断面,每个断面间隔5μm,每个断面上取5个视野,采用Image-Plus 6.0测量其最厚的黏膜厚度及肌层厚度。
2.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所得数据用SPSS 22软件做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为差异显著。
3结果
麋鹿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见图1、图2、图3和图4。由图可见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壁由内向外均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由图1、图2和图4可见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突起的肠绒毛,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而密集,呈叶片状或指状,而回肠绒毛低矮,数量少。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特有十二指肠腺。由图可见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肌肉均分为内环肌和外纵肌。
经统计发现,麋鹿的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P<0.05),而三者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1)。
4. 讨论
麋鹿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构成,与牦牛、黄牛、羊驼、肉鸡相同[3-5],且其皱襞均较发达。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内表面环形皱襞上的肠绒毛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可见肠绒毛的数量、长度和形态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消化道消化吸收的功能。通过观察,麋鹿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而密集,而回肠绒毛较少,与羊驼相同[4]。肠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决定了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健全程度[6],而本研究发现麋鹿小肠存在轻微的黏膜脱落,说明该麋鹿的小肠黏膜受损,肠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因此其机械屏障功能不如正常麋鹿健全,容易感染疾病。
正常的黏膜厚度能保证营养物质顺利吸收 [7],而小肠的肌层厚度能够反映出食糜在肠腔内的移动速度和消化吸收速度。本研究发现,麋鹿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而三者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该结果与牦牛和黄牛的研究不同[3]。牦牛空肠的黏膜厚度显著大于回肠、十二指肠,而其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 [3]。黄牛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而三者的肌层厚度间差异也不显著[3]。这种差异可能由于:(1)物种因素 ,(2)环境因素:麋鹿喜爱温暖湿润,栖息在平原沼泽环境中 [8],而牦牛则生活在海拔35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等,黄牛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3],(3)该麋鹿的小肠存在病理变化,与正常动物不同。
5. 结论
麋鹿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构成,且其皱襞均较发达。麋鹿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而密集,而回肠绒毛较少。麋鹿的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回肠、空肠,而三者的黏膜厚度间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钟震宇,张林源,唐宝田.2000—2009年北京南海子麋鹿出血性肠炎发生特点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3;45(4):56-58.
[2]张林源,温华军,钟震宇,等.湖北石首野生麋鹿大量死亡原因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1;43(4):89-91.
[3]薛乾.大通牦牛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发育学研究[D].青海:青海大学,2011.
[4]马梦.羊驼胃肠道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特征及抗氧化功能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5]王子旭,佘锐萍,陈越,等.日粮锌硒水平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技,2003;33(7):18-21.
[6]Maqnotti L J, Deitch E A. Burn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gut barrier
function, and failure [J]. J Burn Care Rehabil, 2005;26(5):383-391.
[7]王子旭.锌硒互作对肉鸡肠黏膜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8]赵小雷,凌云,张光富,等.大丰麋鹿保护区不同生境梯度下滩涂湿地植被的群落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0;29(2):24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