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知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升,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这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困扰。而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生对生活元素更富有热情。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争取借助生活元素构建活力课堂。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高中生生物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学习效果;生物素养
进入高中阶段,生物课堂的知识密度变大,教师难免加快教学节奏,加强灌输力度,使课堂氛围紧张而沉闷,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比较枯燥、艰难的,他们需要一些趣味性元素来调节学习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而生物知识早已渗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并且相比于生物课堂,学生自然更愿意亲近生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合生活元素,争取让课堂充满活力,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1.构建生活图景,导入教学内容
课堂导入就是指课下到课上之间的过渡过程,其作用是让学生收起散漫的心思,调整好状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上,所以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整体的质量。然而,高中生虽然学习观念较为成熟,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强,但是缺乏自律意识,其学习态度常常被个人兴趣所左右。而高中生物知识更加繁杂,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致,这给课堂导入增加了难度。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不妨适当构建生活图景,并借此引出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
例如,在学习《伴性遗传》一课之前,我先借助多媒体屏幕展示几组色盲测试图,让学生观察图案中的动物。接着我向学生问道:“大家知道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于是我给学生展示常人眼中的草莓和红绿色盲者眼中的草莓。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一些调查数据,并提问道:“经过调查发现,红绿色盲的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而还有一些遗传病,却是女患多于男患。这种现象只是巧合吗?”在学生思考之际,我便引出“伴性遗传”这一主题。而有了前面生活情境的铺垫,学生对这一主题产生好奇心,并主动打开课本开始思考和探究,从而为高效的活力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2.联系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维
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花卉养殖,大到环境整治,无处不需要用到生物知识。并且很多生物理论也是科学家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来的,这进一步说明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高中生的生活经历越来越丰富,且科学素养有所提升,所以,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来探索生物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简化学生的探究过程,并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学习生物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组老人和儿童的照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提问道:“老年人的体貌特征跟我们有什么差别?”這时学生给出很多答案,比如,老年人头发花白、长老年斑等。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在本节课标题的提示下想到“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于是我问道:“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跟个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一个意思吗?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说明吗?”学生讨论后答道:“我们皮肤上产生的皮屑便是衰亡的细胞,这说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乐于思考和探究,并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
3.知识走进生活,培养责任意识
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医药、农业、环境等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助力。而随着科学家在生物领域研究的不断进步,生物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生物教学要走近生活,这样才能体现生物的实际作用,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便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知识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逐渐树立学生的责任感,以升华生物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群落的演替》一课时,我提问道:“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自然界的群落演替吗?请大家结合自己从电视、书籍中了解到的信息,说一说人类是如何影响群落演替的。”学生经过讨论,举出人类填湖造地给水域生物的群落演替造成负面影响等例子。接着我提问道:“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摇篮,我们必须保护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对群落演替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时学生给出很多建议,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培育等。而后我倡导学生将保护环境这一理念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元素,并让生物走进学生生活。这样才能建立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亲切感,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景雷.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18(21):171.
[2]孙丹群.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242.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学习效果;生物素养
进入高中阶段,生物课堂的知识密度变大,教师难免加快教学节奏,加强灌输力度,使课堂氛围紧张而沉闷,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比较枯燥、艰难的,他们需要一些趣味性元素来调节学习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而生物知识早已渗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并且相比于生物课堂,学生自然更愿意亲近生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合生活元素,争取让课堂充满活力,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1.构建生活图景,导入教学内容
课堂导入就是指课下到课上之间的过渡过程,其作用是让学生收起散漫的心思,调整好状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上,所以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整体的质量。然而,高中生虽然学习观念较为成熟,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强,但是缺乏自律意识,其学习态度常常被个人兴趣所左右。而高中生物知识更加繁杂,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致,这给课堂导入增加了难度。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不妨适当构建生活图景,并借此引出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
例如,在学习《伴性遗传》一课之前,我先借助多媒体屏幕展示几组色盲测试图,让学生观察图案中的动物。接着我向学生问道:“大家知道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于是我给学生展示常人眼中的草莓和红绿色盲者眼中的草莓。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一些调查数据,并提问道:“经过调查发现,红绿色盲的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而还有一些遗传病,却是女患多于男患。这种现象只是巧合吗?”在学生思考之际,我便引出“伴性遗传”这一主题。而有了前面生活情境的铺垫,学生对这一主题产生好奇心,并主动打开课本开始思考和探究,从而为高效的活力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2.联系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维
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花卉养殖,大到环境整治,无处不需要用到生物知识。并且很多生物理论也是科学家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来的,这进一步说明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高中生的生活经历越来越丰富,且科学素养有所提升,所以,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来探索生物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简化学生的探究过程,并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学习生物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组老人和儿童的照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提问道:“老年人的体貌特征跟我们有什么差别?”這时学生给出很多答案,比如,老年人头发花白、长老年斑等。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在本节课标题的提示下想到“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于是我问道:“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跟个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一个意思吗?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说明吗?”学生讨论后答道:“我们皮肤上产生的皮屑便是衰亡的细胞,这说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乐于思考和探究,并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
3.知识走进生活,培养责任意识
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医药、农业、环境等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助力。而随着科学家在生物领域研究的不断进步,生物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生物教学要走近生活,这样才能体现生物的实际作用,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便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知识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逐渐树立学生的责任感,以升华生物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群落的演替》一课时,我提问道:“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自然界的群落演替吗?请大家结合自己从电视、书籍中了解到的信息,说一说人类是如何影响群落演替的。”学生经过讨论,举出人类填湖造地给水域生物的群落演替造成负面影响等例子。接着我提问道:“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摇篮,我们必须保护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对群落演替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时学生给出很多建议,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培育等。而后我倡导学生将保护环境这一理念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元素,并让生物走进学生生活。这样才能建立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亲切感,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景雷.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18(21):171.
[2]孙丹群.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