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实质上来说,就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围绕“真”情境和学生“真”体悟,促使学生从单纯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转变。本文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为例,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求真育人”。
一、提出真问题,引导积极思考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以“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中的“减少垃圾?摇?摇?摇变废为宝”这节为例,调查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因此课前教师利用“问卷星”对班级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掌握情况做了调查。从调查中可以很容易发现学生对于如何区分四色垃圾掌握较好,对于垃圾的详细归类掌握程度相差较大。比如,在问到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物,哪些垃圾属于其他垃圾的时候,完全答对的人寥寥无几;但对于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区分就比较清晰。这就给教师在课堂的提问提供了依据。
本课是这样处理的。教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厦门市绿海鸥垃圾分类宣传视频)。视频结束后,教师接着问:“同学们,看完了视频,你们对问卷中出现较多错误的关于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还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在提问的时候关于区分四色垃圾桶就不再过多地进行指导,对于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的认识则重点指导。这样的问题显然是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的,这更加准确,也更真实。
又比如,在课堂教学环节“从生活中学习垃圾分类”中,教师这样提问:在生活中你做到垃圾分类了吗?你是怎么做的?随后教师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为例,设计了第二个问题:空玻璃啤酒瓶应该投放到哪个颜色的桶中?投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提出的,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的问题显然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
二、创设真情境,感受切身体验
能够唤起学生内心真实的感悟,因地制宜地选取学生亲身体验过或者身边发生过的真实场景作为课堂情境创设的素材,这样的情境才是真的情境。
1. 围绕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让体验真实感受。
以本课为例,在导入环节时,教师很巧妙地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小情境。教师播放了一组本校内学生乱扔垃圾的图片,与美丽的校园环境作对比,引起学生思考。当学生看到校园内有这么多的纸屑时,有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显然这些孩子没有这样的行为),有的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样的情境创设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为引出课题及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作好铺垫,显然更加真实。
再如,在本课学习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老师家里来了几个朋友,喝了一些酒,客人走后我将酒瓶打包准备拿到垃圾桶,应该放到哪一类分类桶里?在扔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首先,这个问题检验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垃圾分类的掌握情况,而且情境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其次,让学生懂得在投放玻璃制品的时候应考虑清洁工是否会因此受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围绕学习任务设计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
在日常的教学研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创设了各种有趣的游戏及活动环节,但是往往游戏做完了,学生却没能真正从活动中得到收获。这样的情境显然是不够真实的和有效的。课堂活动的创设不是简单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活动的设计还需要围绕着学习任务。
在本课中,围绕着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这一学习任务,教师设计了分类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在充分的小组讨论和学习后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展示汇报的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适时作出补充、纠错指导。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思考、表达、纠错的过程中收获学习成果,使学习真的发生。
三、明确真任务,提高学习收获
真的任务对学生是否能在课堂学习中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应该考慮以下方面。
首先,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本课为例,课前教师通过“问卷星”初步了解到学生对垃圾可以分为几类、分别对应哪几种颜色的垃圾桶等问题基本能够掌握,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在课堂上花过多的时间进行教授,因此教师设计了小组通过卡片进行分类的小游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在问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教师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进行指导、纠错。比方说,有的小组分不清“用过的卫生纸”是应该放在“可回收物”的桶中,还是放在“其他垃圾”的桶中。这样的活动任务既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又不至于使其在会的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其次,任务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本课为例,教师在教授完如何减少垃圾、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后,要完成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懂得变废为宝。因此,教师选择了最为常见的废旧报纸,指导学生将废旧报纸变为可以利用收集垃圾的小盒子。显然,这样的任务不但没有脱离教学目标,而且更加有效。
再次,任务提出要让学生有讨论及展示的时间。比如,在课上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卡片进行分类,给予了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这样的方式既关注了个体学习,又能让其他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收获知识。
四、抒发真情感,升华道德评价
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学生已有的认知及所得与文本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以此指导学生的行为,以真正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以本课为例,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向所在的社区以及全校的师生写一份倡议书。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将外在的学习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同时还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到情感与道德的升华。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所具有的对事物的认知基本来自于周围人的教育(父母家人和教师占主体)。因此家长与教师要做好表率和引导。再者,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尽量设定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和情境,使学生从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辨别对错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小学 责任编辑:黄晓夏)
一、提出真问题,引导积极思考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以“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中的“减少垃圾?摇?摇?摇变废为宝”这节为例,调查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因此课前教师利用“问卷星”对班级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掌握情况做了调查。从调查中可以很容易发现学生对于如何区分四色垃圾掌握较好,对于垃圾的详细归类掌握程度相差较大。比如,在问到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物,哪些垃圾属于其他垃圾的时候,完全答对的人寥寥无几;但对于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区分就比较清晰。这就给教师在课堂的提问提供了依据。
本课是这样处理的。教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厦门市绿海鸥垃圾分类宣传视频)。视频结束后,教师接着问:“同学们,看完了视频,你们对问卷中出现较多错误的关于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还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在提问的时候关于区分四色垃圾桶就不再过多地进行指导,对于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的认识则重点指导。这样的问题显然是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的,这更加准确,也更真实。
又比如,在课堂教学环节“从生活中学习垃圾分类”中,教师这样提问:在生活中你做到垃圾分类了吗?你是怎么做的?随后教师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为例,设计了第二个问题:空玻璃啤酒瓶应该投放到哪个颜色的桶中?投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提出的,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的问题显然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
二、创设真情境,感受切身体验
能够唤起学生内心真实的感悟,因地制宜地选取学生亲身体验过或者身边发生过的真实场景作为课堂情境创设的素材,这样的情境才是真的情境。
1. 围绕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让体验真实感受。
以本课为例,在导入环节时,教师很巧妙地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小情境。教师播放了一组本校内学生乱扔垃圾的图片,与美丽的校园环境作对比,引起学生思考。当学生看到校园内有这么多的纸屑时,有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显然这些孩子没有这样的行为),有的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样的情境创设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为引出课题及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作好铺垫,显然更加真实。
再如,在本课学习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老师家里来了几个朋友,喝了一些酒,客人走后我将酒瓶打包准备拿到垃圾桶,应该放到哪一类分类桶里?在扔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首先,这个问题检验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垃圾分类的掌握情况,而且情境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其次,让学生懂得在投放玻璃制品的时候应考虑清洁工是否会因此受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围绕学习任务设计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
在日常的教学研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创设了各种有趣的游戏及活动环节,但是往往游戏做完了,学生却没能真正从活动中得到收获。这样的情境显然是不够真实的和有效的。课堂活动的创设不是简单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活动的设计还需要围绕着学习任务。
在本课中,围绕着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这一学习任务,教师设计了分类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在充分的小组讨论和学习后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展示汇报的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适时作出补充、纠错指导。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思考、表达、纠错的过程中收获学习成果,使学习真的发生。
三、明确真任务,提高学习收获
真的任务对学生是否能在课堂学习中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应该考慮以下方面。
首先,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本课为例,课前教师通过“问卷星”初步了解到学生对垃圾可以分为几类、分别对应哪几种颜色的垃圾桶等问题基本能够掌握,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在课堂上花过多的时间进行教授,因此教师设计了小组通过卡片进行分类的小游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在问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教师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进行指导、纠错。比方说,有的小组分不清“用过的卫生纸”是应该放在“可回收物”的桶中,还是放在“其他垃圾”的桶中。这样的活动任务既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又不至于使其在会的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其次,任务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本课为例,教师在教授完如何减少垃圾、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后,要完成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懂得变废为宝。因此,教师选择了最为常见的废旧报纸,指导学生将废旧报纸变为可以利用收集垃圾的小盒子。显然,这样的任务不但没有脱离教学目标,而且更加有效。
再次,任务提出要让学生有讨论及展示的时间。比如,在课上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卡片进行分类,给予了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这样的方式既关注了个体学习,又能让其他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收获知识。
四、抒发真情感,升华道德评价
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学生已有的认知及所得与文本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以此指导学生的行为,以真正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以本课为例,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向所在的社区以及全校的师生写一份倡议书。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将外在的学习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同时还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到情感与道德的升华。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所具有的对事物的认知基本来自于周围人的教育(父母家人和教师占主体)。因此家长与教师要做好表率和引导。再者,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尽量设定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和情境,使学生从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辨别对错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小学 责任编辑: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