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幼儿园开展仿编诗歌的教学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中提出:“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如何将《纲要》中的精神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帮助幼儿在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是我们幼教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诗情诗意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开展诗歌教学,让幼儿从小接触诗歌,可以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播种下美的种子。仿编诗歌就是指导幼儿在欣赏、理解诗歌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参照诗歌的框架,调动幼儿的经验进行扩展想象,编出自己的诗歌。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只需稍加引导,仿写情趣就能如决堤之水喷涌而出,仿写杰作也会层出不穷。
  仿编诗歌的活动为幼儿创设一系列活动环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诗歌,让幼儿从诗歌的内在规律出发感知把握诗歌,并在活动环境中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地用语言的能力进行活动。下面谈谈如何指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
  一、学会细心观察,勇于探究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幼儿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诗歌的仿编活动中得到发挥。
  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是主动的参与教和学。我们不能把教学活动机械地理解为单纯的上课,或者教师教、幼儿学的灌输知识过程。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幼儿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并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为达到目的,那就更考验老师教学的艺术与技巧了。
  在日常中不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阅读也是一种积极探究,获得知识的良好途径。毕竟我们生活在高科技的世界里,知识的内容变化多样,幼儿需要不停地感知、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就及时顺应孩子的探究欲望,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和机会,细心呵护孩子那刚刚萌芽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丰富知识,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二、循序渐进地学习仿编的模式
  在小班开展仿编诗歌的活动只要把握好尺度,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诗歌《小板凳》,“小板凳,你别歪,我请妈妈坐下来,我给妈妈捶捶背,妈妈说我好宝贝”,在仿编活动中,只需要把诗歌中长辈的名称改变一下,就能成为一首有趣的新儿歌了,而且也跟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乐于参与。同样,结合诗歌《落叶》,“秋天到,树叶黄;大风吹,树叶飘;飘啊飘,飘到地上睡大觉”,只需要启发幼儿把“飘到-----睡大觉”这个名词置换,就能仿编成新儿歌了。相对而言,在小班开展仿编诗歌活动,只要求幼儿更换诗歌中的人物名称、方位名称、动作名称等,而且要能在幼儿的生活中感受到,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如诗歌《我们爱锻炼》,“太阳咪咪笑,我们来得早,你玩拍皮球,我玩投沙包,天天都锻炼,大家身体好”,变换游戏名称即可。
  到了中班,幼儿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仿编活动的要求也相对有所提高。如诗歌《谁会……》,“谁会飞,鸟会飞,鸟儿怎样飞,拍拍翅膀飞呀飞”,同时诗歌结合了动物的“游”、“爬”、“跑”、“跳”的行动方式,组成了一首儿歌,在指导仿编活动时,除了置换动物名称以外,还要求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动作,丰富诗歌内容。又如诗歌《雨》,“雨点落在树枝上,树枝乐得弯了腰”,雨点还可以落在“小河”、“雨伞”“屋顶”等地方,只要变换四种不同的事物以及下雨时的特征,就成了一首有趣的诗歌了。在仿编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考验了幼儿平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大班,相对而言,是知识丰富,能力发挥的时期。幼儿经过了几年循序渐进的学习和积累,基本能把握诗歌的模式,也能在仿编活动中有所发展和创新。如诗歌《家》,“蓝蓝的大海是鱼儿的家,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在诗歌的仿编活动中,老师不但要注重引导幼儿理解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还要指导幼儿准确运用形容词。又如诗歌《云彩和风儿》,“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狮子,狮子吼呀,吓得羊群都逃散。吹呀吹,云彩变成……”,在仿编活动中,更注重引导大胆想象,只有在形象、动作、声音等方面都有形象的描述,才显得更生动。
  三、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就是图象、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如通过观察云彩的变化、影子的变化,鼓励幼儿把这种模糊的表象,幻想成各种具体的图像;又如听一段音乐,把对音乐的理解述说出来;再如闻一闻一种气味,然后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我们常常这样问“它象什么”“它在干什么”“它在说什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因为每一个人有着不同的特质,从而影响了每一个人的不同感受,也因此引申出广阔的想象空间。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也正是这些活素材成为了仿编活动中的重要资源。
  四、语言表达能力影响着诗歌的感染力
  在诗歌仿编活动的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幼儿能理解诗歌的规律模式,也能找出或想象出相关的诗歌内容,但在诗歌的表述上还是不流畅,这影响了诗歌仿编的整体效果,也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语言与思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会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平时除了要创设情景、还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从“多想”、“多说”、“多看”、“多听”、“多练”等多方面,接受合适的语言训练,使其语言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如在运用“小鸟”说句子的活动中,幼儿会很容易就说出“树上的小鸟在唱歌”,启发幼儿丰富句子,“小鸟是怎样唱歌的?”,幼儿就会编出“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在唱歌”、“树上的小鸟跳来跳去唱着歌”等句子,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所编的句子才更有感染力。
  开展诗歌仿编活动,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模仿诗歌的句式,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诗歌仿编,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学修养。由于诗歌朗朗上口,方便幼儿记忆,容易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形象,使感知到的知识、经验系统化、符号化,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是他们喜欢的学习活动。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作文评价是主观性很强的一种教育评价。评语和评分只是作文评价的两种基本形式,由于运用评语对学生作文优劣、症结进行评价,灵活简便不受目标限制,能使学生明确问题实质,获得进步动力,因此备受一线教师的青睐。用这种凭总体印象来评价学生的作文的方法来评价作文,缺乏具 有科学性的参考评分尺度,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篇作文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会产生 主观随意性。而作为量化表现的评分,由于受语文知识
期刊
新课程使品德与社会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使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成功呢?  一、要组建结构合理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是 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
期刊
关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更加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果我们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  一、关爱之重要性  (一)关爱的渊源。
期刊
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通过《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过去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实践少,“导致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偏低”,这样下去,学生将来是不能参与激烈竞争,挑起建设祖国重担的。《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强调学生自己读和写”。“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数学研究性学习的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更要注重这门艺术。也就是演好各种角色------小学生的引导者;课堂的参与者;教材的创新者;知识的传授者。那么,要演好以上角色,小学教师必须谱好“四步曲”。小学教师的“四步曲”是什么?要怎样去谱写这“四步曲”呢?  第一“曲”---制定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的基本信息:住址、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学习表现、成绩现状等。这是教师的第一手资料,它事关学生的整体,
期刊
【摘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质疑;设疑;排疑;解疑    疑,即疑问;疑惑,亦曰疑义、疑难。众云:获知始于生疑。我们物理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促进他们顺利地运用旧知识来同化
期刊
一、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初中生学习物理,由于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学习新知时,不可避免地遇到教材中的各种难点,概括起来。难点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由于学生受思维活动的影响,一些概念和规律很抽象,很难使学生接受,因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如学习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知识时,由于许多知识涉及到哲学的原理,很深奥,学生感到很头痛;又如光学中遇到的虚像概念,牛顿第一运运定律;分子动理论等理
期刊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形成,是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的升华。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由于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如果对物理概念没有理解,就谈不上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处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