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的一种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更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不断的深入,社会对医学技术类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因此,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是21世纪医学院校高职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院从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入手,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建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教学媒体也由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助探索的工具。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而是一种主动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第一,给学生提供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应该是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是完整的而非支离破碎的知识片段,即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值得学生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的知识。本学科的重点难点是针对不同来源的标本,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检验技术和科学的结果分析,如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的不同标本血液、组织细胞,如何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案,进行实验设计、结果统计分析,以达到实验的目的。第二,自我指导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己决定他们需要的知识,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可供利用的资源库,至于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问题,则是自我指导学习的任务。学生在这种主动的学习中,具有一个良好的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更具真实性的学习经历。第三,小组讨论。学生每周参加小组讨论一次,讨论会由学生轮流主持。讨论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导师只是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小组讨论,并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起导向作用,维持小组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第四,总结与评价。总结和评价的内容包括问题的设计,学生自我指导学习的计划安排和效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习结果的表达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对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和学习体会等的评价。
二、我们本着“少而精,精而新,新为用”的原则,重新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在保持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大胆删减、更新教学内容。在新的教学大纲中减少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等理论教学内容,增加了人体解剖标本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实验教学内容;减少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授课时数,增加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切合实践需要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调整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1:1.5。
三、建立了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整体优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从实践能力训练这个关键点入手,突破传统分段(分割式)教学格局,将前后理论教学内容贯通穿插,系统规范化训练;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主动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紧跟现代医学进展,改善知识结构;实现医学院校教学目标:培养服务于医疗工作、医学研究的实用型、复合型现代医学人才。其特点是以创新开放为方向,综合训练为基础。因此,改革后的新实验教学方案特点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实践、创新为教学目的,学生走向台前,教师退居幕后,教学结构由线性趋于复杂。新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为学生提供实验方向、基础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起步上路,提供学生足够空间自由选择、设计,培养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与主动实践,达到运用知识、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首先制定了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设计了编写机能实验学教材。作为一门新学科,机能实验学教材不同于一般实验课教材,它既要有利于加强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的训练,又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严格论证,机能实验中心打破学科和课程间的壁垒, 精选实验内容,删减重复性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保留部分“三理”学科的经典实验,增加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比例,如生理学的“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实验与药理学的“药物的抗凝血作用” 实验的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非常相似,完全可以合并,生理学的“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与药理学的“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也可以合并成“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药物的影响” 实验,同时开设实验设计课,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开展探索性实验,给指导教师带来了严峻考验。由于机能实验中心在管理体制上独立于各学科教研室,但没有配备专职教师,这种状况使得中心的教学任务必须依赖相关教研室予以承担。但相关教研室有自身承担的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因而,中心制定对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标准和鼓励措施,促使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和途径,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教师提供培训、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制定相应的政策,使承担本课程的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在政策上得到认可和体现,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本课程能够顺利实施。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跳出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应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现代职业道德意识为核心的教学目的。
一、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建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教学媒体也由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助探索的工具。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而是一种主动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第一,给学生提供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应该是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是完整的而非支离破碎的知识片段,即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值得学生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的知识。本学科的重点难点是针对不同来源的标本,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检验技术和科学的结果分析,如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的不同标本血液、组织细胞,如何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案,进行实验设计、结果统计分析,以达到实验的目的。第二,自我指导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己决定他们需要的知识,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可供利用的资源库,至于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问题,则是自我指导学习的任务。学生在这种主动的学习中,具有一个良好的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更具真实性的学习经历。第三,小组讨论。学生每周参加小组讨论一次,讨论会由学生轮流主持。讨论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导师只是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小组讨论,并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起导向作用,维持小组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第四,总结与评价。总结和评价的内容包括问题的设计,学生自我指导学习的计划安排和效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习结果的表达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对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和学习体会等的评价。
二、我们本着“少而精,精而新,新为用”的原则,重新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在保持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大胆删减、更新教学内容。在新的教学大纲中减少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等理论教学内容,增加了人体解剖标本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实验教学内容;减少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授课时数,增加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切合实践需要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调整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1:1.5。
三、建立了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整体优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从实践能力训练这个关键点入手,突破传统分段(分割式)教学格局,将前后理论教学内容贯通穿插,系统规范化训练;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主动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紧跟现代医学进展,改善知识结构;实现医学院校教学目标:培养服务于医疗工作、医学研究的实用型、复合型现代医学人才。其特点是以创新开放为方向,综合训练为基础。因此,改革后的新实验教学方案特点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实践、创新为教学目的,学生走向台前,教师退居幕后,教学结构由线性趋于复杂。新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为学生提供实验方向、基础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起步上路,提供学生足够空间自由选择、设计,培养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与主动实践,达到运用知识、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首先制定了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设计了编写机能实验学教材。作为一门新学科,机能实验学教材不同于一般实验课教材,它既要有利于加强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的训练,又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严格论证,机能实验中心打破学科和课程间的壁垒, 精选实验内容,删减重复性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保留部分“三理”学科的经典实验,增加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比例,如生理学的“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实验与药理学的“药物的抗凝血作用” 实验的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非常相似,完全可以合并,生理学的“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与药理学的“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也可以合并成“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药物的影响” 实验,同时开设实验设计课,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开展探索性实验,给指导教师带来了严峻考验。由于机能实验中心在管理体制上独立于各学科教研室,但没有配备专职教师,这种状况使得中心的教学任务必须依赖相关教研室予以承担。但相关教研室有自身承担的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因而,中心制定对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标准和鼓励措施,促使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和途径,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教师提供培训、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制定相应的政策,使承担本课程的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在政策上得到认可和体现,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本课程能够顺利实施。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跳出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应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现代职业道德意识为核心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