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园本教研是研究教师在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教师力所能及的策略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从这样的过程中获取经验,提升成为属于教师自己的理论,使教师在态度、知识与技能上都发生变化。园本教研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园本培训,发挥幼儿园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园与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幼儿园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我们开展园本教研已有多年,本人也一直对园本教研进行着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现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对园本教研的粗浅认识。
1 搭建平台,互相切磋
为了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开展了园际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大家与姐妹切磋交流,以实践研讨为抓手,为教师提供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机会,通过研讨合力解决教育实践中碰到的共性问题。各园都有自己的园所文化,可以通过这种牵手教研活动进行开放性的交流,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碰撞和争鸣,对共性问题形成多角度的认识,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达到信息的通畅和互补。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边”学起,感受姐妹园的特色和长处,并将所学优点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幼儿园的共同提高。
2 常规教研,关注全体教师
常规性教研是以学科教研的上课为主要形式。它关注的是教师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强调教师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着重解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即解决一个教学设计问题。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如:在教学研讨活动围绕中班的主题活动《小巴掌》分别在大、中、小班由每个班组推荐一位教师进行授课,这几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上课,全园教师参与听课。听完课后所有教师就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行讨论,大家对教学内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期在讨论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这种“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开展,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跳出了结构化的模式,大胆创新的活动设计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并鼓励和引导教师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探索。通过这些常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教学方法的总原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都得到提高。
3 案例教研,关注教师差异
案例式教研是以一个个真实的课堂教学为素材的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以教研组或全体教师为主体,着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即教学实施问题。此教研活动我们采取说课、上课、反思、评课四个步骤进行。
说课是上课的中心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及理由、教学程序设计、活动安排等。我们在每次大型教学竞赛活动中都将教师的说课摆在首要位置。在听课前授课教师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的活动内容、组织活动的意图、自己处理材料的方法和目的等,使教学活动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以提高公开课的实效。
上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实情,抓住幼儿暴露出的闪光点,生成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幼儿听,而是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看教师是否真正做到了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在《向往太空》这节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前期知识储备和孩子的知识积累,教师抓住幼儿对“神舟七号”升空的兴趣这一闪光点,利用电化教学使幼儿更多、更容易的了解“神七”和太空,并通过幼儿自主制作,创造机会让幼儿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让教师自问、自省,直观、具体地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和成长点,明确现实状况,确定未来发展目标。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要反思设计和实施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幼儿能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学习;是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和幼儿园其他类型的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监控能力,提高自己应对千变万化的教育实际情景的能力。
评课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最佳手段。评课时每位听课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意见,形成“人人动脑筋,个个说真话,争先提建议”的研讨气氛。
案例式的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将教学研讨的侧重点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教学实情抓住幼儿暴露出的闪光点,生成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
我认为在开展园本教研时应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使教研走近教师,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但教研活动不会流于形式,同时也促进幼儿园学习化组织的建设,让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我们开展园本教研已有多年,本人也一直对园本教研进行着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现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对园本教研的粗浅认识。
1 搭建平台,互相切磋
为了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开展了园际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大家与姐妹切磋交流,以实践研讨为抓手,为教师提供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机会,通过研讨合力解决教育实践中碰到的共性问题。各园都有自己的园所文化,可以通过这种牵手教研活动进行开放性的交流,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碰撞和争鸣,对共性问题形成多角度的认识,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达到信息的通畅和互补。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边”学起,感受姐妹园的特色和长处,并将所学优点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幼儿园的共同提高。
2 常规教研,关注全体教师
常规性教研是以学科教研的上课为主要形式。它关注的是教师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强调教师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着重解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即解决一个教学设计问题。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如:在教学研讨活动围绕中班的主题活动《小巴掌》分别在大、中、小班由每个班组推荐一位教师进行授课,这几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上课,全园教师参与听课。听完课后所有教师就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行讨论,大家对教学内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期在讨论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这种“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开展,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跳出了结构化的模式,大胆创新的活动设计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并鼓励和引导教师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探索。通过这些常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教学方法的总原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都得到提高。
3 案例教研,关注教师差异
案例式教研是以一个个真实的课堂教学为素材的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以教研组或全体教师为主体,着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即教学实施问题。此教研活动我们采取说课、上课、反思、评课四个步骤进行。
说课是上课的中心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及理由、教学程序设计、活动安排等。我们在每次大型教学竞赛活动中都将教师的说课摆在首要位置。在听课前授课教师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的活动内容、组织活动的意图、自己处理材料的方法和目的等,使教学活动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以提高公开课的实效。
上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实情,抓住幼儿暴露出的闪光点,生成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幼儿听,而是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看教师是否真正做到了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在《向往太空》这节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前期知识储备和孩子的知识积累,教师抓住幼儿对“神舟七号”升空的兴趣这一闪光点,利用电化教学使幼儿更多、更容易的了解“神七”和太空,并通过幼儿自主制作,创造机会让幼儿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让教师自问、自省,直观、具体地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和成长点,明确现实状况,确定未来发展目标。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要反思设计和实施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幼儿能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学习;是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和幼儿园其他类型的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监控能力,提高自己应对千变万化的教育实际情景的能力。
评课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最佳手段。评课时每位听课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意见,形成“人人动脑筋,个个说真话,争先提建议”的研讨气氛。
案例式的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将教学研讨的侧重点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教学实情抓住幼儿暴露出的闪光点,生成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
我认为在开展园本教研时应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使教研走近教师,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但教研活动不会流于形式,同时也促进幼儿园学习化组织的建设,让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