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设而不求法在三角形问题中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而不求法”俗称“增设辅助未知量法”或“设参法”,解题时通常先设辅助元,再利用其与未知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方程或代数式后将未知数消去或代换以解决问题.此法不仅广泛存在于代数问题中,而且在几何问题中有时也借助设参,加以推理、计算,从而确定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达到成功解题的最终目的.在解有关三角形的几何问题中此法尤为奏效,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之作用,下面笔者略举数例以供参考.
  一、三角形角平分线交角问题
  点评:本题通过设两个角的度数,引入两个辅助元,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快速解题,体现了以数助形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本题还有两个姊妹题同样可以借助设而不求的方法解决,请看图2、图3.
其他文献
1688年发生在英国的“光荣革命”,一向被英国人津津乐道地称之为用“不流血的方式”促进了国家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并为资本主义的狂飙突进奠定了基础,带动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创新型发展。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场革命确实意义重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由封建社会转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临界点、人类文明革新的启动器。长期以来,由于进步史家对于历史发展趋势论的推崇,人们认定这场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如果我们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师生互动作用来促进教学工作?本文主要探索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构建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  一、积极营造合作、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往,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在教学互
几何证明是初等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在历次的数学考试中,学生对于几何证明都充满了深深的恐惧感,特别是每当碰到稍微复杂一点的几何图形,更是感觉无所适从,变得毫无头绪.  这种现象是长期存在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学习、探索和不断的积累中,笔者发现在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常见的基本图形,并强化使用基本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围绕一次单元测验卷的几何问题课后评讲,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用熟悉的基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