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从我院妇产科病例库调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录的80例妇产科护理干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40例;采用评分制(10分)进行统计,对本次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优(10分)、良(8-9分析)、中(6-7分)、差(<6分);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优16例、良10例、中8、差6例;优良率85%;观察组,优22例、良16例、中1、差1例;优良率95%;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满意度高。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创造更加优越的治疗环境。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不良事件;作用
[中图分类号]R5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135-01
新时期社会大众对医院护理服务要求更高,努力构建优良服务环境是医院发展的根本。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妇产科患者在就医期间,与医护人员存在着诸多矛盾,导致医患纠纷及不良事件依旧存在。基于护理干预指导下,对妇产科实施综合护理改良,能够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合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患者资料,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妇产科病例库调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录的60例妇产科患者资料,年龄范围22-55岁,平均年龄46±3.2岁。初步问诊与观察,产科50例,妇科30例,手术44例,非手术36例。按照常规检查,掌握妇产科患者的及具体病变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改革方案,提高了整个护理成效。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其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妇产科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方式,于1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护理前后症状变化情况,总结护理干预指导下妇产科患者护理的临床意义。
1.2.2满意度调查
结合护理评分工具,采用评分制(10分)进行统计,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优(10分)、良(8_9分析)、中(6-7分)、差(<6分);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按照上述标准,详细统计每一位患者的具体康复状态,为护理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2.结果
从我院收录的60例妇产科患者资料,对其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妇产科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手术护理等方式;护理干预中,优22例、良16例、中1、差l例;优良率95%,具体如表1;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此类护理模式。
对照组,优16例、良10例、中8、差6例;优良率85%;观察组,优22例、良16例、中1、差1例;优良率95%;从妇产科症状变化来说,本次护理干预之后,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明显控制,症状康复效果不理想,经过调整护理干预方式之后,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因此,要结合妇产科具体病变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康复护理效果,这些都是实现妇产科护理成效的关键措施。
3.讨论
3.1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护理干预是现代护理学的先进思想,将其用于妇产科手术护理中,既有助于实现病症康复效果,也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评估的优良率,使广大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实际护理中,要按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标准,从手术操作、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不同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才能进一步讨手术的满意度,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康复准备。
3.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
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护士长现场督导不力、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主要表现: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因工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严重院内感染;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3.3护理干预对降低不良事件的作用
“护理干预”是妇产科先进护理方式,在妇产科护理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了保证术后康复效果,临床还需对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方案,全面提高康复过程的满意度。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性”,从多个方面保持症状护理效果,消除了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康复隐患。对妇产科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妇产科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方式,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为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比如,“微创”时代下,妇科疾病手术提倡使用腹腔镜,凭借其独特的护理优势,成为妇科疾病护理首选。护理干预用于妇产科患者护理,具有操作便捷、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3.4基于護理干预的不良事件防控
3.4.1人员培训:加强对新上岗人员、低职称人员的培训,科室重点加强对科室疾病的常规培训,制订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使护士牢固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
3.4.2制度改革: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先对医嘱进行认真检查,对有疑问的医嘱查明问清后方可处理。发放口服药要让家属签字,执行医嘱时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确保医嘱执行准确无误。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细化查对制度执行流程。
3.4.3核查制度:对制定的护理制度进行培训,核心制度做到人人掌握,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进行治疗前让清醒的患者自述姓名信息,昏迷患者由近亲属述患者信息,小儿由家长述信息,护士进行治疗卡、床头卡查对。
3.4.4意识培养: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对一些特殊用药一定要有安全警示,可用红笔做标示加以提醒,认真落实操作前、中、后的查对。例如,妇科腹腔镜手术前期,主客观因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要及时安排专项护理人员进行疏导,减少各种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除了术前护理之外,护士要懂得从心理学角度展开护理引导,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术后环境,提高临床妇科疾病护理与护理效果。
结论
护理干预是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医患关系处于紧张局面。医院要结合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深化改造,构建符合妇产科治疗服务要求的服务方案,进一步落实护理干预调控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救治环境。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不良事件;作用
[中图分类号]R5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135-01
新时期社会大众对医院护理服务要求更高,努力构建优良服务环境是医院发展的根本。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妇产科患者在就医期间,与医护人员存在着诸多矛盾,导致医患纠纷及不良事件依旧存在。基于护理干预指导下,对妇产科实施综合护理改良,能够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合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患者资料,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妇产科病例库调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录的60例妇产科患者资料,年龄范围22-55岁,平均年龄46±3.2岁。初步问诊与观察,产科50例,妇科30例,手术44例,非手术36例。按照常规检查,掌握妇产科患者的及具体病变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改革方案,提高了整个护理成效。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其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妇产科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方式,于1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护理前后症状变化情况,总结护理干预指导下妇产科患者护理的临床意义。
1.2.2满意度调查
结合护理评分工具,采用评分制(10分)进行统计,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优(10分)、良(8_9分析)、中(6-7分)、差(<6分);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按照上述标准,详细统计每一位患者的具体康复状态,为护理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2.结果
从我院收录的60例妇产科患者资料,对其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妇产科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手术护理等方式;护理干预中,优22例、良16例、中1、差l例;优良率95%,具体如表1;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此类护理模式。
对照组,优16例、良10例、中8、差6例;优良率85%;观察组,优22例、良16例、中1、差1例;优良率95%;从妇产科症状变化来说,本次护理干预之后,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明显控制,症状康复效果不理想,经过调整护理干预方式之后,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因此,要结合妇产科具体病变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康复护理效果,这些都是实现妇产科护理成效的关键措施。
3.讨论
3.1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护理干预是现代护理学的先进思想,将其用于妇产科手术护理中,既有助于实现病症康复效果,也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评估的优良率,使广大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实际护理中,要按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标准,从手术操作、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不同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才能进一步讨手术的满意度,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康复准备。
3.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
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护士长现场督导不力、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主要表现: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因工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严重院内感染;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3.3护理干预对降低不良事件的作用
“护理干预”是妇产科先进护理方式,在妇产科护理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了保证术后康复效果,临床还需对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方案,全面提高康复过程的满意度。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性”,从多个方面保持症状护理效果,消除了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康复隐患。对妇产科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妇产科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方式,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为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比如,“微创”时代下,妇科疾病手术提倡使用腹腔镜,凭借其独特的护理优势,成为妇科疾病护理首选。护理干预用于妇产科患者护理,具有操作便捷、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3.4基于護理干预的不良事件防控
3.4.1人员培训:加强对新上岗人员、低职称人员的培训,科室重点加强对科室疾病的常规培训,制订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使护士牢固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
3.4.2制度改革: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先对医嘱进行认真检查,对有疑问的医嘱查明问清后方可处理。发放口服药要让家属签字,执行医嘱时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确保医嘱执行准确无误。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细化查对制度执行流程。
3.4.3核查制度:对制定的护理制度进行培训,核心制度做到人人掌握,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进行治疗前让清醒的患者自述姓名信息,昏迷患者由近亲属述患者信息,小儿由家长述信息,护士进行治疗卡、床头卡查对。
3.4.4意识培养: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对一些特殊用药一定要有安全警示,可用红笔做标示加以提醒,认真落实操作前、中、后的查对。例如,妇科腹腔镜手术前期,主客观因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要及时安排专项护理人员进行疏导,减少各种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除了术前护理之外,护士要懂得从心理学角度展开护理引导,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术后环境,提高临床妇科疾病护理与护理效果。
结论
护理干预是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医患关系处于紧张局面。医院要结合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深化改造,构建符合妇产科治疗服务要求的服务方案,进一步落实护理干预调控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救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