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当前,学生在交流中所犯的文化错误往往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因此,学习和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势在必行。
【关键词】称谓差异 习惯差异 词汇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的教学,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文化交流构成障碍,给英语教学造成了困难。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英语学习,忽略了文化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英语水平的提高。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感知。
其中,英汉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称谓之间的差异
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可以广泛的使用,如叔叔、阿姨、大哥、大嫂,可以用于非亲属之间。而在英语之间非亲属之间则一般不这么称谓,如果非这样称谓,会让人产生异议,英语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人才如此称呼。同样,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就可以在不同职业之间进行。而汉语中则不是如此,比如:张老师,王医生,用英语称呼则不能称作Teacher Zhang; Doctor Wang;而是称作 Mr Zhang; Miss Wang.
对于老年人的称呼,也是大不相同,在中国的文化中“老”表示对年纪大一点的人的尊称,因为中国是一个尊重老年人的社会,人对于中年以上的人则以“老××”而尊称,如老先生、老大爷等。而西方文化中,老则意味着来日不多,失去多方面的能力,因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老人普遍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老又意味着衰退,因此,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应避开“老”字,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elderly people,西方人一般称呼老年人为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二、问候语之间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可以问及年龄、婚姻、收入,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这么问是有不良的企图或者别样的用意。在中国,如果熟人或者朋友之间见面一般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doing?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则是审问或者监视别人,如果用这样的问候对待西方人,他们可能会与你反脸。西方人见面一般用Hi或者Hello, How are you ? It’s a fine day, isn’t it? You look very well, your dress is beautiful.因为这些问候语不涉及隐私,是比较安全的话题,其中谈论天气是西方人问候用语中用得较多的话题。
另外,在中国,见面的时候可以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如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但西方国家的人见面则不这样问,一般是自己介绍自己或者别人介绍如I am Mr Brown. This is Tom.如果非要知道别人的姓名可以用May I know your name?来询问。
三、习惯上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一般握手,而西方人见面一般拥抱。当别人赞美自己时,中国人会谦逊地说“不怎么样”或者“哪里哪里”。It isn’t good. Where, where? 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但在西方人看来,如果用这样的回答,则表现出你不尊重对方或者对对方的称赞表现出不满。西方人听到别人的赞美,一般用Thank you.谢谢就可以了。
英语教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能力自然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语言就必须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认识到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的教学。
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文化中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四、词汇之间存在的差异:
如以前初中教材中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意,但在外国人眼里,Peasant则是贬义词,指乡下人、乡巴佬,英语国家的人表达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则用farmer来表示。
在汉语中有些词表示贬义如dog狗,即狗腿子,狗仗人势;而在西方人眼里,dog则是褒义,是忠诚的朋友,受宠之物,如You lucky dog(幸运儿)。人疲劳时可以用dog tired来形容,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再如汉语中的强壮如牛则用as strong as a horse来表达而不用as strong as a cow等。
总之,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文化渗透”的办法来进行,创设各种真实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的了解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rleber, A.L.& Kluckhohn, C.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作者单位:655003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一中)
【关键词】称谓差异 习惯差异 词汇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的教学,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文化交流构成障碍,给英语教学造成了困难。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英语学习,忽略了文化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英语水平的提高。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感知。
其中,英汉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称谓之间的差异
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可以广泛的使用,如叔叔、阿姨、大哥、大嫂,可以用于非亲属之间。而在英语之间非亲属之间则一般不这么称谓,如果非这样称谓,会让人产生异议,英语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人才如此称呼。同样,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就可以在不同职业之间进行。而汉语中则不是如此,比如:张老师,王医生,用英语称呼则不能称作Teacher Zhang; Doctor Wang;而是称作 Mr Zhang; Miss Wang.
对于老年人的称呼,也是大不相同,在中国的文化中“老”表示对年纪大一点的人的尊称,因为中国是一个尊重老年人的社会,人对于中年以上的人则以“老××”而尊称,如老先生、老大爷等。而西方文化中,老则意味着来日不多,失去多方面的能力,因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老人普遍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老又意味着衰退,因此,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应避开“老”字,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elderly people,西方人一般称呼老年人为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二、问候语之间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可以问及年龄、婚姻、收入,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这么问是有不良的企图或者别样的用意。在中国,如果熟人或者朋友之间见面一般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doing?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则是审问或者监视别人,如果用这样的问候对待西方人,他们可能会与你反脸。西方人见面一般用Hi或者Hello, How are you ? It’s a fine day, isn’t it? You look very well, your dress is beautiful.因为这些问候语不涉及隐私,是比较安全的话题,其中谈论天气是西方人问候用语中用得较多的话题。
另外,在中国,见面的时候可以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如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但西方国家的人见面则不这样问,一般是自己介绍自己或者别人介绍如I am Mr Brown. This is Tom.如果非要知道别人的姓名可以用May I know your name?来询问。
三、习惯上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一般握手,而西方人见面一般拥抱。当别人赞美自己时,中国人会谦逊地说“不怎么样”或者“哪里哪里”。It isn’t good. Where, where? 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但在西方人看来,如果用这样的回答,则表现出你不尊重对方或者对对方的称赞表现出不满。西方人听到别人的赞美,一般用Thank you.谢谢就可以了。
英语教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能力自然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语言就必须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认识到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的教学。
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文化中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四、词汇之间存在的差异:
如以前初中教材中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意,但在外国人眼里,Peasant则是贬义词,指乡下人、乡巴佬,英语国家的人表达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则用farmer来表示。
在汉语中有些词表示贬义如dog狗,即狗腿子,狗仗人势;而在西方人眼里,dog则是褒义,是忠诚的朋友,受宠之物,如You lucky dog(幸运儿)。人疲劳时可以用dog tired来形容,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再如汉语中的强壮如牛则用as strong as a horse来表达而不用as strong as a cow等。
总之,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文化渗透”的办法来进行,创设各种真实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的了解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rleber, A.L.& Kluckhohn, C.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作者单位:655003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