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背景】
印度洋海啸发生已半个月了,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遇难者转向幸存者。相关报道显示:至少800名泰国幸存者患上了后海啸恐惧症,他们担心海啸还会卷土重来;一些幸存者为同伴相继死去而自己却存活下来感到负罪,甚至想要自杀;还有许多人脑海中不时出现灾情场面,或是仿佛听到海啸警报声;至于失眠、焦虑等生理心理问题更是非常普遍。
在此次海啸中,杭州市一旅游团正好在泰国旅游,亲历了海啸的恐惧,上周这些游客已安全回家,但许多人表示“一闭眼,看到的都是血”,历险恐怖画面依然时时浮现,需要有人陪伴左右。
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派出专家对亲历海啸的游客进行了心理帮助。接受专家心理干预帮助的游客,在倾诉的时候都哭了,整个过程持续1个多小时,之后都说感到很轻松,表示要继续接受干预,直到完全走出阴影。
【健康分析】
这种指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精神紧张状态,心理专家们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些精神状态,一般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例如以回想或噩梦形式反复重现创伤性经历和体验,目睹遗物或旧地重游时产生精神痛苦;由于恐惧产生的持续回避行为,某些海啸幸存者可能会从此避免去海滨旅游甚至不敢外出。大多数病人1年内可以恢复,而少数病人则持续数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负担,有的还可能终身精神残疾,再也无法正常生活。
随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认识的深入,心理专家们越来越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受害者(亲历现场者和在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属,以及参与现场救援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精神伤害。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灾后心理干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SARS后,政府有关部门就组织心理专家进入医院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而去年大连空难和包头空难后,有关方面及时成立心理干预专家小组,脱下白大褂,来到家属住的宾馆,以专业的、亲切的态度对为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家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取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省市都先后成立了灾后精神干预中心。
【健康行动】
心理危机干预是怎样进行的?作为普通人对此有些了解,对自己对他人也有很大帮助。
亲友的安慰治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一般人的反应都是不能接受事实,会下意识地回避现实,有的还会表现在肢体上,如手脚麻木不能动弹等,专业上称之为“急性心因性障碍”。
心理专家会以委婉的语言提醒当事人,家园真的没了,亲人的确走了,事情真的发生了,让当事人把悲痛心情表达出来,如痛哭一场等,心理干预就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家属和亲朋好友也可以参与支持和安慰治疗,包括生活照料、陪伴聊天、监护自杀自伤等。
引导当事人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他可能会钻牛角尖在某个亲人死了,我也没有必要继续活下去。这时要唤醒他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如还有孩子需要照顾,还有老人需要照料等,以唤醒当事人的自我意识。
改变认识偏差
急性期过后,与当事人重新评估灾害的损失。经历灾害的人,观念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思维方式产生扭曲,产生“自己太渺小了”、“我是没用的人”等想法,还会以偏概全,将生活中的片断灾害扩大化,“一切都完了”,“我这么倒霉不如死了算了”,而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
心理医生会对受伤者进行开导:“其实人类文明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不能控制,但事情很快会过去,过后大家都可以照常生活”;“人生是连续的过程,倒霉和运气只是人生的片段和插曲”。
搬家、旅游,远离事件,也有助于当事者愈合心理伤害。
重新客观评价自我
心理医生还会帮助受伤者学会评估自己的潜能。比如针对“我这人没用了,一无是处”,专家开导说“其实今天是没用了,明天另有用处”、“目前你仅仅是情绪崩溃了,脑子还有很多功能没有坏的,比如你还会讲自豪感,这不是机器人都能做到的,要知道一台会讲话、有感情的机器人世上还有钱买不到的啊”。再有是启发幻想,看到自己的希望和进步。病人说,“我还是不能睡!”医生就可劝导说,“没有噩梦了嘛,没有惊跳了啊!”还要病人每天学会自己对话,一遍是医生说的,一遍是自己讲的,就像日记一样记录下来,定期给心理医生批改。经过1~3月的训练,病人就可能学会客观评价自我,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情景重现“熟悉”恐惧
经历恐惧后,许多人都会不断在脑海中重现当时的场景,做噩梦、惊叫,无法入睡,甚至焦虑、抑郁等。这种情况有的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忘,有的则持续几年、几十年,严重影响生活。比如美国有个参加越战的士兵,多少年后,一听到飞机的声音就害怕得趴在地上。
心理专家针对这种情况,会对一些患者采取情景再现的办法,让你不断回忆、不断熟悉当时的场景,直到你“明白”“其实就这么回事,我挺过来了”,从而消除恐惧感。
催眠“忘却”伤痛
有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理心理机制很复杂,首先是这些病人病前的人格缺陷(性格脆弱等)比较突出,其次是因为病人遭遇的心理创伤信息除了意识层面的语言通道以外,还有更多的恐怖体验不是言语能够表达清楚的,却一股脑儿钻进了大脑的潜意识里了。要纠正病人潜意识的思维偏差比较难,一种是催眠治疗,还有是精神分析。这是专业问题,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到。
此外,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药物配合也很重要,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抗抑郁的药。
加强生存能力训练
经历同样的灾害,有的人很快就能恢复,有的人却终身难以改变,这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
因此,家长和学校老师从小就要有意训练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包括游泳、爬山、体育锻炼、野炊野营、劳动等。还要注意挫折教育和危机防灾教育,以及安全常识和机能训练等,部队军训是很好的预防课程。家长还要教会孩子们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知道任性、发脾气、大声吼叫是弱者的表现。
专家们还提醒,城市居民则要定期出去郊游,或下乡走亲访友,因为终年躲在高楼里生活的人属于心理高危人群。
□相关链接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与刺激事件的强度明显正相关。
有关专家预测,印度洋海啸后,3个月后患病率可能达25%,终身患病率会达到50%以上,其中3/4的病人会康复,12%的病人终身不愈。
车祸后约10%~40%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儿童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发病人群。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25%的儿童会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更易罹患。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地震受灾者3个月内患病率男性为13.5%,女性为24.7%。
印度洋海啸发生已半个月了,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遇难者转向幸存者。相关报道显示:至少800名泰国幸存者患上了后海啸恐惧症,他们担心海啸还会卷土重来;一些幸存者为同伴相继死去而自己却存活下来感到负罪,甚至想要自杀;还有许多人脑海中不时出现灾情场面,或是仿佛听到海啸警报声;至于失眠、焦虑等生理心理问题更是非常普遍。
在此次海啸中,杭州市一旅游团正好在泰国旅游,亲历了海啸的恐惧,上周这些游客已安全回家,但许多人表示“一闭眼,看到的都是血”,历险恐怖画面依然时时浮现,需要有人陪伴左右。
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派出专家对亲历海啸的游客进行了心理帮助。接受专家心理干预帮助的游客,在倾诉的时候都哭了,整个过程持续1个多小时,之后都说感到很轻松,表示要继续接受干预,直到完全走出阴影。
【健康分析】
这种指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精神紧张状态,心理专家们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些精神状态,一般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例如以回想或噩梦形式反复重现创伤性经历和体验,目睹遗物或旧地重游时产生精神痛苦;由于恐惧产生的持续回避行为,某些海啸幸存者可能会从此避免去海滨旅游甚至不敢外出。大多数病人1年内可以恢复,而少数病人则持续数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负担,有的还可能终身精神残疾,再也无法正常生活。
随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认识的深入,心理专家们越来越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受害者(亲历现场者和在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属,以及参与现场救援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精神伤害。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灾后心理干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SARS后,政府有关部门就组织心理专家进入医院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而去年大连空难和包头空难后,有关方面及时成立心理干预专家小组,脱下白大褂,来到家属住的宾馆,以专业的、亲切的态度对为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家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取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省市都先后成立了灾后精神干预中心。
【健康行动】
心理危机干预是怎样进行的?作为普通人对此有些了解,对自己对他人也有很大帮助。
亲友的安慰治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一般人的反应都是不能接受事实,会下意识地回避现实,有的还会表现在肢体上,如手脚麻木不能动弹等,专业上称之为“急性心因性障碍”。
心理专家会以委婉的语言提醒当事人,家园真的没了,亲人的确走了,事情真的发生了,让当事人把悲痛心情表达出来,如痛哭一场等,心理干预就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家属和亲朋好友也可以参与支持和安慰治疗,包括生活照料、陪伴聊天、监护自杀自伤等。
引导当事人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他可能会钻牛角尖在某个亲人死了,我也没有必要继续活下去。这时要唤醒他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如还有孩子需要照顾,还有老人需要照料等,以唤醒当事人的自我意识。
改变认识偏差
急性期过后,与当事人重新评估灾害的损失。经历灾害的人,观念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思维方式产生扭曲,产生“自己太渺小了”、“我是没用的人”等想法,还会以偏概全,将生活中的片断灾害扩大化,“一切都完了”,“我这么倒霉不如死了算了”,而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
心理医生会对受伤者进行开导:“其实人类文明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不能控制,但事情很快会过去,过后大家都可以照常生活”;“人生是连续的过程,倒霉和运气只是人生的片段和插曲”。
搬家、旅游,远离事件,也有助于当事者愈合心理伤害。
重新客观评价自我
心理医生还会帮助受伤者学会评估自己的潜能。比如针对“我这人没用了,一无是处”,专家开导说“其实今天是没用了,明天另有用处”、“目前你仅仅是情绪崩溃了,脑子还有很多功能没有坏的,比如你还会讲自豪感,这不是机器人都能做到的,要知道一台会讲话、有感情的机器人世上还有钱买不到的啊”。再有是启发幻想,看到自己的希望和进步。病人说,“我还是不能睡!”医生就可劝导说,“没有噩梦了嘛,没有惊跳了啊!”还要病人每天学会自己对话,一遍是医生说的,一遍是自己讲的,就像日记一样记录下来,定期给心理医生批改。经过1~3月的训练,病人就可能学会客观评价自我,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情景重现“熟悉”恐惧
经历恐惧后,许多人都会不断在脑海中重现当时的场景,做噩梦、惊叫,无法入睡,甚至焦虑、抑郁等。这种情况有的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忘,有的则持续几年、几十年,严重影响生活。比如美国有个参加越战的士兵,多少年后,一听到飞机的声音就害怕得趴在地上。
心理专家针对这种情况,会对一些患者采取情景再现的办法,让你不断回忆、不断熟悉当时的场景,直到你“明白”“其实就这么回事,我挺过来了”,从而消除恐惧感。
催眠“忘却”伤痛
有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理心理机制很复杂,首先是这些病人病前的人格缺陷(性格脆弱等)比较突出,其次是因为病人遭遇的心理创伤信息除了意识层面的语言通道以外,还有更多的恐怖体验不是言语能够表达清楚的,却一股脑儿钻进了大脑的潜意识里了。要纠正病人潜意识的思维偏差比较难,一种是催眠治疗,还有是精神分析。这是专业问题,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到。
此外,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药物配合也很重要,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抗抑郁的药。
加强生存能力训练
经历同样的灾害,有的人很快就能恢复,有的人却终身难以改变,这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
因此,家长和学校老师从小就要有意训练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包括游泳、爬山、体育锻炼、野炊野营、劳动等。还要注意挫折教育和危机防灾教育,以及安全常识和机能训练等,部队军训是很好的预防课程。家长还要教会孩子们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知道任性、发脾气、大声吼叫是弱者的表现。
专家们还提醒,城市居民则要定期出去郊游,或下乡走亲访友,因为终年躲在高楼里生活的人属于心理高危人群。
□相关链接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与刺激事件的强度明显正相关。
有关专家预测,印度洋海啸后,3个月后患病率可能达25%,终身患病率会达到50%以上,其中3/4的病人会康复,12%的病人终身不愈。
车祸后约10%~40%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儿童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发病人群。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25%的儿童会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更易罹患。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地震受灾者3个月内患病率男性为13.5%,女性为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