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有的教育形势下,虽然考试已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考试成绩仍然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为升学选拔提供依据,在某些时候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考试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无形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心理焦虑。对考试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是正常现象,但若焦虑程度太深,就会导致大脑活动受到抑制、心理反应不灵活,影响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在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很紧张,尿频、腹泻。有一次化学月考60分钟,我上了四趟厕所,平均15分钟去一趟。结果,最拿手的化学考得一塌糊涂,别的科目就更别提了。我真担心啊!平时学得再好,考试时发挥不出来有什么用呢?”
这个事例是过度考试焦虑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是相当焦虑、紧张的,这种不良情绪使得大脑丧失了对知识的检索能力,导致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学生本人、家长和教师对此种现象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许多人认为,学生对考试产生紧张心理是正常现象,可以督促他们学习,但这是对于大多数学生出现的轻度考试焦虑状态而言的。过度的紧张(中度、重度焦虑)和一点紧张感都没有的懒散状态(过于镇定的状态)对成绩的提高则有阻碍的作用。
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份)之后,先后对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0届和2011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
调查对象为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0届和2011届应届毕业生。其中对2010届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而对2011届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课及活动课、讲座、心理咨询热线、心理信箱、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等。
二、方法
对两届高考考生进行抽样调查,主要通过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两种方式,封闭式问卷采用考试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开放式问卷测查考生考前心态,两种问卷分别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三、结果
2010届毕业生中,有79%的学生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大部分同学处于轻度焦虑状态,但是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也占了不小的比例(17.4%);2011届应届毕业生中,有71.3%的学生处于焦虑状态,主要是在轻度焦虑之中,镇定状态的比例有所上升,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有所下降,占10.3%。对两次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可以得出:镇定和中度焦虑情况差异非常显著(P<0.01),镇定状态的比例上升,而中度焦虑的比例下降;轻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情况的差异不显著(P>0.05)。
四、讨论
从对统计结果的差异性检验中可以看出: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对中度焦虑的学生产生的效果特别明显,基本可以调整认知水平,改变焦虑心态。镇定状态的人数有了显著的增加。轻度焦虑的人数变化不明显,但是轻度焦虑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重度焦虑的情况差异不显著,所以对于重度焦虑的学生应该特别关注,加以个别辅导,只通过团体教育、咨询取得显著改变的可能性不大。
调查中发现镇定中的低分状态表现为对考试报有无所谓的态度,轻视考试,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过低估计试卷的难度,从而造成无谓的丢分,实际水平的发挥也受到影响。轻度焦虑状态的特点是考试前后紧张焦虑程度较轻,基本上不影响复习、身体健康及正常应考,尤其是镇定状态中的高分及轻度焦虑中的低分(即16~35分)更有利于学生在重大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中度焦虑状态的特点是在考前较长一段时间内感到紧张、害怕和焦虑,复习效率降低,睡眠、饮食受到影响,这种状况在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咨询。这部分学生和处于镇定状态的学生是发挥极不稳定的群体,也是最具发挥潜力的群体。如能认真、及时地进行心理咨询,调整其认知,使之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式,提高成绩是完全有把握的。处于重度焦虑状态的学生,则需要重点关注和调整。
过度考试焦虑的具体体现是:在备考和应考过程中心情高度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烦躁,严重者还会出现眼花、耳鸣、头痛、脑晕、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状态,有的人还会伴随呼吸困难、尿急尿频、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
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所施加的外在压力和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敏感心理。首先,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而高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又是唯一的出路。社会各种媒体都高度关注高考,无形中给学生的思想施加了压力。其次,学校为了提高声誉,往往有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于是老师便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用来放松、缓解压力的时间,从而加大了学生的压力。再次,家庭是施加压力的主要方面,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期望过高,同时又不懂得教育方法,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总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对比,单凭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轻易给孩子下定论、评价孩子的努力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不正确的调节方法才是问题的关键。生理方面:有的同学由于紧张,夜不能寐,造成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加之不会调整放松身体,往往用睡眠的时间来学习,结果上课时精力无法集中,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心理方面: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内心体验丰富而深刻,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开始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过大时,就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困扰。当成绩上升或下降之后,不能正确地归因,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结果陷入情绪的恶性循环。
五、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试焦虑”的形成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及学生本人的认知特点密切相关。矫治“考试焦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高三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的诊断,通过问卷测试,学生可了解到自己的“考试焦虑”症状,从而引起学生及老师的高度重视。
2.测试之后,面向全体学生举办讲座。目的是调整学生的认知,使之明白自己到底处于怎样的状态,了解引起焦虑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3.讲座之后,面向中度及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团体、个体咨询及放松训练。
具体步骤
1.由于焦虑与放松是对立的,有焦虑就不能放松,放松了,焦虑就不出现。所以,首先对中度和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身体放松训练(根据学生的感觉调整次数),每次30分钟。学生可感觉到放松带来的愉快,与紧张形成鲜明的对比。
2.学生感受到放松带来的愉快之后,再对他们进行克服“考试焦虑”的认知小练习。练习旨在帮助、引导学生与曾经有过的不合理想法进行斗争,通过自我辩护和理智思考、回答,学生会形成新的信念,找到自信,摆脱情绪中的焦虑成分,从而,建立起有利于考试发挥的合理信念。
3.在以上基础上,对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个体咨询与系统脱敏训练,使身体症状消失。即通过特定的“考试焦虑”假定程序引导学生尽量想象考试的情景,当感受到身体的某些部位紧张时,立即进行放松训练,直到紧张消失为止。并教给学生心理调节和应考的方法,以随时排除各种刺激与不良情绪。
4.在高二年级期末进行考试焦虑测试。本着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在高二阶段通过心理健康课以及团体、个体咨询等方式将考试焦虑程度减轻到最低限度,保持最佳状态,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高三阶段的考验。
5.各班召开家长会,调整家长心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考前工作。
六、教育设想
通过调查分析,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高三考生的考前心态辅导还应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尤其对处于镇定状态和重度焦虑状态的学生要做好防治工作,以便他们能处于最佳的应考状态。
参考文献
[1]Helen Kennerley.施承孙,宫宇轩,译.战胜焦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赵守盈,叶苑.学习心理自测与咨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我在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很紧张,尿频、腹泻。有一次化学月考60分钟,我上了四趟厕所,平均15分钟去一趟。结果,最拿手的化学考得一塌糊涂,别的科目就更别提了。我真担心啊!平时学得再好,考试时发挥不出来有什么用呢?”
这个事例是过度考试焦虑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是相当焦虑、紧张的,这种不良情绪使得大脑丧失了对知识的检索能力,导致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学生本人、家长和教师对此种现象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许多人认为,学生对考试产生紧张心理是正常现象,可以督促他们学习,但这是对于大多数学生出现的轻度考试焦虑状态而言的。过度的紧张(中度、重度焦虑)和一点紧张感都没有的懒散状态(过于镇定的状态)对成绩的提高则有阻碍的作用。
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份)之后,先后对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0届和2011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
调查对象为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0届和2011届应届毕业生。其中对2010届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而对2011届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课及活动课、讲座、心理咨询热线、心理信箱、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等。
二、方法
对两届高考考生进行抽样调查,主要通过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两种方式,封闭式问卷采用考试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开放式问卷测查考生考前心态,两种问卷分别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三、结果
2010届毕业生中,有79%的学生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大部分同学处于轻度焦虑状态,但是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也占了不小的比例(17.4%);2011届应届毕业生中,有71.3%的学生处于焦虑状态,主要是在轻度焦虑之中,镇定状态的比例有所上升,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有所下降,占10.3%。对两次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可以得出:镇定和中度焦虑情况差异非常显著(P<0.01),镇定状态的比例上升,而中度焦虑的比例下降;轻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情况的差异不显著(P>0.05)。
四、讨论
从对统计结果的差异性检验中可以看出: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对中度焦虑的学生产生的效果特别明显,基本可以调整认知水平,改变焦虑心态。镇定状态的人数有了显著的增加。轻度焦虑的人数变化不明显,但是轻度焦虑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重度焦虑的情况差异不显著,所以对于重度焦虑的学生应该特别关注,加以个别辅导,只通过团体教育、咨询取得显著改变的可能性不大。
调查中发现镇定中的低分状态表现为对考试报有无所谓的态度,轻视考试,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过低估计试卷的难度,从而造成无谓的丢分,实际水平的发挥也受到影响。轻度焦虑状态的特点是考试前后紧张焦虑程度较轻,基本上不影响复习、身体健康及正常应考,尤其是镇定状态中的高分及轻度焦虑中的低分(即16~35分)更有利于学生在重大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中度焦虑状态的特点是在考前较长一段时间内感到紧张、害怕和焦虑,复习效率降低,睡眠、饮食受到影响,这种状况在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咨询。这部分学生和处于镇定状态的学生是发挥极不稳定的群体,也是最具发挥潜力的群体。如能认真、及时地进行心理咨询,调整其认知,使之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式,提高成绩是完全有把握的。处于重度焦虑状态的学生,则需要重点关注和调整。
过度考试焦虑的具体体现是:在备考和应考过程中心情高度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烦躁,严重者还会出现眼花、耳鸣、头痛、脑晕、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状态,有的人还会伴随呼吸困难、尿急尿频、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
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所施加的外在压力和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敏感心理。首先,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而高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又是唯一的出路。社会各种媒体都高度关注高考,无形中给学生的思想施加了压力。其次,学校为了提高声誉,往往有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于是老师便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用来放松、缓解压力的时间,从而加大了学生的压力。再次,家庭是施加压力的主要方面,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期望过高,同时又不懂得教育方法,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总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对比,单凭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轻易给孩子下定论、评价孩子的努力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不正确的调节方法才是问题的关键。生理方面:有的同学由于紧张,夜不能寐,造成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加之不会调整放松身体,往往用睡眠的时间来学习,结果上课时精力无法集中,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心理方面: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内心体验丰富而深刻,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开始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过大时,就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困扰。当成绩上升或下降之后,不能正确地归因,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结果陷入情绪的恶性循环。
五、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试焦虑”的形成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及学生本人的认知特点密切相关。矫治“考试焦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高三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的诊断,通过问卷测试,学生可了解到自己的“考试焦虑”症状,从而引起学生及老师的高度重视。
2.测试之后,面向全体学生举办讲座。目的是调整学生的认知,使之明白自己到底处于怎样的状态,了解引起焦虑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3.讲座之后,面向中度及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团体、个体咨询及放松训练。
具体步骤
1.由于焦虑与放松是对立的,有焦虑就不能放松,放松了,焦虑就不出现。所以,首先对中度和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身体放松训练(根据学生的感觉调整次数),每次30分钟。学生可感觉到放松带来的愉快,与紧张形成鲜明的对比。
2.学生感受到放松带来的愉快之后,再对他们进行克服“考试焦虑”的认知小练习。练习旨在帮助、引导学生与曾经有过的不合理想法进行斗争,通过自我辩护和理智思考、回答,学生会形成新的信念,找到自信,摆脱情绪中的焦虑成分,从而,建立起有利于考试发挥的合理信念。
3.在以上基础上,对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个体咨询与系统脱敏训练,使身体症状消失。即通过特定的“考试焦虑”假定程序引导学生尽量想象考试的情景,当感受到身体的某些部位紧张时,立即进行放松训练,直到紧张消失为止。并教给学生心理调节和应考的方法,以随时排除各种刺激与不良情绪。
4.在高二年级期末进行考试焦虑测试。本着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在高二阶段通过心理健康课以及团体、个体咨询等方式将考试焦虑程度减轻到最低限度,保持最佳状态,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高三阶段的考验。
5.各班召开家长会,调整家长心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考前工作。
六、教育设想
通过调查分析,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高三考生的考前心态辅导还应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尤其对处于镇定状态和重度焦虑状态的学生要做好防治工作,以便他们能处于最佳的应考状态。
参考文献
[1]Helen Kennerley.施承孙,宫宇轩,译.战胜焦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赵守盈,叶苑.学习心理自测与咨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