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 对心理护理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肺功能、住院时间以及SDS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对比p均<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焦虑情绪等,并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为临床老年患者的一种破坏性肺部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且逐渐上升为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本次研究对我院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满足老年慢阻肺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54例男,46例女,年龄最小6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64.2±6.5)岁,病程最短8年,最长24年,平均病程(14.2±5.9)年;病因分类:36例慢性支气管炎,35例支气管哮喘,17例肺心病,12例肺气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采取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营造舒适病房环境
陌生环境会增加患者害怕、恐惧情绪,因此,患者入院后,要求护理人员要为其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增强患者归属感,更加积极的配合医师接受治疗,拉近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1.2.2 认真倾听患者
老年慢阻肺患者发病后,精神、情绪等方面均会发生变化,如易产生失望、暴躁、易怒、悲观以及无精神等情绪,一定程度给患者护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加强交流、沟通,认真、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并使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操作方法,有效获得患者信任,最终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
1.2.3 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
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详细了解患者工作、生活情况,并查阅以往病历,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一套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护理方案。根据不同患者为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如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时,注意掌握语言技巧,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心理特点等,如患者情绪过激,则可应用激励、安抚等方式稳定患者情绪,感受到关怀与照顾;如患者治疗信心差、感觉治疗程序繁复或者抗拒医院环境,则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端正态度,耐心为患者讲解,并及时为其提供帮助;如情绪严重,则严格遵照医嘱指导患者服药。
1.3 观察指标[3]
护理后,对比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住院时间以及焦虑评分等指标。其中,肺功能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指标进行检测。焦虑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标准如下: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分别进行t与X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FVC(2.62±0.71)L,FEV1(1.89±0.27)L,FEV1/FVC(69.45±12.05)%;对照组:FVC(1.80±0.57)L,FEV1(1.30±0.06)L,FEV1/FVC(47.54±9.74)%;两组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对比,p均<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焦虑评分对比
实验组住院时间(10.2±2.4)d,SDS评分为(38.0±5.2)分;对照组住院时间(19.8±3.8)d,SDS评分为(48.5±7.1)分,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均<0.05。
3 讨论
慢阻肺属于一种肺部损伤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临床中较为常见。老年慢阻肺具有发病慢、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急性发作期后,虽然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肺功能依然在不断恶化,且受到自身免疫功能降低、防御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易导致出现各种心肺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等产生威胁。目前,临床治疗慢阻肺患者主要以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缩短疾病发作时间以及改善患者肺功能为目的[4]。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而言,其长期受到病痛折磨,且子女不在身边陪伴,易产生烦躁、易怒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为其实施相应的心理護理,进而有效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依从性,加快疾病康复。本次研究,对照组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采取积极疗法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均<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焦虑情绪等,并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楼芬.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618-619
[2]郑文莲,李立群,张嘉宾等.ICU需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多虑平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5-16
[3]包红霞.浅谈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863-863
[4]陈婷,张丽,秦勤.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71-173
【摘要】目的 对心理护理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肺功能、住院时间以及SDS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对比p均<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焦虑情绪等,并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为临床老年患者的一种破坏性肺部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且逐渐上升为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本次研究对我院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满足老年慢阻肺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54例男,46例女,年龄最小6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64.2±6.5)岁,病程最短8年,最长24年,平均病程(14.2±5.9)年;病因分类:36例慢性支气管炎,35例支气管哮喘,17例肺心病,12例肺气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采取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营造舒适病房环境
陌生环境会增加患者害怕、恐惧情绪,因此,患者入院后,要求护理人员要为其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增强患者归属感,更加积极的配合医师接受治疗,拉近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1.2.2 认真倾听患者
老年慢阻肺患者发病后,精神、情绪等方面均会发生变化,如易产生失望、暴躁、易怒、悲观以及无精神等情绪,一定程度给患者护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加强交流、沟通,认真、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并使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操作方法,有效获得患者信任,最终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
1.2.3 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
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详细了解患者工作、生活情况,并查阅以往病历,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一套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护理方案。根据不同患者为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如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时,注意掌握语言技巧,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心理特点等,如患者情绪过激,则可应用激励、安抚等方式稳定患者情绪,感受到关怀与照顾;如患者治疗信心差、感觉治疗程序繁复或者抗拒医院环境,则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端正态度,耐心为患者讲解,并及时为其提供帮助;如情绪严重,则严格遵照医嘱指导患者服药。
1.3 观察指标[3]
护理后,对比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住院时间以及焦虑评分等指标。其中,肺功能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指标进行检测。焦虑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标准如下: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分别进行t与X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FVC(2.62±0.71)L,FEV1(1.89±0.27)L,FEV1/FVC(69.45±12.05)%;对照组:FVC(1.80±0.57)L,FEV1(1.30±0.06)L,FEV1/FVC(47.54±9.74)%;两组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对比,p均<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焦虑评分对比
实验组住院时间(10.2±2.4)d,SDS评分为(38.0±5.2)分;对照组住院时间(19.8±3.8)d,SDS评分为(48.5±7.1)分,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均<0.05。
3 讨论
慢阻肺属于一种肺部损伤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临床中较为常见。老年慢阻肺具有发病慢、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急性发作期后,虽然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肺功能依然在不断恶化,且受到自身免疫功能降低、防御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易导致出现各种心肺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等产生威胁。目前,临床治疗慢阻肺患者主要以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缩短疾病发作时间以及改善患者肺功能为目的[4]。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而言,其长期受到病痛折磨,且子女不在身边陪伴,易产生烦躁、易怒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为其实施相应的心理護理,进而有效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依从性,加快疾病康复。本次研究,对照组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采取积极疗法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均<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焦虑情绪等,并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楼芬.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618-619
[2]郑文莲,李立群,张嘉宾等.ICU需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多虑平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5-16
[3]包红霞.浅谈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863-863
[4]陈婷,张丽,秦勤.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