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总结60例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分别有1例引流管堵塞患者和1例负压值异常偏低患者(未观察到针道感染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平均引流时间为(3.1±0.9)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引流时间(5.8±1.7)天(P<0.05)。结论: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配合优质的护理可显著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治疗预后效果。
【关键词】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护理,不良反应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下肢开放性骨折类手术的治疗,而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1-2],为了进一步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笔者总结60例相关患者资料,现將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共计60例,其中包括男性35例和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28岁-47岁,平均年龄为(30.3±10.2)岁,所有60例患者根据一般资料相近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30例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3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致伤原因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与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优质护理计划,具体方法如下:
1.3.1术前护理 一是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在手术治疗前向患者详细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的内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安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对于过度紧张可能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可适当给予其镇定剂;二是患肢的护理:嘱咐患者尽量抬高患肢,避免肿胀程度加深,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肢的色泽、感觉与血运情况等。
1.3.2术中护理 一是封闭持续负压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首先要确保压力合适。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不畅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生理盐水10~20ml冲洗管道,必要时予更换引流管。二是注意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一次负压密闭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5~7天,一般在7天后拔除或更换。三是注意观察引流液及掌握引流瓶的处理。引流液常规每4h清倒1次,并记录量、颜色、性质,提醒患者及陪护人员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流管,不可随意调节负压。
1.3.3术后护理 一是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护士应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正确评估疼痛的水平, 了解其影响因素,必要时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可使用放松疗法以分散其注意力。二是营养的观察与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创面内肉芽组织的生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三是指导功能锻炼主要的锻炼方法是行局部的肌肉收缩运动,并进行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一是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针道感染、引流管堵塞及负压值异常现象),分别计算百分率后进行对比;二是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并以组为单位计算平均值(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述: )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分别有1例引流管堵塞患者和1例负压值异常偏低患者(未观察到针道感染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如下表1: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平均引流时间为(3.1±0.9)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引流时间(5.8±1.7)天(P<0.05),具体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2:
3讨论
由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过程中患者在对严重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由此可以推断出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配合优质的护理可显著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治疗预后效果,与此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引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这组数据更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在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术治疗炎症的下肢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首先应该全面的清理伤口,其次要及时更换药物才能有效的降低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帆,白祥军.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82-85.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总结60例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分别有1例引流管堵塞患者和1例负压值异常偏低患者(未观察到针道感染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平均引流时间为(3.1±0.9)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引流时间(5.8±1.7)天(P<0.05)。结论: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配合优质的护理可显著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治疗预后效果。
【关键词】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护理,不良反应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下肢开放性骨折类手术的治疗,而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1-2],为了进一步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笔者总结60例相关患者资料,现將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共计60例,其中包括男性35例和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28岁-47岁,平均年龄为(30.3±10.2)岁,所有60例患者根据一般资料相近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30例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3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致伤原因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与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优质护理计划,具体方法如下:
1.3.1术前护理 一是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在手术治疗前向患者详细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的内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安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对于过度紧张可能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可适当给予其镇定剂;二是患肢的护理:嘱咐患者尽量抬高患肢,避免肿胀程度加深,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肢的色泽、感觉与血运情况等。
1.3.2术中护理 一是封闭持续负压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首先要确保压力合适。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不畅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生理盐水10~20ml冲洗管道,必要时予更换引流管。二是注意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一次负压密闭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5~7天,一般在7天后拔除或更换。三是注意观察引流液及掌握引流瓶的处理。引流液常规每4h清倒1次,并记录量、颜色、性质,提醒患者及陪护人员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流管,不可随意调节负压。
1.3.3术后护理 一是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护士应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正确评估疼痛的水平, 了解其影响因素,必要时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可使用放松疗法以分散其注意力。二是营养的观察与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创面内肉芽组织的生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三是指导功能锻炼主要的锻炼方法是行局部的肌肉收缩运动,并进行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一是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针道感染、引流管堵塞及负压值异常现象),分别计算百分率后进行对比;二是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并以组为单位计算平均值(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述: )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分别有1例引流管堵塞患者和1例负压值异常偏低患者(未观察到针道感染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如下表1: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平均引流时间为(3.1±0.9)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引流时间(5.8±1.7)天(P<0.05),具体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2:
3讨论
由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过程中患者在对严重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由此可以推断出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配合优质的护理可显著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治疗预后效果,与此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引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这组数据更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在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术治疗炎症的下肢开放性骨折过程中,首先应该全面的清理伤口,其次要及时更换药物才能有效的降低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帆,白祥军.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