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童年是纯真无瑕的,那么,成长必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我——就在此享受着其中的快乐。
树,在春天的土壤中萌发,在夏天的风雨中成长,在秋天的微风中成熟,在冬天的寒风中磨砺。然而人也一样,比如我,正处于夏天的“管辖”内,身体在成长,思维在激活,视野在开阔,不知不觉中,我已经长大。原来那个幼稚爱哭的小女孩,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冷静、洒脱的大姑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父母面前不再是那么热情和自然,而是在无形中形成了几分罅隙。
渐渐地,我把父母的关心当成是“唠叨”,以前总向父母经常“汇报”学习的情况、学习遇到的困难等等,一家人总是会解决。
可是现在,人没变,话没变,却总感觉有几分约束。无论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场合,我都会不计后果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哪怕知道这样做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后来,我学会了不再和父母拌嘴,因为我坚持那句话“叛逆是幼稚的表现”,而对他们的态度更多的是冷淡、离开、漠然……
现在的我们,心理正处于幼稚和成熟之间,我不希望长大,但时光不会倒流,更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倒流,然而人正是如此,生活的时间越长,经历的就越多,离成熟便更近了一步。
童年那真挚的友情,随着我们的变化,而变得有些“荒诞”,成了大人们话里的笑柄。现实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下来就有很多烦恼,长大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不仅可以在长大后拥有自由,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更可以拥有性格的坚强……
的确,我长大了。我在书本上看到柳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非常漫长,但是要紧处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而我刚刚跨入人生的征途,美好的未来在向我招手,我要抛开一切煩恼,在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晴空里,寻找我过去的天真纯洁,追求从远方射来的那一线光明,一丝希望。
风依旧在吹,但它吹不走童年的欢笑;海水依旧在拍打海岸,但它冲不走儿时的回忆;闪电依旧在劈,但它劈不开幼时的友谊。
当我长大后,我才知道每当我走一段路,就会有许多脚印在我的视野里消失,我的心猛然一震,这不就是人生吗?时光的流逝会淹没许多往事,但不是还会出现许多新鲜事吗?
成长是一杯淡淡的茶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甜蜜,尝出其中的苦涩……
【点评】
这篇文章全文紧扣“成长”二字,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多种表达形式综合运用,对“成长”的滋味进行反复品味,或品味青春期,或品味童年友情,或品味成长人生,这其中有甜蜜,也有苦涩。全文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排比的写作手法,由对自然环境的细细品味,转移到对成长、人生的深刻品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导教师:汶鋹 高文庆)
树,在春天的土壤中萌发,在夏天的风雨中成长,在秋天的微风中成熟,在冬天的寒风中磨砺。然而人也一样,比如我,正处于夏天的“管辖”内,身体在成长,思维在激活,视野在开阔,不知不觉中,我已经长大。原来那个幼稚爱哭的小女孩,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冷静、洒脱的大姑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父母面前不再是那么热情和自然,而是在无形中形成了几分罅隙。
渐渐地,我把父母的关心当成是“唠叨”,以前总向父母经常“汇报”学习的情况、学习遇到的困难等等,一家人总是会解决。
可是现在,人没变,话没变,却总感觉有几分约束。无论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场合,我都会不计后果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哪怕知道这样做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后来,我学会了不再和父母拌嘴,因为我坚持那句话“叛逆是幼稚的表现”,而对他们的态度更多的是冷淡、离开、漠然……
现在的我们,心理正处于幼稚和成熟之间,我不希望长大,但时光不会倒流,更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倒流,然而人正是如此,生活的时间越长,经历的就越多,离成熟便更近了一步。
童年那真挚的友情,随着我们的变化,而变得有些“荒诞”,成了大人们话里的笑柄。现实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下来就有很多烦恼,长大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不仅可以在长大后拥有自由,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更可以拥有性格的坚强……
的确,我长大了。我在书本上看到柳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非常漫长,但是要紧处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而我刚刚跨入人生的征途,美好的未来在向我招手,我要抛开一切煩恼,在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晴空里,寻找我过去的天真纯洁,追求从远方射来的那一线光明,一丝希望。
风依旧在吹,但它吹不走童年的欢笑;海水依旧在拍打海岸,但它冲不走儿时的回忆;闪电依旧在劈,但它劈不开幼时的友谊。
当我长大后,我才知道每当我走一段路,就会有许多脚印在我的视野里消失,我的心猛然一震,这不就是人生吗?时光的流逝会淹没许多往事,但不是还会出现许多新鲜事吗?
成长是一杯淡淡的茶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甜蜜,尝出其中的苦涩……
【点评】
这篇文章全文紧扣“成长”二字,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多种表达形式综合运用,对“成长”的滋味进行反复品味,或品味青春期,或品味童年友情,或品味成长人生,这其中有甜蜜,也有苦涩。全文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排比的写作手法,由对自然环境的细细品味,转移到对成长、人生的深刻品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导教师:汶鋹 高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