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出效益”,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识。任何一个组织或单位,要想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规范和科学的管理,而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重任的学校更是如此。
学校管理涵盖教育教学的诸方面,它包括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等。要使管理规范、科学,更好地为实现既定目标服务,就要做到“五零”管理。
一、“零距离”管理
学校管理的对象不外乎两类:一为教职工,二为学生。无论是对哪一类对象的管理,都需要管理者“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做到“三动”。一是“走动”。走近教职工,走进学生,实行“零距离”服务。要勤动脑——思,勤动眼——看,勤动耳——听,勤动口——说,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使之不仅能听到“真话”,还能听到“杂音”。否则,如果高高在上,整日坐在办公室里,“关起门”来办公,就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二是推动。有人说,领导干部的工作就是“出点子,想方法”,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校长除了“开动机器”,谋求学校发展之外,还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督导工作,发挥“推进器”的作用。督导中,不仅要“督”,更要“导”。要能够俯下身子,静下心来,和教职工一起商讨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途径。三是“互动”。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程,仅仅依靠干部不行。只有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实施民主管理,才能使学校管理得到师生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学校事业得以和谐发展。推进校务公开是实施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建立校务工作向教代会报告制度,激发教职工自觉肩负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责任,主动关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大事及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浓厚氛围,保障教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局面。推行校长会办制、干部例会制和议事公示制,是校务公开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职工的每一个办公室设立公布栏,把校长会办意见、干部例会纪要、议事结果、每周的主要工作印刷张贴,让每一位教职工自觉对照执行,以确保政令畅通,零距离落实。
随着教育资源的优化,不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针对超大规模办学实际,可采取“三驾马车并行、年级组内分部管理”的模式,化大为小,化整为零,降低管理重心,前移指挥中心,提升年级管理功能,变“条线管理模式”为“条块管理,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校长室领导下的年级主任负责制,提升备课组长的职责,变传统的教研组管理为教研组、备课组纵深式管理,实行在年级组指挥下的备课组长负责制。
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一个零距离落实的问题。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主动调研所教学生情况,根据学生文化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扎实做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工作。
二、 “零事故”管理
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学校安全无事故;二是教育教学活动无事故;三是学生中未发生伤害或违纪违法行为。这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零事故管理,首先要重视“计划”的制订。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学校管理者要超前思考,统筹兼顾,使计划具有科学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使计划具有民主性和适用性,成为学校开展活动、得到教职工广泛认同并自觉执行的纲领,以有效杜绝“计划计划,墙上挂挂”现象的发生。其次是着力于计划的实施。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计划的积极、稳妥实施。无论是干部,还是教师,都要“沉下去”,善于发现苗头,敢于做工作,做到常态问题反复抓,突发问题重点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再次是制订各类事故预案,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力争不发生事故,或将事故“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三、 “零缺陷”管理
虽然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教师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麻痹大意,因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管理者应把“零缺陷”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来抓。
要实现零缺陷教育,就是要求教师除了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中能够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还要学会“软硬兼施”。所谓“软”就是与学生谈话时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甚至根据需要进行“冷处理”,先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反思,然后因势利导,重在疏通思想,以理服人。所谓“硬”,就是对任何学生都要坚持原则,而不随意降低标准。诚然,对学生尤其是“刺头”学生的教育虽然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但决不能循而不进,放弃原则。
要实现零缺陷教学,就要组织教师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实现三个追求:一是工作上追求卓越。学校应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氛围,着力培养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引导教师走出“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误区。二是教学环节追求完美,真正做到教学“六认真”。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足功夫,把每一节课都上成“公开课”“示范课”;重视作业训练,确保及时、适量、有效,并积极做好批改、订正、讲评工作,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认真做好考查及分析工作,保证其信度和效度,使考查结果成为衡量教与学效果的“晴雨表”,成为促进教与学两方面协调发展的“催化剂”。三是工作效益追求一流。制定零缺陷的教学计划,并坚持“计划”先行,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性,减少隐形浪费。教学中,要以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为目标,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把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放在首位。
学校应革新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重师德,重过程,重质量,重实绩,以考代评,让那些品德好、能力强、业务精、实绩优的老师走上领奖台。
四、 “零矛盾”管理
教育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发现矛盾,积极地想办法钝化和消弭矛盾。一是要正确处理学校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领导者要端正思想,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甘于做师生员工的勤务员。积极打造团队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着力培养教职工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本色做人,诚实做事,出色工作。同时积极吸纳教职工提出的合理化意见与建议,对于那些不合时宜或学校不能满足的要求,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以保持交流渠道的畅通。通过实施“亲师工程”,加强“教工之家”建设,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以提升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良好态势。二是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打破“师道尊严”的桎梏,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又要重视教师教育艺术的培养,通过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外出参观、报告会、交流会等途径,帮助他们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坚持正面引导,弘扬正气,强化班风建设。教育中不搞一言堂,鼓励教师敢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可以通过师生辩论、生生辩论的方式来解决,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让校园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五、 “零遗憾”管理
教育是一项“树人”工程,绝不能因为教育者工作缺位、缺失而妨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学校管理者应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踏实工作,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谋发展,不因工作失误、懈怠而给集体和个人留遗憾;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传递文明薪火的责任感,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积极教育并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认真学习,刻苦磨砺,发愤图强,使自己不因碌碌无为、虚掷光阴而感到遗憾。
当然,零距离、零事故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而零缺陷、零矛盾、零遗憾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这一境界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都做“有心人”,就能够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路高歌,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谱写教育发展的新华章。
责任编辑:白文军
学校管理涵盖教育教学的诸方面,它包括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等。要使管理规范、科学,更好地为实现既定目标服务,就要做到“五零”管理。
一、“零距离”管理
学校管理的对象不外乎两类:一为教职工,二为学生。无论是对哪一类对象的管理,都需要管理者“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做到“三动”。一是“走动”。走近教职工,走进学生,实行“零距离”服务。要勤动脑——思,勤动眼——看,勤动耳——听,勤动口——说,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使之不仅能听到“真话”,还能听到“杂音”。否则,如果高高在上,整日坐在办公室里,“关起门”来办公,就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二是推动。有人说,领导干部的工作就是“出点子,想方法”,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校长除了“开动机器”,谋求学校发展之外,还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督导工作,发挥“推进器”的作用。督导中,不仅要“督”,更要“导”。要能够俯下身子,静下心来,和教职工一起商讨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途径。三是“互动”。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程,仅仅依靠干部不行。只有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实施民主管理,才能使学校管理得到师生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学校事业得以和谐发展。推进校务公开是实施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建立校务工作向教代会报告制度,激发教职工自觉肩负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责任,主动关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大事及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浓厚氛围,保障教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局面。推行校长会办制、干部例会制和议事公示制,是校务公开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职工的每一个办公室设立公布栏,把校长会办意见、干部例会纪要、议事结果、每周的主要工作印刷张贴,让每一位教职工自觉对照执行,以确保政令畅通,零距离落实。
随着教育资源的优化,不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针对超大规模办学实际,可采取“三驾马车并行、年级组内分部管理”的模式,化大为小,化整为零,降低管理重心,前移指挥中心,提升年级管理功能,变“条线管理模式”为“条块管理,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校长室领导下的年级主任负责制,提升备课组长的职责,变传统的教研组管理为教研组、备课组纵深式管理,实行在年级组指挥下的备课组长负责制。
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一个零距离落实的问题。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主动调研所教学生情况,根据学生文化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扎实做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工作。
二、 “零事故”管理
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学校安全无事故;二是教育教学活动无事故;三是学生中未发生伤害或违纪违法行为。这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零事故管理,首先要重视“计划”的制订。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学校管理者要超前思考,统筹兼顾,使计划具有科学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使计划具有民主性和适用性,成为学校开展活动、得到教职工广泛认同并自觉执行的纲领,以有效杜绝“计划计划,墙上挂挂”现象的发生。其次是着力于计划的实施。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计划的积极、稳妥实施。无论是干部,还是教师,都要“沉下去”,善于发现苗头,敢于做工作,做到常态问题反复抓,突发问题重点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再次是制订各类事故预案,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力争不发生事故,或将事故“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三、 “零缺陷”管理
虽然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教师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麻痹大意,因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管理者应把“零缺陷”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来抓。
要实现零缺陷教育,就是要求教师除了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中能够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还要学会“软硬兼施”。所谓“软”就是与学生谈话时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甚至根据需要进行“冷处理”,先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反思,然后因势利导,重在疏通思想,以理服人。所谓“硬”,就是对任何学生都要坚持原则,而不随意降低标准。诚然,对学生尤其是“刺头”学生的教育虽然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但决不能循而不进,放弃原则。
要实现零缺陷教学,就要组织教师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实现三个追求:一是工作上追求卓越。学校应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氛围,着力培养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引导教师走出“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误区。二是教学环节追求完美,真正做到教学“六认真”。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足功夫,把每一节课都上成“公开课”“示范课”;重视作业训练,确保及时、适量、有效,并积极做好批改、订正、讲评工作,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认真做好考查及分析工作,保证其信度和效度,使考查结果成为衡量教与学效果的“晴雨表”,成为促进教与学两方面协调发展的“催化剂”。三是工作效益追求一流。制定零缺陷的教学计划,并坚持“计划”先行,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性,减少隐形浪费。教学中,要以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为目标,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把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放在首位。
学校应革新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重师德,重过程,重质量,重实绩,以考代评,让那些品德好、能力强、业务精、实绩优的老师走上领奖台。
四、 “零矛盾”管理
教育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发现矛盾,积极地想办法钝化和消弭矛盾。一是要正确处理学校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领导者要端正思想,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甘于做师生员工的勤务员。积极打造团队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着力培养教职工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本色做人,诚实做事,出色工作。同时积极吸纳教职工提出的合理化意见与建议,对于那些不合时宜或学校不能满足的要求,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以保持交流渠道的畅通。通过实施“亲师工程”,加强“教工之家”建设,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以提升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良好态势。二是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打破“师道尊严”的桎梏,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又要重视教师教育艺术的培养,通过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外出参观、报告会、交流会等途径,帮助他们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坚持正面引导,弘扬正气,强化班风建设。教育中不搞一言堂,鼓励教师敢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可以通过师生辩论、生生辩论的方式来解决,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让校园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五、 “零遗憾”管理
教育是一项“树人”工程,绝不能因为教育者工作缺位、缺失而妨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学校管理者应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踏实工作,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谋发展,不因工作失误、懈怠而给集体和个人留遗憾;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传递文明薪火的责任感,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积极教育并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认真学习,刻苦磨砺,发愤图强,使自己不因碌碌无为、虚掷光阴而感到遗憾。
当然,零距离、零事故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而零缺陷、零矛盾、零遗憾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这一境界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都做“有心人”,就能够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路高歌,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谱写教育发展的新华章。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