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的今天,世界经济、文化高度交流、融合,外来文化中的一些不良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程度的侵蚀。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站位,认识到位,大力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要根据教学实际,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兼得。本文重在就当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现状作以梳理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现状
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大,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政商人才涌入中国。他们渴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國也在国外建立了大量孔子学院,来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深吸引外国人同时,在国内的传播渗透却举步维艰,甚至裹足不前,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各学段各学科大部分教师只是将语文作为一种应付考试的学科, 课堂上全用来灌输知识,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精神倡导下,一些高中语文老师逐渐认识到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在行动落实上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足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文言篇目,大多数教师出于应试心理,在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学生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对这些基础知识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挖掘不够,渗透不够。比如,古今异义是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其背后往往蕴藏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我们的教师往往只止步于对字与字的通假分析,而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如果教师能够将该汉字字义的演变历程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虽然近年的语文高考试题中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所考查,但学生得分率相对不高。在现实生活中,甚高中生春节贴对联分不清哪是上联的情况并非个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过分注重基础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致使学生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支离破碎,捉襟见肘。
二、网络语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各类媒体上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新词汇,有很多来源于网络用语。虽然高考作文明确禁止使用网络语言,语文教师在平时也经常提醒学生,尽量少受网络语言的影响,但是相比教材中的规范用语来说,网络用语因其新奇性,对高中生更具有吸引力。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甚至成为了部分学生间的主流文化。
可以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而受到这些网络用语,特别是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愈来愈低,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举步维艰。
面对这种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时,要下大力气挖掘语文知识中丰富有趣的文化内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人文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折服。同时,在日常学习中,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落在实处,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三、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
近些年,以影视文化、节日文化为代表的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西方的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学生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元旦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节却重视不够。
究其原因,固然有商家炒作、社会关注度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面,我们没有给予学生及时正确引领和足够有效的渗透。不种花的地方,一定会长草。如果我们在传统节日,在班级中能够及时开展诸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明白节日的由来,以及每个节日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习俗,使学生了解节日内涵,让他们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相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当前的国际形势,可谓风云变幻,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力愈演愈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面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交流既是是时代带来的机遇,更是时代带来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勇担使命,身体力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把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发掘出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再流于形式,有效抵御外域不良文化的侵蚀,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俊.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J ].课外语文,2015(12) .
[2] [1]卢俊程.在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新课 程(下 旬),2017(1):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现状
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大,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政商人才涌入中国。他们渴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國也在国外建立了大量孔子学院,来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深吸引外国人同时,在国内的传播渗透却举步维艰,甚至裹足不前,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各学段各学科大部分教师只是将语文作为一种应付考试的学科, 课堂上全用来灌输知识,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精神倡导下,一些高中语文老师逐渐认识到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在行动落实上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足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文言篇目,大多数教师出于应试心理,在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学生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对这些基础知识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挖掘不够,渗透不够。比如,古今异义是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其背后往往蕴藏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我们的教师往往只止步于对字与字的通假分析,而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如果教师能够将该汉字字义的演变历程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虽然近年的语文高考试题中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所考查,但学生得分率相对不高。在现实生活中,甚高中生春节贴对联分不清哪是上联的情况并非个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过分注重基础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致使学生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支离破碎,捉襟见肘。
二、网络语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各类媒体上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新词汇,有很多来源于网络用语。虽然高考作文明确禁止使用网络语言,语文教师在平时也经常提醒学生,尽量少受网络语言的影响,但是相比教材中的规范用语来说,网络用语因其新奇性,对高中生更具有吸引力。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甚至成为了部分学生间的主流文化。
可以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而受到这些网络用语,特别是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愈来愈低,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举步维艰。
面对这种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时,要下大力气挖掘语文知识中丰富有趣的文化内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人文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折服。同时,在日常学习中,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落在实处,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三、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
近些年,以影视文化、节日文化为代表的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西方的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学生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元旦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节却重视不够。
究其原因,固然有商家炒作、社会关注度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面,我们没有给予学生及时正确引领和足够有效的渗透。不种花的地方,一定会长草。如果我们在传统节日,在班级中能够及时开展诸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明白节日的由来,以及每个节日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习俗,使学生了解节日内涵,让他们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相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当前的国际形势,可谓风云变幻,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力愈演愈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面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交流既是是时代带来的机遇,更是时代带来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勇担使命,身体力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把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发掘出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再流于形式,有效抵御外域不良文化的侵蚀,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俊.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J ].课外语文,2015(12) .
[2] [1]卢俊程.在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新课 程(下 旬),201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