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试着从分析我国高职类院校工学结合的不足之处入手,找出适合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专业;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21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校生规模已经占据高校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问题。
1 工学结合及其实现方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强调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工学结合的实现方式是指工学结合的实现途径。它从操作层面出发,指出了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方式。
2 经管类专业工学结合存在问题
在工学结合的实现过程中,把工作提到与学习并重的地位,就意味着企业的参与程度将大大深化。学生要参加工作,必须找到企业接收。这是工学结合的重点,也是难点。与工科类专业相比,经管类专业的工学结合存在问题更多,工学结合的实现难度越大。其问题具体有:
(1) 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
经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高,可是由于大部分专业老师并没有系统企业实践经历,会使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会大大减弱。
(2) 不能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地位。
经管类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实务性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巩固,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同时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中的独立实践环节,如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3) 实践指导教材比较陈旧。
经管类的实训教学与时政结合紧密,目前许多实践教材比较陈旧,更新较慢,使得实训的要求与最新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生产性的真实操作,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提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3 适合经管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三段递进、岗证结合、螺旋上升”
“三段递进”就是按照高职教学的特点,将三年的教学环节设计成,设计为“理论学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个阶梯循序渐进。理论学习、定期实训、顶岗实习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原来各自为阵的教学模式把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把握简单的割裂开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高职教学理论、实习、实训的关系,坚持走理论、实习、实训相结合,认识、验证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建设之路,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把理论、实习、实训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关键技术反复强化的教学规律,统筹安排理论、实验、实训的各个环节。
“岗证结合”是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以岗位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保证学习技术的同时,让学生取得与岗位相关的证。
“螺旋上升”是指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专业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工学交替阶段,顶岗实习阶段。理论学习阶段是工学交替阶段的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知识会在工学交替阶段中得到巩固、应用、拓展和加深,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升。在顶岗实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就是在这种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完成。
参照以上模式,高职经管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紧贴市场构建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具体来说: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理解“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践性教学应适应企业的最新需求,使学生真正掌握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独立解决经济问题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与企业合作建设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高职经管类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如定期定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外包等方式,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局面。
(3)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实践教材,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经管类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均应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规范的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在编制实践教材时,一定要明确该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做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衔接和融合,避免漏缺或重复。同时,在制定教材编写方案时应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争取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去。
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实验;二是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或经验丰富的一线在职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三是派送学院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 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
经管类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应充分依托各个工作岗位,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和中介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公有私有企业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到私有企业参加实训;二是校外实训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功能完善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兼顾公共培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三是与人才市场合作,为企业作针对性强的岗前培训和订单培养;四是采用多种形式丰富课程教学,如案例刨析、参观、专题讲座等;五是采取轮岗制,让学生在本专业不同岗位轮流上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立增.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1998,(7):42-46.
[2]石哉,山泉.充满活力的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58-60.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9.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专业;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21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校生规模已经占据高校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问题。
1 工学结合及其实现方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强调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工学结合的实现方式是指工学结合的实现途径。它从操作层面出发,指出了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方式。
2 经管类专业工学结合存在问题
在工学结合的实现过程中,把工作提到与学习并重的地位,就意味着企业的参与程度将大大深化。学生要参加工作,必须找到企业接收。这是工学结合的重点,也是难点。与工科类专业相比,经管类专业的工学结合存在问题更多,工学结合的实现难度越大。其问题具体有:
(1) 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
经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高,可是由于大部分专业老师并没有系统企业实践经历,会使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会大大减弱。
(2) 不能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地位。
经管类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实务性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巩固,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同时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中的独立实践环节,如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3) 实践指导教材比较陈旧。
经管类的实训教学与时政结合紧密,目前许多实践教材比较陈旧,更新较慢,使得实训的要求与最新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生产性的真实操作,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提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3 适合经管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三段递进、岗证结合、螺旋上升”
“三段递进”就是按照高职教学的特点,将三年的教学环节设计成,设计为“理论学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个阶梯循序渐进。理论学习、定期实训、顶岗实习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原来各自为阵的教学模式把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把握简单的割裂开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高职教学理论、实习、实训的关系,坚持走理论、实习、实训相结合,认识、验证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建设之路,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把理论、实习、实训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关键技术反复强化的教学规律,统筹安排理论、实验、实训的各个环节。
“岗证结合”是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以岗位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保证学习技术的同时,让学生取得与岗位相关的证。
“螺旋上升”是指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专业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工学交替阶段,顶岗实习阶段。理论学习阶段是工学交替阶段的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知识会在工学交替阶段中得到巩固、应用、拓展和加深,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升。在顶岗实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就是在这种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完成。
参照以上模式,高职经管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紧贴市场构建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具体来说: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理解“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践性教学应适应企业的最新需求,使学生真正掌握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独立解决经济问题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与企业合作建设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高职经管类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如定期定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外包等方式,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局面。
(3)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实践教材,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经管类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均应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规范的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在编制实践教材时,一定要明确该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做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衔接和融合,避免漏缺或重复。同时,在制定教材编写方案时应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争取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去。
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实验;二是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或经验丰富的一线在职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三是派送学院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 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
经管类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应充分依托各个工作岗位,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和中介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公有私有企业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到私有企业参加实训;二是校外实训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功能完善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兼顾公共培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三是与人才市场合作,为企业作针对性强的岗前培训和订单培养;四是采用多种形式丰富课程教学,如案例刨析、参观、专题讲座等;五是采取轮岗制,让学生在本专业不同岗位轮流上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立增.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1998,(7):42-46.
[2]石哉,山泉.充满活力的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58-60.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