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丝镶嵌在古代是一种象征尊贵身份的装饰品,不仅雍容华贵、典雅大方,而且做工精细、造型新颖。古时候,从皇帝头上“九五至尊”的冠冕,到后妃公主发间雅致的凤钗步摇,再到王侯将相腰上的金丝软带,我们都能见到花丝镶嵌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流逝,皇权体制解体后,这门皇家珠宝奇技便散佚民间,又因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珠宝工艺广泛传播而日渐衰微,以至于到了今天,这项技艺超群的中国工艺已濒临失传。
这次我们的采访对象——白静宜大师,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的传承人。为了把这项古老而精湛的技艺传承下去,她已经奉献了50余年的光阴。
自商代萌芽的工艺
材料与手艺的高度结合
驱车数小时后,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年逾古稀的和蔼老人。在带领我们前往工作室的路上,老人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说起花丝镶嵌的历史。
花丝镶嵌,分为两大工艺:花丝和镶嵌,花丝为主,镶嵌为饰,相辅相成。这门手艺最早萌芽于商代,但那时只有花丝工艺,被称为“金银错”——把金银制成如发丝一般细的丝,再将细丝嵌入青铜器。到了汉代,花丝工艺变得更精细,宫廷匠人将细小的金粒和金丝焊在器物上做成纹饰。隋唐时期,社会的安定繁荣让花丝工艺由简单走向繁杂,慢慢达到较高的制作水平。到了宋代,花丝工艺一反唐代的雍容华贵,变得素净、优雅起来。至明朝时,技法逐渐成熟,花丝镶嵌的发展达到巅峰期。进入清代,宫廷里的金银工艺又走上了奢华艳丽的路线,风格与以往截然不同。
这门手艺,随着朝代的更迭,流传了几千年而不衰。新中国建立后,花丝镶嵌被作为重要国礼,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那么,这一千年技艺,为何受到如此推崇?
白静宜老人向我们介绍:花丝镶嵌之所以如此华丽尊贵、受人追捧,与它的取材和制作过程息息相关,其工艺难度超乎常人想象,一件工艺品的制成往往需要二、三十道工序。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制作流程,老艺人在工作室里演示了大致过程,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其工艺的复杂程度让我们眼花缭乱。
花丝镶嵌的选材得用贵重的金银做花丝。要做成花丝,过程异常繁琐。为了保证饰物的精美轻盈,花丝必须极度纤细,每一根都得保持粗细一致,艺人要把金银放在轧条机上反复压制,直到制成粗细合适的方条状后,再借助专用工具进行手工拉丝。拉丝板上,排列着四、五十个大小不一的眼孔,最小的细过发丝。在将粗丝拉细的过程中,所拉之丝必须由大到小依次通过每个眼孔,如此拉制十几次才能得到合格的细丝。明代艺人就是用这样的细丝,编成了流芳百世的工艺杰作——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冠身薄如蝉翼,空隙匀称规整,只需轻扫一眼,就能感受到它那登峰造极的精湛工艺。
细丝备好后,便开始搓丝、掐丝,用镊子把细丝掐折、卷曲成各种图案,这好比盖房子时搭建房梁,对整个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掐丝对艺人的水平要求特别严苛,因为细丝易断,且材料会变硬,所以还需要用火烧、填丝、撒金粉、焊接,再进行攒丝、组装、酸洗、烧蓝、镀金和提亮等工序,最后才制成这种带有精致纹样的半成品“花丝”。而要掌握这些技艺,需要艺人长期悉心磨练,只要一道工序稍有瑕疵,都会影响到整个工艺品的美观度。清朝时,专门为皇族服务的造办处培养出了全国最优秀的工艺师,但即便是这些堪称一流的大师,也需要集百人之力,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才能在半月内制出一件像样的作品。
有画龙点睛之妙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镶嵌。镶嵌时,需把珠宝、美玉、琉璃等组合在一起,镶到壶、樽、灯、车轴、带钩等器物上。镶嵌要求是“好、平、俏”。同样一块宝石或翡翠,如果安放的角度不同,就会直接影响外观。古时候,镶嵌的装饰物多半采用翠鸟羽毛,一件工艺品往往需要牺牲一只翠鸟,由于太过残忍,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曾写诗感慨:“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因此,现今的花丝镶嵌不再用翠羽作为饰品,点翠工艺也渐渐不再流行。
结缘花丝镶嵌
半个世纪一往情深
参观完花丝工作室的整个流程之后,我们惊叹于这门工艺的精巧与繁琐。当我们问她当年如何想到要从事花丝镶嵌时,白静宜难得地沉默了一下,说带我们去另外一个地方看看。
走进房间,我们才发现这是一间艺术展览馆,白静宜告诉我们,展览馆里陈列的全是她仿制的历代花丝镶嵌的珍品。白静宜一边走,一边回答了刚刚我们提出的询问。“年轻的时候,其实我更喜欢绘画,想要成为画家……”原来白静宜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满族大家族里,她的父辈琴棋书画样样在行,正是这样的家庭背景,赋予了白静宜活跃的艺术细胞,她自幼钟情于绘画,上小学时,她的水彩画就已经出类拔萃了。
那时候的白静宜梦想考上美院,成为一名出色的油画家。但后来因为文化课失误而与美院失之交臂,她只好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金属工艺美术专业,后来又作为优秀毕业生被挑选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跟一些技艺精湛的老艺人学习。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她被分配到了北京花丝镶嵌厂,从师于翟德寿、吴可男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设计花丝镶嵌。她说:“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因为那时候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喜欢简练大气、比较活泼的东西,而花丝镶嵌很繁复。况且那时候我还年轻,所以对这门技艺不是很理解。”后来通过实践,她才逐渐理解了这些老艺人的良苦用心,同时在技艺上也逐渐入了门。
上世纪 1983 年,意大利维琴察珠宝钟表展开展,这是国际珠宝界的顶尖展览。这次,北京市工美总公司特意将唯一的邀请名额给了“做花丝镶嵌的小白”——白静宜,于是她带着国家领导和行业领导的期望与重托,只身前往意大利。在那里,西方珠宝五彩斑斓的色泽、时尚潮流的设计思路以及创新性的加工工艺,让白静宜萌生了要与国际一流设计师比肩的念头。她就如同一块海绵,充分吸取世界各国最优秀的设计理念,充实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开始反思中国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很快,白静宜在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回国后,她采用中国传统题材中的凤凰造型,根据在维琴察珠宝钟表展上珠宝与钟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作品《凤鸣钟》,巧妙地融中西文化于一体,一举荣获1983年东南亚地区钻石首饰设计比赛最佳设计奖,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花丝镶嵌作品在国际上荣获的最高权威奖项。
白静宜结缘花丝镶嵌以来,在半个世纪的从业生涯中,她的艺术作品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展现出新颖、生动的创造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50年来,即便是在面临困窘的时候,她也从未放弃过对这项工艺的深情,正是这份执着,才让她在国内外设计大赛和博览会屡屡获奖。
西方珠宝制作工艺的冲击
传承路上的困境与重任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艺术,其制作工艺十分繁复。一件优秀的作品要通过多道工序才能加工出来,这就要求每道工序的艺人都得是高手。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熟练工人的流失,现在很多大件、复杂的工艺品已经做不出来了。白静宜告诉我们:“花丝镶嵌的原材料多为纯金、纯银,价值昂贵,销售顾客群相对单一,因此需要集体智慧和大量资金投入,还得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所以像她这样分散经营的花丝镶嵌工作室,虽然延续了花丝镶嵌的技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同时,花丝镶嵌这项技艺对艺人的要求不仅是制作手法,而且还注重艺人的绘画水平、美学修养、历史文化等等。在制作之前,艺人需要把自己心中所建构的画面画出来,这样在制作过程中才会万无一失;花丝镶嵌是皇家装饰品,需要对历代花丝镶嵌的特点都做到烂熟于心。但这些修为并非一年、两年可以达成,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坐不了那么久的冷板凳……凡此种种原因,造成了花丝镶嵌工艺后继乏人。
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花丝镶嵌厂有大批熟练技工和雄厚的研发力量,工艺水平甚至超过了清宫造办处。但这毕竟是一项奢侈的皇家工艺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珠宝制作工艺逐渐进入中国市场,花丝镶嵌工艺的光彩就被其逐渐掩盖了,使已过古稀之年的白静宜,作为当今我国花丝镶嵌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设计大师,多年来在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和创作设计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国务院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后,白静宜大师被评定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当时很多珠宝商人慕名而来,对白静宜许以优厚的待遇,让她在商品中融入花丝的元素,但白静宜丝毫不为所动一一谢绝这些只考虑商业利益的合作者,却认真思索花丝镶嵌艺术的未来。在白静宜看来,如何有效地传承花丝镶嵌这门艺术、复原一些皇家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和手艺人、挖掘花丝镶嵌这门传统手工艺在新时期的价值,才是她真正需要关注的重心。
谈到传承时,白静宜动容地说:“花丝镶嵌我已经干了50年,此前我将之视为事业与爱好;但如今,我更多地感觉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如果我不能将这项传统工艺技法传承下去,我就是千古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