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刍议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zg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位语文老师说:“我的学生不怕学习文言文”。真的吗?我的学生可是很怕的。不由得产生进一步研读的欲望。这位语文老师说他的学生因为感兴趣于纠正教材中文言文注释的不到位或错误之处,因而产生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难道语文教材的注释真有很多不到位或者错误的地方吗?在教学中特意关注了语文教材的注释,笔者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释的不准确性。如《伤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的“称”的注释是“相当”,猛然之间我还在纳闷怎么是“相当”呢?不是“两方面差不多”的意思吗?经学生讨论,此处“相符、符合”的含义更恰当。再如《马说》一文中“策之不以其道”的“策”的注释是“用鞭子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句的翻译是“用鞭子打马却不用鞭打马的正确方法”。怎么读怎么别扭,如果将“策:鞭打”引申为“驾驭”或是“驱使”,句意就通畅而明了。《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注释“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中“缊袍敝衣”的注释是“破旧的衣服”,但细致推敲,它的解释应是“名词作状语,穿着破旧的衣服”。
   在网络上搜一搜,关于注释不准确的讨论不计其数。注释是学生学前预习的一个重要参考,尤其在文言文学习中,它将辅助学生疏通文言大义。而教师不可能在备课时先去求证课下每一个注释的准确性,在教学前去纠正注释的失误之处。因此,这种只停留于表面的、似是而非的、不到位的、不准确的解释不仅不能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目的,反而会妨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习。
   2.注释的回避性。还记得那次关于“豁然”解释的争论,《桃花源记》中的“豁然开朗”的课下注释是“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因此在练习中,相当多的学生将“豁然”解释成“突然的样子”,而答案却是“开阔明亮的样子、开阔貌、开朗貌”。开朗是开阔而明亮的意思是为学生所熟知的,学生在已知基础上断定“豁然”的意思是“突然地样子”。 在讲解这个练习时,学生争论激烈,各持己见,只好通过权威词典来寻求正确答案,没成想却导致了更加激烈的讨论。《辞海》中“豁然”既有“倏忽、顿然”的含义,也有“开阔明亮的样子、开阔貌、开朗貌”的意思。在讨论中,一个写了“突然”答案的学生说:“一千个读者还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呢!更何况我的判断还有根据,为什么说我的答案是错的?”
   这种争论在教学中曾多次出现,例如《马说》中的“不以千里称也”的“以”,《伤仲永》中“自为其名”的“其”等等。
   正因为那些需要注释明确的地方,教材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才有了上面学生的反问。注释的回避性为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加重一线教师的教学负担,导致教学内容混乱和不确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容易陷入困境。
   3.注释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是相对于多元性而言的。人们一直关注词语在不同语境下产生的歧义,其实在相同语境下词语也可以产生歧义。正像第二点中谈论的“豁然”的解读,这样的情况在初中六册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词语中并不是个例。再者,课下注释不是只涉及词语的解释,还有一些观点的解释,例如《与朱元思书》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自富阳至桐庐”的歧义解读,课下注释认为是作者笔误。当时就有学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文学作品不应该纠缠于其表述的准确性,也许当年作者就是从富阳到桐庐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是为了体现作者感受到的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并非实指。这能说学生理解错吗?反倒是编者似乎过于纠结于一些表述形式。
   纵观初中语文六册教材,课下注释没有一个是给出过两个及以上解释的。难道注释就一定是唯一的吗?通过上例,学生就予以否认,课下的注释是可以有多种理解的。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一直在强调开放型、探究型、独立自主型的学习方式。但语文教材作为学习的载体在这一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注释作为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应该为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尤其是文言文的注释。注释的多元化解读必将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那位“不怕文言文学习”的语文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质疑注释、引起学习兴趣,在学生面前经常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我在教学中也常说这两句话,却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而是为了给注释中出现的问题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
   初中语文教材的注释是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扫清障碍的,但现行语文教材课下注释中的种种问题却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带来了困难,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对语文教材的权威性产生质疑,看轻语文教材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降低语文学习效率。
   语文教材的注释在教学中到底产生了哪些作用?如果真像前文那位语文老师所说将质疑注释作为激起学生学文言文兴趣的话,那语文教材注释的“作用”就值得考究了。
  [作者通联:陕西西安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首先,要建立对“美丽中国”的认识,就要纠正一些对生态文明的错误认识。“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两种极端误解,其一是将生态文明简单理解为环境保护或资源节约;其二是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就停止或减缓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也没有认识到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时并举。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硬的一块骨头,考生要想啃下这块骨头,除了平时大量阅读形成的敏锐语感和平时训练而掌握的一些解题方法外,还要强化五种意识。  下面以2009年全国卷I现代文阅读的解答为例具体阐述。    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
1 乡土:纪实与虚构  近来,冠之以各种名目的“返乡日记”在诸多媒介空间流行开来,俨然已经成为观看“乡土中国”的抽样文本。虽然日记者的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社会位置错综、参差,但其中某种共同的意趣指向不难把握:乡村的形象凋敝、萎缩、败落,城市“现代性”的单向流通、侵入,以及基于二者“高低有别”的心理落差的道德批判“居高临下”。各种言论的翻滚、叠合之中,对于乡土描述、记录的同质化倾向不难分辨,因而由此
【摘要】 在教育部的推动下,近年来,全英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为了顺利推广和强化全英语教学,本文在过去“高等数学”全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强化和推动全英语教学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数学;全英语教学;师资条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提炼用于作文指导的资源,从观察写作现象的角度来读课文,于读于写,一举两得。   研读课文,发现写作指导的范本,甚至探寻到表达的规律,将教材充分利用于教师水平提升,也是一举两得。   本文在举例上换一个角度,全部列举小学语文课文的例子,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列举到六年级,让中学语文教师来感受一下它们在“作文技巧”上表现出来的优美之处。   小学一年级的课文《阳光》:  阳光   阳光像金子,洒满田
2010年12月3日—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文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宝安区教科培中心协办的全国首届“高中语文模块教学”研讨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国家教育部课程与教材中心教材处处长李水平先生;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工作组专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郑国民教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中央电教馆学校教
班干部“臃肿”,利大还是弊大  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新学期开学,湖北黄陂一小学63名学生中就诞生了32个“小头头”。班主任称此举可让学生得到锻炼,学生家长则看法不一。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当不当班干部并不存在这必然的联系,它更多的是与学生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学习生活经历和锻炼有关,比如参加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社会活动,参加学校或班级兴趣小组等
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我校就语、数、外课堂教学,经过研讨、整体实施和总结提炼三个阶段的改革,发现“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既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果,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和指导者。因此,构建“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由之路。   一、
廖昌永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全家的顶梁柱,因病丢下了妻子和四个儿女离开了人世,本已日显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每天清晨,沿着泥泞的小路去上学,廖昌永常常对着村头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出神。那大喇叭里传出的歌声随着斜风细雨、和着小溪的潺潺流水、伴着田头的阵阵稻香悄然无息地融入他幼小的心灵,仿佛细雨润物,那样自然而绵长。这成了廖昌永最初的音乐启蒙。  一天,廖昌永在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令他今生难忘的一首歌,名字叫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多种诵读形式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品味与賞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一、捕捉意象、领会主旨   “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