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隔膜与跨文化沟通的无奈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影片《通天塔》为例,读解影片所反映的主题,即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冲突与隔膜。该片以全球化的视野和老到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人与人问之关联的脆弱性,展示了种族和文化间的隔膜和不信任,直击人性中的无知、冷漠和自以为是。文章认为,文化的固执与偏见,以及人们内心的歧视和隔膜才真正是人类孤独无助之源。影片直指人类生存的现状,关注人类对沟通的渴望,呼吁文化与个体之间的理解与宽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全球化视野和人性关怀的佳作。
  [关键词]通天塔 跨文化 文化异质性 民族中心主义 他者
  
  由墨西哥著名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执导的影片《通天塔》(TheBabel)于2006年底至2007年初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上映以来,受到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好评。该片以人文关怀的视角,采取多线索叙事的手法。记叙了由远在北非摩洛哥的某一小村落一突发事件所引发,牵涉摩洛哥、美国、墨西哥、日本四个国家的,看似毫无瓜葛,实则内在关联的奇特故事,为该导演在多年前就开始磨砺的“隔阂三部曲”(另两部分别是《爱情是狗娘》、《21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该片的片名来自《圣经》中《旧约·创世纪》第11章:“人类相互理解,故齐心协力,建巴别塔通天。上帝迁怒于人类通天之欲,令人世间有万种语言,种族间无法交流,巴别塔遂顷刻间瓦解”。将巴别塔译为“通天塔”的绝妙之处在于通过意译手法,巧妙点出了该片的主旨和作者的寓意。该片以全球化的视野和老到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人与人间关联的脆弱性。展示了种族和文化间的隔膜和不信任,直击人性中的无知、冷漠和自以为是。该片一面世,立即赢得了59届嘎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该年度全球奖最佳影片。
  
  悲剧究竟为何上演?
  
  故事的导火索是一把猎枪,被网友戏称为“一把猎枪引发的惨案”。摩洛哥沙漠山村中一个穷苦牧民把一把意外获得的由日本商人赠送的来福枪不经意间交给自己的两个牧童儿子。本意是为了让他们驱除伤害羊群的豺狼。但两个如获至宝的好奇男孩把它当成了玩具。为了验证猎枪的射程,将之对准了黄沙漫漫的公路上老远开过来的一辆豪华旅游大巴。
  于是导出了第二组镜头,由美国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一对美国夫妇理查德和苏珊由于婚姻中的危机。加之丧子之痛,将年幼的两个孩子交给墨西哥保姆艾米莉亚看管,双双来到摩洛哥旅游散心。心情郁郁寡欢的苏珊不幸成为两个摩洛哥小牧童游戏的牺牲品,不长眼的猎枪穿透车窗玻璃,正好击中苏珊颈部,悲剧终于发生。
  巴士被紧急叫停,理查德四处求援,可当地地处偏远。封闭落后。伤势又如此危急,怎么办?当地一个懂英语的小伙子建议客车开到他家所在的村子,请来一位兽医为苏珊取弹疗伤。在此,这个连摩洛哥人的食用冰块都觉得不干不净的中产阶级美国妇女遭遇了此生最大的尴尬,她全身鲜血淋漓,痛苦万分地躺在低矮小屋的肮脏地上。无奈地将自己的生死交与上帝的安排。在一群当地小孩好奇的窥视和嬉笑声中,这个美国女人的不幸和屈辱成为他们难以一遇的欣赏奇观。原本以居高临下姿态注视他者的大国成为他者注视的对象,这种绝妙的讽刺透过导演的冷静与锐利不禁叫人发怵。
  理查德无奈之中向美国使馆求助,美国官方立即怀疑是一场恐怖袭击。摩洛哥方面感到无比屈辱。当即否认。争执之下,决定由美方直接派直升机支援。以确保安全。至此,种群和文化间的隔阂这一永恒的主题再次彰显。美国人的神经过敏和摩洛哥人的委屈愤懑形成鲜明对照。拒绝本地的救护车而选择美国的直升机看似舍近求远,但在理查德心里。自己人的直升机显然要比他国的救护车来的亲切可信。对他者的敌视和不得已的依赖在此时此地融汇成复杂的心境,令观看者无法不慨叹导演的良苦用心。
  正当美国夫妇在异国他乡陷入绝境的时候,远在美国的墨西哥保姆和两个孩子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保姆艾米莉亚非常想回墨西哥参加儿子的婚礼,苦于找不到为之代管迈克兄妹的人,只好冒险带他们同去。去的时候非常顺利,婚礼也举办的非常圆满,但在回来的边境检查站遇到了麻烦。因为没有理查德夫妇的许可,艾米莉亚也不具备监护迈克兄妹的合法身份,她和她的侄子迪亚哥受到警方的怀疑和盘查。仓皇之中,他们冲关逃跑,又中途走失,在沙漠边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险记。
  美国警察的盘查和墨西哥保姆的躲避之间是作者精心设置的又一不可避免的冲突。试想,如果艾米莉亚具有美国的合法身份,或者至少她和美国警察间没有沟通上的语言障碍,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为寻找猎枪和子弹来源,日本商人岛田及其聋哑女儿千蕙子被无辜牵涉进这一突发事件。生活塞足,深居东京闹市的岛田一家的遭遇更加让人悲悯。岛田妻子跳楼自杀。岛田迫于生计长期在外,千蕙子原本孤独的生活因缺乏沟通和关爱更加自闭,为吸引他人注视和关怀,被剥夺语言交流特权的她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手段,靠勾引异性和陌生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抑郁和不满。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在那灯火辉煌的有如水泥森林的城市夜空中,浑身赤裸的日本女孩和颓废不堪的父亲相依偎的场景,岂不正应证了现代人内心的苍凉和无助吗?
  千蒽子的故事似乎多少游离千整个故而的事之外,但同时又使该剧的主题再次得到升华。这不禁令人联想到那个著名的“蝴蝶效应”说。该学说由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同样,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影片看到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整个故事都是由一只东京的“蝴蝶”所引发。
  影片中,美国夫妇一家和日本商人一家的生活与墨西哥乡村居民的生活状态也形成鲜明对照。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反而得不到内心的安宁与谐和,反而在与此相隔的墨西哥。当地人过着田园般的幸福的生活。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精神家园的荒芜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这到底标志着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人类文明的脚步最终将把人类导向何处?是理查德夫妇的相视漠然。千惠子的变态发泄,还是岛田妻子的自取灭亡?
  此外,美国权力的强大破坏力在片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苏珊的中枪事件本是一场意外,在美国政府和媒介的渲染下却成为一个标准的恐怖事件。摩洛哥官方在美国力量的重压下查找枪击凶手的过程把一个假袭击变成一个真切的人间悲剧,导致小牧童中的哥哥成为无辜牺牲品。最终被警方枪杀:被理查德夫妇雇佣了十来年的保姆也被一夜之间驱逐出境。此外,这一无处不在的美国权力又 间接对美国家庭实施了更加隐蔽的破坏,造成了他们悲剧的扩大和对日常生活的无端干扰,导致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
  该片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国的另一部相似题材的影片《撞车》。不同的是,《撞车》描写的是美国国内不同种群间因为一起撞车事故而引起的冲突和纠葛,《通》片则展示了更为宏大的叙事背景,跨越了美国国界,放眼于世界各大洲不同文化的各个角落,更具异国风情和全球化视野。同时叙事技巧更老辣,表现手法更隐蔽晦涩。
  
  通天塔何时能通天?
  
  看完影片以后,我们不禁要问:导致人类间相互敌视和隔膜的。到底是什么?正如片名《通天塔》所隐喻的。文化的固执与偏见,以及人们内心的歧视和隔膜才真正是人类孤独无助之源。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异国恐惧”将人类跨文化沟通的无奈推向极至。美国游客对摩洛哥村民的恐惧使得他们置同伴的生死不顾而驾车逃离:美国警察对墨西哥移民的戒备使得他们把求救者当做犯人对待。人类的文明使得人类拥有了飞机、电话、网络等各种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和通讯等沟通交流手段,但与此同时,也正是这些以高科技为标志的高度文明正在割断人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彼此信任,使每个人的内心成为一座孤岛。
  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本来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积极因素。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具有广泛差异性的复合体,多种多样的文化构成巨大的社会系统,继而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而文化也只有在多元化的状态下才能显示出它非凡的魅力和意义。才有可能为人类的想象力提供新的空间和动力。《通天塔》的成功正是由于影片本身所流露出的强烈的异国情调以及导演自身的全球化眼光和宏大的叙事视野所营造出来的奇特故事迎合了人们对文化多样化的美好期待和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因此得到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文化异质性也有阻碍跨文化交流的消极因素。各国各民族问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语言等各方面的不同,势必在跨文化交流中形成障碍,再加上不健康的传播机制、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无形压迫,最终带来跨文化交流中的种种悲剧。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对垒常使得跨文化传播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诸体系的争霸场,受这些因素影响,跨文化传播常常表现为拥有优势政治、经济地位与传播手段的文化体系进行全球扩张的过程。而信息的大量单向化流动又使得世界范围内知沟和信息沟不断扩大。最终弱势文化和群体被进一步边缘化,文化鸿沟进一步拉大。
  文化异质性很容易引发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因为文化在本质上就具有种族中心主义倾向。人们普遍认为,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优于其他文化群体,产生一种民族优越感,继而从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出发来判断其他文化的价值。这种观念发展下去,就是越来越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念,使用群体所赋予的文化去透视观察“他者”,而不愿意反思自身的文化。丧失文化自省能力。
  这种民族中心主义很容易滋生文化偏见和歧视,形成对“他者”的刻板印象和抵抗、否定等情绪。而一旦这种心理机制形成,又会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层面得到认可和强化。影片中苏珊作为富裕的美国中产阶级,对于摩洛哥的落后持有很深的成见,认为当地人的生活肮脏愚昧,但当她遭遇险境又不得不依赖当地人的救助。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在这一特定场景下彰显无疑。理查德也经历了从对当地人的不信任到对于当地人的无私帮助心存感激。但这种顷刻间的反省和感激不知能维持多久?想象当他们回到美国,生活恢复平静以后,这种反省和感激会不会荡然无存?大国的优越感会不会依然存在?回答是肯定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过一个“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 rees 0f Separation),该理论称。只要通过六个人,你就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该理论既能透视人与人之间关联的普遍性,又可见其脆弱性。人活在世上,不可避免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必然和偶然的联系,人和人之间如此,种族和种族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又何尝不是?
  在经济全球化和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动力的作用下,世界正在相对变小,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沟通是无法逃避的,也是必然趋势。但有时。沟通的代价又是高昂的。从交往理性上讲,人们深知应该尊重他者文化的主体性,不能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要求他人,但在交往行为上却受制于自己文化共同体的新年控制。不能接受他者文化。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历险在个体层面如此,在文化群体如民族、国家以及其他更大的文化群落同样会面临文化隔膜、文化误解的跨文化情境。由于群体常常表现出专横、偏执与夸张等情绪特性。个体的文化休克将会进一步放大为文化群体间的紧张对峙甚至剧烈冲突。
  正如导演自己所说,“我们总是把世界当成一个地理名词来讨论。其实,真正的边界存在我们内心里。”也许,耶和华对人类感到愤怒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人类骄傲地想造一座通天塔,而是愤怒于人类竟无知地认为只要语言相通就可以相互理解和包容。不明白真正的沟通不仅是语言层面的。更是心灵上的。
  当然,影片中也不是没有对人与人之间进发出温情火花的片刻流露。比如理查德夫妇间断裂的情感纽带在压顶的困顿景况中得到缝合,彼此的互勉和责任唤起了两人之间久违的亲情:直升机派来后,理查德对于帮了大忙的摩洛哥小伙感激万分。掏出一叠美元来作为酬谢,被微笑着拒绝,金钱所无法衡量的人间真情闪耀出夺目的光芒:日本警察间宫对于千蕙子的同情和怜悯的拥抱也给千蕙子渴望关爱的内心注入一丝温暖和慰藉。导演在片尾特别注明:“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这说明导演心中依然有爱,有对于人间真爱的强大信念和深切渴望。
  如果人类收起自己的冷酷、猜疑和自以为是,多一些对于他者的理性和宽容,对他人的理解与关爱,我们坚信。建造通天塔的美好愿望终究会有实现的一天!
其他文献
古代九九重阳。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故而重阳以其宜于长久,当父母兄弟,扶老携幼,一同登高享宴,然而在《黄金甲》中重阳节不再是和家团圆的日子了。当礼花齐放。乐声奏起时。在经过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骨肉相残后,留下的是繁荣昌盛下的伪装。背后是含着泪眼苦涩冷漠的面容。悲怆的气愤让人无限感喟。  影片采用了大量的俯拍镜头、仰拍镜头、远景镜头表现了气势磅礴的宫廷造景。气拔山河的宫廷造景及尽奢华,张艺谋为了将富丽
[摘要]以声写声、以形写声、以幻想写声、人神交融,乃是李贺《李凭箜篌引》突出的浪漫特色,对此诗可作四个层面剖析:一是可人的清秋美女弹琴图的勾勒;二是盛赞音乐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三者由近及远、由人到神,来描摹音乐的形象感、动态感及音乐效果强烈的感染力;最后工笔描摹静态感与浮雕感的深秋神仙赏乐图。  [关键词]李贺 《李凭箜篌引》 通感的音乐描绘 人神交融 浪漫色彩    以诗评乐、赏乐是中国
摘要 周杰伦的歌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从文学的角度看,他的歌词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歌词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富有古典诗词的审美意境,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周杰伦歌词中用类似于叙事的文学形式,描写生活情节与生活碎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各种修辞手法,赋平凡的事物以鲜活的新貌,传达出了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味,使歌曲的意象更加丰富,情感更具体可感,让听者能在稍纵即逝的音中留下深刻的印
摘要: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指站在电影观赏者的角度,电影作品作为电影接受的客体所包蕴的,可供接受者了解、阐释、学习、借鉴的文化价值。换一个角度讲,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也可以指电影观赏者从电影作品中所能够了解到和阐释出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解读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来分析电影作品文化价值的特殊性,即无主题的电影作品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  关键词:电影作品 后现代 文化观念    如果观众简单从片
[摘要]在《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一方面,面对经济上的不自由,大多数英国女性在婚姻面前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有着独立人格的女性主人公伊丽莎白与简·爱却凭借自己的独特个性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收获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美满婚姻。她们对当代婚姻观以及女性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影响。《简·爱》在强调女性自强独立方面比《傲慢与偏见》更胜一筹。至此,女人步入社会,接触社会,预示着女性解放之路的进一步延展。 
[摘要]校园Dv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自我认知。本文通过分析校园Dv发展趋势创作动机由自发转向自觉;题材选择由校内转向校外;表现手法由粗糙转向精致,展开对外因社会环境和内因思想状况的分析,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一个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着力“两个引导”——引导大学生和谐成长、引导校固文化氛围,落实中央16号文“四项教育”。  [关键词]校园DV 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合拍片《面纱》揭开爱情这层纱,表现的是中西方文化由于差异而产生的摩擦和冲突,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最终将归于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一、电影《面纱》中的文化冲突    中美合拍的好莱坞电影《面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救赎的故事,红杏出墙的妻子吉蒂在丈夫费恩的胁迫下远赴霍乱疫区,在两个人的冷战中,吉蒂逐渐被费恩的崇高品德所感染,真正爱上了他,但此时,
努力去干    好的开始就是少说废话,切实开始去干。  ——沃尔特迪斯尼  一旦你有一个好想法,一种可以让你与全世界去分享的迫不及待的表达出来的想法,其他的所有都应该物归原处,对不对?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的都在魔幻王国里面。一个好的想法以及一个好的剧本——或者说事实上的任何的剧本——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相比来说,一种要比另一种容易完成。你可以拿起今天的材料,然后找到许多的可以拍成好的电
[摘要]随着多媒体设备在大学课堂中的使用,在文学课程辅助教学中采用电影教学已成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将红色经典作品的讲授与电影放映结合起来,经实践证明,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红色经典电影 大学课堂 《青春之歌》 教学意义    在大学文学类课程教学中,由于多媒体设备被大量采用,所以在学生的辅助教学中播放各类影片就成为不少教师首选的教学形式。这与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成长经历
智能手机经过近几年充足的发展与竞争,国产乃至国际手机品牌的手机使用性能大幅提升,硬件配置越来越高,也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与其他厂商相比,努比亚寻求在视觉浏览体验上的创新,开发出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视觉效果非常出色,FiT边缘触控技术也颇具新意。加上一直比较擅长的配备1600万像素摄像头的多种照相功能,使nubia Z9成为一款旗舰级别的高性能手机。  努比亚(nubia)是国产手机里比较高端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