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它是指课堂教学的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才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可见老师在其间的主导地位。换言之,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老师正确、健康的教学心态是前提。
一、用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影响学生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情绪、心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绪可以传染给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绪。教师的情绪更具有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饱满的情感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前苏联学者别利钦也指出,教师“跨进教室的门槛,就要记住,你是一堂课的缔造者,你要是心理状态不佳……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来我校作心理指导的老师也说过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特殊的演员。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自己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烦恼、痛苦、悲
伤,我都把它们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它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作出“亲其师而信其道”或与之相反的情感反应,甚至会把对教师的好恶都迁移到教师所任教的课程上来。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师德的修养、知识的提高、教学技术的锤炼。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自身的表率作用。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凡是要学生相信的,我自己必须坚信不疑。如《繁星》一课,写出了巴金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看到不同的星空所引发的不一样的感受,文句优美。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库,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较短的时间背下来。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带头背诵。学生见老师都背得那么准确、流利、有感情,他们受到鼓舞,也兴致勃勃地背起来。总之,自始至终用信念、道德、审美等来规范教师的言行,教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真正的威信,才能用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角色换位,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临场心态
如果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威,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强迫、压制等手段,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被扼杀。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首诗:你这糊涂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別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我想,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教育要坚持民主,只有坚持教育民主,才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使每一位学生个性潜能的生长有一块良好的土壤。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应该带着欣赏的心态通过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使作者、教者、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如《我爱三峡》、《桂林山水》等课文时,以强烈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徜徉其间,感受祖国山水的壮观和秀丽。教学《南极的除夕》,我借助音乐、录像等媒体展现情景,加以自己满怀敬佩、赞扬之情的范读,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立刻矗立在学生面前。教学《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时,我满怀着对这些穷孩子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这些富有情感的教学活动,不仅营造了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学起来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人常说:语文教无定法,常教常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换,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欢快的情绪去从事学习。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班级实际,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灵活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新颖的形式,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们从课内外找理由、谈看法,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辩论,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答案。《老师领进门》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我运用课件,及时展现课文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老师的课堂之中,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得以进一步升华……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理想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用理性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我无权选择学生,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帮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这不仅包括天资聪颖、活泼开朗的好学生,更包括那些暂时的后进学生、特殊学生。在班级中,我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获得同样的地位和机会,一节课下来,人人都有机会发言,那些自卑感强的、胆小的学生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尊重,便会进发出蕴藏在心中的巨大的学习力量,便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现代化教育科学的临场心态、理性的认知心态来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以达到教师愿教、爱教、乐教、会教、善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理想境界!
一、用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影响学生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情绪、心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绪可以传染给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绪。教师的情绪更具有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饱满的情感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前苏联学者别利钦也指出,教师“跨进教室的门槛,就要记住,你是一堂课的缔造者,你要是心理状态不佳……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来我校作心理指导的老师也说过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特殊的演员。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自己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烦恼、痛苦、悲
伤,我都把它们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它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作出“亲其师而信其道”或与之相反的情感反应,甚至会把对教师的好恶都迁移到教师所任教的课程上来。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师德的修养、知识的提高、教学技术的锤炼。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自身的表率作用。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凡是要学生相信的,我自己必须坚信不疑。如《繁星》一课,写出了巴金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看到不同的星空所引发的不一样的感受,文句优美。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库,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较短的时间背下来。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带头背诵。学生见老师都背得那么准确、流利、有感情,他们受到鼓舞,也兴致勃勃地背起来。总之,自始至终用信念、道德、审美等来规范教师的言行,教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真正的威信,才能用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角色换位,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临场心态
如果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威,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强迫、压制等手段,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被扼杀。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首诗:你这糊涂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別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我想,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教育要坚持民主,只有坚持教育民主,才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使每一位学生个性潜能的生长有一块良好的土壤。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应该带着欣赏的心态通过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使作者、教者、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如《我爱三峡》、《桂林山水》等课文时,以强烈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徜徉其间,感受祖国山水的壮观和秀丽。教学《南极的除夕》,我借助音乐、录像等媒体展现情景,加以自己满怀敬佩、赞扬之情的范读,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立刻矗立在学生面前。教学《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时,我满怀着对这些穷孩子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这些富有情感的教学活动,不仅营造了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学起来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人常说:语文教无定法,常教常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换,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欢快的情绪去从事学习。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班级实际,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灵活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新颖的形式,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们从课内外找理由、谈看法,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辩论,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答案。《老师领进门》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我运用课件,及时展现课文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老师的课堂之中,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得以进一步升华……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理想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用理性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我无权选择学生,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帮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这不仅包括天资聪颖、活泼开朗的好学生,更包括那些暂时的后进学生、特殊学生。在班级中,我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获得同样的地位和机会,一节课下来,人人都有机会发言,那些自卑感强的、胆小的学生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尊重,便会进发出蕴藏在心中的巨大的学习力量,便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现代化教育科学的临场心态、理性的认知心态来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以达到教师愿教、爱教、乐教、会教、善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