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地处茅山革命老区的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西部,与金坛接壤。合作社2006年成立,现拥有成员584户,各种农业机械269台(套),带动周边大户包括家庭农场6000多亩;服务范围覆盖16个行政村的6708户;年加工销售大米1.2万吨,成为当地服务面积最大的农机合作社。2014年6月被授予“常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称号。
红色沃土上创业
桂花飘香时节,笔者一行采访了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斌。车出丫髻山东南行,绵延的丘陵山地起伏相连,林木葱笼,经过秀丽的仙女湖(塘马水库)湿地公园湖畔,便来到了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所在地。
步行于合作社的水稻田间,让人时时感受到稻花散发出浓郁芳香,沁人心脾。笔者在塘马战斗烈士陵园附近,恰遇王海斌理事长,从他略显沧桑却透着坚毅和自信的脸上,读出了他为革命老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十年来栉风沐雨,胝手胼足的艰辛开拓和付出。
王海斌理事长生长在茅山革命老区。他在这片红色沃土上,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创优,借助“农户+基地+企业”的运行机制,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把一个贫困的村庄建成为规模大、品位佳,有特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可让游客旅游观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出当地服务面积最大的农机合作社。
1994年,王海斌從厦门当兵退伍后,先在上海打工。这期间,家乡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就是每当夏秋农忙季节,农民工都要回家乡抢收抢种,一忙就是十天半个月,既费时又费往返路费,还影响在外地承包工程的进度。农村留在家中务农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守着几亩田,辛辛苦苦挣不到钱。又看到有些人把户口迁到城里,许多田地无人耕种而抛荒。王海斌从中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于是,他立志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很快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门心思在家乡开始种起了稻谷。2002年,他承包了本村无人耕种的210亩抛荒田,用自己多年的积蓄,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6台农机具,同时,成立了机耕(收)服务队。2004年到2005年,又先后购置了6台插秧机,大幅度地扩大了作业面,在为老区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创新成立合作社
王海斌决心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创造新业绩,2006年底,他联合27家农机户,创新组建成立了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既搞土地规模经营,又搞农机化服务,还搞粮食深加工。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从土地耕翻、平整到播种、育秧、插秧,到最终收割、谷物烘干,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专业化机械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让合作农户增产增收,并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
合作社已成为拥有多种型号且规模庞大的农业机械系统,具备谷物加工储存、成品粮检验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机示范社。与此同时,合作社统一采用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方式,实行粮食作物的无公害种植和生态种植,严把“四个关”,即:品种关,选用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苏州农科所培育的品种,选最优的品质,不选最高的产量;种植管理关,用药尽量选用作物残留最低的农药,施肥选用武进颗粒有机肥,育秧土选用武进颗粒基质土;产品加工储存关,达到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准;运输销售关,不合格产品绝不出厂,检验员持证上岗,并每年到常州市技监局培训一次。目前,合作社2万多亩稻田涉及到十多个行政村,为了方便耕作指导和管理,王海斌采取沿镇际公路主干道、水系配套主渠道两侧,集中连片,适度延伸布局。管理上做到“五统一”,即由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分批)育秧、统一栽插、统一水浆植保、统一收割(收购)。社员凭实栽面积签订售粮订单(数),凭订单由指定粮站代收,以比市场价高3~5元/50公斤的价格结算到户,每亩为农户增收110元以上,合作社已累计为农户增收67万元。
王海斌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企业,就是等同于树立了一块重要的信誉招牌,他十年如一日,精心让每一颗稻米走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正所谓“水到渠成稻香飘,精耕细作出好米”。
王海斌理事长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合作,用现代技术和意念支撑科学种田,全面提升社员的思想观念。合作社为上述单位提供新技术转化基地,形成 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了市场开发能力与经营能力;并共同承担了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工程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项目,南京农大每年派教授到合作社培训社员,合作社为南京农大学生提供实习场地;2014年又与解放军总参谋部60所合作,合作社已成为无人飞机技术的优势转化为民用植保机的试验基地。
近十年来,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致力于提供“保姆式”服务,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获利、多方共赢的和谐农机服务之路。目前,合作社共拥有各种农业机械269台套。2015年,合作社共与4608户农户签订了农机作业服务合同,服务面积达1.15万亩,涉及两个镇10个行政村。农机专业化服务无疑是成功的,各种荣誉也是名至实归,但年富力强的王海斌没有固步自封,在其涉足的现代农业领域里又有了新的追求,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再创新业绩。
创优打造品牌米
2008年2月,金坛的“苏牌”大米、宜兴的太湖珍珠米等一批中高档大米品牌开始在常州及周边有了名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市民对大米这种主食的要求也高了。在溧阳城乡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东北大米,因为嚼劲足吸引了相当一批消费者。王海斌走进市场进行调研,看来看去,就是没有看到溧阳本地的名牌大米。当年4月,王海斌流转了2000多亩田作为优质粮基地,抱着一定要打造出一个在溧阳及周边市、区叫得响的高档大米品牌的决心,准备科学地大干一场,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加工厂,创立自己的品牌。
2010年,王海斌建成优质稻米生产基地9388亩,选用“武运粳23号”“武运粳24号”为大面积当家品种,并小规模引进高档软米“芦玉”“软玉”等特优品种进行有机种植,申请注册了“溧湖”牌和“满喔香”两个品牌。当年,合作社又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了年加工能力达2.5万吨的米厂一座,并配套了仓房和烘干、色选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除了选种育种环节,育秧、插播、除虫、除草、收割、加工、检测、仓储、销售,王海斌理事长都是带着员工一起干,形成了一条龙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模式。
王海斌创优发展名特优产品,打造的“溧湖”和“满喔香”大米在浙江、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很受欢迎;“溧湖”有机软米已销售到新疆、云南、广东、重庆、辽宁、吉林等15个省、市、区。
有付出,就有收获。“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点”“全国‘精耕杯’优秀创新示范合作社”“江苏省五星农机专业合作社”……一项项荣誉翩翩而至。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王海斌用10年时间顽强拼搏,创业创新创优,终于打造出“溧湖”“满喔香”高档大米品牌。人们把当初的“退伍兵”欣然称为“溧阳市茅山老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回看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初心和它至今的发展历程,王海斌这位曾出席过中共溧阳市党代会的代表风趣地说:“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退伍回家乡,当个现代农业兵;我是一个兵,转业回家乡,梦圆农机化,又种品牌放心粮。”
红色沃土上创业
桂花飘香时节,笔者一行采访了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斌。车出丫髻山东南行,绵延的丘陵山地起伏相连,林木葱笼,经过秀丽的仙女湖(塘马水库)湿地公园湖畔,便来到了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所在地。
步行于合作社的水稻田间,让人时时感受到稻花散发出浓郁芳香,沁人心脾。笔者在塘马战斗烈士陵园附近,恰遇王海斌理事长,从他略显沧桑却透着坚毅和自信的脸上,读出了他为革命老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十年来栉风沐雨,胝手胼足的艰辛开拓和付出。
王海斌理事长生长在茅山革命老区。他在这片红色沃土上,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创优,借助“农户+基地+企业”的运行机制,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把一个贫困的村庄建成为规模大、品位佳,有特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可让游客旅游观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出当地服务面积最大的农机合作社。
1994年,王海斌從厦门当兵退伍后,先在上海打工。这期间,家乡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就是每当夏秋农忙季节,农民工都要回家乡抢收抢种,一忙就是十天半个月,既费时又费往返路费,还影响在外地承包工程的进度。农村留在家中务农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守着几亩田,辛辛苦苦挣不到钱。又看到有些人把户口迁到城里,许多田地无人耕种而抛荒。王海斌从中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于是,他立志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很快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门心思在家乡开始种起了稻谷。2002年,他承包了本村无人耕种的210亩抛荒田,用自己多年的积蓄,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6台农机具,同时,成立了机耕(收)服务队。2004年到2005年,又先后购置了6台插秧机,大幅度地扩大了作业面,在为老区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创新成立合作社
王海斌决心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创造新业绩,2006年底,他联合27家农机户,创新组建成立了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既搞土地规模经营,又搞农机化服务,还搞粮食深加工。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从土地耕翻、平整到播种、育秧、插秧,到最终收割、谷物烘干,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专业化机械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让合作农户增产增收,并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
合作社已成为拥有多种型号且规模庞大的农业机械系统,具备谷物加工储存、成品粮检验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机示范社。与此同时,合作社统一采用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方式,实行粮食作物的无公害种植和生态种植,严把“四个关”,即:品种关,选用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苏州农科所培育的品种,选最优的品质,不选最高的产量;种植管理关,用药尽量选用作物残留最低的农药,施肥选用武进颗粒有机肥,育秧土选用武进颗粒基质土;产品加工储存关,达到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准;运输销售关,不合格产品绝不出厂,检验员持证上岗,并每年到常州市技监局培训一次。目前,合作社2万多亩稻田涉及到十多个行政村,为了方便耕作指导和管理,王海斌采取沿镇际公路主干道、水系配套主渠道两侧,集中连片,适度延伸布局。管理上做到“五统一”,即由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分批)育秧、统一栽插、统一水浆植保、统一收割(收购)。社员凭实栽面积签订售粮订单(数),凭订单由指定粮站代收,以比市场价高3~5元/50公斤的价格结算到户,每亩为农户增收110元以上,合作社已累计为农户增收67万元。
王海斌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企业,就是等同于树立了一块重要的信誉招牌,他十年如一日,精心让每一颗稻米走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正所谓“水到渠成稻香飘,精耕细作出好米”。
王海斌理事长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合作,用现代技术和意念支撑科学种田,全面提升社员的思想观念。合作社为上述单位提供新技术转化基地,形成 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了市场开发能力与经营能力;并共同承担了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工程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项目,南京农大每年派教授到合作社培训社员,合作社为南京农大学生提供实习场地;2014年又与解放军总参谋部60所合作,合作社已成为无人飞机技术的优势转化为民用植保机的试验基地。
近十年来,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致力于提供“保姆式”服务,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获利、多方共赢的和谐农机服务之路。目前,合作社共拥有各种农业机械269台套。2015年,合作社共与4608户农户签订了农机作业服务合同,服务面积达1.15万亩,涉及两个镇10个行政村。农机专业化服务无疑是成功的,各种荣誉也是名至实归,但年富力强的王海斌没有固步自封,在其涉足的现代农业领域里又有了新的追求,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再创新业绩。
创优打造品牌米
2008年2月,金坛的“苏牌”大米、宜兴的太湖珍珠米等一批中高档大米品牌开始在常州及周边有了名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市民对大米这种主食的要求也高了。在溧阳城乡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东北大米,因为嚼劲足吸引了相当一批消费者。王海斌走进市场进行调研,看来看去,就是没有看到溧阳本地的名牌大米。当年4月,王海斌流转了2000多亩田作为优质粮基地,抱着一定要打造出一个在溧阳及周边市、区叫得响的高档大米品牌的决心,准备科学地大干一场,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加工厂,创立自己的品牌。
2010年,王海斌建成优质稻米生产基地9388亩,选用“武运粳23号”“武运粳24号”为大面积当家品种,并小规模引进高档软米“芦玉”“软玉”等特优品种进行有机种植,申请注册了“溧湖”牌和“满喔香”两个品牌。当年,合作社又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了年加工能力达2.5万吨的米厂一座,并配套了仓房和烘干、色选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除了选种育种环节,育秧、插播、除虫、除草、收割、加工、检测、仓储、销售,王海斌理事长都是带着员工一起干,形成了一条龙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模式。
王海斌创优发展名特优产品,打造的“溧湖”和“满喔香”大米在浙江、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很受欢迎;“溧湖”有机软米已销售到新疆、云南、广东、重庆、辽宁、吉林等15个省、市、区。
有付出,就有收获。“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点”“全国‘精耕杯’优秀创新示范合作社”“江苏省五星农机专业合作社”……一项项荣誉翩翩而至。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王海斌用10年时间顽强拼搏,创业创新创优,终于打造出“溧湖”“满喔香”高档大米品牌。人们把当初的“退伍兵”欣然称为“溧阳市茅山老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回看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初心和它至今的发展历程,王海斌这位曾出席过中共溧阳市党代会的代表风趣地说:“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退伍回家乡,当个现代农业兵;我是一个兵,转业回家乡,梦圆农机化,又种品牌放心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