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上的村庄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奉标9号伴着马达声缓缓离开奉节新城码头,往夔门方向驶去。
我努力地挤过人群,终于在过道上寻得方寸容身之地。邻座是一位穿着韩版宽松娃娃装的大娘,戴一对珍珠耳环,颈上是挂绳包浆的钥匙串,她热心地在脚下腾出一点位置,用浓浓的方言告诉我可以把行李塞在里面。
“你搞啥子的嘛?”待我坐定,她指着我的相机说,“你是记者吗?来旅游的吗?”我告诉她,此行是要去拜访大溪村,她摇头又摆手:“大溪?大溪在水底下淹着,没得看头了。”见我迟疑不语,她又说,“老大溪人都搬迁到宜昌、荆州、湖南了,现在的大溪是搬迁上去的,人少。”
即便是在陆路运输便捷的今天,渡轮依然是峡江两岸村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奉标9号船尾堆放着方便面、饼干、面包等食品货物,舱里长条木椅、地上挤满了乘客,有带着孙儿回大溪的奶奶,有携宝宝回娘家的小夫妻……大部分是当地菜农,早晨坐船带着大溪的樱桃、枇杷等瓜果到奉节城里卖,下午挑着空筐回家。他们略显疲惫地挤着靠着,交流今天的商品价格、农业信息。不过一刻光景,舱里便成了昏睡的世界。抱小孩的母亲,挑筐的大爷,数钱的男人,都已进入酣睡状态。只有几个不知疲倦的孩子,在狭小的空间,你戳我一下我揪你一下地嬉闹着。
暮春的水天,一色空蒙。小船在长江上犁出一道道深纹,午后的阳光浅浅地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长江两岸如画,有村庄镶嵌其中。将近四点时渡轮靠岸,人们收拾着行李准备下船。
大溪,我来了!
码头是一个自然岸坡,船停稳后,船夫一声吆喝,几个守在岸上的村民立刻围了过来,一边喊着货物名称和数字,一边往岸上搬运。
眼前的大江水面如镜,清清亮亮地倒映着群山、房屋和树木。它是长江右岸的一条支流,因其水天相映如墨,又名为黛溪。一个村落因为傍了水,就突然变得生动起来。远远望着,我几乎闻见那掺和着泥土和鱼米香气的味道。一条长长的坡岸蜿蜒向上,沿着石梯向上走,可以看出村子如梯田般的布局。像我们见到的所有乡镇一样,大溪街道两旁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青砖黛瓦,有些墙体外表剥落,显示出岁月的侵蚀,给人沧桑之感,也平添了些许古意。当街是当地人开的小商店、杂货铺、维修店,以供人們日用所需。落日西斜,晚霞绚烂,村子在落日的余晖里显得诗意而宁静。
水下的古镇
宜昌秭归县作协的秦晓梅老师跟我交流三峡行的时候说,她在2003年见过蓄水前一晚的大溪。那是她第一次行走三峡,几乎是“前脚离开,后脚水就到了”。村落成了废墟,能搬走的全走了,碗口粗的柑橘树砍了,留下一排排整齐的树桩。大部分田地荒芜着,野草疯长,齐人腰深。三峡蓄水时山下村民大多外迁至重庆和湖北当阳、荆门,少部分就地安置,他们从水下搬到水上,这个村庄,成为老大溪人最后的家园。
71岁的大溪乡文化站老站长丁敬民记得很清楚,2006年156米蓄水之前,他每天在大溪老街“拾遗”,破败的店铺、摇摇欲坠的古老房屋、被踩出凹坑的青石板路……丁站长用随身携带的袖珍摄像机一遍又一遍地拍摄这里的一切,企图向后来者证实,这个依山傍水的古镇历史久远。久远到底是多远呢?大溪古镇的大溪文化遗址发掘地足以证明。
大溪文化遗址比大溪古镇的名气大多了。丁站长介绍,20世纪20年代,有从国外远道而来的传教士和探险家来到三峡,一个美国人率先在瞿塘峡东采集到石器和陶片,首次发现了大溪遗址。从五十年代开始,重庆、宜昌两地考古工作者在大溪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数百座墓葬,出土文物数千件。古大溪人对水满怀亲近而又崇敬,他们择水而居,渔猎,农耕,繁衍。每当早晨阳光透过群山、树荫洒在那片土地上,整个遗址呈现一片浓重的黛青色,像一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大溪的石器制造、建筑、陶器、祭祀礼教、文字,将人类在长江流域的足迹提前到7000年以前。大溪文化遗址是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百科信息资料库”。
大溪古镇老码头在我们下船的位置偏上,丁站长说,鼎盛时期,码头每天有上百艘船只进出,大溪盛产的竹木、杉树等木材经黛溪河顺长江而下抵达宜昌、武汉,大溪码头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水陆中转地位。老街商铺林立,上百匹驮运货物的骡马在老街的青石板街道上,铁蹄响亮地穿梭来往。来自重庆、湖北的茶叶、盐巴、布匹等货物堆放在大溪码头,由骡马运往巫山、曲池、巴东、恩施、建始。一到傍晚,过路马帮就在老街住宿歇脚,赶马的汉子们穿马褂执手巾,喝酒吆喝,第二天驮着茶盐米粮,继续翻山越岭,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据说大溪古镇在三峡工程搬迁前,依然有马帮运输。2002年三峡蓄水后,大溪马帮才隐退,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骡马古道,石壁青苔依然诉说着千年沧桑。
凝固的历史
在大溪村委会广场前我们发现了一块黛青色石碑,高2米,宽1.55米,厚0.6米,碑刻有“皇明康茂才进兵处”八个楷书大字,碑缘有“大溪口”三字。康茂才是明朝开国功臣,洪武初年,康茂才率兵进川讨伐蜀王明升,曾屯兵于此。光绪《巫山县志》有记载:“明康茂才墓,在县西南九十里。官大将军,洪武初,领兵征明升,被流矢中伤,卒,葬于金沙滩,即今之大溪口也,碑石现存。”这块石碑原位于大溪镇军营村长江北岸堰子崖南麓,后移至瞿塘峡下游大溪口126米处。三峡蓄水时,当地文化部门对这块碑进行第三次保护迁移,花费三万余元请人用绳索、木杠将数十吨重的石碑搬到广场。尽管后来学者们对石碑来历、康茂才有无到过巫山进行多次考证,但无论如何,这块碑的确立于明朝,是三峡地区地地道道的一个文物。
曹家老屋位于大溪南岸下游约6里的沙落村,从远处看,老屋坐北朝南,重檐青瓦,斗拱交错,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显得古朴庄重。
老屋风格属于徽式建筑,门楼上层是木架瓦覆的雨檐,两侧壁顶嵌有雕饰简单图案的瓦当和滴水,形成一排整齐的雁齿,屋内由正厅、后厅、厢房围城一个长8宽5、厅内见院、院内见厅的四合院天井格局。天井内有石缸、石条,还有一个起排水作用的石眼,老宅原本有房屋十多间,土改后分到各家各户,里面住过颜姓、李姓、染姓人家,最热闹时老屋内人口二三十,邻里关系和睦。后来年岁已更,老屋渐旧,人们逐渐搬离。 明威将军匡明鼎墓坐落于大溪南岸的沙落坪。墓碑明顯新建,旁有匡将军的介绍。匡明鼎,字爱如,麻邑(即湖北麻城市)始祖匡应麟之后裔,原籍湖南邵阳,明中叶迁麻城,匡明鼎从军,明末调施州卫任指挥签事,授衔明威将军。1644年挂印离职,隐于巫山大溪沙落坪,在当地娶妻成家。据说1672年吴三桂叛清,还派专人来大溪邀请匡明鼎去蜀议事,许以高位,他没答应。平定三藩后,清廷也请他出去做官,他以年老固辞,终老沙落坪。年轻时没有人重视,隐居三十年后倒成了香饽饽,这位大将军真可谓是巫山的姜子牙。
匡明鼎最早的墓,其实已不存在了,现在能看到的墓碑,是清乾隆四十八年三月重修的,上面刻有“明威将军军民兼管施州卫匡明鼎之墓”。新建的大墓,则是2006年匡氏后裔集资重修的,比较高大上,墓冢条石砌成,飞檐翘瓦,檐下有花纹浮雕,一看就能感受到后人们在修建墓碑时的郑重虔诚。墓两边还立了两通刻有子孙后代名字的碑,坟前有两尊石狮。将军墓如今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匡氏后人年节扫墓外,这些年也有外来游客前往瞻仰祭奠。
匡向氏节孝坊在一个叫松树包的地方,与将军墓有着半小时车程距离,据说这是为匡将军的孙媳妇向氏立的一块牌坊。由于数百年的沙土堆积,牌坊早已没有原建时的高大,牌坊石质,灰白色,条石砌成,三檐四柱。铭文显示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61年),牌坊正上方碑额处竖向镌刻“圣旨”二字,额坊上下雕刻的图案纹饰精美,匾上铭文因年代久模糊不辨。
这座数百年前的节孝坊,是全巫山唯一留存的古牌坊。似水流年,人世变幻,它静静伫立,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古代的礼制和传统道德观念。
欲渐明亮
当古镇成为历史,大溪村肩负着新时代的任务。行走在街道上,有很多细节耐人寻味。临街铺面家家户户都有绿植,一盆盆的兰花、仙人掌、滴水观音、月季,都在向我们这群陌生人展示着大溪村的勃勃生机与善意。在小吃店悠闲过早的几个村民,他们每人一碗麻辣小面,再咂口本地精酿的烧酒,不用主动搭讪,他们会告诉你大溪前段时间搞春季樱桃采摘活动赚到了钱。街边一家放着流行音乐的理发店,墙壁上贴了很多发型图片,老板是从重庆学艺归来的小伙子,剪刀在他的手中翻飞,他说自己为村民服务,收费不贵,但他的理发店是梦想的开始,因为他相信大溪发展会越来越好。大溪码头附近的粉条加工厂,制作粉条是大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工艺,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从收购红薯,到酸浆提取淀粉,到最终制成粉条,需要近二十道工序。为了保持粉条的风味不变,大溪村直到现在仍坚持手工制作。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尽管这里的粉条春节旺季价格高出市场上近两倍,也仍然不愁销路。
离开大溪村是在一个霞光满天的上午。微凉的空气中掺杂着植物与泥土的气味,变得更加清新。依然是渡轮过峡,那座水上的村庄在我们身后越来越远。古镇虽已没入水中,但我想,它的灵魂永存,它在那些凝固着历史的碑文石刻上,在大溪人口口相颂的传说中,也在每一个大溪人的心里。
责任编辑:高士林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奉标9号伴着马达声缓缓离开奉节新城码头,往夔门方向驶去。
我努力地挤过人群,终于在过道上寻得方寸容身之地。邻座是一位穿着韩版宽松娃娃装的大娘,戴一对珍珠耳环,颈上是挂绳包浆的钥匙串,她热心地在脚下腾出一点位置,用浓浓的方言告诉我可以把行李塞在里面。
“你搞啥子的嘛?”待我坐定,她指着我的相机说,“你是记者吗?来旅游的吗?”我告诉她,此行是要去拜访大溪村,她摇头又摆手:“大溪?大溪在水底下淹着,没得看头了。”见我迟疑不语,她又说,“老大溪人都搬迁到宜昌、荆州、湖南了,现在的大溪是搬迁上去的,人少。”
即便是在陆路运输便捷的今天,渡轮依然是峡江两岸村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奉标9号船尾堆放着方便面、饼干、面包等食品货物,舱里长条木椅、地上挤满了乘客,有带着孙儿回大溪的奶奶,有携宝宝回娘家的小夫妻……大部分是当地菜农,早晨坐船带着大溪的樱桃、枇杷等瓜果到奉节城里卖,下午挑着空筐回家。他们略显疲惫地挤着靠着,交流今天的商品价格、农业信息。不过一刻光景,舱里便成了昏睡的世界。抱小孩的母亲,挑筐的大爷,数钱的男人,都已进入酣睡状态。只有几个不知疲倦的孩子,在狭小的空间,你戳我一下我揪你一下地嬉闹着。
暮春的水天,一色空蒙。小船在长江上犁出一道道深纹,午后的阳光浅浅地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长江两岸如画,有村庄镶嵌其中。将近四点时渡轮靠岸,人们收拾着行李准备下船。
大溪,我来了!
码头是一个自然岸坡,船停稳后,船夫一声吆喝,几个守在岸上的村民立刻围了过来,一边喊着货物名称和数字,一边往岸上搬运。
眼前的大江水面如镜,清清亮亮地倒映着群山、房屋和树木。它是长江右岸的一条支流,因其水天相映如墨,又名为黛溪。一个村落因为傍了水,就突然变得生动起来。远远望着,我几乎闻见那掺和着泥土和鱼米香气的味道。一条长长的坡岸蜿蜒向上,沿着石梯向上走,可以看出村子如梯田般的布局。像我们见到的所有乡镇一样,大溪街道两旁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青砖黛瓦,有些墙体外表剥落,显示出岁月的侵蚀,给人沧桑之感,也平添了些许古意。当街是当地人开的小商店、杂货铺、维修店,以供人們日用所需。落日西斜,晚霞绚烂,村子在落日的余晖里显得诗意而宁静。
水下的古镇
宜昌秭归县作协的秦晓梅老师跟我交流三峡行的时候说,她在2003年见过蓄水前一晚的大溪。那是她第一次行走三峡,几乎是“前脚离开,后脚水就到了”。村落成了废墟,能搬走的全走了,碗口粗的柑橘树砍了,留下一排排整齐的树桩。大部分田地荒芜着,野草疯长,齐人腰深。三峡蓄水时山下村民大多外迁至重庆和湖北当阳、荆门,少部分就地安置,他们从水下搬到水上,这个村庄,成为老大溪人最后的家园。
71岁的大溪乡文化站老站长丁敬民记得很清楚,2006年156米蓄水之前,他每天在大溪老街“拾遗”,破败的店铺、摇摇欲坠的古老房屋、被踩出凹坑的青石板路……丁站长用随身携带的袖珍摄像机一遍又一遍地拍摄这里的一切,企图向后来者证实,这个依山傍水的古镇历史久远。久远到底是多远呢?大溪古镇的大溪文化遗址发掘地足以证明。
大溪文化遗址比大溪古镇的名气大多了。丁站长介绍,20世纪20年代,有从国外远道而来的传教士和探险家来到三峡,一个美国人率先在瞿塘峡东采集到石器和陶片,首次发现了大溪遗址。从五十年代开始,重庆、宜昌两地考古工作者在大溪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数百座墓葬,出土文物数千件。古大溪人对水满怀亲近而又崇敬,他们择水而居,渔猎,农耕,繁衍。每当早晨阳光透过群山、树荫洒在那片土地上,整个遗址呈现一片浓重的黛青色,像一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大溪的石器制造、建筑、陶器、祭祀礼教、文字,将人类在长江流域的足迹提前到7000年以前。大溪文化遗址是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百科信息资料库”。
大溪古镇老码头在我们下船的位置偏上,丁站长说,鼎盛时期,码头每天有上百艘船只进出,大溪盛产的竹木、杉树等木材经黛溪河顺长江而下抵达宜昌、武汉,大溪码头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水陆中转地位。老街商铺林立,上百匹驮运货物的骡马在老街的青石板街道上,铁蹄响亮地穿梭来往。来自重庆、湖北的茶叶、盐巴、布匹等货物堆放在大溪码头,由骡马运往巫山、曲池、巴东、恩施、建始。一到傍晚,过路马帮就在老街住宿歇脚,赶马的汉子们穿马褂执手巾,喝酒吆喝,第二天驮着茶盐米粮,继续翻山越岭,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据说大溪古镇在三峡工程搬迁前,依然有马帮运输。2002年三峡蓄水后,大溪马帮才隐退,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骡马古道,石壁青苔依然诉说着千年沧桑。
凝固的历史
在大溪村委会广场前我们发现了一块黛青色石碑,高2米,宽1.55米,厚0.6米,碑刻有“皇明康茂才进兵处”八个楷书大字,碑缘有“大溪口”三字。康茂才是明朝开国功臣,洪武初年,康茂才率兵进川讨伐蜀王明升,曾屯兵于此。光绪《巫山县志》有记载:“明康茂才墓,在县西南九十里。官大将军,洪武初,领兵征明升,被流矢中伤,卒,葬于金沙滩,即今之大溪口也,碑石现存。”这块石碑原位于大溪镇军营村长江北岸堰子崖南麓,后移至瞿塘峡下游大溪口126米处。三峡蓄水时,当地文化部门对这块碑进行第三次保护迁移,花费三万余元请人用绳索、木杠将数十吨重的石碑搬到广场。尽管后来学者们对石碑来历、康茂才有无到过巫山进行多次考证,但无论如何,这块碑的确立于明朝,是三峡地区地地道道的一个文物。
曹家老屋位于大溪南岸下游约6里的沙落村,从远处看,老屋坐北朝南,重檐青瓦,斗拱交错,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显得古朴庄重。
老屋风格属于徽式建筑,门楼上层是木架瓦覆的雨檐,两侧壁顶嵌有雕饰简单图案的瓦当和滴水,形成一排整齐的雁齿,屋内由正厅、后厅、厢房围城一个长8宽5、厅内见院、院内见厅的四合院天井格局。天井内有石缸、石条,还有一个起排水作用的石眼,老宅原本有房屋十多间,土改后分到各家各户,里面住过颜姓、李姓、染姓人家,最热闹时老屋内人口二三十,邻里关系和睦。后来年岁已更,老屋渐旧,人们逐渐搬离。 明威将军匡明鼎墓坐落于大溪南岸的沙落坪。墓碑明顯新建,旁有匡将军的介绍。匡明鼎,字爱如,麻邑(即湖北麻城市)始祖匡应麟之后裔,原籍湖南邵阳,明中叶迁麻城,匡明鼎从军,明末调施州卫任指挥签事,授衔明威将军。1644年挂印离职,隐于巫山大溪沙落坪,在当地娶妻成家。据说1672年吴三桂叛清,还派专人来大溪邀请匡明鼎去蜀议事,许以高位,他没答应。平定三藩后,清廷也请他出去做官,他以年老固辞,终老沙落坪。年轻时没有人重视,隐居三十年后倒成了香饽饽,这位大将军真可谓是巫山的姜子牙。
匡明鼎最早的墓,其实已不存在了,现在能看到的墓碑,是清乾隆四十八年三月重修的,上面刻有“明威将军军民兼管施州卫匡明鼎之墓”。新建的大墓,则是2006年匡氏后裔集资重修的,比较高大上,墓冢条石砌成,飞檐翘瓦,檐下有花纹浮雕,一看就能感受到后人们在修建墓碑时的郑重虔诚。墓两边还立了两通刻有子孙后代名字的碑,坟前有两尊石狮。将军墓如今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匡氏后人年节扫墓外,这些年也有外来游客前往瞻仰祭奠。
匡向氏节孝坊在一个叫松树包的地方,与将军墓有着半小时车程距离,据说这是为匡将军的孙媳妇向氏立的一块牌坊。由于数百年的沙土堆积,牌坊早已没有原建时的高大,牌坊石质,灰白色,条石砌成,三檐四柱。铭文显示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61年),牌坊正上方碑额处竖向镌刻“圣旨”二字,额坊上下雕刻的图案纹饰精美,匾上铭文因年代久模糊不辨。
这座数百年前的节孝坊,是全巫山唯一留存的古牌坊。似水流年,人世变幻,它静静伫立,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古代的礼制和传统道德观念。
欲渐明亮
当古镇成为历史,大溪村肩负着新时代的任务。行走在街道上,有很多细节耐人寻味。临街铺面家家户户都有绿植,一盆盆的兰花、仙人掌、滴水观音、月季,都在向我们这群陌生人展示着大溪村的勃勃生机与善意。在小吃店悠闲过早的几个村民,他们每人一碗麻辣小面,再咂口本地精酿的烧酒,不用主动搭讪,他们会告诉你大溪前段时间搞春季樱桃采摘活动赚到了钱。街边一家放着流行音乐的理发店,墙壁上贴了很多发型图片,老板是从重庆学艺归来的小伙子,剪刀在他的手中翻飞,他说自己为村民服务,收费不贵,但他的理发店是梦想的开始,因为他相信大溪发展会越来越好。大溪码头附近的粉条加工厂,制作粉条是大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工艺,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从收购红薯,到酸浆提取淀粉,到最终制成粉条,需要近二十道工序。为了保持粉条的风味不变,大溪村直到现在仍坚持手工制作。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尽管这里的粉条春节旺季价格高出市场上近两倍,也仍然不愁销路。
离开大溪村是在一个霞光满天的上午。微凉的空气中掺杂着植物与泥土的气味,变得更加清新。依然是渡轮过峡,那座水上的村庄在我们身后越来越远。古镇虽已没入水中,但我想,它的灵魂永存,它在那些凝固着历史的碑文石刻上,在大溪人口口相颂的传说中,也在每一个大溪人的心里。
责任编辑:高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