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行散记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上的村庄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奉标9号伴着马达声缓缓离开奉节新城码头,往夔门方向驶去。
  我努力地挤过人群,终于在过道上寻得方寸容身之地。邻座是一位穿着韩版宽松娃娃装的大娘,戴一对珍珠耳环,颈上是挂绳包浆的钥匙串,她热心地在脚下腾出一点位置,用浓浓的方言告诉我可以把行李塞在里面。
  “你搞啥子的嘛?”待我坐定,她指着我的相机说,“你是记者吗?来旅游的吗?”我告诉她,此行是要去拜访大溪村,她摇头又摆手:“大溪?大溪在水底下淹着,没得看头了。”见我迟疑不语,她又说,“老大溪人都搬迁到宜昌、荆州、湖南了,现在的大溪是搬迁上去的,人少。”
  即便是在陆路运输便捷的今天,渡轮依然是峡江两岸村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奉标9号船尾堆放着方便面、饼干、面包等食品货物,舱里长条木椅、地上挤满了乘客,有带着孙儿回大溪的奶奶,有携宝宝回娘家的小夫妻……大部分是当地菜农,早晨坐船带着大溪的樱桃、枇杷等瓜果到奉节城里卖,下午挑着空筐回家。他们略显疲惫地挤着靠着,交流今天的商品价格、农业信息。不过一刻光景,舱里便成了昏睡的世界。抱小孩的母亲,挑筐的大爷,数钱的男人,都已进入酣睡状态。只有几个不知疲倦的孩子,在狭小的空间,你戳我一下我揪你一下地嬉闹着。
  暮春的水天,一色空蒙。小船在长江上犁出一道道深纹,午后的阳光浅浅地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长江两岸如画,有村庄镶嵌其中。将近四点时渡轮靠岸,人们收拾着行李准备下船。
  大溪,我来了!
  码头是一个自然岸坡,船停稳后,船夫一声吆喝,几个守在岸上的村民立刻围了过来,一边喊着货物名称和数字,一边往岸上搬运。
  眼前的大江水面如镜,清清亮亮地倒映着群山、房屋和树木。它是长江右岸的一条支流,因其水天相映如墨,又名为黛溪。一个村落因为傍了水,就突然变得生动起来。远远望着,我几乎闻见那掺和着泥土和鱼米香气的味道。一条长长的坡岸蜿蜒向上,沿着石梯向上走,可以看出村子如梯田般的布局。像我们见到的所有乡镇一样,大溪街道两旁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青砖黛瓦,有些墙体外表剥落,显示出岁月的侵蚀,给人沧桑之感,也平添了些许古意。当街是当地人开的小商店、杂货铺、维修店,以供人們日用所需。落日西斜,晚霞绚烂,村子在落日的余晖里显得诗意而宁静。
  水下的古镇
  宜昌秭归县作协的秦晓梅老师跟我交流三峡行的时候说,她在2003年见过蓄水前一晚的大溪。那是她第一次行走三峡,几乎是“前脚离开,后脚水就到了”。村落成了废墟,能搬走的全走了,碗口粗的柑橘树砍了,留下一排排整齐的树桩。大部分田地荒芜着,野草疯长,齐人腰深。三峡蓄水时山下村民大多外迁至重庆和湖北当阳、荆门,少部分就地安置,他们从水下搬到水上,这个村庄,成为老大溪人最后的家园。
  71岁的大溪乡文化站老站长丁敬民记得很清楚,2006年156米蓄水之前,他每天在大溪老街“拾遗”,破败的店铺、摇摇欲坠的古老房屋、被踩出凹坑的青石板路……丁站长用随身携带的袖珍摄像机一遍又一遍地拍摄这里的一切,企图向后来者证实,这个依山傍水的古镇历史久远。久远到底是多远呢?大溪古镇的大溪文化遗址发掘地足以证明。
  大溪文化遗址比大溪古镇的名气大多了。丁站长介绍,20世纪20年代,有从国外远道而来的传教士和探险家来到三峡,一个美国人率先在瞿塘峡东采集到石器和陶片,首次发现了大溪遗址。从五十年代开始,重庆、宜昌两地考古工作者在大溪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数百座墓葬,出土文物数千件。古大溪人对水满怀亲近而又崇敬,他们择水而居,渔猎,农耕,繁衍。每当早晨阳光透过群山、树荫洒在那片土地上,整个遗址呈现一片浓重的黛青色,像一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大溪的石器制造、建筑、陶器、祭祀礼教、文字,将人类在长江流域的足迹提前到7000年以前。大溪文化遗址是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百科信息资料库”。
  大溪古镇老码头在我们下船的位置偏上,丁站长说,鼎盛时期,码头每天有上百艘船只进出,大溪盛产的竹木、杉树等木材经黛溪河顺长江而下抵达宜昌、武汉,大溪码头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水陆中转地位。老街商铺林立,上百匹驮运货物的骡马在老街的青石板街道上,铁蹄响亮地穿梭来往。来自重庆、湖北的茶叶、盐巴、布匹等货物堆放在大溪码头,由骡马运往巫山、曲池、巴东、恩施、建始。一到傍晚,过路马帮就在老街住宿歇脚,赶马的汉子们穿马褂执手巾,喝酒吆喝,第二天驮着茶盐米粮,继续翻山越岭,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据说大溪古镇在三峡工程搬迁前,依然有马帮运输。2002年三峡蓄水后,大溪马帮才隐退,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骡马古道,石壁青苔依然诉说着千年沧桑。
  凝固的历史
  在大溪村委会广场前我们发现了一块黛青色石碑,高2米,宽1.55米,厚0.6米,碑刻有“皇明康茂才进兵处”八个楷书大字,碑缘有“大溪口”三字。康茂才是明朝开国功臣,洪武初年,康茂才率兵进川讨伐蜀王明升,曾屯兵于此。光绪《巫山县志》有记载:“明康茂才墓,在县西南九十里。官大将军,洪武初,领兵征明升,被流矢中伤,卒,葬于金沙滩,即今之大溪口也,碑石现存。”这块石碑原位于大溪镇军营村长江北岸堰子崖南麓,后移至瞿塘峡下游大溪口126米处。三峡蓄水时,当地文化部门对这块碑进行第三次保护迁移,花费三万余元请人用绳索、木杠将数十吨重的石碑搬到广场。尽管后来学者们对石碑来历、康茂才有无到过巫山进行多次考证,但无论如何,这块碑的确立于明朝,是三峡地区地地道道的一个文物。
  曹家老屋位于大溪南岸下游约6里的沙落村,从远处看,老屋坐北朝南,重檐青瓦,斗拱交错,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显得古朴庄重。
  老屋风格属于徽式建筑,门楼上层是木架瓦覆的雨檐,两侧壁顶嵌有雕饰简单图案的瓦当和滴水,形成一排整齐的雁齿,屋内由正厅、后厅、厢房围城一个长8宽5、厅内见院、院内见厅的四合院天井格局。天井内有石缸、石条,还有一个起排水作用的石眼,老宅原本有房屋十多间,土改后分到各家各户,里面住过颜姓、李姓、染姓人家,最热闹时老屋内人口二三十,邻里关系和睦。后来年岁已更,老屋渐旧,人们逐渐搬离。   明威将军匡明鼎墓坐落于大溪南岸的沙落坪。墓碑明顯新建,旁有匡将军的介绍。匡明鼎,字爱如,麻邑(即湖北麻城市)始祖匡应麟之后裔,原籍湖南邵阳,明中叶迁麻城,匡明鼎从军,明末调施州卫任指挥签事,授衔明威将军。1644年挂印离职,隐于巫山大溪沙落坪,在当地娶妻成家。据说1672年吴三桂叛清,还派专人来大溪邀请匡明鼎去蜀议事,许以高位,他没答应。平定三藩后,清廷也请他出去做官,他以年老固辞,终老沙落坪。年轻时没有人重视,隐居三十年后倒成了香饽饽,这位大将军真可谓是巫山的姜子牙。
  匡明鼎最早的墓,其实已不存在了,现在能看到的墓碑,是清乾隆四十八年三月重修的,上面刻有“明威将军军民兼管施州卫匡明鼎之墓”。新建的大墓,则是2006年匡氏后裔集资重修的,比较高大上,墓冢条石砌成,飞檐翘瓦,檐下有花纹浮雕,一看就能感受到后人们在修建墓碑时的郑重虔诚。墓两边还立了两通刻有子孙后代名字的碑,坟前有两尊石狮。将军墓如今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匡氏后人年节扫墓外,这些年也有外来游客前往瞻仰祭奠。
  匡向氏节孝坊在一个叫松树包的地方,与将军墓有着半小时车程距离,据说这是为匡将军的孙媳妇向氏立的一块牌坊。由于数百年的沙土堆积,牌坊早已没有原建时的高大,牌坊石质,灰白色,条石砌成,三檐四柱。铭文显示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61年),牌坊正上方碑额处竖向镌刻“圣旨”二字,额坊上下雕刻的图案纹饰精美,匾上铭文因年代久模糊不辨。
  这座数百年前的节孝坊,是全巫山唯一留存的古牌坊。似水流年,人世变幻,它静静伫立,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古代的礼制和传统道德观念。
  欲渐明亮
  当古镇成为历史,大溪村肩负着新时代的任务。行走在街道上,有很多细节耐人寻味。临街铺面家家户户都有绿植,一盆盆的兰花、仙人掌、滴水观音、月季,都在向我们这群陌生人展示着大溪村的勃勃生机与善意。在小吃店悠闲过早的几个村民,他们每人一碗麻辣小面,再咂口本地精酿的烧酒,不用主动搭讪,他们会告诉你大溪前段时间搞春季樱桃采摘活动赚到了钱。街边一家放着流行音乐的理发店,墙壁上贴了很多发型图片,老板是从重庆学艺归来的小伙子,剪刀在他的手中翻飞,他说自己为村民服务,收费不贵,但他的理发店是梦想的开始,因为他相信大溪发展会越来越好。大溪码头附近的粉条加工厂,制作粉条是大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工艺,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从收购红薯,到酸浆提取淀粉,到最终制成粉条,需要近二十道工序。为了保持粉条的风味不变,大溪村直到现在仍坚持手工制作。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尽管这里的粉条春节旺季价格高出市场上近两倍,也仍然不愁销路。
  离开大溪村是在一个霞光满天的上午。微凉的空气中掺杂着植物与泥土的气味,变得更加清新。依然是渡轮过峡,那座水上的村庄在我们身后越来越远。古镇虽已没入水中,但我想,它的灵魂永存,它在那些凝固着历史的碑文石刻上,在大溪人口口相颂的传说中,也在每一个大溪人的心里。
  责任编辑:高士林
其他文献
水晶几乎就是东海的代名词,一提起东海,一缕晶莹剔透的光芒便会从脑海里如慧星般闪过。  华夏大地物产丰饶,每一个地方总有其独特的方物。东海也不例外,水晶、版画、温泉澡被视为东海文化三宝,水晶位列其首;而且东海还是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故乡,他的作品在中国可谓是尽人皆知,感人至深。在东海2037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水晶储量约占全国70%以上,水晶中的硅含量高达99.99%,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东海拥有
期刊
年少时比较喜欢岑参的诗,到现在也还能背诵好几首,只是从来没想到他的家乡和我的家乡如此之近。站在岑参纪念馆的大门前望向东南方,我估摸此地与我的老家化家湖村的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  《唐诗三百首》里的注释,说岑参是荆州江陵人,而我的老家所在的张金镇原属江陵县,1954年才划归潜江市,但对一个在十二岁之前足迹没踏出本乡镇区域半步的少年而言,江陵这个地名依然是有些空泛的。后来知道了岑河镇这个地方,也没有
期刊
摊子支在立交桥下。一副挑子,有小火炉,炊壶、脸盆、座椅及其它理发用具。  有人开车来,直奔陈师傅,亮出工作证,对他耳语几句,意在随来者走。恭候多时的老主顾们议论开了,说怎么说走就走了?城管局可是同意可在这摆摊的!  陈师傅拱手连声道:家里临时有事,去去就回,望各位老主顾包涵。看他急急的样子,有几个过来安慰他,家里有事那尽管去,我们在此再等些时,需要帮忙吱一声。谢谢!谢谢!他边回话边带上简单的几件理
期刊
东方传统文化发祥地中国,在世界之林有两个代名词,一个是“瓷器”,China的中文译义就是:中国、瓷器;另一个是:茶Tea。而作为茶和瓷器同时盛名天下的地方,恐怕非江西省浮梁县莫属了,其实茶和瓷器从出生起就是形影不离的,而浮梁一直是绝美地匹配了它们。  从历史到今天,可以说很多人对浮梁县及其古镇瑶里是心驰神往的。如果说对宋人彭汝沥送友人的咏瓷诗句“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不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白居易的
期刊
胜日  流水有了好脾气  经冬的枝条开始柔软  风,轻易就吹动了石头  暖烘烘的空气里,忧伤的枝条长得更快  抱怨每一个路口都有送别  抱怨空气里花朵都有骚动的心  抱怨曾有过的好日子都被时间辜负  万物体内都有一个春天  好日子会把它唤醒  原野  开阔的原野上,两只喜鹊在飞翔。  两只,欢快的喜鹊,阳光中制造着浪花。  开阔的原野上,除了它们,一无所有。  你说,它们的欢乐有多大!  开阔的原
期刊
剥莲记  莲在淤泥中历经黑暗的生活  终于开出了花  结出了果  但剥开一粒粒莲籽  那么苦的心  柔软、稚嫩  仿佛还在经受黑暗无言的教育  荒芜赋  一座荒芜的旧屋  在早春寒风中失去了瓦片,又在  暮春淫雨中腐烂掉檐檩  到了夏天只剩下平直方正的部分  远远望去仿佛又回到门框扶立的时候  依山临水,且别有所寄  走在秋天山路上  我见到一个小沙弥  身穿灰袍打着绑腿走在山间小路上  他看见我
期刊
退一步  把大地还给天空,把城市还给土地  把身体还给母亲,把罪恶还给上帝  把现在的一切还给过去  我们一起喊  一、二、三,退后  让河水流经我的额头  讓森林覆盖荒芜,让阳光照耀墓碑  让死亡继续沉寂,让人间没有悲痛  让文明继续着文明  你我之间没有阻隔  荒芜之美  从年前到春末  叶子是一片片落尽的  坠落的还有雨水  这个过程缓慢,无法见证  我看到的有厚厚的一层  春风已然不能唤醒
期刊
老夫妇  世间的事,皆是悲哀。  长途班车上的老夫妇,  男人弯腰,整理着什么。  女人,侧身看着。  男人俯身更低的时候,  灰白的头发蹭着女人的身子。  汽车颠簸,男人,依旧在拾掇什么,  头发在女人的身上蹭来蹭去。  两个人并不漠然,但也没什么喜悦,  如同淡淡的温水,与体温略似的温水。  世间的事,凡看透的,皆是悲哀。  盲文  第一次,这么近看这种文字。  想起那些人,冥想似的手指  从
期刊
胶林听雨  这无尽的绿色都包裹着一个梦境  一个稚子之梦或旅行之梦  胶林的乳汁  奶白了晨光  与晨光一起行走的是那场猝不及防的雨  一定是前生的机缘  我与这无边的胶林和缠绵的雨不期而遇  身上的铠甲一层层的脱落  最后只剩下原始的肉体和纯净的血液  以及肉体内舒畅的呼吸  这个时候,爱同胶林一起舞蹈  这雨、这风,还有胶林颤抖的叶子  都在合奏唐诗宋词的美丽  我一次又一次修正自己的构思  
期刊
随着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题材文学这几年在不断回潮。所谓“回潮”,是相对于在中国上世纪80至90年代那段时期包括农村文学在内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落潮而言的。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浪潮有一种“去政治化”、远离现实、消解意义的趋向,那么90年代的中国文学,由于“王朔现象”等新潮流的涌起,则呈现出一种“躲避崇高”的倾向。这些现象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社会观念、价值尺度、文化心态等客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