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意识“破”旧,重视“课课练”作用
案例:在技巧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中,由于受到组织、讲解、保护与帮助以及教材性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多是采用分组轮换的练习方式,教学的重心放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上。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及运动量明显不足,体能的积累和提高相对低下。
分析:以往的教学中,通常会在主教材后面增加一些接力跑等较为激烈的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但是这类游戏和比赛,存在个体等待时间过长,或者身体锻炼部位单一的现象,导致体能发展的不均衡,且积累和提高的效果不理想。
策略:在案例中“课课练”的环节,教师可充分利用垫子进行增加负荷的练习。如,2名学生1组,快速仰卧起坐10次/组,共做10组 折叠垫子交换腿跳20次/组,共做10组,力求在短时间内进行小范围的综合快速运动,迅速提升学生的运动负荷,发展学生的体能。
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格局和意识,将体能“课课练”提升至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高度,把它设置为体育课不可缺少的部分,目的就是增加专门性的体能发展练习,增强课堂的运动负荷,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保证学生在体能上“吃饱、吃足”。
二、形式“破”冰,创新“课课练”形式
1.改“懒”完成任务为“争”完成任务
案例:为补偿课堂负荷不足,采用传统布置任务的方式“请同学们2名学生1组,协助完成仰卧起坐10次/组,共做10组 折叠垫子交换腿跳20次/组,共做10组”。虽然学生可以完成规定动作的次数和组数,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练习效果较低下。
分析:在“课课练”的过程中,俯卧撑、蛙跳、深蹲跳、快速跑等传统的体能发展手段是常用的练习模式,学生在大量练习后极易疲劳;同时内容较为枯燥,形势较为单一,学生会产生厌烦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屡禁不止,体能的提升效果较差。
策略:在“课课练”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编游戏、比赛、情境教学等方式改变“课课练”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体能的目的。如,布置任务后,统一指挥,采用“看谁先完成”的竞赛方式:2名学生1组进行交换练习,2名学生完成后,举手示意表示完成,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锻炼,体能得到不断提升。
2.变“闲”等待练习为“忙”等待练习
案例:在投掷垒球、加速跑等教学过程中,出于安全、秩序的考虑,教师通常采用统一指挥、轮换练习的方式。学生单次练习完成后,漫无目的地捡回沙包或走回,每次练习之间的等待时间较长。
分析:受场地、器材、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采用分组练习的形式较为普遍,导致练习密度降低。
策略:在捡器材和返回的过程或者等待练习的时间里,教师可以设置体能练习任务,将其变成有效提高体能的时间。如,在练习后返回至起始位置时,做弓箭步走、蹲跳走、高抬腿跑、蛙跳等体能练习;在等待练习时,做深蹲跳等上下肢互补的体能练习,节约了单独体能训练的时间,增加了练习密度,符合全身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负荷,学生体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负荷“破”颈,突破体能练习极限
1.针对性练习突破专项体能极限
案例:快速跑教学。学生通过课堂前期较大强度和较大量的学习与练习后,体能的积累已达到了较高层次。但是,受限于学生原有的体能基础、练习方式的限制以及体能的消耗,练习密度、强度都很难进一步提高或者突破。
分析:在课堂中,学生的练习通常是技术的学习和体能的积累。众所周知,成绩的提升、体能的发展需要大运动量、大强度,需要突破负荷极限。教师可借助“课课练”,利用专项练习,继续加大学生练习的负荷,寻求成绩的提高,进而提高身体承负能力。
策略:在快速跑的“课课练”环节中,针对跑动所需的腿部力量,采用专项训练动作,进一步加大本节课的运动负荷:20次蛙跳接30m加速跑、背人20m交换往返走等,让学生在专项体能的积累上有所突破,从而为成绩、体能的提高打下基础。
2.量的积累突破综合体能极限
案例:体育课中,“同学们一起做10个俯卧撑”,“来,大家一起做30次蹲跳起”,“再来一次”,这种简单、重复、无目的的素质练习时有发生。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明显不足,学生身体承受负荷的能力无明显提升。
分析: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完成某一体能的积累,但是,受项目、练习形式、场地组织等限制,积累量远远低于自己体能极限水平。
策略:把“课课练”的分组轮换变成集体练习,并且变单个练习为组合练习。如,在30s音乐节奏变换下进行以下练习:20个俯卧撑接20个立卧撑接20个深蹲跳接20个弓步交换跳。要求学生在30s的时间内,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成规定的动作练习,并在完成1min的组合动作之后,做20s肌肉与肌腱的拉伸练习。音乐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时间的限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练习强度;拉伸动作,给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的同时,柔韧性练习能提高学生的綜合体能。这样运用组合动作的体能练习方法、音乐控时的紧凑练习形式,对学生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大运动量、综合性的体能练习,可以突破学生的综合体能极限。
—徐晓东(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小学,264400);姜建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64400)整理
案例:在技巧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中,由于受到组织、讲解、保护与帮助以及教材性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多是采用分组轮换的练习方式,教学的重心放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上。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及运动量明显不足,体能的积累和提高相对低下。
分析:以往的教学中,通常会在主教材后面增加一些接力跑等较为激烈的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但是这类游戏和比赛,存在个体等待时间过长,或者身体锻炼部位单一的现象,导致体能发展的不均衡,且积累和提高的效果不理想。
策略:在案例中“课课练”的环节,教师可充分利用垫子进行增加负荷的练习。如,2名学生1组,快速仰卧起坐10次/组,共做10组 折叠垫子交换腿跳20次/组,共做10组,力求在短时间内进行小范围的综合快速运动,迅速提升学生的运动负荷,发展学生的体能。
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格局和意识,将体能“课课练”提升至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高度,把它设置为体育课不可缺少的部分,目的就是增加专门性的体能发展练习,增强课堂的运动负荷,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保证学生在体能上“吃饱、吃足”。
二、形式“破”冰,创新“课课练”形式
1.改“懒”完成任务为“争”完成任务
案例:为补偿课堂负荷不足,采用传统布置任务的方式“请同学们2名学生1组,协助完成仰卧起坐10次/组,共做10组 折叠垫子交换腿跳20次/组,共做10组”。虽然学生可以完成规定动作的次数和组数,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练习效果较低下。
分析:在“课课练”的过程中,俯卧撑、蛙跳、深蹲跳、快速跑等传统的体能发展手段是常用的练习模式,学生在大量练习后极易疲劳;同时内容较为枯燥,形势较为单一,学生会产生厌烦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屡禁不止,体能的提升效果较差。
策略:在“课课练”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编游戏、比赛、情境教学等方式改变“课课练”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体能的目的。如,布置任务后,统一指挥,采用“看谁先完成”的竞赛方式:2名学生1组进行交换练习,2名学生完成后,举手示意表示完成,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锻炼,体能得到不断提升。
2.变“闲”等待练习为“忙”等待练习
案例:在投掷垒球、加速跑等教学过程中,出于安全、秩序的考虑,教师通常采用统一指挥、轮换练习的方式。学生单次练习完成后,漫无目的地捡回沙包或走回,每次练习之间的等待时间较长。
分析:受场地、器材、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采用分组练习的形式较为普遍,导致练习密度降低。
策略:在捡器材和返回的过程或者等待练习的时间里,教师可以设置体能练习任务,将其变成有效提高体能的时间。如,在练习后返回至起始位置时,做弓箭步走、蹲跳走、高抬腿跑、蛙跳等体能练习;在等待练习时,做深蹲跳等上下肢互补的体能练习,节约了单独体能训练的时间,增加了练习密度,符合全身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负荷,学生体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负荷“破”颈,突破体能练习极限
1.针对性练习突破专项体能极限
案例:快速跑教学。学生通过课堂前期较大强度和较大量的学习与练习后,体能的积累已达到了较高层次。但是,受限于学生原有的体能基础、练习方式的限制以及体能的消耗,练习密度、强度都很难进一步提高或者突破。
分析:在课堂中,学生的练习通常是技术的学习和体能的积累。众所周知,成绩的提升、体能的发展需要大运动量、大强度,需要突破负荷极限。教师可借助“课课练”,利用专项练习,继续加大学生练习的负荷,寻求成绩的提高,进而提高身体承负能力。
策略:在快速跑的“课课练”环节中,针对跑动所需的腿部力量,采用专项训练动作,进一步加大本节课的运动负荷:20次蛙跳接30m加速跑、背人20m交换往返走等,让学生在专项体能的积累上有所突破,从而为成绩、体能的提高打下基础。
2.量的积累突破综合体能极限
案例:体育课中,“同学们一起做10个俯卧撑”,“来,大家一起做30次蹲跳起”,“再来一次”,这种简单、重复、无目的的素质练习时有发生。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明显不足,学生身体承受负荷的能力无明显提升。
分析: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完成某一体能的积累,但是,受项目、练习形式、场地组织等限制,积累量远远低于自己体能极限水平。
策略:把“课课练”的分组轮换变成集体练习,并且变单个练习为组合练习。如,在30s音乐节奏变换下进行以下练习:20个俯卧撑接20个立卧撑接20个深蹲跳接20个弓步交换跳。要求学生在30s的时间内,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成规定的动作练习,并在完成1min的组合动作之后,做20s肌肉与肌腱的拉伸练习。音乐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时间的限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练习强度;拉伸动作,给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的同时,柔韧性练习能提高学生的綜合体能。这样运用组合动作的体能练习方法、音乐控时的紧凑练习形式,对学生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大运动量、综合性的体能练习,可以突破学生的综合体能极限。
—徐晓东(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小学,264400);姜建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644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