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重生”话体能“课课练”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意识“破”旧,重视“课课练”作用
  案例:在技巧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中,由于受到组织、讲解、保护与帮助以及教材性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多是采用分组轮换的练习方式,教学的重心放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上。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及运动量明显不足,体能的积累和提高相对低下。
  分析:以往的教学中,通常会在主教材后面增加一些接力跑等较为激烈的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但是这类游戏和比赛,存在个体等待时间过长,或者身体锻炼部位单一的现象,导致体能发展的不均衡,且积累和提高的效果不理想。
  策略:在案例中“课课练”的环节,教师可充分利用垫子进行增加负荷的练习。如,2名学生1组,快速仰卧起坐10次/组,共做10组 折叠垫子交换腿跳20次/组,共做10组,力求在短时间内进行小范围的综合快速运动,迅速提升学生的运动负荷,发展学生的体能。
  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格局和意识,将体能“课课练”提升至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高度,把它设置为体育课不可缺少的部分,目的就是增加专门性的体能发展练习,增强课堂的运动负荷,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保证学生在体能上“吃饱、吃足”。
  二、形式“破”冰,创新“课课练”形式
  1.改“懒”完成任务为“争”完成任务
  案例:为补偿课堂负荷不足,采用传统布置任务的方式“请同学们2名学生1组,协助完成仰卧起坐10次/组,共做10组 折叠垫子交换腿跳20次/组,共做10组”。虽然学生可以完成规定动作的次数和组数,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练习效果较低下。
  分析:在“课课练”的过程中,俯卧撑、蛙跳、深蹲跳、快速跑等传统的体能发展手段是常用的练习模式,学生在大量练习后极易疲劳;同时内容较为枯燥,形势较为单一,学生会产生厌烦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屡禁不止,体能的提升效果较差。
  策略:在“课课练”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编游戏、比赛、情境教学等方式改变“课课练”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体能的目的。如,布置任务后,统一指挥,采用“看谁先完成”的竞赛方式:2名学生1组进行交换练习,2名学生完成后,举手示意表示完成,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锻炼,体能得到不断提升。
  2.变“闲”等待练习为“忙”等待练习
  案例:在投掷垒球、加速跑等教学过程中,出于安全、秩序的考虑,教师通常采用统一指挥、轮换练习的方式。学生单次练习完成后,漫无目的地捡回沙包或走回,每次练习之间的等待时间较长。
  分析:受场地、器材、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采用分组练习的形式较为普遍,导致练习密度降低。
  策略:在捡器材和返回的过程或者等待练习的时间里,教师可以设置体能练习任务,将其变成有效提高体能的时间。如,在练习后返回至起始位置时,做弓箭步走、蹲跳走、高抬腿跑、蛙跳等体能练习;在等待练习时,做深蹲跳等上下肢互补的体能练习,节约了单独体能训练的时间,增加了练习密度,符合全身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负荷,学生体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负荷“破”颈,突破体能练习极限
  1.针对性练习突破专项体能极限
  案例:快速跑教学。学生通过课堂前期较大强度和较大量的学习与练习后,体能的积累已达到了较高层次。但是,受限于学生原有的体能基础、练习方式的限制以及体能的消耗,练习密度、强度都很难进一步提高或者突破。
  分析:在课堂中,学生的练习通常是技术的学习和体能的积累。众所周知,成绩的提升、体能的发展需要大运动量、大强度,需要突破负荷极限。教师可借助“课课练”,利用专项练习,继续加大学生练习的负荷,寻求成绩的提高,进而提高身体承负能力。
  策略:在快速跑的“课课练”环节中,针对跑动所需的腿部力量,采用专项训练动作,进一步加大本节课的运动负荷:20次蛙跳接30m加速跑、背人20m交换往返走等,让学生在专项体能的积累上有所突破,从而为成绩、体能的提高打下基础。
  2.量的积累突破综合体能极限
  案例:体育课中,“同学们一起做10个俯卧撑”,“来,大家一起做30次蹲跳起”,“再来一次”,这种简单、重复、无目的的素质练习时有发生。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明显不足,学生身体承受负荷的能力无明显提升。
  分析: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完成某一体能的积累,但是,受项目、练习形式、场地组织等限制,积累量远远低于自己体能极限水平。
  策略:把“课课练”的分组轮换变成集体练习,并且变单个练习为组合练习。如,在30s音乐节奏变换下进行以下练习:20个俯卧撑接20个立卧撑接20个深蹲跳接20个弓步交换跳。要求学生在30s的时间内,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成规定的动作练习,并在完成1min的组合动作之后,做20s肌肉与肌腱的拉伸练习。音乐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时间的限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练习强度;拉伸动作,给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的同时,柔韧性练习能提高学生的綜合体能。这样运用组合动作的体能练习方法、音乐控时的紧凑练习形式,对学生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大运动量、综合性的体能练习,可以突破学生的综合体能极限。
  —徐晓东(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小学,264400);姜建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64400)整理
其他文献
自中央7号文件明确要求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广州市花都区努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落实相关要求。在花都区教育局指导和帮助下,花都区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将其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也将其作为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花都区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局面,实现了区内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全覆盖,并涌现出众多设计科学
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办,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承办,重庆市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的“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于2017年12月21-23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在新中国刚刚度过70华诞之际,2019年10月18日至21日,为期4天的“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本届活动现场展示64节体育课,线上交流371节体育课,是历届观摩展示活动以来影响最大、组织最好、方式最新、效果最佳的一次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盛会。“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转变理念,提供合作土壤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以原地侧向投掷沙包为例,按照以往的理念,教师会把引臂、屈肘、出手角度等影响投掷距离的因素告诉学生,再设计一些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而如今,我们倾向于更多地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得出影响沙包投掷距离的一些因素,再通过学
针对“三人篮球”比赛规则,教练员可在不违背篮球运动基本规律的范围内对规则稍加改动,以增强趣味性,提高训练比赛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一、规则调整策略  1.合理利用场地与器材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二至三年級(低年级组)的队员在身高、力量、用力方法和技术运用熟练程度等方面受限。因此,在“三人篮球”训练中,低年级组可采用篮筐高度为2.75m,罚球线与球篮间距离为4m并贴标志线。这样相应地降低低年级组
曾经,笔者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这样一张图片(见图1)从这两匹马“在角力”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一系列的学生的运动场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识到体育游戏的一些变化正包含在其中,其中还蕴含着育人的思想。故希望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体育游戏为了什么而变,即目的是什么;怎么进行变化,即方法是什么。期待与各位同仁交流和探讨。  一、为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而变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运动技能教学是体
一、活动背景  笔者所在学校为城区小学,人多场地小,全校49个教学班级,近2400个学生,一片200m的田径场。让每名学生都参加学校体育竞赛,都有展示的机会,是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方向。如何让全员运动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得最大的效率,让每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更多的竞赛项目,需要精心的預设和组织,尤其是人多场地小的学校更加需要精心策划,竞赛方式和组织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动会竞赛规程简介  
孩子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父母和家人的心,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处在幼年时期的孩子身体发育尚不完全,尤其是免疫系统十分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感染,从而引发各类疾病,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及生长发育。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冬春季最为常见,是引发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感染、羊水吸入和过敏反应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  那么,小
张红兵:王教授,动商理念形成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王宗平:动商,就是运动商数,是人们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运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意识、运动意志、运动机能,通俗一点说,就是运动天赋和运动潜能。现在的大、中学生,大多数智商很高,情商一般,最缺少的是动商,运动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美国人的智商、法国人的情商,已被世人广泛接受,但从全人发展的角度,我们隐约感到还缺少一个支脚,这个支脚就是
2019年10月9日—10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大学科(中学体育)项目建设暨重庆市普通高中体育课程创新基地推进会在重庆南开中学举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范卿泽、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吴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等教育研究所负责人周智良出席会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副主席杨立国、北京体育大学原校长池建等学校体育领域专家莅临指导,重庆市各区(县)体育教研员、重庆市普通高中体育课程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