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众多的关系体系,主要包括使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而教学原则正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准则。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帮助物理教师找到更恰当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物理;教学原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和被认识的客观事物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因而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学原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为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复杂关系而提出的准则。判断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可以从教学原则的运用是否恰当找到答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研讨和运用这些原则,不仅可以减少教学的盲目性,还能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在简要介绍教学原则的同时,着重讨论它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是辩证的联系着的。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这主要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都必须是正确的,符合科学规律的;而且在做实验及阐述概念的同时,不能凭借教师的主观臆断决定物理现象的成因、过程及结果,要结合教材内容科学的展开讲授,切记随意更改物理教学内容。例如,在演示分子扩散的现象时,一般采用在烧杯中滴入墨水来为学生展示实验现象,但是有些教师如果为了加速实验的进行,将自来水改为热水或对烧杯加热等方式来展示实验现象,就改变了实验的发生条件,这极易导致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有偏差,不能准确的认识实验的现象,做出的结论也是不恰当的,这样的物理实验就是失败的或者无效率的。同时,也违背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2.物理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及政治经济学等。同时,结合物理学的发展史及物理学家的探索史指导学生要尊重科学,在科学面前有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3.将思想性与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例如,在进行物态变化的教学时,以水为例,冰→水→汽(气)和汽(气)→水→冰,这两个过程配合图形讲解更加的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向学生指出,物质运动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时也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传授给学生,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一定的转化条件是重要的,这就是水这种物质在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温度下的加热和冷却,离开这些条件的实验是难以开展的或实验内容会发生质的变化。完全不必搬弄过多的哲学名词甚至大讲物质与运用的哲学原理,实事求是即可。
二、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
学生学习知识,一般说来,是从生动的直观开始的。生动的直观能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但是,感性认识并没有揭露事物的本质。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要通过一系列的抽象来完成。在教学中,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实行具体与抽象的辩证统一,是学生对客观事物或的正确认识并不断深化的正确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1.要使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物理学的特点,从所研究的物理概念、规律出发,运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电影等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当然,教学的“生动和直观”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为了帮助学生得以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较为牢固的规律。2.要在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说:“普遍的定律表现在特殊的现象里,而特殊的事例里常参杂有许多外来的因素,只有用最巧妙的心思才能将它们分开而发现定律。”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就是拉普拉斯说的要用“最巧妙的心思”才能达到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网中的一部分内容,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3.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转化形成一种不断运转的转化链,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转化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学生学过牛顿第三定律后,知道了手拍桌子,桌子受到一个作用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一个反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要学生进一步分析马拉车或者拔河中胜负两方的受力是否相等时,学生往往会争论不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具体内容出发,上升到抽象的结论,再由此上升到更加丰富具体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識。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有些教师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学生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发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和有害的,必须予以防止和纠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应满足哪些要求呢?1.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无知绝不会论证。教师必须把初中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才有可能通过他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2.要注意从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学生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在理解物理概念及物理现象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在阅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等等。总之,要随时注意指导学生将把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自身能力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想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上面列举的三个方面的教学原则,只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个教学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当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初中阶段物理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全面的、正确的加以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物理;教学原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和被认识的客观事物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因而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学原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为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复杂关系而提出的准则。判断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可以从教学原则的运用是否恰当找到答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研讨和运用这些原则,不仅可以减少教学的盲目性,还能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在简要介绍教学原则的同时,着重讨论它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是辩证的联系着的。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这主要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都必须是正确的,符合科学规律的;而且在做实验及阐述概念的同时,不能凭借教师的主观臆断决定物理现象的成因、过程及结果,要结合教材内容科学的展开讲授,切记随意更改物理教学内容。例如,在演示分子扩散的现象时,一般采用在烧杯中滴入墨水来为学生展示实验现象,但是有些教师如果为了加速实验的进行,将自来水改为热水或对烧杯加热等方式来展示实验现象,就改变了实验的发生条件,这极易导致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有偏差,不能准确的认识实验的现象,做出的结论也是不恰当的,这样的物理实验就是失败的或者无效率的。同时,也违背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2.物理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及政治经济学等。同时,结合物理学的发展史及物理学家的探索史指导学生要尊重科学,在科学面前有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3.将思想性与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例如,在进行物态变化的教学时,以水为例,冰→水→汽(气)和汽(气)→水→冰,这两个过程配合图形讲解更加的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向学生指出,物质运动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时也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传授给学生,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一定的转化条件是重要的,这就是水这种物质在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温度下的加热和冷却,离开这些条件的实验是难以开展的或实验内容会发生质的变化。完全不必搬弄过多的哲学名词甚至大讲物质与运用的哲学原理,实事求是即可。
二、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
学生学习知识,一般说来,是从生动的直观开始的。生动的直观能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但是,感性认识并没有揭露事物的本质。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要通过一系列的抽象来完成。在教学中,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实行具体与抽象的辩证统一,是学生对客观事物或的正确认识并不断深化的正确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1.要使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物理学的特点,从所研究的物理概念、规律出发,运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电影等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当然,教学的“生动和直观”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为了帮助学生得以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较为牢固的规律。2.要在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说:“普遍的定律表现在特殊的现象里,而特殊的事例里常参杂有许多外来的因素,只有用最巧妙的心思才能将它们分开而发现定律。”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就是拉普拉斯说的要用“最巧妙的心思”才能达到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网中的一部分内容,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3.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转化形成一种不断运转的转化链,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转化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学生学过牛顿第三定律后,知道了手拍桌子,桌子受到一个作用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一个反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要学生进一步分析马拉车或者拔河中胜负两方的受力是否相等时,学生往往会争论不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具体内容出发,上升到抽象的结论,再由此上升到更加丰富具体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識。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有些教师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学生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发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和有害的,必须予以防止和纠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应满足哪些要求呢?1.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无知绝不会论证。教师必须把初中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才有可能通过他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2.要注意从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学生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在理解物理概念及物理现象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在阅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等等。总之,要随时注意指导学生将把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自身能力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想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上面列举的三个方面的教学原则,只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个教学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当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初中阶段物理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全面的、正确的加以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