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班主任久了,会发现家长经常成为我们评头论足的对象.但反过来想想,我们在审视、评价家长的同时,家长何尝不是在审视我们呢?也许我们在办公室评论一个家长的长短优劣时,家长们也在校外对孩子的班主任品头论足。所以我常想,班主任与家长的交往,不仅仅是沟通家校这么简单,它展现的是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它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与家长关系融洽了,班主任会得到家长的信任、尊重,家长会全力支持班主任的工作,进而形成有力的家校教育合力;与家长关系不和谐,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教育,而且影响班主任、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那么,在与家长交往中,如何树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取得家长信任,进而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呢?我认为与家长交往要讲究艺术,具体要做到以下五方面:
一是“宜谦虚忌骄傲”。
古语说:“谦谦君子”,可见,“谦”是君子的风范。更有调查表明,人最不愿接触“自以为是”的人。家长对老师的尊重,有的老师误解为家长的无知,真以为自己在学识、能力上更胜一筹,于是傲视家长,根本不把家长放在眼里。有的老师动辄对家长说:“你应该……你应该……”却很少问家长:
“你认为呢?你的看法呢?”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家长受到轻视,方法、能力得不到认可,怎能会有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呢?更有甚者,会招致家长的反感。所以,在与家长交往时,班主任一定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是孩子的老师,是家长的参谋,而不是家长的老师机,更不是家长的领导。我们必须看清,家长中有不少是高素质人才,在学识上、教育子女上并不比我们差,有的甚至超过我们。所以,我们班主任应该向家长中的优秀者学习,共同探讨、交流,也使自己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宜尊重忌轻视”。
学生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家长的学识、素质、修养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哪种家长,班主任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充分尊重。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首先是语言上的尊重。见到家长,班主任应使用礼貌用语,多称呼“您”,并用“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多用“您的看法呢?”“您认为呢?”这类问题征询家长的意见。这些语言会使家长获得被尊重的体验,拉近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系,使得谈话更加融洽、更易深入。
其次是行为上的尊重。不管家长的年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家长来访,班主任都应该起身让座。家长离开时,班主任一定要起身相送,或者把家长送到门外。
面对这样的老师,家长会认为你是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个高素质的老师,从而信任你,敬佩你,并愿意与你交往。
三是“宜诚恳忌虚伪”。
“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信,信于诚。”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首先,与家长谈话需要诚心。在与家长谈话前,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管是全面谈论学生还是探讨学生的某一方面情况,班主任都应对该生作深入了解,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优点缺点等等,事先拟个谈话要点或打一下腹稿,还可以把作业试卷或其他相关资料准备一下。面对孩子的问题,班主任应坦诚相告,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千万不能避而不谈,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如果故意隐瞒,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而且等家长发现问题后,会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产生质疑。
其次,倾听需要诚心。与家长交谈时,班主任一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是不妥的,会给家长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让家长表达意见很重要。教师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觉得自己很受重视,自己孩子很受重视。
再者,与家长交换意见需要诚心。当与家长意见相左时,班主任应坦诚地与家长交换看法,及时沟通,以达到统一思想或求同存异。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以诚相待,既说出自己的想法,又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这样,即使意见一时无法统一,家长也会理解老师,感激老师。
四是“宜热情忌冷淡”。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的热情、有礼不仅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素质,更能让家长从中感受到教师对工作的认真与热情,从而产生好感,信任老师。反之,班主任如果对家长视如不见,与家长交谈语言生硬,语气冰冷,不仅会让家长寒心,还会使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在与家长交往中,班主任应从细节处着眼,对待家长主动热情,切不可语气生硬,更不能恶语伤人。见到家长时,应主动打招呼。一句热情洋溢的“你好”便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学生生病时,主动打个电话,表达自己的问候;逢年过节时,主动发条短信,送去节日的祝福;外出相遇时,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即便是万般忙碌,在家长来访时,也不能生硬拒绝,敷衍了事,草草收场,而应委婉地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家长怒气冲冲时,班主任更须心平气和,耐心、热情地劝导家长,让家长感到老师的一片热心、诚心。
俗话说:
“将心比心”,教师的满腔热情必能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五是“宜鼓励忌批评”。
记得教育界曾流传过这样一则笑话:“某市领导的小孙子在学校调皮捣蛋,老师请家长,小孙子把爷爷请到了学校。年轻的老师把孙子爷爷一块儿训了一顿。事后,爷爷逢人便说:‘再大的官在老师面前也不是官。’”我想:爷爷是在用自嘲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不满。其实,批评家长是最愚蠢的一种做法,这样做不仅会损毁班主任的形象,而且会令家长很难堪,并产生抵触情绪。作为班主任必须明白,我们不是家长的领导,没有批评家长的权利。孩子犯错如果跟家长教育有关的话,也应该与家长诚恳沟通,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变错误的教育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为人师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在家长面前,应是一片虚心,一片诚心,一片热心。有了这颗心,我们就会与家长建立起新型的朋友式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工作就会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甚至拥护。
那么,在与家长交往中,如何树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取得家长信任,进而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呢?我认为与家长交往要讲究艺术,具体要做到以下五方面:
一是“宜谦虚忌骄傲”。
古语说:“谦谦君子”,可见,“谦”是君子的风范。更有调查表明,人最不愿接触“自以为是”的人。家长对老师的尊重,有的老师误解为家长的无知,真以为自己在学识、能力上更胜一筹,于是傲视家长,根本不把家长放在眼里。有的老师动辄对家长说:“你应该……你应该……”却很少问家长:
“你认为呢?你的看法呢?”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家长受到轻视,方法、能力得不到认可,怎能会有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呢?更有甚者,会招致家长的反感。所以,在与家长交往时,班主任一定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是孩子的老师,是家长的参谋,而不是家长的老师机,更不是家长的领导。我们必须看清,家长中有不少是高素质人才,在学识上、教育子女上并不比我们差,有的甚至超过我们。所以,我们班主任应该向家长中的优秀者学习,共同探讨、交流,也使自己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宜尊重忌轻视”。
学生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家长的学识、素质、修养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哪种家长,班主任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充分尊重。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首先是语言上的尊重。见到家长,班主任应使用礼貌用语,多称呼“您”,并用“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多用“您的看法呢?”“您认为呢?”这类问题征询家长的意见。这些语言会使家长获得被尊重的体验,拉近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系,使得谈话更加融洽、更易深入。
其次是行为上的尊重。不管家长的年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家长来访,班主任都应该起身让座。家长离开时,班主任一定要起身相送,或者把家长送到门外。
面对这样的老师,家长会认为你是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个高素质的老师,从而信任你,敬佩你,并愿意与你交往。
三是“宜诚恳忌虚伪”。
“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信,信于诚。”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首先,与家长谈话需要诚心。在与家长谈话前,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管是全面谈论学生还是探讨学生的某一方面情况,班主任都应对该生作深入了解,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优点缺点等等,事先拟个谈话要点或打一下腹稿,还可以把作业试卷或其他相关资料准备一下。面对孩子的问题,班主任应坦诚相告,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千万不能避而不谈,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如果故意隐瞒,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而且等家长发现问题后,会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产生质疑。
其次,倾听需要诚心。与家长交谈时,班主任一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是不妥的,会给家长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让家长表达意见很重要。教师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觉得自己很受重视,自己孩子很受重视。
再者,与家长交换意见需要诚心。当与家长意见相左时,班主任应坦诚地与家长交换看法,及时沟通,以达到统一思想或求同存异。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以诚相待,既说出自己的想法,又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这样,即使意见一时无法统一,家长也会理解老师,感激老师。
四是“宜热情忌冷淡”。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的热情、有礼不仅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素质,更能让家长从中感受到教师对工作的认真与热情,从而产生好感,信任老师。反之,班主任如果对家长视如不见,与家长交谈语言生硬,语气冰冷,不仅会让家长寒心,还会使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在与家长交往中,班主任应从细节处着眼,对待家长主动热情,切不可语气生硬,更不能恶语伤人。见到家长时,应主动打招呼。一句热情洋溢的“你好”便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学生生病时,主动打个电话,表达自己的问候;逢年过节时,主动发条短信,送去节日的祝福;外出相遇时,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即便是万般忙碌,在家长来访时,也不能生硬拒绝,敷衍了事,草草收场,而应委婉地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家长怒气冲冲时,班主任更须心平气和,耐心、热情地劝导家长,让家长感到老师的一片热心、诚心。
俗话说:
“将心比心”,教师的满腔热情必能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五是“宜鼓励忌批评”。
记得教育界曾流传过这样一则笑话:“某市领导的小孙子在学校调皮捣蛋,老师请家长,小孙子把爷爷请到了学校。年轻的老师把孙子爷爷一块儿训了一顿。事后,爷爷逢人便说:‘再大的官在老师面前也不是官。’”我想:爷爷是在用自嘲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不满。其实,批评家长是最愚蠢的一种做法,这样做不仅会损毁班主任的形象,而且会令家长很难堪,并产生抵触情绪。作为班主任必须明白,我们不是家长的领导,没有批评家长的权利。孩子犯错如果跟家长教育有关的话,也应该与家长诚恳沟通,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变错误的教育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为人师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在家长面前,应是一片虚心,一片诚心,一片热心。有了这颗心,我们就会与家长建立起新型的朋友式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工作就会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甚至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