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阐述了省属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层次性、适应性、发展性、特色性”等五大原则及其重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设途径建议。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科建设 原则 重点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7)03-0001-03
学科与学科建设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高校的特色、竞争优势和学术声誉,关键是通过学科或重点学科的水平来体现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充分发挥也是通过学科平台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只有抓住学科与学科建设这个龙头,才能找到自身生存的基点和发展的空间。惟其如此,笔者根据三峡大学6年来学科建设的实践,试图对学科建设的原则、重点与途径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学科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理性活动,应该坚持或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的学科建设也应该理所当然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与时俱进的原则应该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原则,它贯穿于其他原则的始终。高校学科建设的与时俱进,就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与步伐保持高度一致。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与时俱进,就是指高校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而校准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坚持层次性原则。教育部将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分为三个层次: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与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与今后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相衔接,具有前沿性作用和影响,并且在我国目前相对空白和较薄弱的新兴学科,这为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提供了导航性的指导性意见。因此,省属综合性大学应该首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有学科的结构、特色、水平、优势、弱势和劣势,并按照教育规律特别是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对自身学科建设的层次进行准确定位,确立自己的带头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建立以基础学科为根系,技术学科为主干,应用学科为枝叶的树形层次结构,组建刚柔相济的新兴学科群、交叉学科群,才能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教育,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科研的层次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坚持适应性原则。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基本的原则。学科是高校实现其职能的基本平台,学科的适应性直接决定着高校的适应性。一是学校应该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确定学科群或学科体系,调整学科布局和学科设置方向,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总之,高校的学科建设既要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要能够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技术难题。因此,省属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中,既要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又要主动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同时注重在发展中创造和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二是坚持独立自主,学科的建设发展不能仅依靠国家、学校的投入与资助,应该积极走自主发展道路。通过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和科研创收来建设实验基地,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学校对于建设效果好的学科应大力奖励并进一步跟踪扶植,对于建设效果不好的学科应暂停投入,而对于那些方向陈旧、存在价值不大的或具有明确拼凑痕迹的学科,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分流到相应的学科,
第四,坚持发展性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省属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要不断地变化,并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总之,学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伴随着人类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诞生,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周而复始,没有穷尽。因此,高校学科建设只有不断追求发展,才能适应学科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难以发展。
第五,坚持特色原则。特色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学科特色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也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所在。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学校就能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但是,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其学科建设和发展在短时期内将会面临着许多困难,如果我们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平均地投入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不仅现实条件不允许,而且必定收效甚微,难以迅速形成有特色和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因此,要凝炼学科方向,遴选出一批自身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新兴的交叉与边缘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才能迅速实现产生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的目标。
二、学科建设的重点
1.建立完善学科组织机构
学科建设要有具体的组织形式与实体,它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了组织机构才能真正搭起学科建设的舞台。学科组织机构包括行政机构、科研机构及相应的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学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包括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发展计划等,宏观调控学科资源,制定贯彻落实学科的具体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等。
2.认真做好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工作
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是学科组建的最重要的环节。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学科研的帅才。真正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既是教育家,又是科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导航作用。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就是一个好的学科生成点和生长点,他可以带动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科群的崛起。因为他们具有广阔的胸怀和战略眼光,能够指明科学发展的方向,确定每一步发展的目标,并能够充分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条件,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推动学科的持续进步,能够使科学梯队的每一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因此,我们选拔学科带头人就是要选拔那些具有“学之大师的声望、行之楷模的品德、硕果冠群的实力”的专家,并将其树立为一面学科的旗帜,从而带领该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
3.集中力量,优化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的配置
学科的发展必须要有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作为坚实的基础。在选择出学科带头人以后,以学科带头人为主,指导购置与学科要求相适应的实验设备,有了好的实验设备,才会有好的实验研究手段并产生优秀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必 须配置相应的图书资料,以保证学科建设所需信息的提供利用,图书资料的占有水平反映了学科的发展水平,对学科建设的意义十分重要,有了一流的图书资料,才可能全面掌握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
4.坚持以点带面,抓好重点学科专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遴选工作
省属综合性大学在人、财、物等教学科研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想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必须树立并贯彻非均衡发展的理念,要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选准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或精选一批既具有优势又确实能在国内占领一席之地的,基础好、能反映自身特色并能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既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若干学科,作为重申之重来建设。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投入力度,促成重点建设学科早出成果,成为学校的带头学科,让其他学科在重点学科的示范、带动、辐射下,得到整体提高。如果在诸多学科专业上搞平衡发展,面面俱到,学科建设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5.重点抓好学科规划及其实施
笔者认为,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或学科布局的依据和蓝图,也是一所大学办学层次定位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学科规划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在学科建设中,不仅各个学科要有自己的规划,学校也要有总体的学科建设规划。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相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总的发展方向,在给学科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学科规划必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切实可行,并具有可操作性。
三、学科建设的途径
1.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加强自身地域特色学科建设
学科设置和调整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的设置和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必须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在学科的设置上首先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原有的已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学科,可逐步加以调整,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学科,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设置;二是要考虑本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包括学术带头人、学科基础、经费、实验室及设备等条件;三是要考虑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即在学科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在学科设置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科群建设。学科群是为了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由若干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学科共同领域或重大科研项目紧密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四是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来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地方高校一般位于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地域文化氛围既是学科建设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资源和切入点。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人文精神等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教育资源,将特色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形成。
2.加强学科之间的高度融合
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来说,既要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适应理工并举、文理交叉、体现多学科发展的优势,又要建立完善融合形成多学科协同作战的体制。既要把自己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办出自身的特色,又要促使学校内部学科之间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并依据各自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力争在各自的特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既要打破同一门类的学科之间的障碍,进行交流与结合,又需要不同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以求在其结合点上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促进学科群体优势的发展。
3.加强学科建设过程管理
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学科的实力,从而使学科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学校各级领导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要从办学理念上重视学科建设工作,把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并提到应有的高度,同时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管理的有效或长效机制。一是要明确学科建设共同的价值准则,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二是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学科建设经费年度预算制度与决算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三是严格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实习基地等学科建设附属设施管理。
4.加强学科学术梯队建设
学科建设光有学科带头人还不够,还必须配套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术梯队。因此,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的当务之急,一是要牢固树立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之本的思想,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选拔和培养;二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既有一定数量,又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上合理,并具有强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形成学科发展的潜力,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创造条件,使学术骨干有更多的机会承担高级别、有影响的科研课题;四是要多让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国际的有关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他们尽快成长。
5.加强学科建设的评估
完善评估体系是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省属综合性大学学科评估的目的。通过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情况、实验室建设情况、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经费、发表论文、专著等的评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因此,省属综合性大学要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评估,形成机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工作的评估体系。成立学科建设评估专家组,由学科建设评估专家组进行全面协调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方案;通过评估,监督学科建设的成效,鉴定学科发展的水平,找出差距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从而使学科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使学科建设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并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要以知遇之情打动人才,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以优越环境留住人才,以得力措施用好人才,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蒙其忧,任其劳,呕其心,沥其血,踏破铁鞋,鞠躬尽瘁。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何秀成)
作者简介:王德广(1953-),男,汉族,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科建设 原则 重点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7)03-0001-03
学科与学科建设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高校的特色、竞争优势和学术声誉,关键是通过学科或重点学科的水平来体现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充分发挥也是通过学科平台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只有抓住学科与学科建设这个龙头,才能找到自身生存的基点和发展的空间。惟其如此,笔者根据三峡大学6年来学科建设的实践,试图对学科建设的原则、重点与途径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学科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理性活动,应该坚持或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的学科建设也应该理所当然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与时俱进的原则应该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原则,它贯穿于其他原则的始终。高校学科建设的与时俱进,就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与步伐保持高度一致。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与时俱进,就是指高校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而校准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坚持层次性原则。教育部将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分为三个层次: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与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与今后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相衔接,具有前沿性作用和影响,并且在我国目前相对空白和较薄弱的新兴学科,这为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提供了导航性的指导性意见。因此,省属综合性大学应该首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有学科的结构、特色、水平、优势、弱势和劣势,并按照教育规律特别是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对自身学科建设的层次进行准确定位,确立自己的带头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建立以基础学科为根系,技术学科为主干,应用学科为枝叶的树形层次结构,组建刚柔相济的新兴学科群、交叉学科群,才能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教育,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科研的层次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坚持适应性原则。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基本的原则。学科是高校实现其职能的基本平台,学科的适应性直接决定着高校的适应性。一是学校应该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确定学科群或学科体系,调整学科布局和学科设置方向,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总之,高校的学科建设既要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要能够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技术难题。因此,省属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中,既要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又要主动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同时注重在发展中创造和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二是坚持独立自主,学科的建设发展不能仅依靠国家、学校的投入与资助,应该积极走自主发展道路。通过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和科研创收来建设实验基地,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学校对于建设效果好的学科应大力奖励并进一步跟踪扶植,对于建设效果不好的学科应暂停投入,而对于那些方向陈旧、存在价值不大的或具有明确拼凑痕迹的学科,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分流到相应的学科,
第四,坚持发展性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省属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要不断地变化,并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总之,学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伴随着人类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诞生,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周而复始,没有穷尽。因此,高校学科建设只有不断追求发展,才能适应学科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难以发展。
第五,坚持特色原则。特色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学科特色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也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所在。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学校就能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但是,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其学科建设和发展在短时期内将会面临着许多困难,如果我们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平均地投入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不仅现实条件不允许,而且必定收效甚微,难以迅速形成有特色和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因此,要凝炼学科方向,遴选出一批自身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新兴的交叉与边缘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才能迅速实现产生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的目标。
二、学科建设的重点
1.建立完善学科组织机构
学科建设要有具体的组织形式与实体,它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了组织机构才能真正搭起学科建设的舞台。学科组织机构包括行政机构、科研机构及相应的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学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包括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发展计划等,宏观调控学科资源,制定贯彻落实学科的具体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等。
2.认真做好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工作
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是学科组建的最重要的环节。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学科研的帅才。真正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既是教育家,又是科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导航作用。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就是一个好的学科生成点和生长点,他可以带动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科群的崛起。因为他们具有广阔的胸怀和战略眼光,能够指明科学发展的方向,确定每一步发展的目标,并能够充分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条件,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推动学科的持续进步,能够使科学梯队的每一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因此,我们选拔学科带头人就是要选拔那些具有“学之大师的声望、行之楷模的品德、硕果冠群的实力”的专家,并将其树立为一面学科的旗帜,从而带领该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
3.集中力量,优化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的配置
学科的发展必须要有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作为坚实的基础。在选择出学科带头人以后,以学科带头人为主,指导购置与学科要求相适应的实验设备,有了好的实验设备,才会有好的实验研究手段并产生优秀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必 须配置相应的图书资料,以保证学科建设所需信息的提供利用,图书资料的占有水平反映了学科的发展水平,对学科建设的意义十分重要,有了一流的图书资料,才可能全面掌握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
4.坚持以点带面,抓好重点学科专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遴选工作
省属综合性大学在人、财、物等教学科研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想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必须树立并贯彻非均衡发展的理念,要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选准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或精选一批既具有优势又确实能在国内占领一席之地的,基础好、能反映自身特色并能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既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若干学科,作为重申之重来建设。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投入力度,促成重点建设学科早出成果,成为学校的带头学科,让其他学科在重点学科的示范、带动、辐射下,得到整体提高。如果在诸多学科专业上搞平衡发展,面面俱到,学科建设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5.重点抓好学科规划及其实施
笔者认为,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或学科布局的依据和蓝图,也是一所大学办学层次定位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学科规划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在学科建设中,不仅各个学科要有自己的规划,学校也要有总体的学科建设规划。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相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总的发展方向,在给学科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学科规划必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切实可行,并具有可操作性。
三、学科建设的途径
1.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加强自身地域特色学科建设
学科设置和调整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的设置和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必须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在学科的设置上首先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原有的已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学科,可逐步加以调整,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学科,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设置;二是要考虑本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包括学术带头人、学科基础、经费、实验室及设备等条件;三是要考虑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即在学科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在学科设置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科群建设。学科群是为了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由若干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学科共同领域或重大科研项目紧密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四是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来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地方高校一般位于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地域文化氛围既是学科建设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资源和切入点。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人文精神等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教育资源,将特色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形成。
2.加强学科之间的高度融合
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来说,既要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适应理工并举、文理交叉、体现多学科发展的优势,又要建立完善融合形成多学科协同作战的体制。既要把自己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办出自身的特色,又要促使学校内部学科之间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并依据各自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力争在各自的特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既要打破同一门类的学科之间的障碍,进行交流与结合,又需要不同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以求在其结合点上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促进学科群体优势的发展。
3.加强学科建设过程管理
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学科的实力,从而使学科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学校各级领导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要从办学理念上重视学科建设工作,把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并提到应有的高度,同时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管理的有效或长效机制。一是要明确学科建设共同的价值准则,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二是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学科建设经费年度预算制度与决算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三是严格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实习基地等学科建设附属设施管理。
4.加强学科学术梯队建设
学科建设光有学科带头人还不够,还必须配套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术梯队。因此,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的当务之急,一是要牢固树立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之本的思想,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选拔和培养;二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既有一定数量,又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上合理,并具有强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形成学科发展的潜力,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创造条件,使学术骨干有更多的机会承担高级别、有影响的科研课题;四是要多让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国际的有关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他们尽快成长。
5.加强学科建设的评估
完善评估体系是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省属综合性大学学科评估的目的。通过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情况、实验室建设情况、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经费、发表论文、专著等的评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因此,省属综合性大学要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评估,形成机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工作的评估体系。成立学科建设评估专家组,由学科建设评估专家组进行全面协调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方案;通过评估,监督学科建设的成效,鉴定学科发展的水平,找出差距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从而使学科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使学科建设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并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要以知遇之情打动人才,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以优越环境留住人才,以得力措施用好人才,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蒙其忧,任其劳,呕其心,沥其血,踏破铁鞋,鞠躬尽瘁。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何秀成)
作者简介:王德广(1953-),男,汉族,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