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8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避免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许多老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要求,将创造性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不断加强不同教学模式之间的联系和互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之中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塑造完善的人格。其中情感教育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备受关注,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童话情感教育为分析对象,了解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相关策略及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情感教育;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22-01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之中的基础性学科,老师需要抓住这门学科的人文性、实践性和应用型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道德品质为依据,明确情感教育的相关要求,积极将更多的情感元素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相联系,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童话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符合学生对文学样式的需要,对发展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思维意义重大。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况,利用童话开展情感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此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
  一、小学语文中童话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童话属于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题材,具有一定的偶像色彩以及虚构性,学者在对童话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明确强调这种文化题材主要以夸张、幻想以及拟人为重要的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许多的语文素材中包含有童话故事,这些素材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对文本阅读的现实需求。
  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正处于个人逻辑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老师需要專注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活泼生动的教学模式为依据,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需求。其中童话语言非常活泼,包含有许多奇异的景象,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只需要针对不同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进行相应的改变,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童话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策略
  结合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童话情感教育所发挥的作用非常重大。老师需要以学生完善的人格塑造为依据,掌握恰当可行的策略,站在学生的角度积极地融入更多趣味性内容,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童话故事的讲解为依据,真正实现童话故事与情感教育之间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学习语文知识,实现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任何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积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其中小学生非常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引导,保障学生坚持正确的学习和行为方向。童话教学过程比较复杂,老师需要了解不同童话故事的具体内容和情节,尽量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童话故事,比如《西游记》以及《大闹天宫》,这些比较常见的动画片以及视频资料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之中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老师只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良性体验,老师还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真正意识到童话故事的内涵和主旨思想。
  (二)加强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控制好道德说教的比重,关注情感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了解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积极融入一些教学元素,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欣赏,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其中童真、童趣的探讨尤为关键,老师应该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依据,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要求,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况,及时调整后期的教育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深入其中感知童话故事的内涵和精髓,从而学会自主实践。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童话情感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老师需要以塑造学生完善健全的人格为依据,关注童话情感故事的实际要求,明确学生的个性化和成长发展条件,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常晓峰.小学语文童话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文教资料,2019(6).
  [2]陶新玉.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学环境以及授课知识,信息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023-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摘 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使学生能够按照严谨的数学模式来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都有较强的开发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首要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个人思维能力,具备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本文将对小学数学
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笔者认为,小学阶段习作教学贵在激发堂趣、飞扬童真、自由表达,引导学生想写作、敢写作、能写作、爱写作,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童趣;童真;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越来越强烈,体育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与关注,体育课程作为强身健体的初中教学课程之一,对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初中学生缓解学习中所带来的压力,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阶段是初中生培养核心素养观念的黄金时期,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创新体育教学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对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培养学生道德认知以及法律知识的主要课程,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的专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09-01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由《思
摘 要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仅突出了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在具体的教学中融入了新的理念和模式。而核心素养理念则是对素质教育最全面、最透彻的诠释。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这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体现素质教育内涵、推动教育深化的重要途径。文章就此话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核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简约性和实效性也逐渐被更多人所关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性、实效性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简约和实效是每个教师都希望达到的教学标准,将复杂化的知识点用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提高教学的实效,是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本文在打造简约实效的数学课堂这一问题中做了研究,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
摘 要初中语文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外,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倘若不能进行压力的释放将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不符合“以生命为本”的基本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地将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语文教学课堂中,促使学生正视生命,热爱生命。  关键词
摘要当前,以“学生要学”为主导思想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并在“互联网 ”这一新形态助推下,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绘本微视频教学模式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新气象。由于绘本微视频教学模式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心理,所以数学绘本微视频教学方法对数学教学起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绘本微视频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阐述绘本微视频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质量水平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网络连接;绘本
摘 要《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而课堂教学中的激趣、质疑、明理、导行等环节是否有效,是达成其育人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品德课堂;有效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089-0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