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症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3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对患者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30例患者,好转21例,5例改行气管插管,4例自动退出治疗;在治疗前后,对好转的21例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症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COPD;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常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疗效较差。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通气模式,且在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IPPV在COPD伴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1.2岁。所有患者均经症状、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符合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且所有患者均为重症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其中PH<7.25,PaCO2>80mmHg,PaO2<40mmHg。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扩张支气管、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将无创正压通气的通气模式设为S/T模式,吸气压力(IPAP)从6~8cmH2O(1cmH2O=0.098KPa)开始,呼气压力(EPAP)从3~4cmH2O开始,并逐渐上调IPAP至12~16cmH2O,EPAP至6~8cmH2O,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准[2],并保证患者平均每天通气量维持在16h以上。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甚至加重,则改行气管插管[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应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30例患者治疗48h后,21例(70.0%)好转;5例(16.7%)患者由于病情加重改行气管插管;4例(13.3)患者主动退出治疗。对21例好转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8h后的血气指标进行分析,21例患者在治疗后的PH值、PaCO2、PaO2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由于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低血氧以及高碳酸血症等原因的影响,COPD患者易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的异常等。机械通气是治疗和抢救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通气方式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有创通气,但有创通气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直接的伤害,而且并发症较多[4]。近年来,通过面罩连接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此法可以使患者免于气管插管的有创伤害,更重要的是可有效增加患者的肺顺应性,使气体均匀分布,降低PaCO2,升高PaO2,提高对抗气道阻力,缓解呼吸肌疲劳[5]。
在应用无创面罩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调整呼吸机的参数,选择合适的面罩,有面部受压充血的患者选择组织相容性较好的面罩[6],并在治疗前给予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使患者的气管得到充分的湿化,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但应注意的是,在应用面罩通气治疗1~2d后,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应及时行有创治疗[7]。有临床资料表明[8],应用无创面罩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但是治疗期间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7-8.
[2] 朱华,于学患.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20(7):511-513.
[3] 顾俭勇.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学,2009,25(12):741-742.
[4] 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23(4):212-213.
[5] 苏莉莉,薛立福.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肌疲劳的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杂志,2009,20(4):27-28.
[6] 李辉,刘春喜,吴燕.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28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9,9(1):33-34.
[7]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
[8] 杜成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8(3):14-18.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COPD;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常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疗效较差。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通气模式,且在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IPPV在COPD伴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1.2岁。所有患者均经症状、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符合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且所有患者均为重症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其中PH<7.25,PaCO2>80mmHg,PaO2<40mmHg。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扩张支气管、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将无创正压通气的通气模式设为S/T模式,吸气压力(IPAP)从6~8cmH2O(1cmH2O=0.098KPa)开始,呼气压力(EPAP)从3~4cmH2O开始,并逐渐上调IPAP至12~16cmH2O,EPAP至6~8cmH2O,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准[2],并保证患者平均每天通气量维持在16h以上。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甚至加重,则改行气管插管[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应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30例患者治疗48h后,21例(70.0%)好转;5例(16.7%)患者由于病情加重改行气管插管;4例(13.3)患者主动退出治疗。对21例好转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8h后的血气指标进行分析,21例患者在治疗后的PH值、PaCO2、PaO2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由于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低血氧以及高碳酸血症等原因的影响,COPD患者易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的异常等。机械通气是治疗和抢救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通气方式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有创通气,但有创通气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直接的伤害,而且并发症较多[4]。近年来,通过面罩连接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此法可以使患者免于气管插管的有创伤害,更重要的是可有效增加患者的肺顺应性,使气体均匀分布,降低PaCO2,升高PaO2,提高对抗气道阻力,缓解呼吸肌疲劳[5]。
在应用无创面罩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调整呼吸机的参数,选择合适的面罩,有面部受压充血的患者选择组织相容性较好的面罩[6],并在治疗前给予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使患者的气管得到充分的湿化,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但应注意的是,在应用面罩通气治疗1~2d后,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应及时行有创治疗[7]。有临床资料表明[8],应用无创面罩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但是治疗期间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7-8.
[2] 朱华,于学患.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20(7):511-513.
[3] 顾俭勇.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学,2009,25(12):741-742.
[4] 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23(4):212-213.
[5] 苏莉莉,薛立福.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肌疲劳的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杂志,2009,20(4):27-28.
[6] 李辉,刘春喜,吴燕.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28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9,9(1):33-34.
[7]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
[8] 杜成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8(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