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时代”的“E”是英文Electronic的缩写。E时代指网络普遍使用的电子时代。E时代下,教育教学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与日益增长的朗读需求,运用E时代的网络优势去探究一些朗读的新方法、新策略势在必行。
近两年,我们工作室依托北京教科院“十三五”规划2018年课题“E时代下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策略研究”探索出了E时代下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六种策略,简介如下。
一、课上借助视听媒介助力学生朗读,增强朗读效果
课堂上运用合适的视听媒介,能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朗读插上翅膀。在运用视听媒介时,应本着科学性、多样性、针对性等原则,让视听媒介丰盈学生的朗读。具体运用时需关注以下几点:
1.明确学生朗读的“难”点,才能对症辅以合适的音频、视频等创设想象的情境。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池上》时,对于北方长大的学生而言,“采莲”与“浮萍一道开”等画面都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学生想象起来有难度,落到朗读上自然存在困难,此时跟进合适的多媒体,从视听上让学生体会到小娃采莲的“趣”,幫助学生克服朗读的难点。
2.视听媒介的选择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富有童趣、轻快的音频、视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中高段学生而言,视听媒介应少而精,设计引入突破朗读难点的音频、视频等。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观潮》时,如何让学生读出潮水声势浩大的感觉,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然后配上带有潮水奔腾声效的音乐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势必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
通过借助视听媒介,学生的朗读效果越来越好。
二、课下练读借助教师朗读示范音频,强化朗读规范
课下练读是重要的提升朗读兴趣的手段,有别于固定的上课时间,课下时间更为放松,且课后上传语音作业需要借助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使得学习渠道更加广泛,同时也容易得到家长的配合,形成促进学生提升朗读兴趣的良好氛围。正因如此,教师的正确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正确示范除了通过课堂上教师、学生和语音范读这条传统途径之外,课题组成员还通过采取课下上传教师或学生优秀朗读作品到荔枝、喜马拉雅、微信等平台,分享网络范读,以及爬梯朗读APP等方式为学生课下练读提供正确示范。
在本研究中,每学完一篇课文,课题组教师一般都会布置朗读作业。经研究对比发现,经过课堂学习,学生上传的朗读语音极少出现读音错误,而在研究者采取了课下上传教师或学生优秀朗读作品到荔枝、喜马拉雅、微信等平台,分享网络范读以及爬梯朗读APP等方式的课下练读示范后,学生上传的朗读语音会更加流利、有感情,且学生也乐于模仿老师或同学,给自己的朗读配上合适的音乐,使朗读越来越美。
三、积极使用语音网络平台共享朗读录音,增加朗读手段
随着教学的进行,会发现不同的孩子“读”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一差距不是40分钟的课堂时间就可以缩小的,那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缩小差距,让学生多多朗读呢?语音网络平台为学生的朗读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读、挑战读、喜欢读,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语音平台的重要作用。语音网络平台的使用,应本着鼓励性和指导性原则,辅之以必要的策略,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设计朗读活动带动全班使
用语音平台,形成班级朗读氛围。如尝试开展以网络为依托的指向学生的“读”的“悦读宝贝”活动,班级里专门设计了阅读彩虹跑道,阅读正式开始的那一天,大声朗读开始了,学生像比赛一样,每天坚持上传自己的读书录音……
2.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形成家庭朗读氛围。学生可以每天坚持在家大声朗读故事,请爸爸妈妈帮忙在平台上传朗读录音或者亲子共读,同时还可以用腾讯文档把朗读内容和时长记录下来。
3.充分利用公众号语音视频
功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发布展示,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作品被别的小伙伴欣赏、点评产生的期待感,满足感,从而产生持续朗读的热情和兴趣。
无论哪种网络平台的使用,都要充分发挥班级与家庭的力量,让学生对共享朗读录音产生兴趣,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多种朗读手段,体会传播、分享朗读的美妙,从而越读越爱读,越爱越分享。
四、通过语音网络平台及时给予评价,进行朗读纠偏
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传朗读作品后,教师及时地回应能激励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传朗读作品,教师根据“小学生朗读量规”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课标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要遵循科学性、鼓励性、指导性、多样性的原则,及时、热情地肯定朗读中的优点,同时中肯地指出朗读中的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及学习基础,因人而异地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办法,鼓励学生间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和提高。当学生对朗读作品改进后再次上传到网络平台上时,教师要再次及时地点评,让学生明晓朗读的好坏之分,以评促读,越读越有感觉。
五、举行线下班级优秀录音分享,增强朗读自信心
除了教师线上点评指导外,教师还应利用线下时间进行朗读情况分享,如播放班级学生优秀录音、展示优秀个人主页、个人现场朗读示范、个人现场朗读点评等。在课堂以第三视角“欣赏”同伴的优秀录音和个人主页,能够增强被表扬者的朗读自信心,也能激发同伴的竞争意识,而个人现场朗读示范不仅能够激发朗读者的榜样效应,也能激发同伴的朗读内驱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而个人现场朗读点评还能使学生再次熟悉朗读技巧,避免朗读易错点,使朗读越来越从容。
六、举行线上线下班级朗读
活动,提升朗读兴趣
从今年初春季学期开始,受疫情影响,整整一个学期只能网上教学,课题组老师结合线上学习的特点,进行线上朗读教学相关探究。暑期开学后,结合线上的相关活动,进行线下朗读活动的进一步延展。
1.定期组织“朗读小达人”
“最美好声音”“我是朗读者”等朗读评比活动,可以和学生的朗读评价相结合,根据积分可以评选出周、月、季度的“朗读小达人”“最美好声音”“我是朗读者”。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投票、点赞等功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对比中提升朗读能力。朗读评价可与班级内的评价体系相联系,鼓励朗读用心尤其是朗读有进步的学生,对朗读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学生多一些关心和关注,促使班级整体的朗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利用配音软件,组织学生给电影或动画片配音。学生对于动画片或者电影是很感兴趣的,通过自己的配音,能够重新诠释动画片或者电影中的角色,学生是非常兴奋的,这使学生保持了朗读的兴趣,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
3.在班级中可以组织班级课
本剧或戏剧的展演,在朗读台词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带入角色中,带着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语言和体会感情,在故事情境中,用朗读诠释角色特点。当然,戏剧演出必定少不了多媒体辅助,背景音乐、灯光音响、舞台效果等都离不开网络的有力支撑。借助这些手段,来烘托台词朗读与朗诵效果,让朗读情感越来越饱满。
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借助E时代下丰富多样的交互平台开展朗读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初步探究出的这些策略对于老师和同学及家长来说,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近两年,我们工作室依托北京教科院“十三五”规划2018年课题“E时代下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策略研究”探索出了E时代下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六种策略,简介如下。
一、课上借助视听媒介助力学生朗读,增强朗读效果
课堂上运用合适的视听媒介,能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朗读插上翅膀。在运用视听媒介时,应本着科学性、多样性、针对性等原则,让视听媒介丰盈学生的朗读。具体运用时需关注以下几点:
1.明确学生朗读的“难”点,才能对症辅以合适的音频、视频等创设想象的情境。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池上》时,对于北方长大的学生而言,“采莲”与“浮萍一道开”等画面都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学生想象起来有难度,落到朗读上自然存在困难,此时跟进合适的多媒体,从视听上让学生体会到小娃采莲的“趣”,幫助学生克服朗读的难点。
2.视听媒介的选择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富有童趣、轻快的音频、视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中高段学生而言,视听媒介应少而精,设计引入突破朗读难点的音频、视频等。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观潮》时,如何让学生读出潮水声势浩大的感觉,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然后配上带有潮水奔腾声效的音乐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势必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
通过借助视听媒介,学生的朗读效果越来越好。
二、课下练读借助教师朗读示范音频,强化朗读规范
课下练读是重要的提升朗读兴趣的手段,有别于固定的上课时间,课下时间更为放松,且课后上传语音作业需要借助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使得学习渠道更加广泛,同时也容易得到家长的配合,形成促进学生提升朗读兴趣的良好氛围。正因如此,教师的正确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正确示范除了通过课堂上教师、学生和语音范读这条传统途径之外,课题组成员还通过采取课下上传教师或学生优秀朗读作品到荔枝、喜马拉雅、微信等平台,分享网络范读,以及爬梯朗读APP等方式为学生课下练读提供正确示范。
在本研究中,每学完一篇课文,课题组教师一般都会布置朗读作业。经研究对比发现,经过课堂学习,学生上传的朗读语音极少出现读音错误,而在研究者采取了课下上传教师或学生优秀朗读作品到荔枝、喜马拉雅、微信等平台,分享网络范读以及爬梯朗读APP等方式的课下练读示范后,学生上传的朗读语音会更加流利、有感情,且学生也乐于模仿老师或同学,给自己的朗读配上合适的音乐,使朗读越来越美。
三、积极使用语音网络平台共享朗读录音,增加朗读手段
随着教学的进行,会发现不同的孩子“读”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一差距不是40分钟的课堂时间就可以缩小的,那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缩小差距,让学生多多朗读呢?语音网络平台为学生的朗读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读、挑战读、喜欢读,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语音平台的重要作用。语音网络平台的使用,应本着鼓励性和指导性原则,辅之以必要的策略,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设计朗读活动带动全班使
用语音平台,形成班级朗读氛围。如尝试开展以网络为依托的指向学生的“读”的“悦读宝贝”活动,班级里专门设计了阅读彩虹跑道,阅读正式开始的那一天,大声朗读开始了,学生像比赛一样,每天坚持上传自己的读书录音……
2.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形成家庭朗读氛围。学生可以每天坚持在家大声朗读故事,请爸爸妈妈帮忙在平台上传朗读录音或者亲子共读,同时还可以用腾讯文档把朗读内容和时长记录下来。
3.充分利用公众号语音视频
功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发布展示,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作品被别的小伙伴欣赏、点评产生的期待感,满足感,从而产生持续朗读的热情和兴趣。
无论哪种网络平台的使用,都要充分发挥班级与家庭的力量,让学生对共享朗读录音产生兴趣,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多种朗读手段,体会传播、分享朗读的美妙,从而越读越爱读,越爱越分享。
四、通过语音网络平台及时给予评价,进行朗读纠偏
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传朗读作品后,教师及时地回应能激励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传朗读作品,教师根据“小学生朗读量规”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课标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要遵循科学性、鼓励性、指导性、多样性的原则,及时、热情地肯定朗读中的优点,同时中肯地指出朗读中的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及学习基础,因人而异地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办法,鼓励学生间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和提高。当学生对朗读作品改进后再次上传到网络平台上时,教师要再次及时地点评,让学生明晓朗读的好坏之分,以评促读,越读越有感觉。
五、举行线下班级优秀录音分享,增强朗读自信心
除了教师线上点评指导外,教师还应利用线下时间进行朗读情况分享,如播放班级学生优秀录音、展示优秀个人主页、个人现场朗读示范、个人现场朗读点评等。在课堂以第三视角“欣赏”同伴的优秀录音和个人主页,能够增强被表扬者的朗读自信心,也能激发同伴的竞争意识,而个人现场朗读示范不仅能够激发朗读者的榜样效应,也能激发同伴的朗读内驱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而个人现场朗读点评还能使学生再次熟悉朗读技巧,避免朗读易错点,使朗读越来越从容。
六、举行线上线下班级朗读
活动,提升朗读兴趣
从今年初春季学期开始,受疫情影响,整整一个学期只能网上教学,课题组老师结合线上学习的特点,进行线上朗读教学相关探究。暑期开学后,结合线上的相关活动,进行线下朗读活动的进一步延展。
1.定期组织“朗读小达人”
“最美好声音”“我是朗读者”等朗读评比活动,可以和学生的朗读评价相结合,根据积分可以评选出周、月、季度的“朗读小达人”“最美好声音”“我是朗读者”。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投票、点赞等功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对比中提升朗读能力。朗读评价可与班级内的评价体系相联系,鼓励朗读用心尤其是朗读有进步的学生,对朗读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学生多一些关心和关注,促使班级整体的朗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利用配音软件,组织学生给电影或动画片配音。学生对于动画片或者电影是很感兴趣的,通过自己的配音,能够重新诠释动画片或者电影中的角色,学生是非常兴奋的,这使学生保持了朗读的兴趣,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
3.在班级中可以组织班级课
本剧或戏剧的展演,在朗读台词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带入角色中,带着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语言和体会感情,在故事情境中,用朗读诠释角色特点。当然,戏剧演出必定少不了多媒体辅助,背景音乐、灯光音响、舞台效果等都离不开网络的有力支撑。借助这些手段,来烘托台词朗读与朗诵效果,让朗读情感越来越饱满。
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借助E时代下丰富多样的交互平台开展朗读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初步探究出的这些策略对于老师和同学及家长来说,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