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愈加重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法治知识,优化学科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重视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成为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寓教于乐,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认真加以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400
近年来,初中生违法犯罪事件屡见不鲜,由罕见至常见转变的背后,是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忽视。校园生活占据了初中生大部分时间,思想道德教育松弛導致校园中极易出现这些问题。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自身观念形成与建立的重要阶段,秉承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理念,德智教育与法治教育必须齐头并进。发现过往不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水平,对教师是一次极大考验与挑战。
一、引趣式教学法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
(一)新颖开头引趣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一开始上课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对教材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具体地讲,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利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新课讲解的导语,吸引学生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幽默故事引趣法
法国著名演讲专家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幽默故事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的状态。例如在讲授“自尊与尊重他人”这一课时,笔者讲述了一个幽默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已经置办齐全之后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道:“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只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复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听了这一幽默故事,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们从中看到了这个犹太人的聪明机智,他用幽默的语言既维护了犹太人的尊严,又不失时机地讽刺了队长。幽默故事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引趣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平时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如幽默故事、哲理故事、名言警句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等等。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众多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它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教师“单向输出”,变为划分小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教师经过综合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习惯之后进行分组,使组间水平差距持平。分组后,每组中都可选出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总结员等,各司其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将班上同学分组,针对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各组同学带着问题深入探讨思考,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在讨论中与现实相结合,使这门学科更加接地气,促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讨论之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引导,合理的评价机制也能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议题体验互促,打开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新空间
根据上述案例,可以发现传统教学中原本需要教师讲授出来的结论,都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自然呈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这种自发形成的认识,无疑能够更好地植根于学生的认识当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用一个明确的议题去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体验时,学生更容易形成符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的认识。实际上证实了议题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可以互相促进,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所追求的应当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这些要素的落地,显然无法在松散的课堂以及缺乏体验的课堂上实现。通过议题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会更加明确,过程会更加丰满,核心素养落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当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形成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之后,政治认同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培育,而在激活学生生活体验认识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结果有可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公共参与,于是理性精神与公共参与素养的落地也就有了可能。
四、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小组的观点或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既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又有自由讨论,生生互动,也有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深入学习这门学科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卢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44-45.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400
近年来,初中生违法犯罪事件屡见不鲜,由罕见至常见转变的背后,是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忽视。校园生活占据了初中生大部分时间,思想道德教育松弛導致校园中极易出现这些问题。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自身观念形成与建立的重要阶段,秉承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理念,德智教育与法治教育必须齐头并进。发现过往不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水平,对教师是一次极大考验与挑战。
一、引趣式教学法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
(一)新颖开头引趣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一开始上课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对教材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具体地讲,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利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新课讲解的导语,吸引学生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幽默故事引趣法
法国著名演讲专家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幽默故事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的状态。例如在讲授“自尊与尊重他人”这一课时,笔者讲述了一个幽默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已经置办齐全之后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道:“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只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复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听了这一幽默故事,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们从中看到了这个犹太人的聪明机智,他用幽默的语言既维护了犹太人的尊严,又不失时机地讽刺了队长。幽默故事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引趣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平时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如幽默故事、哲理故事、名言警句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等等。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众多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它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教师“单向输出”,变为划分小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教师经过综合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习惯之后进行分组,使组间水平差距持平。分组后,每组中都可选出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总结员等,各司其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将班上同学分组,针对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各组同学带着问题深入探讨思考,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在讨论中与现实相结合,使这门学科更加接地气,促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讨论之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引导,合理的评价机制也能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议题体验互促,打开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新空间
根据上述案例,可以发现传统教学中原本需要教师讲授出来的结论,都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自然呈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这种自发形成的认识,无疑能够更好地植根于学生的认识当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用一个明确的议题去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体验时,学生更容易形成符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的认识。实际上证实了议题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可以互相促进,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所追求的应当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这些要素的落地,显然无法在松散的课堂以及缺乏体验的课堂上实现。通过议题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会更加明确,过程会更加丰满,核心素养落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当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形成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之后,政治认同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培育,而在激活学生生活体验认识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结果有可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公共参与,于是理性精神与公共参与素养的落地也就有了可能。
四、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小组的观点或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既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又有自由讨论,生生互动,也有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深入学习这门学科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卢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