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请“慢”下来B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个优雅而缓慢的过程。我认为,“慢”下来不光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打造实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必然之径。特别是科学课,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假设、质疑;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在慢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实验、分析。如果这些我们都做得很好了,又何愁你的课堂教学不高效呢?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应该让你的课堂“慢”下来。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慢”下来呢?我认为我们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切入点。
  一、让备课和课前准备“慢”下来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都应该清楚,如果没有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情,手里有材料,怎么能底气十足地站在讲台上,上好一节科学课呢?高效课堂提倡转变教师教的行为,并明确提出,教师要能够正确解读教材,了解学情,制订全面具体和可以实现的三维目标,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科学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广博,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甚至数学知识都囊括其中,真可谓是包罗万象。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除了要正确解读教材,了解学生学情,制订好目标外,还要对上课涉及的知识深入地了解、剖析。如,湘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简单机械”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六年级下册“宇宙探索”单元涉及的知识都较难,因此,课前,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充分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
  很多科学教师都抱怨上科学课,课前要准备那么多实验材料。的确,作为高效科学课堂的有力保证,充分而合理的实验材料必不可少,这些都需要科学教师“慢慢”地去准备,更有胜者,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率和便于在学生实验时给予有效的指导,部分教学内容还需课前亲自试验。
  综上所述,科學教师备课和课前准备不“慢”下来还真不行。
  二、让教学设计“慢”下来
  前几天有幸聆听了人民小学一位教师执教的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昼夜是怎样形成的”这一课。以前听老师上这一课时,总是把“学生猜测昼夜是怎么形成的”和“模拟昼夜的形成实验”一节课完成,结果学生猜测不充分,课堂效果不明显。而这位老师大胆地调整了课程安排,整个课堂以猜测和假设为主,而把模拟实验放到了第二课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很好地落实了五、六年级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的目标,不愧为一堂优质的科学课。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设计科学课时不应该为“课”而设计,而应该为“学生”而设计,只要是以训练学生、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我们就应该让自己设计的课“慢”下来。
  三、让学生的活动“慢”下来
  科学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课堂上教师要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在学生充分地思维碰撞、动手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前听本校的一位老师上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溶解》一课,由于老师在做食盐溶解实验前没有讲清观察方法,所以,当学生实验完成后汇报时,都不能讲清食盐颗粒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只是说: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一会儿后食盐就溶解在了水里。而老师只是简单总结了什么是溶解现象后就草草结束了课堂。一堂课下来,本课的教学目标“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态度和习惯”没有落实到位,学生的观察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而众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当学生实验失败时,教师一定要让课堂“慢”下来,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师发现学生没有细致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时,何不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方法:食盐没有放入水中时是什么样子的—放入水中搅拌几下后什么样子的—继续搅拌一会儿什么样子的—最后还看得见食盐颗粒吗?学生明确观察方法后再次实验,我想效果和第一次一定会大不相同。
  “高效课堂”让每位教师都在思考“高效”,并尝试去实践“高效”。然而,在今天,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往往追求“快节奏”,“最大效益”,但实际上,我们的“快”反而会让我们少了观察,少了思考,少了交流,少了灵动。所以,亲爱的科学教师们,慢一点,多给自己一点研的时间,慢慢琢磨教材;慢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思的时间,静静反思教学;慢一点,多给学生一次说的机会,一次大胆交流质疑的机会,一次能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机会,我想,你的课堂一定会更精彩。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全新课堂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生态课堂,使课堂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
摘 要:数学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为数学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也能为数学集体活动进行有效补充与延伸。活动材料,是开展数学区域活动的主要载体,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并投放数学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数学区域活动的认识,是广大幼儿教师目前都在重点研究和深入分析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区角材料投放;兴趣爱好;层次性;合作性  对当前幼儿数学区角材料投放情况进行观
摘 要:以某学生为例,从学生、家长、教师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克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期望能通过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并给学生指引明确的目标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数学学习;克服恐惧感;增强信心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然而,不少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是对数学产生的恐惧感,这不仅与学习数学的初衷不符,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不良的看法。为此,笔者以实习期间接触到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息息相关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的核心是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才有方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能力。要慢慢实现这一价值追求,我们老师应该把握课程目标、放大格局,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给足空间,设置悬念,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一种思考的氛围、一种自主创造的氛围,从多种角度深挖,让
摘 要:在绘本研究中,就如何开展绘本教学展开了思考:从尊重孩子的兴趣入手,如何选材并吃透教材是上好绘本课的前提;挖掘画面细节,有效提问是上好绘本课的关键;根据对绘本的价值分析,做出不同的处理,是绘本课堂的精髓。  关键词:绘本研究;选材;提问;精髓;成长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是幼儿与老师最感兴趣的读本,绘本独有的魅力可以让孩子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
摘 要:小学生大多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和基础阶段,在小学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教育对于提升社会对信息时代的认识,促进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通过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及极强的实
摘 要:学前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学前行为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学前儿童的行为教育进行分析有利于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习惯;学前儿童;行为教育  行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学前阶段作为儿童成长阶段中行为习惯养成的绝佳时期,加强学前儿童的行为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助
一、发现问题  面对这些二年级的学生,我已经非常了解他们的脾气和性格,每次批改他们的作业,我也能根根字迹猜测出这是谁的作业本,而且一猜一个准。诸多成就感背后,我却产生了这样的疑惑:二年级了,学生的字怎么没有一年级时清楚、工整?是他们的字本来就如此,还是真的退步了?其实,我清楚地知道,是孩子们的书写退步了。  二、问题归因  1.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自觉性还是很薄弱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经常
摘 要:以译林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What time is it?的Story time板块的两次教学实践为例,详细描绘了前后两次教学实践中,为了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故事板块教学,经历了试教—反思—磨课—修改,完善了教学设计,理清教学主线,明确教学要求,优化细节处理,实现了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导入;新知呈现;阅读故事;巩固拓展;反思  一、教学设计前的思考  Story time是单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