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试教育受重视的现代,关于感恩教育在学校已经减少了,家长和学校更加在乎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心理的成长。感恩教育在学校中不能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学习,因为感恩是一种爱,爱是要缓慢的接受和长期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有感恩的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让家长在教育过程明白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止是学业方面,更多的还有价值观念上。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价值;实施
引言:
感恩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现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开放,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让现在的孩子都缺少一颗感恩的心。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孩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所有人帮助我都是应该的想法。现代独生子女的人数增加,孩子又缺少感恩教育,在学校中就不免有矛盾发生,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发生的较多。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开展感恩教育的价值
(一)对于家庭的价值
小学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和心理教育五大内容,而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和心理都涉及的领域。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人应该做的,父母养育的辛苦需要感恩;教师传授知识的辛苦需要感恩;同学微小事情的帮助需要感恩。一个有爱的家庭中是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懂得感恩,“谢谢”这一词不止表露在言语上,更表现在行为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润滑油,也许孩子确实不够好,但是每一个家庭会因为孩子一些举动而变的很好。现阶段物质生活极大改变的背景下,部分家庭对于孩子过分溺爱,养成了他们为所欲为、不知感恩的不良行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畸形存在。让小学阶段的孩子接受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感恩,在家里愿意主动帮助父母,用言语和行为回报父母,让家庭变得更加温馨和睦[1]。
(二)对学校的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较轻,和同学在一起玩耍的时间较多,产生矛盾的机会也多。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感恩同学和教师的每一次帮助,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在学会感恩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在班级中形成彼此相爱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学生接受感恩教育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但一定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行为品格。对学校来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也践行了国家德育的目标,促进校园教育的高质量完成。
二、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
(一)在语文课堂中融入
语文这门科目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更多的字,但随着学生年龄的渐长,孩子所需要的不止是知识了,更多的还有关于“人”的教育。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可以选择简单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身边人的爱,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感恩的意识,对于身边人的一些行为没有需要感恩的想法。让学生从书本中学习到如何感知身边的爱,用自己的话语和行为进行回报是一种感恩。语文教育是知识性的教育,但也是感性的教育,学习文章不止是学习文章的字词和写作手法,更多的还有感情的表达。感恩是一种爱的表现,是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的影响,不是用一节课就是学好的,是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功课。小学教师的感恩教育只是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爱的种子,为它提供发芽阶段的生存环境。
(二)学校重视感恩教育
现在许多学校都只在乎学生的升学率,而忽略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接受怎样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负责,是对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感恩教育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学习。感恩不能作为知识来学习,但是感恩教育需要更好的环境,而这种环境是由学校和教师提供的。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感恩教育的讲座,让学生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教育不能过多,因为感恩教育过多的重复就会让学生麻木,并且厌烦感恩。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成长,让孩子在一个有爱的环境当中学习[2]。学校也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感恩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师是最容易影响学生,小学生大部分也愿意听老师的话。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感恩在行动。
(三)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现在的父母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并不会为孩子灌输感恩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这一板块缺失会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不会感恩的人,只会索取而不会付出。学校要与父母進行交流,让孩子在家庭中就受到感恩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依旧是在家中,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言传身教是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方式。有一句话说“你对你的父母如何,将来你的孩子就对你如何”,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有爱的家庭永远教不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孩子。感恩教育是一个家庭的有爱的关键,一个孩子学会感恩不止是对家庭有益处,对于孩子自己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感恩的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会努力学习;感恩的孩子明白尊重教师,也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感恩的孩子明白帮助朋友,更好的和人相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身体力行,用自身对于长辈的态度和行为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无形中渗透感恩教育。
三、结束语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需要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都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尚未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念,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知爱,明白感恩[3]。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不是只会书本的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原则,关键是懂得感谢。一句谢谢每一个人都会说,但感恩不仅限于话语,而是彰显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不是为了应付教育部的检查,而是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卢璐.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24):44-44.
[2]彭小娇.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7):P.50-50.
[3]金光英.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8):54-55.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价值;实施
引言:
感恩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现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开放,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让现在的孩子都缺少一颗感恩的心。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孩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所有人帮助我都是应该的想法。现代独生子女的人数增加,孩子又缺少感恩教育,在学校中就不免有矛盾发生,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发生的较多。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开展感恩教育的价值
(一)对于家庭的价值
小学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和心理教育五大内容,而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和心理都涉及的领域。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人应该做的,父母养育的辛苦需要感恩;教师传授知识的辛苦需要感恩;同学微小事情的帮助需要感恩。一个有爱的家庭中是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懂得感恩,“谢谢”这一词不止表露在言语上,更表现在行为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润滑油,也许孩子确实不够好,但是每一个家庭会因为孩子一些举动而变的很好。现阶段物质生活极大改变的背景下,部分家庭对于孩子过分溺爱,养成了他们为所欲为、不知感恩的不良行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畸形存在。让小学阶段的孩子接受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感恩,在家里愿意主动帮助父母,用言语和行为回报父母,让家庭变得更加温馨和睦[1]。
(二)对学校的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较轻,和同学在一起玩耍的时间较多,产生矛盾的机会也多。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感恩同学和教师的每一次帮助,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在学会感恩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在班级中形成彼此相爱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学生接受感恩教育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但一定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行为品格。对学校来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也践行了国家德育的目标,促进校园教育的高质量完成。
二、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
(一)在语文课堂中融入
语文这门科目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更多的字,但随着学生年龄的渐长,孩子所需要的不止是知识了,更多的还有关于“人”的教育。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可以选择简单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身边人的爱,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感恩的意识,对于身边人的一些行为没有需要感恩的想法。让学生从书本中学习到如何感知身边的爱,用自己的话语和行为进行回报是一种感恩。语文教育是知识性的教育,但也是感性的教育,学习文章不止是学习文章的字词和写作手法,更多的还有感情的表达。感恩是一种爱的表现,是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的影响,不是用一节课就是学好的,是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功课。小学教师的感恩教育只是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爱的种子,为它提供发芽阶段的生存环境。
(二)学校重视感恩教育
现在许多学校都只在乎学生的升学率,而忽略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接受怎样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负责,是对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感恩教育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学习。感恩不能作为知识来学习,但是感恩教育需要更好的环境,而这种环境是由学校和教师提供的。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感恩教育的讲座,让学生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教育不能过多,因为感恩教育过多的重复就会让学生麻木,并且厌烦感恩。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成长,让孩子在一个有爱的环境当中学习[2]。学校也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感恩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师是最容易影响学生,小学生大部分也愿意听老师的话。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感恩在行动。
(三)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现在的父母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并不会为孩子灌输感恩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这一板块缺失会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不会感恩的人,只会索取而不会付出。学校要与父母進行交流,让孩子在家庭中就受到感恩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依旧是在家中,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言传身教是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方式。有一句话说“你对你的父母如何,将来你的孩子就对你如何”,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有爱的家庭永远教不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孩子。感恩教育是一个家庭的有爱的关键,一个孩子学会感恩不止是对家庭有益处,对于孩子自己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感恩的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会努力学习;感恩的孩子明白尊重教师,也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感恩的孩子明白帮助朋友,更好的和人相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身体力行,用自身对于长辈的态度和行为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无形中渗透感恩教育。
三、结束语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需要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都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尚未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念,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知爱,明白感恩[3]。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不是只会书本的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原则,关键是懂得感谢。一句谢谢每一个人都会说,但感恩不仅限于话语,而是彰显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不是为了应付教育部的检查,而是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卢璐.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24):44-44.
[2]彭小娇.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7):P.50-50.
[3]金光英.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