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对学生说一些事或是提一些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接受;而同一件事或要求,换一个教师去讲,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说的“情感效应”。还有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以实论教,以实施教,往往事半功倍。这就是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之一“因材施教”。不管是“情感效应”还是“因材施教”,往往都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在初二年级的一次音乐课上,那天是欣赏《瑶族舞曲》,我让学生们试着一起唱起歌、敲起手中的长鼓,正当大家在一片“欢腾”中放歌击鼓时,一个坐在前排的男生不由自主地随着节拍手舞足蹈地扭了起来,而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把旁边的同学都挤到了过道上。他的忘情表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还有个别学生发出了怪叫声。这位同学平时就好表现,课堂上喜欢插嘴,自学过街舞,是班上有名的“活跃分子”。
此时,维护课堂纪律的职责告诉我,如果不制止他这种行为,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在我火冒三丈之时,教室突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我,该同学也用音乐书挡住了脸,似乎在等待我的训斥。刹那问我冷静下来,感到他的行为也有闪光之处。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对该同学说:“你刚才突如其来的表演吓着我们了,而且也超越了老师布置的范畴,旁边的同学也因为你的夸张表现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是你的不对。但我觉得你能用肢体语言配合乐曲节拍,对烘托《瑶族舞曲》的旋律及意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你能和老师配合,带着全班同学共同学习《瑶族舞曲》吗?”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我拉起手风琴,该同学随着旋律自然地表演起舞步,全班同学边唱边敲起手中的长鼓,饶有兴致地共同参与到《瑶族舞曲》的学习中来,一曲方了,又有几个同学主动举手要求上台伴舞。在手风琴声中,同学们有的模仿插秧割稻的动作,有的模仿挑水放牛的姿态,还有的把踩水车的动作也活灵活现地揉在伴舞动作中。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此时的课堂成了欢乐的“瑶族山寨”。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起,学生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堂课的学习,带着愉悦欢快的心情离开了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后,课堂上的一幕仍在我脑海中浮现。相对比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音乐课在初中学段的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很多学生不太重视,因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课的价值,对音乐教师产生认同,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呢?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尤其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音乐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有必要利用和发挥学生的特长及创作热情,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展情智。
一、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师既是社会意义上的人,更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必须要有修养、有修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习能力、行为规范等方面表现得各不相同,有少数学生会抵触甚至顶撞教师,即便如此,教师仍应恪守教育的基本信条,尊重学生,并择机对其进行帮助教育。
有一次,我在上考前答疑课,一个男生多次举手要求答疑,而我因忙于对其他学生讲题,忽视了他的要求。该生又喊了几声“老师”,我还是听而未理,他非常生气地爆了粗口。我和全班同学都愣住了,我怒不可遏,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该生自知闯了祸,眼中流露出惊恐的目光。我转念一想,该生是因为问问题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而随口骂了一句,损伤了我的自尊心,而我对他的再三要求毫不理会,不也同样损伤了他的自尊心吗?何况我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理应站在教育者应有的高度,对学生的不当言行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理智地考虑妥善的处理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我控制住情绪对该生说:“刚才我为同学答疑,没能及时满足你的答疑要求,请你理解和原谅。我相信你刚才也是着急了,所以才口不择言,绝不是存心骂人。”该生当场连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并连连鞠躬致歉。就这样,我避免了一次课堂纠纷的发生。如果我当时表现失态,后果也许会不堪设想。
二、尊重學生,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师生之间,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爱护学生,是取得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条件。教育实践证明,那些对青少年终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师,都是关怀、爱护和尊重学生的教师。“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每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注意、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想法,爱护学生的自尊,就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与认可,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一旦建立起互信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果就是可以预见的。因为,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一般自尊心很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在学校里,如果得到教师的恰当评价和真诚信任,他们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自爱之心,往往会使他们的上进心受到挫折。有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消沉的心理,从而丧失克服困难、搞好学习的勇气和决心。还有学生会产生自负抗拒的心理,感到自己不被人理解,反而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以显示自己的力量,但又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不论自卑还是自负,都会由此产生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的思想。一个学生如果对自己失去信心,教育就难以发挥作用了,长此以往,还容易造成师生感情的疏远甚至对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只有包容学生的缺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他们暴露出不足时,晓之以理,方能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使学生日有所进、不断成长。
要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具有信任学生的魄力,热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的责任。教师只有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真挚的感情和深沉的爱献给学生,才可能对他们有真正的尊重。
在初二年级的一次音乐课上,那天是欣赏《瑶族舞曲》,我让学生们试着一起唱起歌、敲起手中的长鼓,正当大家在一片“欢腾”中放歌击鼓时,一个坐在前排的男生不由自主地随着节拍手舞足蹈地扭了起来,而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把旁边的同学都挤到了过道上。他的忘情表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还有个别学生发出了怪叫声。这位同学平时就好表现,课堂上喜欢插嘴,自学过街舞,是班上有名的“活跃分子”。
此时,维护课堂纪律的职责告诉我,如果不制止他这种行为,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在我火冒三丈之时,教室突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我,该同学也用音乐书挡住了脸,似乎在等待我的训斥。刹那问我冷静下来,感到他的行为也有闪光之处。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对该同学说:“你刚才突如其来的表演吓着我们了,而且也超越了老师布置的范畴,旁边的同学也因为你的夸张表现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是你的不对。但我觉得你能用肢体语言配合乐曲节拍,对烘托《瑶族舞曲》的旋律及意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你能和老师配合,带着全班同学共同学习《瑶族舞曲》吗?”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我拉起手风琴,该同学随着旋律自然地表演起舞步,全班同学边唱边敲起手中的长鼓,饶有兴致地共同参与到《瑶族舞曲》的学习中来,一曲方了,又有几个同学主动举手要求上台伴舞。在手风琴声中,同学们有的模仿插秧割稻的动作,有的模仿挑水放牛的姿态,还有的把踩水车的动作也活灵活现地揉在伴舞动作中。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此时的课堂成了欢乐的“瑶族山寨”。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起,学生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堂课的学习,带着愉悦欢快的心情离开了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后,课堂上的一幕仍在我脑海中浮现。相对比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音乐课在初中学段的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很多学生不太重视,因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课的价值,对音乐教师产生认同,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呢?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尤其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音乐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有必要利用和发挥学生的特长及创作热情,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展情智。
一、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师既是社会意义上的人,更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必须要有修养、有修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习能力、行为规范等方面表现得各不相同,有少数学生会抵触甚至顶撞教师,即便如此,教师仍应恪守教育的基本信条,尊重学生,并择机对其进行帮助教育。
有一次,我在上考前答疑课,一个男生多次举手要求答疑,而我因忙于对其他学生讲题,忽视了他的要求。该生又喊了几声“老师”,我还是听而未理,他非常生气地爆了粗口。我和全班同学都愣住了,我怒不可遏,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该生自知闯了祸,眼中流露出惊恐的目光。我转念一想,该生是因为问问题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而随口骂了一句,损伤了我的自尊心,而我对他的再三要求毫不理会,不也同样损伤了他的自尊心吗?何况我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理应站在教育者应有的高度,对学生的不当言行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理智地考虑妥善的处理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我控制住情绪对该生说:“刚才我为同学答疑,没能及时满足你的答疑要求,请你理解和原谅。我相信你刚才也是着急了,所以才口不择言,绝不是存心骂人。”该生当场连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并连连鞠躬致歉。就这样,我避免了一次课堂纠纷的发生。如果我当时表现失态,后果也许会不堪设想。
二、尊重學生,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师生之间,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爱护学生,是取得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条件。教育实践证明,那些对青少年终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师,都是关怀、爱护和尊重学生的教师。“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每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注意、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想法,爱护学生的自尊,就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与认可,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一旦建立起互信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果就是可以预见的。因为,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一般自尊心很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在学校里,如果得到教师的恰当评价和真诚信任,他们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自爱之心,往往会使他们的上进心受到挫折。有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消沉的心理,从而丧失克服困难、搞好学习的勇气和决心。还有学生会产生自负抗拒的心理,感到自己不被人理解,反而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以显示自己的力量,但又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不论自卑还是自负,都会由此产生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的思想。一个学生如果对自己失去信心,教育就难以发挥作用了,长此以往,还容易造成师生感情的疏远甚至对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只有包容学生的缺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他们暴露出不足时,晓之以理,方能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使学生日有所进、不断成长。
要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具有信任学生的魄力,热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的责任。教师只有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真挚的感情和深沉的爱献给学生,才可能对他们有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