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病人的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报告5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行乙状结肠扩大术后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的护理体会。方法: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期间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做好膀胱功能的训练,间歇性导尿的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结果:患者出院时已完全掌握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每日自行用500ml盐水进行膀胱冲洗以扩大膀胱,未出现泌尿系感染。但远期效果还有待术后继续随访。结论:及时抓住护理的重点能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用性好。
  关键词: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神经源性膀胱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38【中圖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07-02
  1心理护理
  此类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和/或尿失禁、尿频、便秘或大便失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多数患者自述平时很自卑,都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有文献指出,术前此类患者多存在恐惧、紧张、忧虑、孤独、失望、行为退化、情绪幼稚依赖等心理状态[2]。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家庭、社会及文化背景开展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熟悉医院环境。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恐惧、焦虑、自卑的心理,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
  2自家导尿的练习
  术前主治医生决定所有要求术后行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患者在术前2日拔除导尿管,记排尿日记,练习自家导尿。为患者仔细讲解自家导尿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后,患者在术前已能掌握清洁间断自家导尿操作方法。
  3膀胱功能的训练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的同时做好膀胱功能的训练,胃肠功能恢复后,应嘱患者多饮水,定时排尿。因膀胱的贮尿功能主要是通过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扩约肌协同作用来完成,而这些功能要求患者有膀胱充盈的感觉和膀胱本身的收缩,所以必须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每次导尿前嘱饮水200~300 ml。①局部肌肉训练,腹肌及会阴部肌肉行缓慢而有力的收缩和放松20~30次。②体位前倾训练,作缓慢而有节律的前倾动作10~20次。③腹部膀胱区按摩,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下腹部膀胱区,护士用手在膀胱区向左右轻推揉3~5分钟,待腹肌松弛后至膀胱最高点向下作顺时针按摩5~10分钟,用力向盆腔压迫,帮助排尿[3]。但不可过度用力,每日诱导定时排尿,刺激膀胱逼尿肌。
  4间歇性导尿的方法
  在膀胱训练的过程中,间歇性导尿除了帮助引流出过多的残余尿外,再配合膀胱训练,可以提供类似膀胱一张一缩的周期性变化,这样可以保留膀胱的弹性,并增加膀胱储存尿液的容量[4]。具体方法:选择组织相容性好、表面光滑、对尿道黏膜损伤及刺激反应小的F14的乳胶尿管,插入时须用足量的石蜡油润滑尿管以免损伤尿道或反复插管致尿道粘膜水肿。在两次插管之间嘱患者自行排尿,周秋风[5]介绍采用刺激排尿方法,如叩击耻骨上区、拍大腿等。方玉美等[3]对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体位进行了探讨,结果提示:排空膀胱内的尿液较佳的导尿体位是侧卧位,认为侧卧位可减轻腹部和髂骨手术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并可方便患者,减少女性患者的窘迫感和焦虑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膀胱。能自主性排尿或残余尿减少时,可逐渐减少间歇性导尿次数直至停止。开始行间歇性导尿每4~6小时1次,每次引流尿量<400ml,逐渐延长为每隔8小时1次,每次导尿前行膀胱功能训练,1周逐步恢复自主性排尿后,测残余尿量,当残余尿在200ml左右时,每日导尿2次;当残余尿在100ml左右时,每日导尿1次;当残余尿在80ml以内,每周导尿1次;2周后停止间歇性导尿,并间断测残余尿量[6],为50ml左右时可结束治疗。在间歇导尿开始阶段,每周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1月后视情况改为每2~4周检查1次。实施间歇性导尿期间要注意观察因膀胱压力过高而引起的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临床表现。如突发性血压升高、皮肤潮红、出汗、头痛等反应,如出现应当迅速排空膀胱,缓解症状。
  5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一般在持续导尿后72小时,尿内会滋生细菌,膀胱功能的恢复与感染有密切关系。如果患者可以进食,我们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2500-3000ml/天,尿量>50ml/h,形成自然冲洗。如果患者不能进食,酌情增加输液量,来增加尿量,起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预防泌尿感染的作用。在每次间歇性导尿前,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38~40℃)坐浴,每次15~20分钟。高锰酸钾溶液有消除尿道、盆底组织充血水肿,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清洁会阴部,消毒会阴部手术切口的作用。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原发病者,应同时应用抗真菌药物,以免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感染性菌尿。定期行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检查,观察泌尿系感染是否存在。
  6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定时排尿,提前或推迟排尿均能引起膀胱功能的不稳定。教会患者自行间歇清洁导尿的方法:先用肥皂水洗净双手,选择柔软的F14~16一次性导尿管,用石蜡油润滑后自尿道缓慢插入,见尿液流出后再徐徐插入1~2cm。每次导尿量不超过膀胱的安全容量[4]。导尿结束后,拔除尿管,用肥皂水冲洗干净、晾干,放入干净袋子里备下次使用。女性病人导尿的关键是了解尿道的解剖位置,可以用镜子或手触摸,了解尿道口的准确位置。平时注意保护下腹部,避免外力撞击或突然增加腹压,以免膀胱黏膜受伤破裂。定期来院行尿流动力学、泌尿系造影等检查,并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以便进一步了解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
  [1]叶章群,主编·尿流改道和膀胱替代成形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9-130
  [2]刘学云·术前病人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32
  [3]方玉美,范莹萍,郭铁英.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体位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5):200
  [4]郭应,杨勇.尿失禁[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80-284
  [5]周秋凤,祝希梅,叶赛娟.外伤性截瘫病人留置尿管问题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88-89
  [6]刘桂新.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853-855
其他文献
摘要:饮食营养行为误区对公众健康状况造成了不良影响,需分析误区形成的原因、目标状况,定应对方案,建立正确的建康信念模式,掌握饮食搭配和互换细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障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促进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饮食营养误区分析纠正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17【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人的生长周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包括身心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而生殖健康则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未婚先孕等过早的性行为愈发频繁,关注青少年未婚终止妊娠与生殖健康问题十分迫切。  关键词:青少年生长周期发育生殖健康性行为妊娠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22【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GDM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健康教育。方法:选取93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自然分娩者31例,剖宫产者59例,终止妊娠者3例,其中巨大胎儿5例,占5.38%,胎盘功能不良者3例,占3.23%,胎位异常者2例,占2.15%,无出现死亡病例,对护理效果感到满意。结论:在GDM临床中,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提高护理效
期刊
摘要:目的: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技能、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人的发病特点,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进疗效,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特征与康复,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老年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均接受正规的心衰治疗。结果:老年人对自身疾病反应差,更容易发生误、漏诊及药物的副作用。结论: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心衰的再发率及死亡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在直肠癌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2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中,29例满意,11例较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7.56%,对照组41例患者中,19例满意,13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出院指导和定期复查,观察组增加定期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为1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间发生的11例腹股沟疝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11例发生腹股沟疝的腹膜透析患者中,平均透析龄为13月,6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减少腹透剂量,改变腹膜透析方式。11例腹膜透析患者均继续进行腹膜透析,6例手术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腹股沟疝的腹膜
期刊
摘要:骨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就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会引起患者比较严重的心理负担,微小的刺激都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因此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护士的基本要求,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最大限度的让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所减轻,对骨科住院患者全方位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让住院患者在骨外科能够享受到全面优质的服务,使其在这温馨人性化的环境中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骨科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胃全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2.1-2014.1来我院普外科腹腔镜下胃全切除术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均做好术前、术中、术后人性化系统全面护理工作。结果:24例患者平均住院11天,排氣时间为术后2-5天,并发症中,2例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内科对症治疗好转。结论:腹腔镜下胃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除了与患者的身体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