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浓厚的兴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会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世界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运用图片、模型、标本、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直观化的手段,尽管使一些生物形象生动、具体,但还需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才能真正地掌握。比如,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尽管有图片展示,也不是很好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把它想象成一条长长的绳索,要想把长绳变短那就要螺旋缠绕,这样在学生脑海中就形成一个被解读后自己能够理解的图画了。关于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可以让学生把它想象成学校的门卫,学生会想到门卫职责是控制人员进出学校,会让老师和学生这些和教学活动有关的人员进入,与本校教学无关的人员甚至破坏分子会被阻止进入,进而想到这和细胞膜的功能是很相似。想象力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当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时,实际上他们也为自己开启了智慧之门,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许多知识都是在探索实践中获得的。让学生动手去做,在探索实践中学习是生物课的一种魅力。《种子的萌发》一课,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对种子萌发的三个条件(水分、空气、温度)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于是我让学生动手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指导他们观察、记录、统计和总结。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种子萌发的知识,还使他们对种子萌发与“水分、空气、温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进而扩展到对自然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事物辩证发展过程有了体会。学生动手的同时也动了脑,深奥的知识迎刃而解,知识学活了,兴趣也来了。
  三、让学生在质疑中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学生只要有了疑问,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对于初学生物的学生来说对生物世界的许多生物现象既感到好奇又感到神秘。例如,花草树木的叶子为什么都是绿的?蜘蛛为什么能结网捕虫?如此等等,都让他们感到疑惑。教师正好可以根据这些“疑问”开展教学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不断产生疑问和逐渐得到解决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探索环境,创设良好的质疑情景,让他们在广阔无际的自由思维空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求知欲。
  四、让学生在玩耍中激发兴趣
  基础教育应重视愉快教学,心情愉快可以强化智力活动。中学生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反应快。鉴于这些特点,上生物课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让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采取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学完基因和染色体后,我让每个人以漫画的形式设计一份基因、DNA、染色体三者关系图,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且让大家都来进行评比,这样本来难懂的知识就可轻松的落实。《事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症极容易混淆,区分不清。我就组织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每个人对这些缺乏症印象深刻。可见,在玩乐中照样可以开展教学,而且效果还优于常规教学。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五、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兴趣
  生物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在教会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怎么把这些知识用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否則,就违背了学习生物学的宗旨。我在讲完细菌真菌参与食品制作后,指导学生用发酵方法做甜酒;讲完安全用药知识后,指导学生如何准备旅游小药箱等;讲完事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合理膳食知识后,让学生为妈妈设计一份减肥晚餐。在实践中,可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同时也培养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
  21世纪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各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兴趣的指导作用,兴趣作为重要任务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在低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更要营造愉快而且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合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日新月异的前进。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为了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新一轮的课改便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物理教学发展的新目标。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倍受人们的关注,许多一线物理教育工作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辐射、无损伤、可提供任意方向断层图像、软组织对比度高的成像技术,是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其成像的好坏与扫描时所用的序列有着重大的
【摘要】本文对现有理论力学经典教材中的内容安排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现在理论力学少学时的特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新的教学内容安排既能节省课时,又不会减少知识要点和内容,且安排简洁合理,具有从“一般”到“特殊”的特点,层次分明,容易接受和理解。  【关键词】理论力学 少学时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起着至关决定性的重要,兴趣是提高学生自主学能能力的主要因素.学生对学习语文有兴趣就会自主探索语文内容,有助于解决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物理教学的实际特点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可起到明显的作用。对此,本文将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概述、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的优势以及探究式教学应用的具体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 探究式教学 实践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国家当前在深入地推行新课改,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具体状况,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措施,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物理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7-01  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新课改的滚滚热潮,不少初中物理教师根据落实新课
随着新课改活动的大力推进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左右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保障和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成为当前一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