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强如东县与汉中市南郑区两地间的农业科技交流,我受如东县农业农村局的委派,与其他几位农业技术人员赴南郑区开展苏陕协作农业技术交流。当我接到任务时,我的内心是忐忑的,一直在思考: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到南郑后我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能留下什么?
心中为念农桑苦
当踏上南郑土地,立刻被悠久的历史、美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所惊叹。南郑区藏富于绿水青山之间,尚未被侵蚀的优美环境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当走进黎坪镇龙山村、黄官镇庙坝村的困难群众家中,对他们的生存现状感到吃惊,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黑黢黢的房顶和四壁,住着或病或残或智障的老人。看着他们一双双眼睛,写满饱受折磨的痛苦,写满黯然神伤的无助,写满对未来的迷茫,内心徒生刺痛,感觉到久违的痛彻心扉。
由人及己,假如生活在如此境况下的人是我,我也生活在闭塞的大山中,虽有房住,但敌不过风霜雪雨;虽有饭吃,也仅是维持生命不息;更无现代文明的迹象在家中体现。一些贫困户虽然体健不辍劳作,但只是在几亩零散的山坡上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自给自足,漫长的山路阻挡了农产品从田间走向市场。
看着贫困户的生活如此艰难,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我心中萌生出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哪怕是改善其中一个人一点点的现状,都是有意义的。心有所思,行有所为。
做熟悉农村的“知情人”
为了从南郑全区层面对农业发展现状有真切全面的了解,我和同事们深入田间地头接近农户,走基地入企业,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理性服务提供佐证。
随后,对龙头山水产养殖、云峰茶业、金正米业、宏力农业、陕西涌元农林科技、汉山镇食用菌种厂等企业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大鲵、中华鲟养殖情况,地方品牌茶叶生产销售情况,小龙虾养殖情况,食用菌生产规模、操作要领、市场销售情况;到当地农贸市场对各类农产品品种、价格进行调研。
通过全方位、高频次的实地考察,对南郑区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茶叶、生猪、蔬菜、烤烟、中药材等区域主导产业,科学培育水产养殖、林果、苗木花卉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作出肯定,这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历史的积淀,要保护并提高特色产业的品质,提升市场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特别强调继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南水北调之源,以保护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生态平衡为第一要务。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急于快速發展经济而破坏绿水青山。
志智双扶强内力
理念先行,知行合一。我与南郑农业技术干部混编组成产业扶贫技术推进组,经常与同仁们一起研讨,共同提振扶贫、发展信心。多次与南郑区农技推广中心、畜牧兽医推广中心、土肥站、植保站、蔬菜站、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蚕桑站、信息中心、农广校等业务股站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围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良种引进、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蔬菜园艺等开展技术研讨、交流,提升帮贫带富能力,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我以家庭农场的经营与管理为主题,与南郑区农技推广中心的人员分享如东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典型做法。
教育使人益智,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石。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是教育培训的受众,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将有力提升民生之基。脱贫致富,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只有让贫困户的脑子富了,手上掌握技术了,脱贫就会指日可待。
在这样理念指引下,我赴汉山镇汉坪村参加南郑区农技推广中心在该村组织的以油菜轻减栽培技术为主题的产业扶贫培训,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激励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宣传脱贫光荣,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参加以“科技引领未来 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汉中市“科技之春”宣传月暨南郑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发放产业脱贫实用技术手册、各类明白纸,现场解答涉农问题。
发展产业助脱贫
贫困地区群众要脱贫致富,关键是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很难脱贫,即使能一时脱贫,也难保证持续长久发展。
通过比对各类扶贫方式,认为产业扶贫是一种授人以渔、输血造血的方式,有实物、有技术、有市场、有奔头、见效快。结合所在单位扶贫帮扶的黄官镇庙坝村的实际情况,和单位领导、专家一起研究,分析评判当地的适宜产业、潜力产业,很快确定了在庙坝村实施食用菌产业扶贫。我们产业扶贫技术推进组成员制定了庙坝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通过村级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这样的模式,在庙坝村新发展木耳200架(椴木木耳),培养木耳种植能手10名,培训农户200人次,扶持种植合作社1个,创建庙坝木耳品牌,将辐射带动35个贫困户109人增收。采取种植能手带动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做到短效与长效结合,可持续长久发展,带领贫困户村民脱贫。
同时,我向如东县农业农村局领导汇报情况,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数万元项目资金,项目按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食用菌产业项目将助力对接的贫困村走产业脱贫之路,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
扶贫,从春天出发,满怀坚定信心。攻坚,从春天出发,携手再创辉煌。我仿佛看到了大山里一双双神采飞扬的眼睛,眼睛里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充满着顽强不屈的坚毅,充满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人民群众所畅想的更好的教育梦、更稳定的工作梦、更满意的收入梦、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梦、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梦、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梦、更优美的环境梦,都在慢慢地变成现实。大山里的贫困群众,离幸福不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心中为念农桑苦
当踏上南郑土地,立刻被悠久的历史、美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所惊叹。南郑区藏富于绿水青山之间,尚未被侵蚀的优美环境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当走进黎坪镇龙山村、黄官镇庙坝村的困难群众家中,对他们的生存现状感到吃惊,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黑黢黢的房顶和四壁,住着或病或残或智障的老人。看着他们一双双眼睛,写满饱受折磨的痛苦,写满黯然神伤的无助,写满对未来的迷茫,内心徒生刺痛,感觉到久违的痛彻心扉。
由人及己,假如生活在如此境况下的人是我,我也生活在闭塞的大山中,虽有房住,但敌不过风霜雪雨;虽有饭吃,也仅是维持生命不息;更无现代文明的迹象在家中体现。一些贫困户虽然体健不辍劳作,但只是在几亩零散的山坡上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自给自足,漫长的山路阻挡了农产品从田间走向市场。
看着贫困户的生活如此艰难,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我心中萌生出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哪怕是改善其中一个人一点点的现状,都是有意义的。心有所思,行有所为。
做熟悉农村的“知情人”
为了从南郑全区层面对农业发展现状有真切全面的了解,我和同事们深入田间地头接近农户,走基地入企业,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理性服务提供佐证。
随后,对龙头山水产养殖、云峰茶业、金正米业、宏力农业、陕西涌元农林科技、汉山镇食用菌种厂等企业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大鲵、中华鲟养殖情况,地方品牌茶叶生产销售情况,小龙虾养殖情况,食用菌生产规模、操作要领、市场销售情况;到当地农贸市场对各类农产品品种、价格进行调研。
通过全方位、高频次的实地考察,对南郑区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茶叶、生猪、蔬菜、烤烟、中药材等区域主导产业,科学培育水产养殖、林果、苗木花卉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作出肯定,这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历史的积淀,要保护并提高特色产业的品质,提升市场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特别强调继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南水北调之源,以保护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生态平衡为第一要务。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急于快速發展经济而破坏绿水青山。
志智双扶强内力
理念先行,知行合一。我与南郑农业技术干部混编组成产业扶贫技术推进组,经常与同仁们一起研讨,共同提振扶贫、发展信心。多次与南郑区农技推广中心、畜牧兽医推广中心、土肥站、植保站、蔬菜站、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蚕桑站、信息中心、农广校等业务股站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围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良种引进、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蔬菜园艺等开展技术研讨、交流,提升帮贫带富能力,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我以家庭农场的经营与管理为主题,与南郑区农技推广中心的人员分享如东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典型做法。
教育使人益智,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石。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是教育培训的受众,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将有力提升民生之基。脱贫致富,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只有让贫困户的脑子富了,手上掌握技术了,脱贫就会指日可待。
在这样理念指引下,我赴汉山镇汉坪村参加南郑区农技推广中心在该村组织的以油菜轻减栽培技术为主题的产业扶贫培训,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激励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宣传脱贫光荣,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参加以“科技引领未来 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汉中市“科技之春”宣传月暨南郑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发放产业脱贫实用技术手册、各类明白纸,现场解答涉农问题。
发展产业助脱贫
贫困地区群众要脱贫致富,关键是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很难脱贫,即使能一时脱贫,也难保证持续长久发展。
通过比对各类扶贫方式,认为产业扶贫是一种授人以渔、输血造血的方式,有实物、有技术、有市场、有奔头、见效快。结合所在单位扶贫帮扶的黄官镇庙坝村的实际情况,和单位领导、专家一起研究,分析评判当地的适宜产业、潜力产业,很快确定了在庙坝村实施食用菌产业扶贫。我们产业扶贫技术推进组成员制定了庙坝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通过村级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这样的模式,在庙坝村新发展木耳200架(椴木木耳),培养木耳种植能手10名,培训农户200人次,扶持种植合作社1个,创建庙坝木耳品牌,将辐射带动35个贫困户109人增收。采取种植能手带动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做到短效与长效结合,可持续长久发展,带领贫困户村民脱贫。
同时,我向如东县农业农村局领导汇报情况,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数万元项目资金,项目按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食用菌产业项目将助力对接的贫困村走产业脱贫之路,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
扶贫,从春天出发,满怀坚定信心。攻坚,从春天出发,携手再创辉煌。我仿佛看到了大山里一双双神采飞扬的眼睛,眼睛里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充满着顽强不屈的坚毅,充满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人民群众所畅想的更好的教育梦、更稳定的工作梦、更满意的收入梦、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梦、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梦、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梦、更优美的环境梦,都在慢慢地变成现实。大山里的贫困群众,离幸福不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