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尼玛校长上珠峰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玛次仁,42岁,北京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副队长兼总教练和火炬手。他一手创办的西藏登山学校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所专业登山学校之一,他培养的学员正成为中国登山协作的中坚力量。
  
  “一定要培养中国的登山人才”
  
  
  1988年中、日、尼联合登山队登顶珠峰的现场直播,看得尼玛次仁热血沸腾。他凭借自己在西藏射箭队练就的良好耐力和身体素质、自学的英语,首选为西藏登山协会的翻译和联络官。
  登山运动在国外很普及,在国内则方兴未艾。每次登山,高山向导、协作、营地服务,甚至包括做饭,几乎全为外国人垄断,中国方面所能做的仅是牦牛运输、联系提供车辆等外围工作。
  几年的留日学习经历,加上与夏尔巴朋友交往的经验,使尼玛次仁意识到高山协作的重要性——在中国境内登山,需要中国式的服务。而当尼玛次仁1994年在法国阿尔卑斯看到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的成功模式后,终于萌生了一定要建一所中国人自己的登山学校,培养出自己的登山人才的念头。
  
  学生就是尼玛次仁的成就
  
  1999年3月,尼玛次仁创建的西藏登山综合培训中心(现已更名为西藏登山综合培训学校)在瑞士奥索卡公司总裁汉斯的帮助下成立了——这是继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之后的世界上迄今仅有的两所专业登山学校之一。西藏体育学校、西藏大学和西藏藏医学院的文化教师来了,国家登山队和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也来了,甚至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的教练也应邀来授课。
  
  对于尼玛校长来说,培养善于攀爬的登山队员并不是他的目的——登山运动不是个人项目,而是团队协作项目。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协作。高级别的登山向导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请一位高级向导做一次攀登珠峰的协作需要5万元人民币,他们须提供非常专业的协作,以保证登山者顺利安全登顶和下撤——这一方面体现出高山协作的重要,同时也体现出要培养一个高级登山向导并非易事,他们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历经十年,学校到目前已培养出三名高级登山向导。现在参与和关注登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高山探险服务人员,高山厨师、摄像、协作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市场的紧缺资源,登山学校也因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学校没有暑假,春秋两次在山里进行户外课,每天上午由从西藏大学请来的老师上文化课,每周一三五下午是体能课,二四六为技术攀岩等专业课程。最后一年,基本上都在现场实习,培养学员在登山现场的组织及应对能力。
  几年来,每次举行重大登山活动时,都能见到西藏登山学校学员的身影,西藏登山队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的成绩里也包含着学员在背后的默契协作。2001年以来,西藏举办的历届登山大会,高山协作、向导和服务工作几乎全部由西藏登山学校学员担任。2003年,在我国为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而举行的攀登珠峰活动中,担任登山队中方副队长的尼玛次仁率领25名学员,承担了这次活动所有的高山协作、向导和摄影任务,尼玛次仁还与5名学员成功登顶珠峰。2005年5月,在中国重测珠峰高度的测量活动中,7名成功登顶的西藏登山学校学员担任了一半测量协作和全部摄影任务,当时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登顶直播画面,就是由登山学校学员拍摄的。
  学校的高山救护也屡次发挥作用,玉珠峰和田海子等地山难,国内发生登山事故时,总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以期得到及时的援救。
  
  把奥运圣火送上世界之巅
  
  2008北京奥运珠峰火炬传递前后准备工作长达半年。尼玛校长和65名登山学校的学员从2007年9月便已开始各项登山专项训练,火炬传递之前50天进入到珠峰地区。这65名学员中的28人成为这次活动的主力队员,其中修路队8人,登顶的火炬队8人,高山摄像8人。这次火炬传递的全部图像都是队员拍摄的,包括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图片与影像。这次成功的协作,使全世界见证了太阳神赐予的奥林匹克火种登上世界第三极的创举。
  
  十年,尼玛次仁从32岁的校长成为如今广受称誉的登山教育者及登山家。他从来没有把攀登多少座高山或探险过多少个地方作为目标,只想办一所专业的学校。“我还要再做十年再退休。我有个想法,想要把西藏登山学校办成国际化的登山学校。”尼玛校长已经把眼光扩展到全世界范围,不仅要培养出雪山攀登探险的专项人才,还要提供喜马拉雅山脉的专业旅游人才。
  他担忧的是因现阶段的登山热潮引发的安全隐患,在高山探险的组织者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不能仅凭热情就提倡普及登山,毕竟现在只有100多人的专业队伍从事高山协作。只有当高山救援专业队伍具备400人左右时,才能使登山这项运动有所保障。山峰是残酷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良性成长才有利于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观鸟区的拉鲁湿地    进入雨季后,高原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新得多。看似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却保留了丰富的生命物种,这可以从观察拉鲁湿地中得到印证。拉鲁湿地是我们在拉萨定点样方,观察城市鸟类的一个工作区域。它主要划分为两个工作区间:一个是靠东部的中心观察地,另一处靠近哲蚌寺附近(有人喜欢用“鲁东”和“鲁西”的叫法区分两块湿地)。靠东的湿地环周边走一圈有9公里多,而西边的鲁西湿地则有6公里左右
【摘 要】学生合唱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必须关注学生的多声部学习。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要做到关注起点,以兴趣为先,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意识;关注过程,以实践为本,加强学生的多声部综合练习;关注情感,以情感人,丰富学生的多声部情感體验。以此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合唱,享受合唱艺术的美妙。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声部教学;听觉意识;
山岩是一个泛指地名。它的核心区域山岩乡,位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至巴塘县间的金沙江段东岸群山上。把这一区域放大,其范围大致包括白玉县的山岩乡、沙玛乡、盖玉乡和巴塘县甲英乡的部分地区,以及金沙江西岸西藏昌都地区的贡觉县三岩区和芒康县的部分乡。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因为有着较为接近的习俗、语言以及独特的“父系氏族”特征的社会结构,所以习惯上被称作“山岩人”。但是,世代居住在康巴藏族核心区的山岩人,却并不将自
【摘 要】教材解读决定着备课质量。小学品德教师备课时在“教材解读”上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上的“懒得读”,也有客观上的“不善读”。因此,在备课中运用“基于课标,通读‘全套教材’;基于整合,研读‘整册教材’;基于编排,细读‘单元教材’;基于教学,精读‘一篇教材’”的“四读”策略,以达到提升教师教材解读水平,提高整体备课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材解读;“四读”策略 ;备课质量  教材解读决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康巴,在历史地理上称为藏东或东藏。在地球褶皱最为刚烈和复杂的横断山区域,面积辽阔,众多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大山峡谷中有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大渡河等著名的江河穿流而过。其中,面积15.3万多平方公里的康巴腹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地域辽远浩渺,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等地区也属于康巴区域。      康巴服装款式夸张,色彩明朗,厚重又不乏生动,其中格外亮丽的还包含古朴、珍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浙江省临安市通过对本市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本区域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所处的困境,提出了加强与改进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艺术教育 区域推进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几无差距,但教师的素质性、结构性差距问题突出,尤其是艺术教育更是其中的短板
【摘 要】儿童公民意识教育,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入手,用中国成就、中国实力、中国榜样等鲜活资源,激发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自豪感;需要以德性发展为导向,通过项目学习、情感共鸣、道德践行等实施路径,引领儿童从情感的自豪走向行动的自觉,达成儿童公民意识教育的深度追求。  【关键词】儿童公民意识教育;中国公民;教学建议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定义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就像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其中历史和地理的教学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的轨迹又都反映在历史进程当中,而且“史地”题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因此,有效落实相关的“史地”内容教学,应当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环节。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题材的教学,既要符合“史地”学科的某些特点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材承载着教学指导功能。教师要重视教材文本解读,通过深入解读正文、认真研读主持人语、串联精读图例文字,提高精准确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等方面的备课能力,让教材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活性因子”。  【关键词】文本解读;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文本解讀是指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课题、框题、正文、栏目、主持人语等文字内容进行深入而精细的解读。由于统编版《道德与法
在八廓南街拉让达热屋顶上,以及在其他更多类似于此的街角或露台,是否能看到布达拉宫,不单对拉萨人来说很重要,对整个拉萨城来说更重要。  城市规划中,往往会以建筑限高、建筑和街道走向限定等办法,以保证对某些特定建筑物或景观的视线不受阻碍,由此形成的视线通道即为“通视走廊”,也称为“空中视线走廊”。为保护原有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和建筑分布格局,拉萨分别以布达拉宫以及色拉寺、哲蚌寺寺前山口为界划定通视走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