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玛次仁,42岁,北京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副队长兼总教练和火炬手。他一手创办的西藏登山学校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所专业登山学校之一,他培养的学员正成为中国登山协作的中坚力量。
“一定要培养中国的登山人才”
1988年中、日、尼联合登山队登顶珠峰的现场直播,看得尼玛次仁热血沸腾。他凭借自己在西藏射箭队练就的良好耐力和身体素质、自学的英语,首选为西藏登山协会的翻译和联络官。
登山运动在国外很普及,在国内则方兴未艾。每次登山,高山向导、协作、营地服务,甚至包括做饭,几乎全为外国人垄断,中国方面所能做的仅是牦牛运输、联系提供车辆等外围工作。
几年的留日学习经历,加上与夏尔巴朋友交往的经验,使尼玛次仁意识到高山协作的重要性——在中国境内登山,需要中国式的服务。而当尼玛次仁1994年在法国阿尔卑斯看到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的成功模式后,终于萌生了一定要建一所中国人自己的登山学校,培养出自己的登山人才的念头。
学生就是尼玛次仁的成就
1999年3月,尼玛次仁创建的西藏登山综合培训中心(现已更名为西藏登山综合培训学校)在瑞士奥索卡公司总裁汉斯的帮助下成立了——这是继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之后的世界上迄今仅有的两所专业登山学校之一。西藏体育学校、西藏大学和西藏藏医学院的文化教师来了,国家登山队和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也来了,甚至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的教练也应邀来授课。
对于尼玛校长来说,培养善于攀爬的登山队员并不是他的目的——登山运动不是个人项目,而是团队协作项目。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协作。高级别的登山向导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请一位高级向导做一次攀登珠峰的协作需要5万元人民币,他们须提供非常专业的协作,以保证登山者顺利安全登顶和下撤——这一方面体现出高山协作的重要,同时也体现出要培养一个高级登山向导并非易事,他们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历经十年,学校到目前已培养出三名高级登山向导。现在参与和关注登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高山探险服务人员,高山厨师、摄像、协作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市场的紧缺资源,登山学校也因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学校没有暑假,春秋两次在山里进行户外课,每天上午由从西藏大学请来的老师上文化课,每周一三五下午是体能课,二四六为技术攀岩等专业课程。最后一年,基本上都在现场实习,培养学员在登山现场的组织及应对能力。
几年来,每次举行重大登山活动时,都能见到西藏登山学校学员的身影,西藏登山队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的成绩里也包含着学员在背后的默契协作。2001年以来,西藏举办的历届登山大会,高山协作、向导和服务工作几乎全部由西藏登山学校学员担任。2003年,在我国为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而举行的攀登珠峰活动中,担任登山队中方副队长的尼玛次仁率领25名学员,承担了这次活动所有的高山协作、向导和摄影任务,尼玛次仁还与5名学员成功登顶珠峰。2005年5月,在中国重测珠峰高度的测量活动中,7名成功登顶的西藏登山学校学员担任了一半测量协作和全部摄影任务,当时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登顶直播画面,就是由登山学校学员拍摄的。
学校的高山救护也屡次发挥作用,玉珠峰和田海子等地山难,国内发生登山事故时,总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以期得到及时的援救。
把奥运圣火送上世界之巅
2008北京奥运珠峰火炬传递前后准备工作长达半年。尼玛校长和65名登山学校的学员从2007年9月便已开始各项登山专项训练,火炬传递之前50天进入到珠峰地区。这65名学员中的28人成为这次活动的主力队员,其中修路队8人,登顶的火炬队8人,高山摄像8人。这次火炬传递的全部图像都是队员拍摄的,包括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图片与影像。这次成功的协作,使全世界见证了太阳神赐予的奥林匹克火种登上世界第三极的创举。
十年,尼玛次仁从32岁的校长成为如今广受称誉的登山教育者及登山家。他从来没有把攀登多少座高山或探险过多少个地方作为目标,只想办一所专业的学校。“我还要再做十年再退休。我有个想法,想要把西藏登山学校办成国际化的登山学校。”尼玛校长已经把眼光扩展到全世界范围,不仅要培养出雪山攀登探险的专项人才,还要提供喜马拉雅山脉的专业旅游人才。
他担忧的是因现阶段的登山热潮引发的安全隐患,在高山探险的组织者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不能仅凭热情就提倡普及登山,毕竟现在只有100多人的专业队伍从事高山协作。只有当高山救援专业队伍具备400人左右时,才能使登山这项运动有所保障。山峰是残酷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良性成长才有利于发展。
“一定要培养中国的登山人才”
1988年中、日、尼联合登山队登顶珠峰的现场直播,看得尼玛次仁热血沸腾。他凭借自己在西藏射箭队练就的良好耐力和身体素质、自学的英语,首选为西藏登山协会的翻译和联络官。
登山运动在国外很普及,在国内则方兴未艾。每次登山,高山向导、协作、营地服务,甚至包括做饭,几乎全为外国人垄断,中国方面所能做的仅是牦牛运输、联系提供车辆等外围工作。
几年的留日学习经历,加上与夏尔巴朋友交往的经验,使尼玛次仁意识到高山协作的重要性——在中国境内登山,需要中国式的服务。而当尼玛次仁1994年在法国阿尔卑斯看到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的成功模式后,终于萌生了一定要建一所中国人自己的登山学校,培养出自己的登山人才的念头。
学生就是尼玛次仁的成就
1999年3月,尼玛次仁创建的西藏登山综合培训中心(现已更名为西藏登山综合培训学校)在瑞士奥索卡公司总裁汉斯的帮助下成立了——这是继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之后的世界上迄今仅有的两所专业登山学校之一。西藏体育学校、西藏大学和西藏藏医学院的文化教师来了,国家登山队和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也来了,甚至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的教练也应邀来授课。
对于尼玛校长来说,培养善于攀爬的登山队员并不是他的目的——登山运动不是个人项目,而是团队协作项目。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协作。高级别的登山向导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请一位高级向导做一次攀登珠峰的协作需要5万元人民币,他们须提供非常专业的协作,以保证登山者顺利安全登顶和下撤——这一方面体现出高山协作的重要,同时也体现出要培养一个高级登山向导并非易事,他们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历经十年,学校到目前已培养出三名高级登山向导。现在参与和关注登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高山探险服务人员,高山厨师、摄像、协作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市场的紧缺资源,登山学校也因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学校没有暑假,春秋两次在山里进行户外课,每天上午由从西藏大学请来的老师上文化课,每周一三五下午是体能课,二四六为技术攀岩等专业课程。最后一年,基本上都在现场实习,培养学员在登山现场的组织及应对能力。
几年来,每次举行重大登山活动时,都能见到西藏登山学校学员的身影,西藏登山队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的成绩里也包含着学员在背后的默契协作。2001年以来,西藏举办的历届登山大会,高山协作、向导和服务工作几乎全部由西藏登山学校学员担任。2003年,在我国为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而举行的攀登珠峰活动中,担任登山队中方副队长的尼玛次仁率领25名学员,承担了这次活动所有的高山协作、向导和摄影任务,尼玛次仁还与5名学员成功登顶珠峰。2005年5月,在中国重测珠峰高度的测量活动中,7名成功登顶的西藏登山学校学员担任了一半测量协作和全部摄影任务,当时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登顶直播画面,就是由登山学校学员拍摄的。
学校的高山救护也屡次发挥作用,玉珠峰和田海子等地山难,国内发生登山事故时,总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以期得到及时的援救。
把奥运圣火送上世界之巅
2008北京奥运珠峰火炬传递前后准备工作长达半年。尼玛校长和65名登山学校的学员从2007年9月便已开始各项登山专项训练,火炬传递之前50天进入到珠峰地区。这65名学员中的28人成为这次活动的主力队员,其中修路队8人,登顶的火炬队8人,高山摄像8人。这次火炬传递的全部图像都是队员拍摄的,包括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图片与影像。这次成功的协作,使全世界见证了太阳神赐予的奥林匹克火种登上世界第三极的创举。
十年,尼玛次仁从32岁的校长成为如今广受称誉的登山教育者及登山家。他从来没有把攀登多少座高山或探险过多少个地方作为目标,只想办一所专业的学校。“我还要再做十年再退休。我有个想法,想要把西藏登山学校办成国际化的登山学校。”尼玛校长已经把眼光扩展到全世界范围,不仅要培养出雪山攀登探险的专项人才,还要提供喜马拉雅山脉的专业旅游人才。
他担忧的是因现阶段的登山热潮引发的安全隐患,在高山探险的组织者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不能仅凭热情就提倡普及登山,毕竟现在只有100多人的专业队伍从事高山协作。只有当高山救援专业队伍具备400人左右时,才能使登山这项运动有所保障。山峰是残酷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良性成长才有利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