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起点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合唱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必须关注学生的多声部学习。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要做到关注起点,以兴趣为先,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意识;关注过程,以实践为本,加强学生的多声部综合练习;关注情感,以情感人,丰富学生的多声部情感體验。以此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合唱,享受合唱艺术的美妙。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声部教学;听觉意识;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获得和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综观当下的多声部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学生缺少声部意识、合作意识;合唱过程中音准、节奏难以把握;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师用一声部教唱多声部歌曲……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达不到合唱教学应有的目标要求。
  众所周知,学生合唱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仔细研读新版音乐教材,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低年级教材中,先是出现了大量多声部节奏素材,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多声部合唱曲目逐渐增多,篇幅逐渐增大。到了四、五年级,不同风格和不同国家的合唱曲目集中呈现。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引领,从低年级起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声部意识,积极做好和声概念的储备。到了中、高年级,则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乐于参加多声部音乐实践,以此让他们水到渠成地完成合唱,享受合唱艺术的美妙。鉴于此,笔者以本文为例,探讨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多声部教学,以期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参考。
  一、关注起点,兴趣为先,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意识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首先要给学生逐步渗透多声部音乐的概念,培养其多声部音乐的听觉意识。一般来说,学生感受节奏要比感受音程容易些。因此,教师可先结合教材内容,利用丰富多彩的节奏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兴趣,而后逐步过渡到和声音程的听觉训练。
  (一)诵读童谣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儿歌、童谣是他们所熟悉、喜欢的音乐内容。这些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富有节奏韵律,让学生多接触这样的音乐内容有利于他们建立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如苏少版教材第一册《拉大锯》。[拉
  (二)创编节奏声势
  小学低年级歌曲比较生动有趣,结合歌曲的形象创编出节奏声势为歌曲伴唱,会让歌曲演唱起来更加丰富、有趣。如苏少版教材第三册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
  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X、XX和X— 三种音符时值。教学第1个片段时,教师先让学生按X、XX节奏读童谣,再随节拍边读边拍手。在获得稳定的拍感体验后,教师请学生边读二声部ga、zi,边模仿拉大锯的动作,最后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合作。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节拍感是否稳定,如发现不稳定,要及时进行调整。在第2个片段的教学中,歌曲表演时配上小老鼠和小花猫的有节奏的叫声,会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学生也能很容易地从两个声部的不同音色、不同节奏中感受到声部的和谐。
  (三)渗透简单和声
  当学生对两声部的节奏有了比较稳定的体验之后,教师可以把单音旋律逐渐带入节奏,为歌曲伴唱,让学生尽早感受到和音的美妙。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角色扮演,因此教师可以在情境的角色区分中引入简单的和声,既满足了他们的喜好,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和声的内容。如在歌曲《爱唱什么歌》的教学中,这是一首五声宫调式歌曲,小青蛙唱出的旋律由1、2、3、5、6五个音组成。此时教师可以扮演青蛙妈妈的角色,将宫音“1”的模唱旋律加入到学生的演唱中,引导学生聆听与青蛙妈妈不一样的旋律。这一做法使得简单的单音旋律与歌曲形成了丰富和谐的音响,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不断聆听、模仿,尝试合作。最终,他们在愉悦的合作氛围中获得了初步的和声听觉体验。
  二、关注过程,实践为本,加强学生的多声部综合练习
  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对声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声部和音准的敏感度以及演唱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创设多种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多声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多声部练习,以此获得丰富的多声部体验,有效提高自身的合唱素养。
  (一)轮唱练习
  轮唱是指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轮唱时声音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一般来说,简单、短小的歌曲比较适合轮唱,如苏少版教材第五册歌曲《音乐是好朋友》《白鸽》等。在学生刚接触轮唱时,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上的彩色方块来直观地展示几个声部,也可以结合歌曲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中感受多个声部。如执教《美丽的黄昏》一课时,某教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演示了三个小朋友依次出发去欣赏黄昏美景的动画情境,学生由此感受到模仿演唱的乐趣。
  (二)伴唱练习
  伴唱也叫配唱,是指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入合适的旋律来配合主旋律演唱的一种演唱形式。伴唱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演唱之中明白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伴唱的声部要控制音量,而主唱的声部则要大胆表现,只有这样,当两个声部互相配合时,才能呈现出和谐的声音。
  1.回声式伴唱
  在苏少版教材第六册歌曲《夏夜》和第八册歌曲《恰利利恰利》中都出现了回声式伴唱,这一类伴唱可以从模仿入手,如《恰利利恰利》一课。
  学习二声部时,笔者首先请学生做自己的回声“55 6”,当学生获得稳定的音高感和节奏感之后,再将旋律改为十六分音符节奏“5555 6”。 之后再指导学生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最后在低声部的位置加上连音,用饱满、连贯的声音演唱。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感受到两声部间的配合,学唱起来不觉得枯燥。
  2.固定音型伴唱
  对于一些在和声上比较有规律的歌曲,教师还可以创编固定的音型来伴唱,使歌曲更有层次感。如学习加拿大民歌《银色的桦树林》时,教师提取了主和弦的6、1、3三个音,创编出固定音型6 3 | 1 6|, 一组学生演唱歌曲,一组学生用lu模唱6 3 | 1 6 |,由此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音乐的层次美、和谐美,片段如下。   三、关注情感,以情感人,丰富学生的多声部情感体验
  匈牙利音乐家教育家柯达伊提出:“对于艺术的精髓并不在于演奏技术, 而在于心灵, 倘若心灵可以无阻碍地以真情流露, 将能够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由此可见,多声部合唱意识、合唱技能离不开合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表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多声部合唱教学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声部的音准、节奏的掌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声部之间的融合性,指导学生用和谐、统一的音色富有情感地演唱,这样才能表现合唱艺术的和谐美。
  (一)音色为基,丰富歌曲形象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思维,引导他们首先从听觉上感受多声部和声的美妙,启发他们想象并用不同的音色来塑造歌曲的声部形象。如教学《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学唱高声部旋律,引导学生把这段音乐想象成是藏族人民在高声吟唱,赞美自己家乡的场景,因此要用连绵、饱满的气息演唱。唱低声部旋律时,笔者引导学生将这段旋律想象成藏族小伙儿轻快的舞步,因此要用跳跃的声音来演唱。当两个声部进行合唱时,教師引导学生将其想象成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用美好的声音演绎幸福生活的生动画面。这样的教学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歌唱兴趣,还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二)情感渲染,领悟歌曲内涵
  对于一些复调性较强的歌曲来说,它的第二声部往往是比较独立、完整的旋律,在情绪上能够更好地衬托、渲染歌曲的意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先行感受低声部旋律的学习。如歌曲《送别》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哀伤之情,低声部旋律较多,出现的4到3和7到1的半音阶更增添了离别时惆怅的情绪。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情愫融入到发声练习中,以此渲染歌唱氛围。
  在该歌唱片段中,学生首先跟着琴声用WU模唱低声部旋律,掌握正确的发声状态,这一做法使他们在熟悉了歌曲低声部旋律的同时初步感受到歌曲的情感氛围;接着学生聆听完整的歌曲,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熟悉的三、四乐句(低声部),再次跟钢琴复习低声部旋律;最后师生进行合作,教师在3、4乐句中加入高声部旋律,让学生感受二声部合唱的效果,并尝试用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在以上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将浓浓的情思融入其中,学生的歌唱也达到了情真意切的效果。
  在多声部音乐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唱出美妙的和声效果,音乐教师应不断实践,从关注多声部学习的起点,到循序渐进地实践,再持之以恒地反思。唯有这样,才能将合唱的种子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最终结出合唱的累累硕果。
  (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226600)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科學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参与表达活动的热情不高、科学语言知识的积累不足、语言组织与表达不熟练等共性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特征,通过搭建情感支架、认知支架、问题支架、语用支架,不断优化语言环境,深化语言理解,活化语言迁移,强化语言运用,帮助学生实现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表达能力;语言支架;语
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的“第二语言”,它们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不仅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还能弥补课文中文字描述的不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的二级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小学英语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很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设计时往往挖空心思,寻找
【摘 要】英语绘本具有提升思维品质的功能,绘本阅读教学应注重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造,代表了思維活动的六个层级形式,为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与内容的外化提供了依据。绘本阅读教学可利用层级性的活动设计逐步推进思维品质培养:读前观察与预测,激活知识与经验;读中争论与辨析,激活分析与应用;读后创作与交流,激发评价与创造,由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初步获得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海军装备的唯一一艘52型“暴风雪”号军用柴电动力破冰船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军用柴电动力破冰船曾成功扮演了“北极勇士”的角色,为遏制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在北极的活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27年前,历经沧桑的俄海军军用柴电破冰船,能否续写保卫俄北极国家利益的辉煌历史,成为世人备受瞩目的话题。曾经的荣耀  1945年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海洋运输部只剩下几十艘十月革命胜利前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旨在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科学,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本质,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教师抓住契机,加以引导。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旨在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空气占据空间的科
新加坡现在的地域面积大约是700平方千米,还没有杭州大;人口大约是500万,比起杭州来是“小巫见大巫”了,与北京无时差。裕华小学位于新加坡的西部,全校44个班级,有90多位教师,1200多名学生,这样的办学规模在新加坡是很常见的。  一、严格的教育  (一)朝会  晨曦微露中,一天的学习就拉开了帷幕。此时不过7点钟,校园里已经是人声鼎沸了。有的学生会在食堂里享用早餐,有一些胖胖的学生在体育老师的带
《英语课程标准》里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能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培养文化意识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结合现行小学英语PEP教材在课程设置上每单元均安排的Good to Know(文化教学)这一模
“如果没有海洋,以色列就是个被封锁的城堡,我们要像征服沙漠那样征服海洋。”70年前,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对年轻的以色列海军将士谆谆教诲。如今,以色列海军尽管规模未必是中东最大的,却是武备最精良的,特别是它的潜艇部队。这其中,德国建造的“海豚”级潜艇堪称以色列的“镇国利器”。积极构建水下力量  前以色列海军副司令阿米·阿亚隆如此评价潜艇的重要性:“战略上,以色列犹如一座孤岛,全国97%的对外贸易
【摘 要】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杭州市滨江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团队以“同心战‘疫’”为主题,活化生活素材,开发了德育微课程,并以此为实践样本,从“课程内容上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课程形式上的多样性及适切性”“课程价值上的‘翻转性’及研究性”三个维度进行反思,有效追求德育张力。  【关键词】德育微课程;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价值  疫情当前,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网络课程资源
作为观鸟区的拉鲁湿地    进入雨季后,高原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新得多。看似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却保留了丰富的生命物种,这可以从观察拉鲁湿地中得到印证。拉鲁湿地是我们在拉萨定点样方,观察城市鸟类的一个工作区域。它主要划分为两个工作区间:一个是靠东部的中心观察地,另一处靠近哲蚌寺附近(有人喜欢用“鲁东”和“鲁西”的叫法区分两块湿地)。靠东的湿地环周边走一圈有9公里多,而西边的鲁西湿地则有6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