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笔者认为,煤矿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真正落实好,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落实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责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的同时,还要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真正落实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一、全面建设是基础
(1)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运用“三级教育”模式、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定置管理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培养全体职工的良好安全心态,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
(2)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系统安全评价、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三同时”、安全例会制、安全工作定期汇报制、检查制、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促进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强化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增加安全投入,避免违章指挥,全面控制“人、物、境”三因事故。
(3)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简单,投入不大,但效果明显。对营造企业安全氛围,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三点控制”和尘、毒、烟“三防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采取举办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生产信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组织事故报告会、安全文艺(电影、电视)活动、安全贺年活动;实施安全宣传的“三个一工程”(一场活动、一幅标语、一块墙报);员工的“五个一活动”(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创一条安全警句、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深入开展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是核心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本工程”,以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企业作业现场点多线长,环境复杂,只有集中力量采取“多点打击”的战术手段,“全歼”安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才能有效发挥安全文化的整体效益。应着眼于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健全和优化“进入”、“退出”机制,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劣的职工予以及时“退出”,优胜劣汰。通过“关口”前移,实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形式多样化、效果跟踪化,最终确保人的本质安全化。
二要坚持理念先导。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三要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如采取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交心谈心等亲情教育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还可以开展安全共保活动,企业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并真诚邀请职工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線。
三、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保障
一是创造适应企业安全文化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安全文化是需要设计和管理的,它重在实践。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定格,就必须积极创造适应自身特点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确保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在创建安全文化时,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要与提升业绩、提高绩效相结合;要与增强凝聚力相结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所以,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运行机制,推行科学管理;加强职工的安全文化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造就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建设一个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利用制度进行强化。要巩固和发展无形的企业安全价值观,不能单纯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叫在口上,还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及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进行强势推动。使职工从事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能够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只有把制度建设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结合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让职工把那些约束行为的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真正从思想上接受企业倡导的安全价值理念,企业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力。
三是积极鼓励正确行为。企业安全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职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职工的深层观念之中。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职工感到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也给其他职工树立了实际的仿效榜样,从而产生模仿效应。
四、管理者以身作则是前提
一是企业负责人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企业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宣传安全文化,身体力行,让职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从事工作。反之,领导者不去倡导和身体力行,企业安全文化在职工中就不会得到强化,就难以变成全员共享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离于安全文化价值观规范体系之外,陷入空谈,经过精心设计的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也会逐渐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中去。
二是必须努力提高管理者素质。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加经济处罚。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潜移默化改变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
一、全面建设是基础
(1)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运用“三级教育”模式、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定置管理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培养全体职工的良好安全心态,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
(2)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系统安全评价、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三同时”、安全例会制、安全工作定期汇报制、检查制、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促进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强化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增加安全投入,避免违章指挥,全面控制“人、物、境”三因事故。
(3)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简单,投入不大,但效果明显。对营造企业安全氛围,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三点控制”和尘、毒、烟“三防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采取举办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生产信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组织事故报告会、安全文艺(电影、电视)活动、安全贺年活动;实施安全宣传的“三个一工程”(一场活动、一幅标语、一块墙报);员工的“五个一活动”(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创一条安全警句、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深入开展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是核心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本工程”,以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企业作业现场点多线长,环境复杂,只有集中力量采取“多点打击”的战术手段,“全歼”安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才能有效发挥安全文化的整体效益。应着眼于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健全和优化“进入”、“退出”机制,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劣的职工予以及时“退出”,优胜劣汰。通过“关口”前移,实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形式多样化、效果跟踪化,最终确保人的本质安全化。
二要坚持理念先导。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三要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如采取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交心谈心等亲情教育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还可以开展安全共保活动,企业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并真诚邀请职工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線。
三、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保障
一是创造适应企业安全文化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安全文化是需要设计和管理的,它重在实践。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定格,就必须积极创造适应自身特点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确保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在创建安全文化时,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要与提升业绩、提高绩效相结合;要与增强凝聚力相结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所以,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运行机制,推行科学管理;加强职工的安全文化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造就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建设一个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利用制度进行强化。要巩固和发展无形的企业安全价值观,不能单纯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叫在口上,还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及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进行强势推动。使职工从事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能够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只有把制度建设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结合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让职工把那些约束行为的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真正从思想上接受企业倡导的安全价值理念,企业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力。
三是积极鼓励正确行为。企业安全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职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职工的深层观念之中。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职工感到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也给其他职工树立了实际的仿效榜样,从而产生模仿效应。
四、管理者以身作则是前提
一是企业负责人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企业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宣传安全文化,身体力行,让职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从事工作。反之,领导者不去倡导和身体力行,企业安全文化在职工中就不会得到强化,就难以变成全员共享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离于安全文化价值观规范体系之外,陷入空谈,经过精心设计的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也会逐渐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中去。
二是必须努力提高管理者素质。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加经济处罚。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潜移默化改变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