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学习景物描写的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yy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景物描写空洞、语言干瘪的问题,提出依托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加强景物描写教学的策略:梳理文中写景妙处,深化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认识;进行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探寻写景规律;反复练笔,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山水游记 景物描写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87-03
  当前学生在写景时常出现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的毛病,风景就在眼前,学生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材中所选的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多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景物之美,抒发作者的情感,篇篇都是经典。初中语文教师依托写景类文言文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引导学生借鉴课文中的写景技巧,让学生的景物描写有章可循,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梳理课文寻美点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精美的游记,顺着时间线索梳理游记作品,可以发现游记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根据游记的发展脉络,精选不同时期的游记作品,让学生归纳各时期游记作品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写景游记大多是通篇写景状物,在这个时期,作者虽然不免在描绘山水的过程中浸染上自身的情绪,然而表达上含蓄克制。笔者将郦道元的《三峡》选为此时期的游记代表作,引导学生体味这个时期游记的韵味。学生将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梳理,发现郦道元写三峡景色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表现了山多;“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侧面描写,表现了山高、陡;文末引用渔者歌谣,并不直接表露个人情感。郦道元对三峡四季不同的特点进行描写,夏水湍急迅猛,春、冬清幽多趣,秋则凄凉哀婉。
  到了唐宋,作家往往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一般以记叙、描写为主,以抒情、议论为辅,表达方式上更为自由,在表达内容上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笔者通过这两篇游记引导学生感悟到写景也是写情的道理。在《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现了苏轼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一段议论抒发自己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笔者用这两篇课文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大多在文章中与议论、抒情相配合,写景类文章的内容不一定局限于现实的景色,还可以由眼前所见联想到此刻所遇之事,抒发人生感慨、悲欢之情。学生了解这一点,会极大深化对景物描写的认识,在表达上会更加自如。
  二、对比阅读探规律
  学生阅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不仅需要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景物”,还要懂得“作者是怎么写景物的”,悟到景物描写规律。
  第一,笔者出示《三峡》《与朱元思书》两段描写山色的片段,引导学生领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是写好景物的第一要诀。
  《三峡》之山: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与朱元思书》之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笔者在讲解写景类文言文时,除了让学生能鉴赏到名家写景的佳处,更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笔者适时追问:“为什么同是写山,《三峡》之山与《与朱元思书》之山如此不同?”“作者是怎么样抓住山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学生在一个个追问中过关斩将,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景物描写的奥妙。经过鉴赏式对比阅读,学生发现好的景物描写绝非千篇一律,同样是写山,山有千姿百态,而其要领就是要抓住景物独特的一面来写。
  第二,笔者围绕“写景顺序”这一能力点,引领学生对比以下两段写景的文字,看看它们是怎样展开描写的,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写。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学生在对比后发现:前者是按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后者移步换景,采用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写景的顺序多种多样,有移步换景、俯仰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古今对比、晨昏过渡、四季变化等。写景的顺序主要分为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那什么情况适合用时间顺序,什么情况采用空间顺序,这取决于想表现的景物特点。《醉翁亭记》中表现的是山中四季之景各具特色,为下文游人之乐做铺垫;《桃花源记》着力描写桃花源之路的离奇,表现这段路途的神秘。
  第三,笔者要求除了需要注意写景的顺序,还要注意作者运用了什么感官去描写景物。在山水游记中,作者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对景物进行描绘,如《与朱元思书》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从触觉来写,“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从视觉来写,“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从听觉来写。
  第四,筆者引导学生注意山水游记中丰富的层次。《小石潭记》写景状物生动传神,一个小小的石潭却写得灵动有趣,这得益于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景物。教学时,可以与《答谢中书书》进行对比,看看手法上有何不同。学生经过对比阅读,可以发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运用了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表现景物的特点,同样写水,陶弘景的描写比较单一,“清流见底”;柳宗元描写水的角度和层次更加丰富,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多,实为写水清,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两者表现的层次不同,在语言质感上呈现的面貌则不同。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体会修辞在写景中的作用。在《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这句话把小石潭比喻成北斗星和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石潭的样貌。“如鸣佩环”用佩环的声音作喻,写出水声的清亮动听。笔者引导学生讨论修辞在写景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让作者笔下的景物具备了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笔者引导学生将上述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完成思维导图后,笔者再带领学生对比阅读《岳阳楼记》第3段和第4段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梳理文段内容,比较这两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想想作者是如何传达出悲喜两种不同情感的,再进一步思考景与情之间有何关联。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梳理写景的内容,可以注意到这两段所选的景物不尽相同。景物不同天气、光影之下呈现的样貌不同,明亮的色调适合渲染欢乐氛围,灰暗的色调适合表达伤感愁绪。
  “一切景语皆情语”,课堂最后,笔者用鱼骨图总结以景传情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指导,学生感叹:“原来名家佳作妙处在此,方法都写在他们的文章中了。”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带着思考阅读山水游记,读出语言运用的规律,才能把他人优秀的语言材料化为己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和学生做个有心人,多思多问,阅读和写作双向并行发展,将会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反复修改勤练笔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渗透“以读悟写”的方法,既可以提升阅读的品质,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写作本身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需要不断地训练、修改、升格,让学生将在阅读中领悟到的写作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范式。
  笔者布置了练笔作业,让学生从“早晨之景”和“傍晚之景”中选择其一进行片段写作。而在批改时,笔者发现,学生没有很好地扣住特定情境来写,描写流于表面。于是笔者选择下面两段摘自学生习作中的片段,让学生思考哪一段话更贴切地表现了“早晨之景”。
  ①天空还是一片灰蒙蒙的颜色,阳光穿透了云层,照射在大地上,一粒粒尘埃随着风儿飘浮,花草直了直腰。
  ②刚结出的露珠顺着硕大的荷叶轻轻滑过,仿佛在洗去空中的墨色,一缕阳光悄悄从天边一角露出来,点染了一圈圈涟漪。
  大部分学生凭借语感能做出判断,认为第二段描写更贴近“早晨”这一情境。虽然笔者在前面的阅读教学中也强调过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写作實践中,学生仍然会忽略这个问题,甚至不知道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看看怎样能贴近“早晨”这一情境。学生在修改添补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紧扣情境特点展开景物描写的能力。“以读悟写”,并非“读”“悟”“写”三者割裂,而要写完以后读、读完感觉有问题又要改,在不断修改、升格的过程中领悟写作的方法,只有反复训练方能写出好的文章。
  在学生的习作中,不一定受限于在课文中学到的技法,这些作品同样可以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范例,学生的“写”不是教学的终点,而可能是新一轮“以读悟写”的起点。
  如下面的文段:
  ①夕阳西斜时,阳光逐渐变得炽红,日光透过车子的后视镜,聚焦在人们归家的目光上。他们的眼里是夕阳赐予的万缕霞光,散射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②太阳的半身露出地平线,微光四射,像是咧开嘴看大地。太阳渐渐升起,橙黄的光打在水面上,金光闪闪波光粼粼,水天之间都被染上了色。
  ③在窗前立着,眼见天蓝得可爱,金光淋满了窗边的老树,叶边泛着温暖的金色,叶脉也在阳光下显出翠绿的色泽。远望对面的红顶白墙,一株花树俯仰生姿。
  这三段文字各具特色,第②③段用的是传统的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而第①段文字顺着光线的轨迹描写,更显得新颖别致,整个画面非常有电影感。而这样的写作方法虽未在课本中出现,却也值得学习借鉴。
  教材精选的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中蕴含了美的思想、美的语言,它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在文言文中建立“以读悟写”的概念,并非读与写流于形式的结合,而要关注阅读和写作两种思维方式的迁移。本文围绕文言文中“以读悟写”的应用,采取美点梳理、对比阅读、练笔修改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凭借阅读搭起的支架进行有一定章法的写作,让学生用心临摹、心领神会,得其精妙意趣,掌握写景的方法。笔者利用文言文优化写作教学,培养学生“以读悟写”的意识,努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及写作训练的热情。
  【作者简介】梁丽萍(1990— ),女,汉族,广西桂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任教于南宁市第二中学初中部,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认为用真情关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金钥匙”,提出班主任应捕捉教育良机,与学生展开心灵交流,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引领学生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真情 关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72-02  班主任是班级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是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动力不强、缺乏阅读技巧等现状,论述教师为小学中年级学生选择合适的英文绘本的途径,并简单阐述运用英语绘本进行教学的策略,提出基于教材内容选择绘本、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情况的绘本以及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绘本等建议,认为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和课后延伸拓展阶段引入英文绘本进行教学。  【关键词】英语绘本 阅读教学 中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基于历史学科底蕴厚重、内涵丰富等特点,提出教师应该通过博览群书,使历史课堂获得源头活水,进而丰富教学史料、助力处理教材内容、增强历史教学专业性、传递最新学科动态。  【关键词】阅读 历史课堂 历史材料 教材处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95-02  肖川博士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写道:“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优化策略,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设置教学目标,导向教学过程;巧设计算情境,理解计算算理;亲历探索过程,培养综合素养;强化估算和练习设计,培养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23-03  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属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
【摘要】本文阐明儿童诗的产生背景与特质,分析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厘清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中的儿童诗的编排,提出小学语文一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读悟、品悟、写悟,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培育文学素养、积淀文化底蕴。  【关键词】一年级 语文课堂 儿童诗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93-03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其性格与语言
【摘要】本文结合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论述幼儿园开展早期“悦读”教学策略,从阅读环境、创意阅读、分享阅读、阅读公益等方面进行探讨,丰富幼儿园早期“悦读”课程,让幼儿因“悦”而读、因读而悦、健康成长,为培养终身阅读习惯奠基。  【关键词】幼儿园 早期阅读 书香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47-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摘要】本文借鉴物理中“量纲”分析和“量纲”运算的基本思路,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量纲”分析数学单位、乘法分配律和分数运算的本质内涵和内在联系,并根据这种理解方式拓展延伸对应的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灵活使用已学知识、探索创新解题思路的能力。  【关键词】量纲 单位 乘法分配律 分数运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引领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策略,提出立足思辨猜读文本、立足思辨分析文意、立足思辨悟读文本等教学建议,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思辨阅读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09-02  新課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重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两
【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四条路径:注重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乐学;穿插小故事,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有效性 诵读 情境 小故事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07-02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