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物理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和教学中物理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所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等)而构成的一定的教学氛围和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物理情境,就是要将教学信息置于一个新颖、奇特、有趣的特定情境中,学生一旦进入这样的情境,可以很快地激起强烈的情绪,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对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反应。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创设好、运用好物理情境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
  要创设一个好的物理情境,必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情境材料的选择。要掌握与待学概念、规律密切相关的生活生产、科技等实际资料。二是展示情境的媒体,如实验、动画、图片、语言等。无论哪种媒体都要符合物理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在情境教学设计中,利用恰当的实验创设情境,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实验,以及带有一定研究目的的設计性实验,有利于将物理过程直观化、可信化;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步骤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参与到物理现象的探究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及科学态度。
  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时,教材上介绍用频闪照相来处理,但学生对于频闪照相不是很理解,有位教师这样处理,先叫一位学生上台,说要先给他拍张照片,拍照片时要他配上一个手臂下放的动作,结果,拍出的照片投影到大屏幕上的是一副“千手观音”。这对学生理解起了很好的作用,又富有情趣。由此非常自然地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使人感到很有新意。
  
  二、联系社会生活创设情境
  
  物理学源于生活,学习物理要注意观察体验生活。教师将书本与学生两相融通,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
  如在讲授“力的相互作用”内容时,一位教师的处理让人叫绝:他首先让学生用一只手打另一只手,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着问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为何某同学被打,还要还手呢?因为身体不同部位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再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取经验,学到知识并进行文明行为的教育,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同时,由于学生都能参与,引起了高涨的情绪,激发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情绪。
  
  三、利用幽默创设情境
  
  幽默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也有思索回味之感,它是形成愉快心境的情境之一,是快速拉拢师生距离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说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风趣幽默,再配合适当的手势,温情的眼神,那他就一定能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讲反应时间这个问题时,开始上课时师生互相致意后,教师一句“同学们辛苦了”出人意料,学生还没有及时反应过来,稍后才回答“为人民服务”,既活跃了气氛,又巧妙地引出了反应时间的问题。课尾,教师用“吉祥三宝”的曲调演唱了重力加速度的顺口溜,使学生精神一振,一堂课的辛苦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
  
  四、利用语言创设情境
  
  对于那些不能做实验又不便于模拟的事件,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构思出一个语言表述的情境,从中发现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超重、失重”感受的一段描述:“一会儿好像跌入了万丈深渊,好像没有东西支持你的身体了,五脏六腑好像都浮了起来,一会儿又感觉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往上拉,拉力大的啊都难以忍受。”通过形象、逼真的描述,再加上“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感受背后的原因呢?”的设问,更将学生的好奇心吊得极高。
  
  五、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呈现给学生的材料、现象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发生矛盾,就会打破学生原有知识体系和智能体系的平衡,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进行积极的思维,深刻的探究和积极的讨论,促使学生达到新的认知水平,使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力的分解”的教学中,可创设如下情境:在桌面上放一个大砝码,要求用细线将它提起。问学生:用一根线提易断还是用两根同样的线提易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一根线提易断。这时教师用一根提线稳稳地提起砝码,而用两根同样的线(有意地使两线夹角大些)提起砝码时,线却一下子断了。实验结果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自然会问:为什么呢?这一悬念的产生激发学生去探寻其中的“真谛”,以迫切的心情进入学习新知识的境界。
  六、其他创设物理情境的形式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因时、因地、因内容来灵活创设情境,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共振”前,演示一段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震碎玻璃杯”的广告,引起学生哈哈大笑,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这段广告涉及了什么物理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应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想象去创设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物理情境,不妨称之为幻想物理情境。事实上,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在当时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都成为现实,如人类登月等。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全面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基础上,精心创设物理情境。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创设好并运用好物理情境以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数形结合,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表象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数形结合在解题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抽象数学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不仅易于寻找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
本文以小剂量布比卡因与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单次注射)与硬膜外阻滞合用分娩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生理的影响,以期选择较好的药物组合方式,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1一般资
目的:介绍中药复方黄聚凝胶的制备和评价中药复方黄聚凝胶的安全性及抗炎性。方法:应用中药复方黄聚凝胶对小白鼠和家兔进行用药急性毒性实验、抗炎作用和抑菌试验,观察家兔的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点穴并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VitB1片、地巴唑片、肌注VitB1 2等西药常规治疗。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科教兴国战略对现代教师的需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键,化学新课程成败的关键在于未来教师素质的高低。而新课程的推广实施无疑推动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无论是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习惯性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默认的师生定位,对一线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大的挑战。一、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传统教学中,教
美术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始终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善于依托美术课的绘画、工艺、欣赏等特定课型平台,深入挖掘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生活实际,进行富有创意的、持之以恒的德育渗透,使德育能够有机地融入美术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