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鉴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计算机教学应告别以往的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中心,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有效的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职校教育计算机教学技能培养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早已脱去其神秘的外衣和高科技的头衔,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化、社会化、网络化、功能化,如今社会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正因为如此,各个学校都相继地开设了计算机的专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同样也不例外。
中等职业学校,既不同于普通高中,也不同于高等职业院校,当然更不同于本科院校,其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教学既不能与高职院校相同,更无法与本科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相抗衡。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明确地定位目标,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培养质量。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衡量一个中职学校其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采用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技能的有效手段。实践性教学要求实践既要落实到教学中,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二、合理的专业设计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根本
好的专业设置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范围内很好地定位自己的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和方向。而要最终实现这个目标,则必须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该专业的培养。课程的设置是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的,然而,任何一个专业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因此,课程的设置必然需要有专业之间的交叉,这就使得课程与课程之间必须要明白主次。
在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教师通过案例演示等实践性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具体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新颖感、惊奇感、直观感和尝试欲。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两个模块的具体的内容和分类如下:
1、基础技能模块。该模块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 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主要分为两个小模块:(1)计算机基础模块:《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2)办公自动化模块:中心课程为Office 办公软件、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2、专业技能模块。在第二、三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市场需求,开设多个小专业。主要可以分为:(1)电脑组装和维护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销售与服务;(2)网络技术模块:中心课程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3)广告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4)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FLASH、3DMAX;(5)影视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Adobe Premiere、Maya;(6)程序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VB 程序设计、ASP 程序设计等。
三、选用合适教材,优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踐技能的途径
计算机教材的选用, 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在选用计算机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老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
1、演示过程,讲练结合。这是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但是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易培养学生创造力。
2、案例引导,任务分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WORD 图文混排时,以简报为实例安排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将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多个任务,循序渐进的学习,适合步骤较多、较复杂的内容。我在讲解FLASH 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疑自学,设错分析。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以代替的。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例如在学习C 语言程序设计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编写程序,且上机测试程序,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这样要比老师直接修改学生的程序效果要好,学生更能加深印象。
四、上机实践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必然
要想会使用某一工具,你就必须去使用它。学生自己上机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重要也是必要的环节。在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了其专业理论知识的体系后,只有通过大量的专业的上机实践训练,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就课程授课时间上来说,中职学校与本科学校必须要有显著的不同:中职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应的理论知识是为了其技能而服务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分配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做到重理论强实践。
实践过程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能只限于学生自己的实践。实践的环节在教师授课的时候就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注意过程演示。
实践环节分为基础实践和专业技能技巧实践。其中,基础实践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相同的实践任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最基本的使用,比如键盘鼠标的使用、打字以及各种常用的工具(如Office)的使用。从最基本的必须的技能技巧开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足够的训练。比如,从最开始的打字训练开始,就一定要确保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要过关,要求他们训练出标准正确的动作和指法,在保证盲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要求其打字速度。
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采用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真实系统地了解到解决一个案例的所有相关知识和方法。任务驱动方式则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自己想知道的知识,这种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能够推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专业技能训练的上机实践环节应该多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设计是一种最有效的“案例引导,任务分解”的培养模式。
课程设计以任务方式来进行设置,每3-4 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任务的完成以小组的团队方式来实施。任务由简到难,并且,任务不应该只与某一门单独的课程相关,而应该从专业的角度來统筹合理地设计任务的内容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每一个设计都针对本专业的某一实用的完整的实例来设置其内容,将需要掌握的知识隐含在一个一个具体的任务当中。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能产生新的任务。这种阶段性的成就感能够让学生像沉迷于游戏过关一样沉迷于学习的整个过程。而走出课程的局限,以培养专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将多门相关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和设置。学生面对课程设计中提出的问题,必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去完成任务。使得学生在完成某一特定应用任务的同时,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训练专业技能和技巧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就需要围绕问题去展开各项工作:分析问题、收集查阅资料、进行各种试探尝试……;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手段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 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 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节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不仅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六、总结
目前, 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 计算机教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的学生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胜任职位需要, 能够就业”更是激励着我们想方设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从而培训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佳敏:“浅谈当前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青海师专学 报》,2007
[2]潘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与电脑》,2009
[3]宋军营.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践性教学之我见.《职业教育》,2009
关键词:职校教育计算机教学技能培养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早已脱去其神秘的外衣和高科技的头衔,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化、社会化、网络化、功能化,如今社会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正因为如此,各个学校都相继地开设了计算机的专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同样也不例外。
中等职业学校,既不同于普通高中,也不同于高等职业院校,当然更不同于本科院校,其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教学既不能与高职院校相同,更无法与本科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相抗衡。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明确地定位目标,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培养质量。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衡量一个中职学校其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采用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技能的有效手段。实践性教学要求实践既要落实到教学中,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二、合理的专业设计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根本
好的专业设置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范围内很好地定位自己的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和方向。而要最终实现这个目标,则必须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该专业的培养。课程的设置是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的,然而,任何一个专业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因此,课程的设置必然需要有专业之间的交叉,这就使得课程与课程之间必须要明白主次。
在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教师通过案例演示等实践性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具体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新颖感、惊奇感、直观感和尝试欲。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两个模块的具体的内容和分类如下:
1、基础技能模块。该模块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 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主要分为两个小模块:(1)计算机基础模块:《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2)办公自动化模块:中心课程为Office 办公软件、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2、专业技能模块。在第二、三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市场需求,开设多个小专业。主要可以分为:(1)电脑组装和维护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销售与服务;(2)网络技术模块:中心课程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3)广告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4)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FLASH、3DMAX;(5)影视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Adobe Premiere、Maya;(6)程序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VB 程序设计、ASP 程序设计等。
三、选用合适教材,优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踐技能的途径
计算机教材的选用, 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在选用计算机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老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
1、演示过程,讲练结合。这是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但是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易培养学生创造力。
2、案例引导,任务分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WORD 图文混排时,以简报为实例安排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将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多个任务,循序渐进的学习,适合步骤较多、较复杂的内容。我在讲解FLASH 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疑自学,设错分析。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以代替的。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例如在学习C 语言程序设计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编写程序,且上机测试程序,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这样要比老师直接修改学生的程序效果要好,学生更能加深印象。
四、上机实践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必然
要想会使用某一工具,你就必须去使用它。学生自己上机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重要也是必要的环节。在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了其专业理论知识的体系后,只有通过大量的专业的上机实践训练,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就课程授课时间上来说,中职学校与本科学校必须要有显著的不同:中职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应的理论知识是为了其技能而服务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分配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做到重理论强实践。
实践过程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能只限于学生自己的实践。实践的环节在教师授课的时候就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注意过程演示。
实践环节分为基础实践和专业技能技巧实践。其中,基础实践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相同的实践任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最基本的使用,比如键盘鼠标的使用、打字以及各种常用的工具(如Office)的使用。从最基本的必须的技能技巧开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足够的训练。比如,从最开始的打字训练开始,就一定要确保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要过关,要求他们训练出标准正确的动作和指法,在保证盲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要求其打字速度。
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采用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真实系统地了解到解决一个案例的所有相关知识和方法。任务驱动方式则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自己想知道的知识,这种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能够推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专业技能训练的上机实践环节应该多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设计是一种最有效的“案例引导,任务分解”的培养模式。
课程设计以任务方式来进行设置,每3-4 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任务的完成以小组的团队方式来实施。任务由简到难,并且,任务不应该只与某一门单独的课程相关,而应该从专业的角度來统筹合理地设计任务的内容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每一个设计都针对本专业的某一实用的完整的实例来设置其内容,将需要掌握的知识隐含在一个一个具体的任务当中。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能产生新的任务。这种阶段性的成就感能够让学生像沉迷于游戏过关一样沉迷于学习的整个过程。而走出课程的局限,以培养专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将多门相关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和设置。学生面对课程设计中提出的问题,必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去完成任务。使得学生在完成某一特定应用任务的同时,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训练专业技能和技巧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就需要围绕问题去展开各项工作:分析问题、收集查阅资料、进行各种试探尝试……;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手段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 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 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节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不仅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六、总结
目前, 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 计算机教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的学生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胜任职位需要, 能够就业”更是激励着我们想方设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从而培训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佳敏:“浅谈当前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青海师专学 报》,2007
[2]潘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与电脑》,2009
[3]宋军营.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践性教学之我见.《职业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