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教的改革和深入发展,各幼儿园逐渐重视游戏化的课程开设,不再满足于单调的书本知识,想帮助幼儿全面提高综合能力,游戏活动形式的课程有很大作用,而游戏区域作为开展的基础条件,设置时要从合理、有教学意义、安全等多方面考虑,游戏区域的内容和意義也需要不断地创新调整。
在日常幼儿课程的开设中,往往有实际动手环节、带有游戏体验的课程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游戏不仅可调动幼儿自主行动性,锻炼其动手能力的同时,开阔眼界,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以教育为目的激发幼儿对环境探索的兴趣为主,引导其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保证幼儿在安全合理的环境中活动学习,且更有效推进游戏化课程的建设,游戏区域的调整尤为重要。
一、以安全为基础,以实践与启发为目的创设游戏区域的环境
幼儿园课程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幼儿学识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更多生活技能,幼儿的心理特征会通过游戏体现,大部分能力也更容易从游戏中获取。所以游戏环境作为幼儿游戏化课程开展的基础条件,在学习的同时又能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必要的。
(一)游戏区域着重于幼儿的自主参与和思想引导建设
在室内课堂上,大多是依靠老师要求和管理,幼儿较少有发表言论和自主参与的机会,,而在开设游戏化课程时,可凭借游戏道具等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例如,每个班级都会点名,以往基本采用的是老师点名孩子回答的方式,这样既占用时间,又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通过做手工、分组自主插名牌、贴红花等,从情感感知、数学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上都得到了提升。班级中点名区域的设置,时刻提醒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参与集体活动的幸福感。
(二)游戏区域的安全措施
游戏活动和室内课堂相比,游戏活动从环境到内容都更具开放性,在教师的更多关注下,游戏区域设施和游戏的开展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安全。如,在硬件方面,幼儿园可采用泡沫包边的桌椅,桌角、墙脊等可设置防撞保护套。在选择游戏道具时,应选择环保无毒、不宜吞食的道具。对于户外游戏环境,保证自然元素融入的同时,更需设置保护措施,例如添加围栏、限制用量等。
二、合理把控游戏区域使用时间,提高游戏化课程的效率
在游戏化课程实施中,需注意幼儿自控能力较低这一特性,调整在游戏区域安排的时间,这关系到室内学习和幼儿休息的效率。弹性的游戏时间可减少幼儿不积极、等待游戏的时间,使教师更广泛了解幼儿连续性的行为。例如,在某户外开展益智活动时,原本设定的活动区域从集体、小组、专用和户外等场地开展的环节,统一弹性化地改为10:00—12:00之间完成,这个区间给教师提供较多选择,从中发现幼儿兴趣范围,根据幼儿的乐趣点,着重开展这一游戏环节,课后总结现状并创新教学方法。
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也需制定不同程度的环节内容,在游戏区域放置相对应的材料,使各年龄段幼儿高效地参与游戏活动。有效的游戏活动在吸引幼儿兴趣的同时,借助游戏区域和教师,可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问题,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也拓展了生活技能,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三、从幼儿和教师的角度丰富游戏区域建设
幼儿园游戏区域的设计是为方便教学,也为让幼儿更容易投入课程中。从幼儿的角度思考,一个环境让幼儿感兴趣,是因为这个环境内容引发了其对生活中游戏、味道、个人喜爱等经历的联想,这一点可以运用到游戏化的建设中。例如,在布置游戏区域和选择道具时,侧重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自然会受到幼儿的拥护。因幼儿能力有限,在颜色选择上,多运用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更能赢得幼儿的特别关注;在空间结构上,类别清楚并有层次感的区域设计较受欢迎,幼儿更容易从中分辨物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随着年纪增长,可引导幼儿逐渐参与游戏环境的设计。
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经历有利于游戏区域的开设,既重视幼儿贴近生活的喜好选择,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游戏区域的设施和环境引导幼儿掌握新知识。例如,小班的幼儿更适合通过鲜艳的颜色、新鲜的事物学习,而中、大班的幼儿更重视作品和实际参与的成果,尤其可以在手里摆玩、带给家长分享的作品。
幼儿的游戏化课程是愉悦感与教育化的统一,既是教师和幼儿学与乐的互动,也是幼儿开阔眼界、接触团队协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活动,以引导为主,教授为辅,启发幼儿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参与。为保证游戏的科学和合理,除了重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保持耐心和童心以外,游戏区域的创设作为课程开展的基础,不仅要考虑满足课程所需,也要从环境、设施物件等出发,结合幼儿特性,起引导和教学作用。若游戏化课程开展的效果较好,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情感、社会性表达及动作等技能的发展有很大益处,也让教师的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在日常幼儿课程的开设中,往往有实际动手环节、带有游戏体验的课程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游戏不仅可调动幼儿自主行动性,锻炼其动手能力的同时,开阔眼界,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以教育为目的激发幼儿对环境探索的兴趣为主,引导其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保证幼儿在安全合理的环境中活动学习,且更有效推进游戏化课程的建设,游戏区域的调整尤为重要。
一、以安全为基础,以实践与启发为目的创设游戏区域的环境
幼儿园课程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幼儿学识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更多生活技能,幼儿的心理特征会通过游戏体现,大部分能力也更容易从游戏中获取。所以游戏环境作为幼儿游戏化课程开展的基础条件,在学习的同时又能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必要的。
(一)游戏区域着重于幼儿的自主参与和思想引导建设
在室内课堂上,大多是依靠老师要求和管理,幼儿较少有发表言论和自主参与的机会,,而在开设游戏化课程时,可凭借游戏道具等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例如,每个班级都会点名,以往基本采用的是老师点名孩子回答的方式,这样既占用时间,又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通过做手工、分组自主插名牌、贴红花等,从情感感知、数学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上都得到了提升。班级中点名区域的设置,时刻提醒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参与集体活动的幸福感。
(二)游戏区域的安全措施
游戏活动和室内课堂相比,游戏活动从环境到内容都更具开放性,在教师的更多关注下,游戏区域设施和游戏的开展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安全。如,在硬件方面,幼儿园可采用泡沫包边的桌椅,桌角、墙脊等可设置防撞保护套。在选择游戏道具时,应选择环保无毒、不宜吞食的道具。对于户外游戏环境,保证自然元素融入的同时,更需设置保护措施,例如添加围栏、限制用量等。
二、合理把控游戏区域使用时间,提高游戏化课程的效率
在游戏化课程实施中,需注意幼儿自控能力较低这一特性,调整在游戏区域安排的时间,这关系到室内学习和幼儿休息的效率。弹性的游戏时间可减少幼儿不积极、等待游戏的时间,使教师更广泛了解幼儿连续性的行为。例如,在某户外开展益智活动时,原本设定的活动区域从集体、小组、专用和户外等场地开展的环节,统一弹性化地改为10:00—12:00之间完成,这个区间给教师提供较多选择,从中发现幼儿兴趣范围,根据幼儿的乐趣点,着重开展这一游戏环节,课后总结现状并创新教学方法。
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也需制定不同程度的环节内容,在游戏区域放置相对应的材料,使各年龄段幼儿高效地参与游戏活动。有效的游戏活动在吸引幼儿兴趣的同时,借助游戏区域和教师,可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问题,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也拓展了生活技能,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三、从幼儿和教师的角度丰富游戏区域建设
幼儿园游戏区域的设计是为方便教学,也为让幼儿更容易投入课程中。从幼儿的角度思考,一个环境让幼儿感兴趣,是因为这个环境内容引发了其对生活中游戏、味道、个人喜爱等经历的联想,这一点可以运用到游戏化的建设中。例如,在布置游戏区域和选择道具时,侧重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自然会受到幼儿的拥护。因幼儿能力有限,在颜色选择上,多运用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更能赢得幼儿的特别关注;在空间结构上,类别清楚并有层次感的区域设计较受欢迎,幼儿更容易从中分辨物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随着年纪增长,可引导幼儿逐渐参与游戏环境的设计。
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经历有利于游戏区域的开设,既重视幼儿贴近生活的喜好选择,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游戏区域的设施和环境引导幼儿掌握新知识。例如,小班的幼儿更适合通过鲜艳的颜色、新鲜的事物学习,而中、大班的幼儿更重视作品和实际参与的成果,尤其可以在手里摆玩、带给家长分享的作品。
幼儿的游戏化课程是愉悦感与教育化的统一,既是教师和幼儿学与乐的互动,也是幼儿开阔眼界、接触团队协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活动,以引导为主,教授为辅,启发幼儿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参与。为保证游戏的科学和合理,除了重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保持耐心和童心以外,游戏区域的创设作为课程开展的基础,不仅要考虑满足课程所需,也要从环境、设施物件等出发,结合幼儿特性,起引导和教学作用。若游戏化课程开展的效果较好,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情感、社会性表达及动作等技能的发展有很大益处,也让教师的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