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风流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xy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锥处囊中

个人的荣辱升沉并不要紧,他感兴趣的,从来就是料理天下,经纬万民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驾鹤不归,母亲带着小范同学离开苏州,千里迢迢改嫁到山东长山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在此后多年时间里,使用过“朱说”这个新名字。
  难得的是,继父对范仲淹做到了视如己出,爱护有加。可当他年岁稍长,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却彻底改变了范同学的人生走向。
  生性节俭的范仲淹,发现他几个兄弟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就一再出言劝止。没想到哥几个不但置若罔闻,还冲范仲淹翻起了白眼:我们用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何事?
  范仲淹惊疑之下一打听,这才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别人家的孩子。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仰人鼻息,看人眉眼!一气之下,只带着一张琴、一把剑,离家出走了。母亲听说后赶紧派人来追,范仲淹却去意已决:十年之内我必考取进士,到时再来孝敬母亲!
  范仲淹来到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应天书院(在今河南商丘)学习,此时的他没有退路。早年在某寺庙读书时,范仲淹就留下过“划粥断齑”(就着腌菜吃凝结后切成块状的粥)的苦读故事,这一次,他学习起来更是没日没夜,太晚了犯困就用凉水洗脸,而伙食方面仍然以粥为主。
  这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对身体自然伤害极大。同学中一个官二代看不下去,通过当官的老爸给范仲淹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饭菜,却被范仲淹断然拒绝:今天吃了这么好吃的饭菜,以后我还怎么继续愉快地喝粥?
  自律和专注,是读书学习的不二法门。
  汉代董仲舒读书,曾经三年目不窥园,范仲淹的专注程度也不遑多让。
  有一次当朝皇帝宋真宗到应天府办事,全城百姓万人空巷去围观,应天书院的学子也未能免俗,只有范仲淹端坐不动。
  旁人很好奇:人一辈子也没几次机会看到活的皇帝,你心里就一点不痒痒?
  范仲淹淡然一笑:皇帝我迟早要见的,将来在金銮殿上近距离观察,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些。
  经过五年苦读,范仲淹学业大成,并在27岁那年一举登第,考中进士。殿试时,他终于见到了那个君临天下的男人。虽然他刻意压制着自己的面部表现,可内心深处早已澎湃万千。似乎有个声音在暗暗地喧响:幸会了陛下。
  年少时的范仲淹曾经发下宏愿,此生此世,要么当宰相,要么做良医。个人的荣辱升沉并不要紧,他感兴趣的,从来就是料理天下,经纬万民。
  虽然仕途要从最基层做起,但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就像锥处囊中,总要脱颖而出的。范仲淹对自己信心满满,他现在唯一等待的就是一位慧眼识珠的贵人了。不得不说,这个过程还是有点漫长的。
  范仲淹知道母亲这一辈子的不容易,刚参加工作,就把母亲接到身边菽水承欢。只可惜母亲福薄,没等到儿子事业冲上云霄便撒手西去。在为母亲守孝期间,年届不惑的范仲淹终于等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晏殊。

心系天下


  14岁就以神童身份得到真宗皇帝激赏,成为朝廷命官,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军委副主席),后来更是荣登宰相之位——晏殊的履历只能用逆天来形容。
  公元1027年,晏殊遇到人生一个小小的挫折,从枢密副使的位子上退下来,出守应天府。作为婉约词派的巨擘,晏殊向来对文化教育事业很是关注,恰好应天书院缺少一位主管,晏殊就向范仲淹递出了橄榄枝。
  晏殊为什么突然找上了素不相识的范仲淹?大概是范仲淹的才华和人品通过某种渠道传到了晏殊那里。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遇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年后追想起来,都觉得那一定是无比美好的场景。
  在晏殊的推荐下,他做了母校应天书院的主管,后来还获得了前途无量的秘阁校理之职。
  不过让晏殊没有想到的是,范仲淹竟然是个特别擅长制造“惊喜”的人,他刚被晏殊推上秘阁校理的职位,反手就给晏殊惹了个惊天大麻烦。
  当初真宗驾崩,仁宗年幼,刘太后垂帘,代为执政。结果君临天下的感觉实在太过美妙,刘太后无法自拔,不但拖着不让仁宗亲政,还摆起了天大的架子,过生日时竟然让仁宗挤在百官当中向她祝寿。
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遇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年后追想起来,都觉得那一定是无比美好的场景

  儿子向母亲祝寿当然再正常不过,但让皇帝和百官同列,君威何在?这显然不合规矩!范仲淹拍案而起,一篇义正辞严的奏章被呈到了禁中。
  没等太后那边做出回应,晏殊先吓坏了。要知道在宋代官场,推荐别人做官可是要负连带责任的。于是,晏殊劝诫范仲淹不要与朝廷作对。
  让晏殊意外的是,范仲淹不但没有幡然改悔,还洋洋洒洒地写了封信过来“强词夺理”:在下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上诚于君,下诚于民总结起来就是:何错之有?
  范仲淹面红耳赤地据理力争,大概让晏殊想起了年少时血气方刚的自己。历史记载,晏殊不但没有继续追究范仲淹的过错,反而自感惭愧向范仲淹道了歉。
  这下范仲淹有了正义附体的感觉,他再度挥舞如椽大笔,又上了一道奏疏:请太后退居二线,把治国的权力交还给陛下!
  所有人都惊呆了。自从刘太后垂帘听政以来,还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虽然文武百官当中,不少人暗地里敬范仲淹是条汉子,但显然不会有人站出来支持他一个字。   奏折递上去之后,太后并没有直接发动大规模杀伤性打击报复,但范仲淹很快就感觉到自己似乎闯入了无物之阵,在京城完全待不下去了。
  就这样,范仲淹自请外放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通判,远离了大宋帝国的权力中心。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要求太后还政虽然惹怒了太后,却让另一个人对范仲淹赞赏有加。这个人自然就是仁宗皇帝。
哪怕素不相识,逢人之急范仲淹也会慷慨解囊

  仁宗皇帝继位后,范仲淹被仁宗召回朝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谏官,本职工作就是给朝廷提意见。结果他提的一个意见,让仁宗陷入了迷思。
  刘太后去世之后,仁宗对“太后党”搞了一波政治清算,包括晏殊在内的一大批高官被免了职。一朝天子一朝臣,仁宗需要建设自己的班子。
  可在此过程中,一些投机分子看见有利可图,就大肆攻击已故的刘太后。仁宗一开始很高兴:太好了,都是忠臣!准备给这些人升职加薪。
  范仲淹却一语中的:你当这些人是真的对陛下忠心耿耿,对太后义愤填膺吗?太后在世时,他们怎么不吭一声?太后或许有诸多不是,但仍然大大地有功于社稷,可不能一棒子打死啊!
  在這种时候说太后好话,无疑要冒巨大风险。幸运的是,仁宗竟然没有龙颜大怒,而是大度地接纳了范仲淹的建议,下诏禁止大臣再妄议太后垂帘旧事。
  如果仁宗心里有杆秤,此时应该也已经明白,这个叫范仲淹的家伙,一言一行都是着眼于家国天下,要求刘太后还政和维护刘太后,看起来自相矛盾,其实是认的同一个理。仁宗对范仲淹的好感度再次增加了。范仲淹能够一路做到参知政事并主持庆历新政,和仁宗对他的这种认同是分不开的。

慈善四方


  公元1052年春,范仲淹因工作调动途经徐州,没想到因病滞留,一病不起,享年64岁。范仲淹下葬时连一件像样的新衣服都没有,丧葬费全靠朋友集资。
  《宋史》记载,范仲淹一辈子生活十分节俭,全家衣食勉强算是温饱。如果家里不来客人,餐桌上不会出现两道以上的肉菜。次子范纯仁(后来官至宰相)结婚时,新娘子爱美,用了点好料子做帷幔,范仲淹听说后大为光火。到了晚年,每天精打细算更是到了多花几个铜板都能睡不安稳觉的地步。
  范仲淹如此俭约自奉,其实是为了慈善四方,用《宋史》中的话来讲,叫作“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哪怕素不相识,逢人之急范仲淹也会慷慨解囊。
  范仲淹一生最大的慈善事业,是在家乡苏州购置千亩良田,设立义庄。相当于一个以农田产出为物质保障的基金会,周济对象是苏州的范姓宗族。虽然范家早年对待范仲淹母子并不友善,但并不影响范仲淹回馈故乡。
  由于制度设计十分完备,范仲淹义庄竟然绵延八百余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位期间,仍坐拥田产五千余亩,不得不说是世界慈善史上一大奇迹。

源远流长


  范仲淹似乎蒙受着某种神秘的恩泽,不仅儿子当上了宰相,千年过去仍旧子孙昌盛,瓜瓞绵绵,英才辈出。
  明洪武年间,苏州人范文从在朝中做御史,因直言敢谏触怒明太祖朱元璋,被判死刑。后来朱元璋审核死刑犯名单,看到范文从的姓名籍贯,心中不由一动,把范文从叫过来提问:你不会是范仲淹的后人吧?
  “是的,我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子孙。”
  范文从的回答让朱元璋有点恍然大悟:怪不得。于是令人拿来纸笔。朱元璋大笔一挥,写下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元璋不仅向范文从赠送了这幅不太高明的书法,还附带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免除五次死罪。除非刻意作死,五次免死够用好几辈子了。
  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是范仲淹不畏强御仗义执言的精神让范文从自蹈死地,同时也正是范仲淹的流风遗泽让范文从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后人如此,范氏家风真正是源远流长了。
  不过,若论襟怀之深广、境界之高华,没有什么比得过下面这几句: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责任编辑:钟鑫
其他文献
决定定居荷兰后的一年时间里,我还在半工半读的状态。不仅学业工作压力大,经济上也不算宽裕,原因是荷兰节节上涨的高房价。2017年刚来荷兰时,我的积蓄还算充盈。本着享受生活的宗旨,我租下了市区黄金地段的一套公寓,月租金1100欧元。然而到了2018年2月,整个荷兰的房价平均上涨了16%,以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乌特勒支为首的大城市房价上涨得更是犀利,而这对于欧洲人民来讲,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在房价上调的大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的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們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  打那时起我就在好奇,胡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建筑,它到底有着怎样让老舍先生念念
首届进博会期间,一款名为DWELT(“导路者”)的室内导航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这是全世界首例特大型室内外一体的定位导航系统,短短五天之内使用者数量已高达20万。  谷歌、高德等单纯室外导航技术早已趋于成熟,但是精准的室内导航一直是一个高冷领域,很少有成熟的產品。  室外导航系统主要依靠卫星定位,但是室内定位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定位辅助设备,而定位辅助设备的安装会受限于很多因素,比如层高。目前世
装配式建筑了解下  我抱着好奇的态度上网查了一下,看到了“装配式建筑”五个字,疑惑顿消。  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在工厂中进行组件或单元的加工制作和预组装,然后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种建筑建造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效率高,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使用工业化成品进行建筑搭建,而且组件或单元的现场组装和其他步骤的现场施工可以同步进行,互不干扰。双管齐下,自然可以实现
主持人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奥登凭借精湛的诗艺和开阔的诗路迅速奠定了自己在英国诗坛的地位,可以说,奥登在这个时期充满象征的诗歌形式,虽然措词晦涩,但主旨分外明晰,饱含着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直至他的晚年,他的诗歌意蕴丰富,按奥登的说法,他将自己“探询另一个世界,一个想象的世界,包含着崭新的、意味深长的形态的世界”的愿望淋漓尽致地灌输到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之中,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那颗剖析生活荒原
“主业是做脱口秀的,副业是赚钱”  趙松,这个身高将近1.9米的清瘦小伙,是9月23日这场开放麦演出的串场主持。  一场开放麦,几个脱口秀演员轮流上场,每人讲上七八分钟,台下时而爆发出笑声,时而尴尬沉默。上台演出的艺人里,有操着一口天津话、自称“空巢老人”的卡车司机,也有细数家庭趣事的中年妇女,有讲起话来不温不火的金融男,还有衣着时髦的女大学生......  “每个脱口秀演员为自己创设的人设不一样
我依然清楚记得,工具书阅览室靠近第一教学楼的那扇窗户,特别明亮;晚10点半图书馆的闭馆曲子响起的时候,我往往是最后一个从阅览室离开的人。在未名湖边晨读,在图书馆南配殿外的石凳上背英语我的四年本科基本是延续高三的生活节奏。  再来说说大学的社团。开始我是有点迷茫的,北大有上百个社团。我选择了山鹰社,因为喜欢登山,喜欢露营和看日月星河。作为社团的新人,每周二和周四晚上9点必须准时到达五四运动场训练,作
序诗  如果你希望每个人都为你着迷,  你要穿丝绒的衣裳,我的孩子,黑色的——  当你出现,你的脸要像大理石一样洁白,  你的大眼晴在眉骨下闪耀,  灌木丛一样美丽的头发,雪一样白的肩膀——  黑暗的,甜蜜的嘴唇,你看起来美极了!  如果你只是想取悦我,是的,我一个人,  你要穿紫罗兰色的丝绸衣裳,  淡淡的,甜甜的蓝灰色……  我值得索取吗?我值得得到更多吗?  我可以不再听任周围的诽谤吗?  
多种多样的“杂”  三月,我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四月,我用奖学金带父母来南京,游览我呆了近七年的城市;五月,我代表研究所去市里参加演讲比赛,同时月底收到了获得公派到德国留学的大红奖状;六月,硕士答辩,我结束了三年的硕士生涯;七月到十一月,我依然在不断地学习,加强英语口语,学习德语,与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今在异国他乡,每天穿梭于实验室、食堂和家里。表面上看来,这一年确实是杂乱的,似乎
胡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诗歌月刊》《青年文摘》及《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作品,曾出版诗集《十二橡树》。  黄昏  月亮很早  落日很迟  坐在黄昏中  渐渐地消瘦  把手伸开  再缓缓握成拳  关闭所有感官的窗户  任风高高地升起  星空淡淡地走远  让期待的风雨不来  雷电滞留身后  此刻,诸事飘渺  尘世安静  只有掌中的平原  真实,在握  既柔软无骨  又山水